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减少脂肪与提升运动表现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8:34: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关于一种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减少脂肪与提升运动表现的乳酸菌组合物。本发明另涵盖上述乳酸菌组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2.肥胖为全球现代文明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更警示“肥胖为一种慢性疾病”。依中国2017年十大死因调查,发现七项死因与肥胖有关。肥胖乃热量摄取过多、消耗过少,导致热量转换成脂肪并于体内堆积所致。除了遗传外,致胖环境与生活型态也是造成肥胖的因素。在临床营养上,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或腰围作为肥胖判断指标;于中国,24 ≤bmi《27属过重,27≤bmi《30属轻度肥胖,30≤bmi《35属中度肥胖,bmi ≥35则属重度肥胖。研究指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胆囊疾病、血脂异常、呼吸困难、睡眠呼吸停顿、及癌症等与过重或肥胖间有某种程度的关联。研究另指出体重减少5%以上(如:90公斤成人减轻5公斤)则可为健康带来许多帮助,进而改善高血压与糖尿病等疾病。研究又指出不当节食减重大多让人减少肌肉,而非脂肪,如此反而影响健康。肌肉主要负责身体基础代谢,肌肉减少易造成四肢无力、平衡变差而提高跌倒与骨折风险。
3.当喂食人体或动物益生菌时,可改善肠胃道菌丛质量,促进消化与健康。因此,益生菌对健康安全无虞,惟益生菌须作用于宿主,始能增进宿主健康。职是之故,寻找具促进身体减重、降低体脂肪与血脂,并提升肌肉力量与耐力等功能的乳酸菌菌株,并利用所寻找的菌株开发安全且可长期服用的营养补充品为目前亟需努力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基于发现所提出的乳酸菌组合物可有效降低体重并降低体脂肪与血脂所完成的。另更发现所提出的组合物可使小鼠前肢抓力与跑步耐力表现皆优于市售品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wk10。
5.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酸菌组合物,其可减重、提升人体运动能力并增强身体组成,以达到提升肌肉力量与耐力等功效。
6.是以,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酸菌组合物,其包含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pl-02菌株(寄存编号:cgmcc 20485)、嗜酸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tyca06菌株(寄存编号:cgmcc 15210)、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s-773菌株(寄存编号:cgmcc 20991)、以及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上述菌株寄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7.较佳地,所述的乳酸菌组合物更包括: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 bli-02菌株(寄存编号:cgmcc15212)以及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bv-77菌株(寄存编号:cctcc m 2014589),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subsp.infantis bli-02菌株寄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bv-77菌株寄存于中国典型培养
物保藏中心。
8.较佳地,所述的乳酸菌组合物更包括: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 bli-02菌株(寄存编号:cgmcc15212)以及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ly-66菌株(寄存编号:cgmcc21838),上述菌株寄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9.较佳地,所述的乳酸菌组合物为食品组合物或医药组合物。
10.较佳地,所述的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为食品,食品为乳制饮品、茶、咖啡、糖果或机能性饮品,乳制饮品为发酵乳、优格、奶酪或乳粉。
11.较佳地,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呈口服剂型,而口服剂型为锭剂、胶囊、溶液剂或粉剂。
12.较佳地,所述的乳酸菌组合物的总菌株数量为106cfu以上。
13.本发明另提供一种上述乳酸菌组合物用于制备减少脂肪与提升运动表现之组合物的用途。
附图说明
14.图1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之小鼠体重的差异;
15.图2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之小鼠体脂肪重量的差异;
16.图3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之小鼠副睪脂肪重量的差异;
17.图4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之小鼠血液总胆固醇含量的差异;
18.图5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之小鼠血液三酸甘油酯含量的差异;
19.图6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之小鼠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差异;
20.图7为一照片图,示意小鼠前肢抓力测试;
21.图8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4周后之小鼠抓力表现的差异;
22.图9为直方图,说明连续喂食不同饮食4周后之小鼠跑步力竭时间的差异;
23.图10为直方图,说明益生菌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
24.图11为直方图,说明益生菌对人类结肠癌细胞caco-2吸附脂肪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让本发明上述及/或其他目的、功效、特征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26.本发明所述的乳酸菌菌株以冷冻干燥培养物形式寄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或寄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而寄存的详细资料如下列表1所示:
27.表1、寄存信息
[0028][0029]
本文发现如表1所列的寄存的pl-02菌株、tyca06菌株、与cs-773菌株可减重、提升运动能力、与降低疲劳感,而bli-02菌株与bv-77菌株可减重,bli-02菌株与ly-66菌株可提升运动能力。
[0030]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的用于减少脂肪与提升运动表现的组合物,其包含:(a)经分离的乳酸菌菌株,乳酸菌菌株包含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l-02菌株(寄存编号:cgmcc 20485)、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tyca06菌株(寄存编号:cgmcc 15210)、及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s-773菌株(寄存编号:cgmcc 20991) 以及(b)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
[0031]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所提的组合物的减重效果,(a)经分离的乳酸菌菌株更包含: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bli-02菌株(寄存编号:cgmcc 15212)以及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 bv-77菌株(寄存编号:cctcc m 2014589)。
[0032]
再者,为进一步提升所提的组合物的运动能力效果,(a)经分离的乳酸菌菌株更包含: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0033]
infantis bli-02菌株(寄存编号:cgmcc 15212)以及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 ly-66菌株(寄存编号:cgmcc 21838)。
[0034]
较佳地,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为医药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借此所提的组合物可作为医药组合物使用。
[0035]
较佳地,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为食用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借此所提的组合物可作为食品食品组合物使用。
[0036]
在作为医药组合物下,所提的组合物呈口服剂型,而口服剂型例如锭剂、胶囊、溶液剂、或粉剂。
[0037]
在作为食品组合物下,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可为食品,食品例如乳制饮品、茶、咖啡、糖果或机能性饮品,乳制饮品例如发酵乳、优格、奶酪或乳粉。
[0038]
较佳地,(a)经分离的乳酸菌菌株单独为活性菌株或去活性菌株。此外,在作为食
品组合物或医药组合物的条件下,其总菌株数量为106cfu以上;更佳地,总菌株数量为10
10
cfu以上。
[0039]
<实施例1:菌株形态及一般性质>
[0040]
依16s rdna序列分析与api细菌鉴定系统分析确认菌株的分类学特征,所用的菌株于形态及一般性质特征详如下文表2所示。
[0041]
表2、菌株形态及一般性质特征
[0042][0043]
[0044][0045]
<实施例2:菌株培养与投予>
[0046]
菌株均以20%甘油存放于-80℃。使用前,须以含0.05%半胱氨酸的mrs 培养液(difco)37℃下活化24小时二次。菌株投予60公斤人体的每日剂量建议为2x10
10
cfu/day,故人体每日每公斤体重的投予剂量为 3.33x108cfu/kg/day。参照2005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estimatingthe maximum safe starting dose in initial clinical.trials fortherapeutics in adult healthy volunteers,人体与小鼠的剂量换算系数为12.3,可计算得到小鼠每日每公斤体重的投予剂量为4.1x109cfu/kg/day。于本文实施例,使用的小鼠体重30克,故小鼠每日的投予剂量为 1.23x108cfu/day。在本文实施例,喂食安排在每日上午9点,并以pbs将菌落数稀释至4.1x108cfu/ml后,喂食小鼠0.3ml含菌的pbs。此外,同时以 0.3ml的pbs喂食对照小鼠。
[0047]
<实施例3:体重与体脂肪测量>
[0048]
本实施例连续喂食小鼠10周后评估小鼠下列参数:(1)体重:定期秤重,并比较实验开始与结束的体重;(2)体脂肪:结束时取小鼠肾脏周围、肠系膜周围与睪丸周围的脂肪组织并秤重。
[0049]
图1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的小鼠体重。相较于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小鼠体重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有明显增加(高脂饮食组:48.7
±
5.9g,正常饮食组:34.9
±
1.6g)。此外,相较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小鼠体重无论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菌株(高脂饮食 tyca06组)、pl-02菌株(高脂饮食 pl-02 组)、bli-02菌株(高脂饮食 bli-02组)、cs-773菌株(高脂饮食 cs-773 组)、或bv-77菌株(高脂饮食 bv-77组)后均下降约11克。上述结果表示补充tyca06菌株、pl-02菌株、bli-02菌株、cs-773菌株、或bv-77菌株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体重升高现象。
[0050]
图2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的小鼠体脂肪重量。依“健康食品的不易形成体脂肪功能评估方法”,将副睪、肾脏、与肠系膜周围的脂肪总重量视为体脂肪重量。相较于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小鼠体脂肪重量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有明显增加(高脂饮食组:12.22
±
5.57g,正常饮食组:2.34
±
0.61g)。接着,相较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小鼠体脂肪重量无论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 tyca06菌株(高脂饮食 tyca06组)、pl-02菌株(高脂饮食 pl-02组)、 bli-02菌株(高脂饮食 bli-02组)、cs-773菌株(高脂饮食 cs-773组)、或bv-77菌株(高脂饮食 bv-77组)后均有显着降低。上述结果表示补充 tyca06菌株、pl-02菌株、bli-02菌株、cs-773菌株、或bv-77菌株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体脂肪提升现象。
[0051]
图3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的小鼠副睪脂肪重量。相较于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小鼠副睪脂肪重量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有明
显增加(高脂饮食组:3.06
±
0.2g,正常饮食组:0.35
±
0.1g)。接着,相较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小鼠副睪脂肪重量无论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菌株(高脂饮食 tyca06 组)、pl-02菌株(高脂饮食 pl-02组)、bli-02菌株(高脂饮食 bli-02 组)、cs-773菌株(高脂饮食 cs-773组)、或bv-77菌株(高脂饮食 bv-77 组)后均有显着降低。上述结果表示补充tyca06菌株、pl-02菌株、bli-02 菌株、cs-773菌株、或bv-77菌株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内脏脂肪增加现象。
[0052]
<实施例4:血液生化数值分析>
[0053]
本实施例连续喂食小鼠10周后采集血液2ml,并利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液总胆固醇含量、三酸甘油酯含量、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
[0054]
图4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的小鼠血液总胆固醇含量。相较于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小鼠血液总胆固醇含量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有明显增加(高脂饮食组:262
±
18mg/dl,正常饮食组:151
±
11mg/dl)。接着,相较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小鼠血液总胆固醇含量无论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菌株(高脂饮食 tyca06组)、pl-02菌株(高脂饮食 pl-02组)、bli-02菌株(高脂饮食 bli-02组)、或cs-773菌株(高脂饮食 cs-773组)后约有显着降低。上述结果表示补充tyca06菌株、pl-02菌株、bli-02菌株、或cs-773 菌株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高胆固醇现象。
[0055]
图5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的小鼠血液三酸甘油酯含量。相较于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小鼠血液三酸甘油酯含量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有明显增加(高脂饮食组: 93
±
11mg/dl,正常饮食组:57
±
9mg/dl)。接着,相较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小鼠血液三酸甘油酯含量无论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 菌株(高脂饮食 tyca06组)、pl-02菌株(高脂饮食 pl-02组)、bli-02 菌株(高脂饮食 bli-02组)、cs-773菌株(高脂饮食 cs-773组)、或bv-77 菌株(高脂饮食 bv-77组)后有显着降低。上述结果表示补充tyca06菌株、 pl-02菌株、bli-02菌株、cs-773菌株、或bv-77菌株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高三酸甘油酯现象。
[0056]
图6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10周后的小鼠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相较于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小鼠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有明显增加(高脂饮食组: 74.6
±
7.3mg/dl,正常饮食组:17.5
±
2.9mg/dl)。接着,相较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小鼠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无论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菌株(高脂饮食 tyca06组)、pl-02菌株(高脂饮食 pl-02 组)、bli-02菌株(高脂饮食 bli-02组)、cs-773菌株(高脂饮食 cs-773 组)、或bv-77菌株(高脂饮食 bv-77组)后均有显着降低。在未提供的图式中,于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市售益生菌lgg菌株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为54.9
±
6.6mg/dl,高于高脂饮食 tyca06组、高脂饮食 pl-02组、高脂饮食 bli-02组、高脂饮食 cs-773组、及高脂饮食 bv-77组。上述结果表示补充tyca06菌株、pl-02菌株、bli-02菌株、cs-773菌株、或bv-77 菌株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高低密度脂蛋白现象。
[0057]
<实施例5:动物前肢抓力测试>
[0058]
本实施例连续喂食小鼠4周后使用动物前肢抓力测量装置对小鼠进行 30分钟前肢抓力测试以了解喂食对小鼠肌力表现的影响。前肢抓力测试如图 7所示,详细过程请参
照nutrients.2014jul 18;6(7):2681-96、molecules. 2013apr 19;18(4):4689-702、molecules.2014mar 3;19(3):2793-807 等。抓力值会受动物体重影响,为避免此情况于此以小鼠相对抓力表示抓力表现,相对抓力的计算如下:
[0059]
相对抓力=100%
×
抓力值/体重。。
[0060]
图8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4周后的小鼠抓力表现。在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相对抓力为343
±
14%;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相对抓力为280
±
8%;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市售益生菌twk10菌株后(高脂饮食 twk10组),相对抓力为369
±
34%;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市售益生菌lgg菌株后(高脂饮食 lgg组),相对抓力为 346
±
40%;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bli-02菌株后(高脂饮食 bli-02组),相对抓力为371
±
20%;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pl-02 菌株后(高脂饮食 pl-02组),相对抓力为400
±
19%;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菌株后(高脂饮食 tyca06组),相对抓力为 378
±
24%;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ly-66菌株后(高脂饮食 ly-66 组),相对抓力为403
±
43%;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cs-773菌株后(高脂饮食 cs-773组),相对抓力为428
±
17%。上述结果表示补充bli-02菌株、pl-02菌株、tyca06菌株、ly-66菌株、或cs-773菌株可提高小鼠的运动抓力表现。
[0061]
<实施例6:动物竭跑测试>
[0062]
本实施例连续喂食小鼠4周后测试小鼠的耐力表现。依“健康食品的抗疲劳功能评估方法”,自测试前1周每次喂食后30分钟让小鼠适应跑步机 (mk680c,muromachi kikai co.ltd)训练。测试参考j gerontol a biolsci med sci.2009sep;64(9):940-8,以起始速度10m/min、5%坡度进行 5分钟,之后每分钟提升2m/min的速度直至小鼠多次落入电击区或于电击区 5秒内无法继续前进,始判为「力竭」。
[0063]
图9比较着连续喂食不同饮食4周后的小鼠跑步力竭时间。在连续喂食正常脂肪饲料后(正常饮食组),力竭时间为11
±
3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后(高脂饮食组),力竭时间为11
±
1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市售益生菌twk10菌株后(高脂饮食 twk10组),力竭时间为13
±
1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bli-02菌株后(高脂饮食 bli-02组),力竭时间为16
±
2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pl-02菌株后(高脂饮食 pl-02组),力竭时间为17
±
3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tyca06 菌株后(高脂饮食 tyca06组),力竭时间为16
±
2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ly-66菌株后(高脂饮食 ly-66组),力竭时间为16
±
1min;在连续喂食高脂肪饲料与益生菌cs-773菌株后(高脂饮食 cs-773组),力竭时间为16
±
2min。上述结果表示补充bli-02菌株、pl-02菌株、tyca06 菌株、ly-66菌株、或cs-773菌株可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表现。
[0064]
<实施例7:肌肉细胞抗氧化试验>
[0065]
文献指出肌肉具备高抗氧化能力下有助于排除氧化因子,进而降低肌肉疲劳。本实施例测试益生菌对肌肉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0066]
先以每孔2x106个细胞密度种植小鼠成肌细胞c2c12于培养皿,并在 dmem培养液(含10%fbs、1%penicillin/streptomycin、0.01mg/ml humantransferrin)内培养3天后,以新的dmem培养液(含5%fbs)替换。另在益生菌活化18小时后,以dmem培养液(含2%bsa、500μm油酸)调整菌落数至2x108cfu/ml。接着,取2ml菌液与小鼠成肌细胞c2c12于37℃恒温培养箱内共培养12小时。移除培养液后,每孔加入lysis buffer(ph7.0,含1mm edta、
50mm磷酸钾)破碎细胞,并于4℃以转速10,000rpm,离心15 分钟分离取得上清液。最后,分析所得的上清液以取得胞内过氧化氢酶 (catalase)活性。
[0067]
如图10所示,未处理与维他命c处理后的活性均为19nmol/min/ml; cs-773菌株处理后的活性为28nmol/min/ml,tyca06菌株处理后的活性为 26nmol/min/ml,pl-02菌株处理后的活性为26nmol/min/ml。这表示补充 cs-773菌株、tyca06菌株、或pl-02菌株均可提升肌肉抗氧化能力进而降低疲劳。
[0068]
另发现cs-773菌株、tyca06菌株、及pl-02菌株(菌落数比1:1:1,总菌落数4x108cfu)共处理后的活性为81nmol/min/ml,远大于cs-773菌株单独处理后之活性、tyca06菌株单独处理后之活性、与pl-02菌株单独处理后之活性的总和。这表示共同补充cs-773菌株、tyca06菌株、及pl-02菌株对肌肉抗氧化能力的提升具协同效应。
[0069]
<实施例8:抗吸附脂肪酸试验>
[0070]
益生菌能维持人体肠胃道健康,也包含食物分解与利用。油酸为食物中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文献报导lactobacillus会将棕梠酸作为细胞膜原料之一来合成环丙烯脂肪酸,进而有助菌体抵抗肠胃道的酸性环境,提高菌体存活。因此,益生菌可借由与肠道细胞竞争油酸来减少肠道的脂肪吸收。本实施例测试益生菌对肠道细胞吸附脂肪的影响。
[0071]
先以每孔2x106个细胞密度种植人类结肠癌细胞caco-2于培养皿,并在 dmem培养液(含10%fbs、1%penicillin/streptomycin、0.01mg/ml humantransferrin)内培养3天后,以新的dmem培养液(含5%fbs)替换。另在益生菌活化18小时后,以dmem培养液(含2%bsa、500μm油酸)调整菌落数至2x108cfu/ml。接着,取2ml菌液、500μm油酸与人类结肠癌细胞caco-2于37℃恒温培养箱内共培养6小时。最后,采用油红o染色测定 od520nm值以分析胞内脂肪含量。
[0072]
如图11所示,以仅油酸处理后的胞内脂肪含量定为100%;cs-773菌株处理后的相对含量为92%,tyca06菌株处理后的相对含量为89%,pl-02 菌株处理后的相对含量为87.21%。这表示cs-773菌株、tyca06菌株、或 pl-02菌株均可与人类结肠癌细胞caco-2竞争油酸,使胞内累绩的油酸含量降低,间接证实补充cs-773菌株、tyca06菌株、或pl-02菌株均可降低细胞吸收脂肪。另发现cs-773菌株、tyca06菌株、及pl-02菌株(菌落数比 1:1:1,总菌落数4x108cfu)共处理后的相对含量为73%,可知共同补充 cs-773菌株、tyca06菌株、及pl-02菌株对细胞吸收脂肪的降低具协同效应。
[0073]
综上所述,以人体建议每日2x10
10
cfu总剂量单独或共同补充本发明的 pl-02菌株、tyca06菌株、及cs-773菌株能显着提升肌力与增加运动耐力。须说明的是,仅发现少数乳酸菌菌株具备可改善身体疲劳与提升运动表现的功效,并进一步地于动物体内(in vivo)实验获得证实。此外,乳酸菌对身体健康的功能在于菌株(strains)特异性,而非菌种(species)。对于人体健康有特殊功效的菌株称作“功能性益生菌”(joint fao/who workinggroup report on drafting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in food,london,ontario,canada,april 30and may 1,2002)。
[0074]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改变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