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洗烘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5:11: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吸湿转轮组件的洗烘一体机。


背景技术:

2.对于洗衣机行业而言,洗烘一体全自动洗衣机可在洗涤结束后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这一功能尤其适用于潮湿天气,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洗烘一体机通常分为排气式、冷凝式和热泵式,这三种洗烘一体机在烘干效果方面越来越好,但是价格也相应地越来越贵。为了在保证令人满意的烘干效果的同时降低价格,最近提出了基于吸湿材料的洗烘一体机。在这种洗烘一体机中,由吸湿材料构成的吸湿盘被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中,该壳体的内腔被划分为吸湿区域和排湿区域,吸湿盘在旋转到吸湿区域时吸收水分并且在旋转到排湿区域时排出水分,由此拥有了持续的吸湿能力,因此循环地流经滚筒和吸湿盘的气流能够对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然而,洗烘一体机中的滚筒在运行时可能会引起振动,甚至有时会引起洗烘一体机整机的振动,这种振动会传导至吸湿盘处导致其在径向上的偏移。这种径向偏移可能引起吸湿盘偏离旋转轴线的旋转,从而增大旋转阻力,从而导致吸湿盘中心区域与相应的轴元件的磨损。另一方面,瞬间的径向偏移还可能造成吸湿盘与壳体内周缘的碰撞,从而直接导致吸湿盘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洗烘一体机,包括滚筒和烘干模组,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部件,所述吸湿排湿部件包括吸湿转轮组件、转轮壳体和用于驱动所述吸湿转轮组件旋转的转轮驱动机构,所述吸湿转轮组件沿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转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周侧滚轮机构,所述周侧滚轮机构包括周侧滚轮和周侧滚轮支架,所述周侧滚轮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周侧滚轮支架上,所述周侧滚轮支架设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其中,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来看,所述周侧滚轮布置在所述吸湿转轮组件的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的尺寸范围内,并且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来看,所述周侧滚轮布置在所述吸湿转轮组件与所述转轮壳体之间,并且所述周侧滚轮在所述吸湿转轮组件的旋转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能够与所述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面滚动接触。
4.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初始安装位置中,所述周侧滚轮机构在与所述吸湿转轮组件不相互挤压的情况下与其滚动配合。由此,所述周侧滚动机构能够在不显著增加吸湿转轮组件的旋转阻力的情况下始终辅助其旋转,防止所述吸湿转轮组件在旋转时出现径向上的晃动,从而保证其平稳的旋转。
5.在一种替代的技术方案中,在初始安装位置中,在所述周侧滚轮机构与所述吸湿转轮组件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在吸湿转轮组件沿着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发生偏移时,所述吸湿转轮组件与所述周侧滚轮机构滚动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吸湿转轮组件在正常旋转时的旋转阻力,而仅在吸湿转轮组件在径向上发生晃动时才起作用。
6.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周侧滚轮构造成柔性可变形的,由此能够简单地利用周侧滚轮的可变形特性对吸湿转轮组件的径向晃动起到缓冲作用。有利的是,所述周侧滚轮包括内圈、外轮圈以及连接内圈和外轮圈的轮辐,所述轮辐设置为至少两条且构造为柔性可变形的。还有利的是,轮辐在与内圈和外轮圈的连接处所成的连线不穿过滚轮的旋转轴线。在此,内圈可以理解为旋转轴或者套设旋转轴的管。在替代的技术方案中,用柔性材料例如泡棉、硅胶圈等替代上面所述的轮辐,即在内圈和外轮圈之间设置柔性材料。例如在内圈外套设柔性材料,然后再在柔性材料外套设外轮圈。在此,外轮圈可以设置为硬质、也可以设置为柔性。
7.在一种附加的或者替代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周侧滚轮支架构造成可偏移的。尤其所述周侧滚轮支架本身能够构造成弹性可变形的。附加地或者替代地,所述周侧滚轮支架被构造成能够整体沿着滑动轨道移动以改变与所述旋转轴线的间距,其中在所述转轮壳体上固定有用于使所述周侧滚轮支架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复位件。例如,所述滑动轨道由构造在所述转轮壳体上的凹槽和相配合地构造在所述周侧滚轮支架上的滑块构成。替代地,所述滑动轨道由构造在所述转轮壳体上的导引凸起和相配合地构造在所述周侧滚轮支架上的导引卡爪构成。
8.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布置多个周侧滚轮机构、优选六个周侧滚轮机构。尤其有利的是,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阶梯状地构造,在所述阶梯的沿着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即径向延伸的端面上设置周侧滚轮支架,周侧滚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周侧滚轮支架上。优选的是,所述阶梯的周面形成转轮壳体密封件,其与所述吸湿转轮组件的转轮密封件形成接触密封。所述多个周侧滚轮机构能够均匀地或者非均匀地布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特别有利的是,当所述吸湿转轮组件在其外周缘处被所述转轮驱动机构驱动时,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非均匀地布置多个周侧滚轮机构,其中在远离所述转轮驱动机构与所述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周侧滚轮机构。例如,当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以齿轮啮合的形式相互作用时,齿轮啮合的部位就是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此时在远离该齿轮啮合的部位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周侧滚轮机构是有利的。又例如,当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以皮带轮的形式相互作用时,转轮驱动机构中的皮带与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缘相互挤压的位置即为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此时在远离该挤压的部位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周侧滚轮机构是有利的。
9.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周侧滚轮仅在其所在的轴向高度上至少部分地突出于转轮壳体的内周壁,而不必相对于转轮壳体的所有内周面都朝向旋转轴线突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周侧滚轮朝着旋转轴线至少部分地突出于转轮壳体的内周缘的整个内周壁,从而比转轮壳体的内周缘的所有内周面区段都更靠近旋转轴线。
10.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具有外周壳体件,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外周面上构造有用于与所述周侧滚轮机构滚动配合的辅助转动圈,所述辅助转动圈被构造成环状突起。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外周面上还构造有用于从转轮驱动机构引入使吸湿转轮组件旋转的动力的动力输入件和用于与设置在转轮壳体的内周面处的转轮壳体密封件形成可相对转动的接触密封的转轮密封件。动力输入件、辅助转动圈和转轮密封件在外周壳体件的外周面上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完全错开并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以设想的是,动力
输入件、辅助转动圈和转轮密封件还可以以其他顺序沿着旋转轴线错开地布置。动力输入件和辅助转动件能够一体地构造或者分开构造。
11.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周侧滚轮支架借助于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转轮壳体上,所述固定机构被构造成在初始安装位置中能够调节所述周侧滚轮支架与所述吸湿转轮组件之间的径向间距。由此,周侧滚轮机构能够适用于更多尺寸的吸湿转轮组件并且能够适用于更多运行模式。
12.本发明所提出的洗烘一体机能够在垂直于吸湿转轮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限制吸湿转轮组件在旋转时的偏移,从而改善吸湿转轮组件的运行平稳性并且减小吸湿转轮组件与转轮壳体相撞的风险。
13.烘干模组也是本发明的主题,其能够包含上文中所描述的与其相关的单个特征或者多个特征的组合,并且因此具备与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相同或者相似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下面借助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所提出的洗烘一体机的实施例,以便于理解本发明。
15.附图中: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的整机的立体图;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的吸湿排湿部件的爆炸图;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中的吸湿转轮组件和带有周侧滚轮机构的转轮下壳体的立体图;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中的带有周侧滚轮机构的转轮下壳体的俯视图;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中的周侧滚轮的立体图;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中的吸湿转轮组件的爆炸图;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中的处于滚动接触中的周侧滚轮与辅助转动圈的立体图。
16.附图标记列表:w-洗烘一体机;r-滚筒;d-烘干模组;d1-吸湿排湿部件;d11-吸湿转轮组件;d111-轮盘;d112-外周壳体件;d112u-外周上夹壳体;d112l-外周下夹壳体;d114-动力输入件;d115-辅助转动圈;d116-转轮密封件;d12-转轮壳体;d12u-转轮上壳体;d12l-转轮下壳体;d121-分隔肋;d1211-吸湿区域;d1212-排湿区域;d122-周侧滚轮机构;d1221-周侧滚轮;d1222-周侧滚轮支架;d124-转轮壳体密封件;d13-转轮驱动机构;d2-吸湿通道;d23-吸湿通道风机;d3-排湿通道;d33-排湿通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洗烘一体机的一种实施例。为了清楚起见,图1省去了洗烘一体机的部分外壳体。在该实施例中,洗烘一体机w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滚筒r、滚筒驱动部以及烘干模组d。滚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滚筒驱动部与内筒传动连接以驱动内筒旋转,外筒设定为悬挂或吊装在洗烘一体机机架上,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滚筒r连通。烘
干模组d包括吸湿排湿部件d1、吸湿通道d2和排湿通道d3。吸湿通道d2包括吸湿通道进风口和吸湿通道出风口,滚筒r分别与吸湿通道进风口和吸湿通道出风口连通,并且在吸湿通道d2中还设有吸湿通道风机d23,以在滚筒r和吸湿通道d2内形成循环的吸湿气流。在排湿通道d3中设有排湿通道风机d33,以在排湿通道d3内形成排湿气流。吸湿排湿部件d1设置在所述吸湿通道d2和所述排湿通道d3的路径中,以使得所述吸湿气流及排湿气流均流经所述吸湿排湿部件d1,从而使得所述吸湿排湿部件d1在旋转的过程中吸收吸湿气流中的水分并且将所吸收的水分通过排湿气流排出。当然,洗烘一体机w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带有衣物取放口和清洁剂投放口的外壳体、用于封闭衣物取放口的门体、布置在外壳体上的显示及操作器件、机架、控制器、排水管等部件,以实现衣物的清洗和烘干功能以及对洗烘一体机的操控。
18.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吸湿排湿部件d1的爆炸图。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吸湿转轮组件d11和带有周侧滚轮机构d122的转轮下壳体d12l的立体图。吸湿排湿部件d1包括吸湿转轮组件d11、转轮壳体d12和转轮驱动机构d13。转轮壳体d12包括转轮上壳体d12u和转轮下壳体d12l,它们彼此固定以形成内部空腔。吸湿转轮组件d11沿着其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转轮壳体d12的内部空腔中并且在转轮驱动机构d13的驱动下旋转。吸湿转轮组件d11在其外周缘处被转轮驱动机构d13驱动,即转轮驱动机构d13将其所输出的驱动力施加到吸湿转轮组件d11的外周缘处。在该实施例中,吸湿转轮组件d11与转轮驱动机构d13沿着垂直于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即径向基本上并排地布置。转轮壳体d12具有分别用于容纳吸湿转轮组件d11和转轮驱动机构d13的容纳部。
19.转轮壳体d12还具有吸湿气流进口和吸湿气流出口,沿着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轴线来看,转轮壳体d12的吸湿气流进口和吸湿气流出口布置在吸湿转轮组件d11的两侧,以使得吸湿气流能够穿过吸湿转轮组件d11流通。当吸湿气流穿过吸湿转轮组件d11流通时,吸湿气流中的水分能够被吸湿转轮组件d11所吸收,从而使得从吸湿转轮组件d11流出的吸湿气流变得干燥,该干燥的气流稍后被输送至滚筒r以带走滚筒r内的水分。转轮壳体d12还具有排湿气流进口和排湿气流出口,沿着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轴线来看,转轮壳体d12的排湿气流进口和排湿气流出口同样布置在吸湿转轮组件d11的两侧,以使得排湿气流能够穿过吸湿转轮组件d11流通。当排湿气流穿过吸湿转轮组件d11流通时,吸湿转轮组件d11中的水分被所供给的干燥的排湿气流带走,以实现吸湿转轮组件d11的再生,从而保证了吸湿转轮组件d11连续不断的吸湿能力。转轮壳体d12在其转轮上壳体d12u和转轮下壳体d12l的端面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对彼此对置的朝向彼此延伸的分隔肋d121,以用于将转轮壳体d1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吸湿区域d1211和排湿区域d1212,从而使得吸湿气流和排湿气流在转轮壳体d12的内部被分隔开。在一些其他技术方案中,还能够仅在转轮上壳体d12u或转轮下壳体d12l的端面内壁上设置分隔肋,分隔肋的个数也可以是其他大于二的数量。
20.当洗烘一体机w进入烘干模式时,吸湿通道风机d23被操控启动,从而在吸湿通道d2中形成吸湿气流,吸湿气流流经滚筒r时带走其内腔中的部分水分,变得潮湿的气流随后流入吸湿排湿部件d11。在那里,潮湿的吸湿气流通过转轮壳体d12的吸湿气流进口进入转轮壳体d12的吸湿区域d1211并且穿过旋转的吸湿转轮组件d11。由于吸湿转轮组件d11中的轮盘d111具有吸湿特性,因此吸湿气流在穿过吸湿转轮组件d11时被干燥,流出吸湿转轮组件d11的吸湿气流变得干燥,干燥的吸湿气流再次被输送到滚筒,如此循环直至达到预设的
烘干效果。然而,轮盘d111的吸湿能力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后,轮盘d111就会达到饱和状态,从而不再能够吸收更多水分。为此设置了排湿通道,排湿通道风机d33在控制器的操控下在合适的时机启动,从而在排湿通道内形成排湿气流。排湿通道可以是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也可以是内循环的,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通过排湿通道进口进入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排湿区域d1212的气流是干燥的,由此能够使旋转的轮盘中的水分脱附并且随着排湿气流被带走。这样一来,轮盘d111在旋转到吸湿区域d1211时吸收水分并且在旋转到排湿区域d1212时排出水分,由此拥有了持续的吸湿能力。
21.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转轮壳体d12的内周缘处设置有多个周侧滚轮机构d122。周侧滚轮机构d122包括周侧滚轮d1221和周侧滚轮支架d1222,其中周侧滚轮d1221可旋转地支承在周侧滚轮支架d1222上并且周侧滚轮支架d1222设置在转轮壳体d12的内周缘处。沿着平行于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即轴向来看,周侧滚轮d1221布置在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沿轴向的尺寸范围内,即周侧滚轮d1221布置在吸湿转轮组件d11的厚度范围内。沿着垂直于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即径向来看,周侧滚轮d1221布置在吸湿转轮组件d11与转轮壳体d12之间,并且所述周侧滚轮d1221在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能够与吸湿转轮组件d11的外周面滚动接触。
22.如图3所示,转轮下壳体d12l的内周缘阶梯状地构造,在该阶梯的沿着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即径向延伸的端面上设置周侧滚轮支架d1222,周侧滚轮d1221可旋转地支承在周侧滚轮支架d1222上。装配好的周侧滚轮d1221在该实施例中朝着旋转轴线至少部分地突出于转轮壳体d12的内周缘的整个内周壁、尤其也突出于所述阶梯的周面。所述阶梯的周面在该实施例中形成转轮壳体密封件d124,即该转轮壳体密封件由转轮壳体的内壁本身形成,其与吸湿转轮组件d11的转轮密封件d116形成接触密封。在其他的技术方案中,转轮壳体密封件还能够是单独形成的并安装于转轮壳体内壁的结构或者是在转轮壳体内壁上一体成形的结构。当然也可以设想的是,装配好的周侧滚轮仅在其所在的轴向高度上突出于转轮壳体的内周壁,并且可以不是转轮壳体的内周缘上最突出的结构,只要吸湿转轮组件在旋转过程中至少部分时间能够与其滚动接触即可。
23.由此,当吸湿转轮组件d11沿径向发生偏移时,周侧滚轮机构d122会以滚动接触的形式对吸湿转轮组件d11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在不引起显著的旋转阻力的情况下辅助吸湿转轮组件d11在其设定的旋转轨迹上运行,尤其防止其直接碰到转轮壳体d12本身,从而降低了吸湿转轮组件d11被损坏的风险。
24.在图示实施例中,在初始安装位置中,周侧滚轮机构d122、尤其是其中的周侧滚轮d1221就与吸湿转轮组件d11的外周面滚动接触、优选在不相互挤压的情况下滚动接触。由此,周侧滚动机构d122能够在不显著增加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旋转阻力的情况下始终辅助其旋转,防止吸湿转轮组件d11在旋转时出现径向上的晃动,从而保证其平稳的旋转。
25.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在初始安装位置中,在周侧滚轮机构、尤其是其中的周侧滚轮与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面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从而使得吸湿转轮组件在绕设定的旋转轴线旋转时不与周侧滚轮机构接触,而仅仅在吸湿转轮组件沿着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即径向发生偏移时才与周侧滚轮机构滚动接触。周侧滚轮机构在此能够保护吸湿转轮组件不直接与转轮壳体相撞。
26.特别有利的是,周侧滚轮机构d122被构造为可变形的。在图示实施例中,周侧滚轮
机构d122中的周侧滚轮d1221被构造成柔性可变形的。这使得,吸湿转轮组件d11在径向上出现偏移时,能够利用周侧滚轮d1221的柔性可变形特性来对这种偏移进行缓冲。
27.在附加的或者替代的技术方案中,周侧滚轮机构中的周侧滚轮支架能够被构造成可偏移的,从而当吸湿转轮组件在径向上出现偏移时,周侧滚轮支架在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周侧滚轮相对于吸湿转轮组件的旋转轴线或者说设定旋转轴线的间距发生变化。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周侧滚轮支架本身被构造成弹性可变形的。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周侧滚轮支架被构造成能够整体沿着滑动轨道移动以改变与所述旋转轴线的距离,其中在所述转轮壳体上固定有用于使所述周侧滚轮支架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复位件、例如弹簧。具体来说,滑动轨道由构造在转轮壳体上的凹槽和相配合地构造在周侧滚轮支架上的滑块构成,或者,滑动轨道由构造在所述转轮壳体上的导引凸起和相配合地构造在周侧滚轮支架上的导引卡爪构成。
28.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带有周侧滚轮机构d122的转轮下壳体d12l的俯视图。在转轮壳体d12的内周缘处设置有六个周侧滚轮机构d122。为了能够清楚地显示周侧滚轮支架d1222,在图3中仅显示了两个带周侧滚轮d1221的周侧滚轮机构d122,其余四个均只显示了周侧滚轮支架d1222。这些周侧滚轮机构d122在图示实施例中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地分布在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周侧滚轮支架d1222在此构造有圆孔,周侧滚轮d1221的转轴插入到该圆孔中。周侧滚轮支架d1222能够与转轮壳体d12一体地成形,也能够单独制造后再与转轮壳体d12固定在一起。由于转轮采用周向驱动的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对转轮造成一定程度的偏心力,周侧滚轮机构也可以采用非均匀的布置方式,例如在远离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周侧滚轮机构,以抵消上述偏心力造成的影响,而在靠近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的一侧设置少量的周侧滚轮机构。例如,当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以齿轮啮合的形式相互作用时,齿轮啮合的部位就是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此时在远离该齿轮啮合的部位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周侧滚轮机构是有利的。又例如,当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以皮带轮的形式相互作用时,转轮驱动机构中的皮带与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缘相互挤压的位置即为转轮驱动机构与吸湿转轮组件的接触部位,此时在远离该挤压的部位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周侧滚轮机构是有利的。
2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周侧滚轮支架借助于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转轮壳体上,所述固定机构被构造成在初始安装位置中能够调节周侧滚轮支架与吸湿转轮组件之间的径向间距。由此,周侧滚轮机构能够适用于更多尺寸的吸湿转轮组件并且能够适用于更多运行模式,例如前面所描述的初始状态下与吸湿转轮组件接触的模式和初始状态下与吸湿转轮组件不接触的模式。
30.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周侧滚轮d1221。在该实施例中,周侧滚轮d1221的周面基本上平滑地构造。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周侧滚轮的周面构造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周侧滚轮d1221包括滚轮本体和转轴。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滚轮本体相对于转轴可旋转,在此仅需将转轴与周侧滚轮支架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在一起、例如卡接在一起即可。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滚轮本体相对于转轴不可相对转轴,这时需要将转轴与周侧滚轮支架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在一起。周侧滚轮d1221包括内圈、外轮圈、以及连接内圈和外轮圈的轮辐。轮辐设置为至少两条且为柔性可变形;轮辐可选地在与内圈和外轮圈的连接处所成的连线不穿过滚轮
的旋转轴线;内圈可以理解为旋转轴或者套设旋转轴的管。当然轮辐也可以由柔性材料,例如泡棉、硅胶圈等替代,在内圈外套设柔性材料,然后在柔性材料外套设外轮圈。外轮圈可以设置为硬质、也可以设置为柔性。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吸湿转轮组件d11的爆炸图。在该实施例中,该吸湿转轮组件d11包括轮盘d111、外周壳体件d112以及构造在外周壳体件d112的外周缘处的动力输入件d114、辅助转动圈d115和转轮密封件d116。
31.在图示实施例中,外周壳体件d112由环形构造的外周上夹壳体d112u和外周下夹壳体d112l构成。外周上夹壳体d112u具有类似l形的纵截面并且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端部区段和沿轴向延伸的周向区段。类似地,外周下夹壳体d112l也具有类似l形的纵截面并且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端部区段和沿轴向延伸的周向区段。外周上夹壳体d112u和外周下夹壳体d112l通过构造在其上的卡扣和卡槽彼此卡接,从而在其内侧形成用于容纳轮盘d111的周缘区域的仅一侧敞开的凹槽。在卡接好的状态下,外周上夹壳体d112u和外周下夹壳体d112l包围轮盘d111的整个外周面并且分别从轮盘d111的周缘区域的上、下端面对其进行夹持,以使得外周壳体件d112与轮盘d111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
32.在图示实施例中,在外周上夹壳体d112u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辅助转动圈d115。辅助转动圈d115能够与外周上夹壳体d112u一体地成形,也能够单独制造而后再固定、例如焊接或粘结到外周上夹壳体d112u的外周面上。辅助转动圈d115与周侧滚轮机构d122、尤其是其中的周侧滚轮d1221位置相匹配地布置,以与周侧滚动机构d122中的周侧滚轮d1221滚动配合,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设想的是,将辅助转动圈设置在外周下夹壳体上。
33.在图示实施例中,辅助转动圈d115被构造成环状突起,其突起的程度要能够保证可以与周侧滚轮d1221滚动接触,即使周侧滚轮不是转轮壳体的内周缘上最突出的结构。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辅助转动圈也可以由外周壳体件的基本面本身构成。辅助转动圈的周面能够平滑地构造或者构造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
34.在图示实施例中,在外周上夹壳体d112u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从转轮驱动机构d13引入使吸湿转轮组件d11旋转的动力的动力输入件d114和用于与设置在转轮壳体d12的内周面处的转轮壳体密封件d124形成可相对转动的接触密封的转轮密封件d116。动力输入件d114、辅助转动圈d115和转轮密封件d116在外周壳体件d112的外周面上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完全错开并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可以设想的是,动力输入件d114、辅助转动圈d115和转轮密封件d116还可以以其他顺序沿着旋转轴线错开地布置。当然也可以设想,它们被布置在外周下夹壳体d112l的外周面上或者分布在外周上夹壳体d112u和外周下夹壳体d112l的外周面上。动力输入件d114和辅助转动件d115在此一体地构造,当然他们也可以分开构造。
35.图7示出了处于滚动接触中的周侧滚轮d1221与辅助转动圈d115。在图示实施例中,转轮密封条d116形成吸湿转轮组件d11的最大直径,而周侧滚轮机构d122则朝着旋转轴线突出于转轮壳体d12的内周缘的整个内周壁,以与直径更小的辅助转动圈d115滚动接触。也可以设想的是,辅助转动圈形成吸湿转轮组件的最大直径,此时相比于周侧滚轮机构,与转轮密封条配合的转轮壳体密封件作为转轮壳体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更加靠近旋转轴线,在此周侧滚轮仅需突出于其所在的轴向高度上的内周壁即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初始安装位置中周侧滚轮机构与辅助转动圈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要足够小,以保证:当吸湿转轮组件出现径向偏移时,转轮密封件还能够相对于转轮壳体密封件旋转。也就是
说,吸湿转轮组件的辅助转动圈要在转轮密封件的形变能力被消耗完之前就与周侧滚轮机构滚动接触,以避免转轮密封件相对于转轮壳体密封件卡死。
36.上文中所描述的烘干模组还可以被应用在干衣机、除湿机、洗碗机等各种需要除湿的领域中。
37.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换言之,本发明还可以以上文所提到的特征的多种其他组合形式来实施,而不仅限于所示出及所描述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