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管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20:4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贮存或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钢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钢管在存储或运输时需要特殊的盛放架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3.例如:cn203473520u公开的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折叠、适应不同规格钢管存放的钢管支架。包括架体一和架体二;还包括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撑杆一和撑杆二,所述撑杆一和撑杆二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架体一和架体二之间的相对面上,所述撑杆一和撑杆二之间通过铰接相连。在一对支架之间设置了折叠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其撑开或者折叠,充分利用空间效率,同时适应不同规格钢管的堆积。
4.再如:cn205076240u公开的一种可移动伸缩的钢管存放架,钢管存放架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胎架单元,相邻胎架单元之间通过调节连接杆连接,每个胎架单元包括一底座,底座下设有滚轮,底座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杆,通过相邻胎架单元的限位杆围合形成用于存放钢管的待存放空间。解决了如何将不同类别长度的钢管分类堆放的问题,进而使得现场装卸转运钢管更加高效简便。
5.又如:cn204453369u公开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管存放架,该支架为矩形框架,它是由左支架和右支架组合而成,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是由垂直于地面的两条钢管架通过之间的水平连接杆连接而成,所述左支架上垂直于所述钢管架方向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支撑杆,所述右支架上垂直于所述钢管架方向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套筒,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筒之间通过锁紧机构相互连接。具备结构简单,方便钢管捆扎,易固定在预定位置,稳定性好,使用运输方便等优点。
6.上述技术的共同点均是用于钢管的贮存,但是忽略了一点,钢管贮存后需要其进行一定程度轴向约束,如果不采取轴向约束,在钢管在贮存时一般会需要进行长短距离的运输,例如钢管储存架的上下侧堆叠、短距转运,在存储架转运和上下堆叠过程中,极易造成钢管的两端不在统一水平高度,或产生轴向的摆动或晃动,进而使得其钢管容易出现脱架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双层钢管堆叠和堆叠层内部设置防滑结构方式,设计了一种既保证其支撑架单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兼顾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经过防滑结构使得其钢管堆叠后能够以较为稳定地姿态得以贮存或运输的钢管堆叠装置,解决了目前钢管堆叠空间和结构强度无法同时兼顾以及无法对堆叠后的钢管进行有效约束的问题。
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钢管堆叠装置,包括支撑架单体,支撑架单体上设置有两层呈上下布设的钢
管堆叠层,每个钢管堆叠层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架单体上呈上下布设地两层钢管堆叠层进行钢管堆叠处理,既保证其支撑架单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兼顾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经过防滑结构使得其钢管堆叠后能够以较为稳定地姿态得以贮存或运输。
11.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钢管长度来适当使用支撑架单体的数量,钢管的稳定安装需要采用之上两个支撑架单体,常规使用时最好使用三个以上,若使用三个以上时需要尽量保证其支撑架单体之间处于等间距分布处理。
12.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所述支撑架单体包括组成倒“开”字形结构的横梁一、横梁二、立柱一和立柱二,横梁一和横梁二呈上下布设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立柱一、立柱二固定安装,横梁一的上表面以及立柱一和立柱二相对一侧的内壁围设成下层的钢管堆叠层,横梁二的上表面以及立柱一和立柱二相对一侧的内壁围设成上层的钢管堆叠层。
13.采用上述方案,横梁一、横梁二、立柱一和立柱二组成上下两层钢管堆叠层,用于堆叠两层钢管,利用横梁一和横梁二在实现较高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保证其立柱一和立柱二的结构稳定。
14.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两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带有防滑纹路的pp板或者表面设置有蜂窝状结构的橡胶垫。
15.采用上述方案,将防滑结构设置为防滑纹路的pp板,经过将防滑纹路的设置垂直于钢管轴向方向,使得其钢管堆叠后得到有效地轴向防滑处理;利用蜂窝状结构的橡胶垫可以使得其钢管进行轴向防滑处理,同时还能有效实现钢管在堆叠过程中的减震效果。
16.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两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粘结在钢管堆叠层内壁上的防滑件,防滑件背对钢管堆叠层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弹性薄片,防滑件上安装有弹性橡胶皮且弹性橡胶皮包裹全部的弹性薄片,弹性薄片与弹性橡胶皮之间的区域填充有流体介质。
17.采用上述方案,将防滑件安装在钢管堆叠层内壁上,使得整体的防滑结构得到有效的固定,在钢管堆叠后,利用弹性薄片、流体介质和弹性橡胶皮的结构设计,钢管会向钢管堆叠层内壁一侧施压,使得其弹性薄片弯曲,同时其自由端会对弹性橡胶皮进行抵压处理,使得其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钢管的施压,内部的流体向两侧流动,使得两侧的流体以及两个弹性薄片之间的弹性橡胶皮得到外鼓变形,位于弹性薄片之间流体会外鼓弹性橡胶皮使其与钢管发生紧密接触,进而提高其钢管堆叠后的轴向防滑处理效果。
18.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所述弹性薄片的劲度系数大于弹性橡胶皮的劲度系数。
19.采用上述方案,会使得其弹性橡胶皮相对弹性薄片更易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在都发生形变后,弹性薄片会相对弹性橡胶皮有运动趋势,间接对钢管进行施压,为弹性橡胶皮提供骨架支撑,同时增强钢管轴向防滑能力,以及实现钢管堆叠过程种减震效果。
20.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每个所述弹性薄片的自由端设置有截面为球形结构的抵接部,弹性薄片通过抵接部与弹性橡胶皮抵接。
21.采用上述方案,即采用弹性薄片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接部,通过将抵接部的截面设置为球形结构,能够防止二者在对钢管进行防滑和或减震处理时造成的结构性损伤,防止弹性薄片对弹性橡胶皮造成结构性损伤。
22.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所述横梁一的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与对应立柱
一和立柱二的顶部相互拼接的连接结构。
23.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将支撑架单体进行上下叠加使用,进一步提高钢管堆叠的空间利用率。
24.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梁一的底部靠近两端处的底座,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立柱一和立柱二顶部插接的连接槽。
25.采用上述方案,底座可以提供支撑架单体的底部基础,防止发生侧翻,同时经过连接槽与对应的立柱进行插接组合来实现上述的提高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管堆叠层设置为双层结构,既保证其支撑架单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还能兼顾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经过防滑结构设置在堆叠层内壁处,使得其钢管堆叠后能够以较为稳定地姿态得以贮存或运输。
28.(2)本实用新型防滑结构包括带有防滑纹路的pp板或者表面设置有蜂窝状结构的橡胶垫,将防滑结构设置为防滑纹路的pp板,经过将防滑纹路的设置垂直于钢管轴向方向,使得其钢管堆叠后得到有效地轴向防滑处理;利用蜂窝状结构的橡胶垫可以使得其钢管进行轴向防滑处理,同时还能有效实现钢管在堆叠过程中的减震效果。
29.(3)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结构对适应性改进,以至于提高其防滑处理效果,具体为采用防滑件、弹性薄片、流体介质以及弹性橡胶皮的设计结构,在钢管堆叠后,利用弹性薄片、流体介质和弹性橡胶皮的结构设计,钢管会向钢管堆叠层内壁一侧施压,使得其弹性薄片弯曲,同时其自由端会对弹性橡胶皮进行抵压处理,使得其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钢管的施压,内部的流体向两侧流动,使得两侧的流体以及两个弹性薄片之间的弹性橡胶皮得到外鼓变形,位于弹性薄片之间流体会外鼓弹性橡胶皮使其与钢管发生紧密接触,进而提高其钢管堆叠后的轴向防滑处理效果。
30.(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薄片的劲度系数设计为大于弹性橡胶皮的劲度系数。会使得其弹性橡胶皮相对弹性薄片更易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在都发生形变后,弹性薄片会相对弹性橡胶皮有运动趋势,间接对钢管进行施压,为弹性橡胶皮提供骨架支撑,同时增强钢管轴向防滑能力,以及实现钢管堆叠过程种减震效果。
31.(5)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薄片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接部,通过将抵接部的截面设置为球形结构,能够防止二者在对钢管进行防滑和或减震处理时造成的结构性损伤,防止弹性薄片对弹性橡胶皮造成结构性损伤。
32.(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一的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与对应立柱一和立柱二的顶部相互拼接的连接结构,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将支撑架单体进行上下叠加使用,进一步提高钢管堆叠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单体整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3中防滑结构的整体结构的局部视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图4中防滑结构的整体结构的局部视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防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图7中弹性橡胶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图7中弹性橡胶皮的内部结构工况图;
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支撑架单体上下堆叠使用时的工况图。
43.其中,10、支撑架单体;11、钢管堆叠层;111、横梁一;1111、底座;1112、连接槽;112、横梁二;113、立柱一;114、立柱二;12、防滑结构;121、防滑件;122、弹性薄片;1221、抵接部;123、弹性橡胶皮。
具体实施方式
44.实施例1
45.如图1、图3、图5、图10所示,一种钢管堆叠装置,包括支撑架单体10,支撑架单体10上设置有两层呈上下布设的钢管堆叠层11,每个钢管堆叠层11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结构12。
46.通过支撑架单体10上呈上下布设地两层钢管堆叠层11进行钢管堆叠处理,既保证其支撑架单体10的结构强度还能兼顾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经过防滑结构12使得其钢管堆叠后能够以较为稳定地姿态得以贮存或运输。
47.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钢管长度来适当使用支撑架单体10的数量,钢管的稳定安装需要采用之上两个支撑架单体10,常规使用时最好使用三个以上,若使用三个以上时需要尽量保证其支撑架单体10之间处于等间距分布处理。
48.实施例2
49.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支撑架单体10包括组成倒“开”字形结构的横梁一111、横梁二112、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横梁一111和横梁二112呈上下布设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立柱一113、立柱二114固定安装,横梁一111的上表面以及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相对一侧的内壁围设成下层的钢管堆叠层11,横梁二112的上表面以及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相对一侧的内壁围设成上层的钢管堆叠层11。横梁一111和横梁二112采用10#槽钢制作而成,立柱一113、立柱二114采用8#槽钢制作而成。
50.防滑结构12设置在横梁一111的上表面以及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相对一侧的内壁上、横梁二112的上表面以及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当在钢管堆叠在各自的钢管堆叠层11处时,通过防滑结构12可以对钢管进行防滑处理。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上述方案的,由于钢管在堆叠后,一般会进行长短距离的转运或者进行钢管的轴向调整致使其端部基本齐平,转运过程中极易出现两端高度不一致或者为轴线方向上的抖动、晃动,造成钢管容易脱落堆叠装置的原因一般为轴向没有很好的阻力来阻碍其钢管的轴向运动,这是对于位于钢管堆叠层11边缘处的防滑处理,而现场大多滑脱钢管堆叠架的现象以边缘处居多,位于钢管堆叠中部以及顶部的钢管不容易出现滑脱的原因为四周有钢管施压或者至少有三侧施压,位于边缘处部分的钢管一般为两侧施压,所以钢管大多从钢管堆叠层11边缘处出现滑脱现象。如果不在钢管堆叠层11边缘处适当增设阻力来阻止钢管轴线窜动仍然会出现上述问题。
51.实施例3
52.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两组所述防滑结构12均包括带有防滑纹路的pp板。经过将防滑纹路的设置垂直于钢管轴向方向,使得其钢管堆叠后得到有效地轴向防滑处理。
53.实施例4
54.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3不同的是,两组所述防滑结构12均包括表面设置有蜂窝状结构的橡胶垫。利用蜂窝状结构的橡胶垫可以使得其钢管进行轴向防滑处理,同时还能有效实现钢管在堆叠过程中的减震效果。
55.实施例5
56.如图7、图8、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3和4均不同的是,两组所述防滑结构12包括粘结在钢管堆叠层11内壁上的防滑件121,防滑件121背对钢管堆叠层11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弹性薄片122,防滑件121上安装有弹性橡胶皮123且弹性橡胶皮123包裹全部的弹性薄片122,弹性薄片122与弹性橡胶皮123之间的区域填充有流体介质,将防滑件121安装在钢管堆叠层11内壁上,使得整体的防滑结构12得到有效的固定,在钢管堆叠后,利用弹性薄片122、流体介质和弹性橡胶皮123的结构设计,钢管会向钢管堆叠层11内壁一侧施压,使得其弹性薄片122发生弯曲,同时其自由端会对弹性橡胶皮123进行抵压处理,使得其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钢管的施压,内部的流体介质向两侧流动,使得两侧的流体介质以及两个弹性薄片122之间的弹性橡胶皮123得到外鼓变形,位于弹性薄片122之间流体会外鼓弹性橡胶皮123使其与钢管发生紧密接触,进而提高其钢管堆叠后的轴向防滑处理效果。
57.其中弹性薄片122的劲度系数大于弹性橡胶皮123的劲度系数,会使得其弹性橡胶皮123相对弹性薄片122更易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在都发生形变后,弹性薄片122会相对弹性橡胶皮123有运动趋势,间接对钢管进行施压,为弹性橡胶皮123提供骨架支撑,同时增强钢管轴向防滑能力,以及实现钢管堆叠过程种减震效果。每个弹性薄片122的自由端设置有截面为球形结构的抵接部1221,弹性薄片122通过抵接部1221与弹性橡胶皮123抵接,通过将抵接部的截面设置为球形结构,能够防止二者在对钢管进行防滑和或减震处理时造成的结构性损伤,防止弹性薄片对弹性橡胶皮造成结构性损伤。
58.实施例6
59.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横梁一111的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与对应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的顶部相互拼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梁一111的底部靠近两端处的底座1111,底座11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顶部插接的连接槽1112,底座1111可以提供支撑架单体10的底部基础,防止在钢管堆叠过后曾中发生侧翻,同时经过连接槽1112与对应的立柱一113或立柱二114进行插接组合来实现上述的提高钢管堆叠空间利用率的效果。通过连接槽1112和立柱一113和立柱二114拼接实现支撑架单体10的上下层堆叠,进一步提高其钢管堆叠的空间利用率且经过上述方案堆叠后的钢管稳定性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