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包胶滚筒的胶套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7:43: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胶滚筒的胶套。


背景技术:

2.输送运输系统中传动滚筒包括很多类型,其中包胶滚筒是利用滚筒主体外包覆的胶套增加输送带与滚筒表面的摩擦系数,能够防止滚筒与输送货物之间打滑,从而提高滚筒运行的牵引力,保证高效运转,同时保护金属滚筒不被磨损,提高输送效率和寿命。
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967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套胶滚筒,采用pvc热缩管作为胶套,其将胶套套接在滚筒体上的方式为,采用热风枪加热,胶套受热粘结在滚筒体上,这样的结构可确保套胶在滚筒体上没有接缝,与滚筒体粘结强度高,但其在的问题有:热缩管在长期使用过程或者大负载运行过程中温度升高容易疲劳变形,导致与滚筒体粘接不牢,并且需要采用热风枪加热,造成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胶滚筒的胶套,以解决胶套长期使用变形与滚筒体连接不牢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包胶滚筒的胶套,用于套设在滚筒体上,所述胶套的内表面为非平整弧面,使所述胶套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滚筒体外表面不直接接触部分,所述不直接接触部分与滚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胶套的内表面上涂覆有胶体,将胶套套设于滚筒体后,所述间隙内能充满胶体,实现滚筒体与胶套之间胶粘连接。
7.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8.所述胶套的内表面设置有规则的凹凸结构或不规则的凹凸结构。
9.所述凹凸结构为锯齿形或波纹形。
10.规则的凹凸结构沿圆周间隔分布或连续分布。
11.所述胶套采用pu或橡胶或pvc材质。
12.所述胶套与所述滚筒体之间过盈配合。
13.所述滚筒体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或粗糙面。
14.所述滚筒体为金属材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与现有技术中使用pvc热缩管胶套受热后粘结在滚筒体上的连接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胶粘及过盈配合实现胶套与滚筒体的紧密连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摩擦受热时,胶套也不易与滚筒体脱离。和胶套内表面为平整面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胶套内表面为非平整弧面,能够利用不直接接触部分容纳被挤压到旁边的胶体,能够防止套置过程中胶套与滚筒体之间由于两个平整面完全直接接触而将大部分胶体刮抹掉,从而提高胶粘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装配时无需使用热风枪,操作便捷。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套与滚筒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套与滚筒体的装配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胶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示意图。
25.图中:1、胶套;2、滚筒体;3、凹凸结构;31、波纹形;32、梯形锯齿;33、方形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胶滚筒的胶套,用于套设在滚筒体2上,胶套1的内表面为非平整弧面,使胶套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滚筒体2外表面不直接接触部分,不直接接触部分与滚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胶套1的内表面上涂覆有胶体,将胶套1套设于滚筒体后,间隙内能充满胶体,实现滚筒体2与胶套1之间胶粘连接。
28.本实施例的包胶滚筒的胶套,胶套与滚筒体之间过盈配合。将胶体涂抹在胶套内表面上形成胶层,并使得胶套的与滚筒体外表面不直接接触部分上也充满胶体,在装配时,将胶套充气张开,从滚筒体一端向上套置,沿轴向套置过程中,与滚筒体表面直接接触部分的胶体会有部分被挤压到所述间隙中,使间隙内充满胶体,使得滚筒体与胶套之间主要利用胶粘方式实现连接,同时胶套上与滚筒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与滚筒体之间过盈配合,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
29.本实施例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利用胶粘及过盈配合实现胶套有滚筒体的紧密连接,与现有技术中使用pvc热缩管胶套利用热风枪加热后胶套受热粘结在滚筒体上的连接结构相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摩擦受热时,胶套也不易与滚筒体脱离。和胶套内表面为平整面的结构相比,采用非平整弧面,能够利用不直接接触部分容纳被挤压到旁边的胶体,防止套置过程中两个平整面之间全部直接接触而将大部分胶体刮抹掉,从而提高胶粘效果。
30.如图2和图3所示,非平整弧面可以为:胶套1的内表面设置有规则的凹凸结构或不规则的凹凸结构3。
31.其中,规则的凹凸结构可以沿圆周间隔分布或连续分布。
32.如图4所示,规则的凹凸结构可以为波纹形31。凹凸结构还可以为锯齿形,锯齿形的横截面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梯形锯齿32或如图6所示的方形锯齿33。
3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凹凸结构也可设置成不规则形式,确保胶套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滚筒体外表面不直接接触部分,将胶体涂覆在内表面上时候,外凸部分的表面及内凹部分中均涂覆有胶体,套置时,外凸部分的表面与外筒体直接接触会将多余的胶挤压到内凹部分中,使内凹部分中充满胶体,提高了胶套与外筒体之间的有效胶接面积,可防止
胶套和外筒体都为光滑面时,表面上全部区域都直接接触导致胶体在套置过程中沿轴向被刮掉。
3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凹凸结构区别于常规的“粗糙面”,即该凹凸结构具有宏观特性,其尺寸也属于宏观尺寸范畴,使胶套内表面形成内凹的“槽”可用于容纳胶体(胶水)。
35.上述实施例中,胶套1优选采用pu或橡胶或pvc材质。
36.上述实施例中,滚筒体2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或粗糙面。
37.滚筒体的外表面为光滑面,也可实现本实施例的加强附着的效果,且方便加工。滚筒体的外表面为粗糙面,可进一步增加与胶套内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胶粘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38.上述实施例中,滚筒体2为金属材质。
3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胶滚筒的胶套,用于套设在滚筒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的内表面为非平整弧面,使所述胶套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滚筒体外表面不直接接触部分,所述不直接接触部分与滚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胶套的内表面上涂覆胶体,将胶套套设于滚筒体后,所述间隙内能充满胶体,实现滚筒体与胶套之间胶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的内表面设置有规则的凹凸结构或不规则的凹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为锯齿形或波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规则的凹凸结构沿圆周间隔分布或连续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采用pu或橡胶或pvc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与所述滚筒体之间过盈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体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或粗糙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滚筒的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体为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胶滚筒的胶套,用于套设在滚筒体上,所述胶套的内表面为非平整弧面,使所述胶套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滚筒体外表面不直接接触部分,所述不直接接触部分与滚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胶套的内表面上涂覆胶体,将胶套套设于滚筒体后,所述胶体能充满在所述间隙内,使滚筒体与胶套之间实现胶粘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胶粘及过盈配合实现胶套与滚筒体的紧密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PVC热缩管胶套受热后粘结在滚筒体上的连接结构相比,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摩擦受热时,胶套也不易与滚筒体脱离。胶套也不易与滚筒体脱离。胶套也不易与滚筒体脱离。


技术研发人员:王朴 欧阳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胜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2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