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内衬组件、包装结构及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2:4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衬组件、包装结构及包装盒。


背景技术:

2.现有包装结构为两个内衬组件,内衬组件包括壳体以及伸缩膜。包装结构的包装方式是将产品放置于壳体之上,通过粘于壳体上伸缩膜将产品紧缚于壳体之上,形成完整包装结构。然而,上述内衬组件成型后强度不足、结构不稳定、易弹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衬组件、包装结构及包装盒,以解决现有内衬组件成型后强度不足,结构不稳定,易弹开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内衬组件,内衬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两个第一折叠部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底板形成有贴附孔,贴附孔用于穿设产品,两个第一折叠部分别连接于底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两个第二折叠部分别连接于底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两个第一折叠部和底板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第一折叠部通过插接组件连接于底板第一侧,底板、两个第一折叠部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产品;薄膜,薄膜连接于底板且覆盖贴附孔,薄膜用于包裹产品的端部,在薄膜包裹产品的端部时,薄膜处于紧绷状态且位于壳体的容纳腔中。
5.其中,插接组件包括插孔和插扣,插扣与插孔插接,插孔设置于第一折叠部远离底板的一侧和底板第一侧中的一个,插扣设置于第一折叠部远离底板的一侧和底板第一侧中的另一个。
6.其中,插扣两侧倾斜设置有导向部;在插扣插接于插孔方向上,两个导向部之间距离逐渐减小。
7.其中,插扣设置于第一折叠部远离底板的一侧,插孔设置于底板第一侧,在插扣插接于插孔方向上,插扣的插扣延伸深度大于或等于插孔的插孔延伸深度。
8.其中,在底板第二侧向第二折叠部方向上,插扣的插扣宽度大于或等于插孔的插孔宽度。
9.其中,一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子板,第一子板连接于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在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向第一子板方向上,第一子板具有两条折痕,以将第一子板分成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另一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二子板,第二子板连接于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在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向第二子板方向上,第二子板具有两条折痕,以将第二子板分成第四部、第五部以及第六部;一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三子板以及对称设置于第三子板两端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三子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三子板连接于底板两个第二侧中的一个;另一第二折叠部包括第四子板以及对称设置于第四子板两端的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第四子板两端分别与第三折叠板和第四折叠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四子板连接于底板两个第二侧中的另一个。
10.其中,底板背离薄膜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第一加强组件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第一加强框,相邻第一加强框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框形成有贯穿其自身且与贴附孔的尺寸、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加强孔。
11.其中,底板朝向薄膜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组件,第二加强组件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第二加强框,相邻第二加强框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框形成有贯穿其自身且与贴附孔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加强孔;在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向一第一折叠部延伸方向,第一折叠部依次包括第一号板、第二号板以及第三号板,第二号板分别与第一号板和第三号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一号板与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连接;在底板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向另一第一折叠部延伸方向,第二折叠部依次包括第四号板、第五号板以及第六号板,第五号板分别与第四号板以及第六号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四号板与底板两个第一侧中另一个连接;在底板两个第二侧的一个向一第二折叠部延伸方向,第二折叠部依次包括第七号板、第八号板以及第九号板,第八号板分别与第七号板以及第九号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七号板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号折叠板以及第二号折叠板,第七号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号折叠板和第二号折叠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九号板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三号折叠板以及第四号折叠板,第九号板两端分别与第三号折叠板以及第四号折叠板之间形成有折痕;在底板两个第二侧的一个向另一第二折叠部延伸方向,第二折叠部依次包括第十号板、第十一号板以及第十二号板,第十一号板分别与第十号板以及第十二号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十号板两端对称设置第五号折叠板以及第六号折叠板,第十号板两端分别与第五号折叠板以及第六号折叠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十二号板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七号折叠板以及第八号折叠板,第十二号板两端分别与第七号折叠板以及第八号折叠板之间形成有折痕。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包装结构,两个内衬组件,内衬组件为上述所述的内衬组件,两个内衬组件平行间隔设置,以在两个内衬组件的薄膜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容纳空间。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包装盒,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包装结构,包装结构为上述所述的包装结构,包装结构设置于包装盒本体内。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衬组件,内衬组件中薄膜连接于底板且覆盖贴附孔,薄膜用于包裹产品的端部。两个第一折叠部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底板两个第一侧,两个第二折叠部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底板两个第二侧。两个第一折叠部和相对设置的底板两个第一侧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第一折叠部通过插接组件连接于底板第一侧,底板、两个第一折叠部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依次围设形成容纳腔。通过上述方式,两个第一折叠部和对应的底板两个第一侧之间设置插接组件,以使得壳体能够快速成型,强度高、结构稳定且不易弹开。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展开图;
17.图2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结构展开图;
18.图3是本技术内衬组件中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折叠过程示意图;
20.图5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内衬组件中第一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展开图;
23.图8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展开图;
24.图9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三实施例折叠过程示意图;
25.图10是本技术包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本技术包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号:100、内衬组件;10、壳体;1、底板;101、贴附孔;2、第一折叠部;201、第一子板;2011、第一部;2012、第二部;2013、第三部;202、第二子板;2024、第四部;2025、第五部;2026、第六部;211、第一号板;212、第二号板;213、第三号板;214、第四号板;215、第五号板;216、第六号板;3、第二折叠部;303、第三子板;3031、第一折叠板;3032、第二折叠板;304、第四子板;3043、第三折叠板;3044、第四折叠板;307、第七号板;3071、第一号折叠板;3072、第二号折叠板;308、第八号板;309、第九号板;3093、第三号折叠板;3094、第四号折叠板;310、第十号板;3105、第五号折叠板;3106、第六号折叠板;311、第十一号板;312、第十二号板;3127、第七号折叠板;3128、第八号折叠板;4、插接组件;41、插孔;42、插扣;421、导向部;5、容纳腔;20、薄膜;30、第一加强组件;301、第一加强框;3011、第一加强孔;40、第二加强组件;401、第二加强框;4011、第二加强孔;200、包装结构;3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组件、包装结构及包装盒进行详细描述。
32.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1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展开图;图2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结构展开图;
33.图3是本技术内衬组件中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折叠过程示意图。
3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衬组件100。内衬组件100包括壳体10以及薄膜20。壳体10包括底板1、两个第一折叠部2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3。底板1包括相对设置两个第一侧以及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两个第一折叠部2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底板1两个第一侧。两个第二折叠部3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底板1两个第二侧。一第一折叠部2和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之间设置有一插接组件4,另一第一折叠部2和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之间设置有另一插接组件4。
35.底板1形成有贴附孔101,贴附孔101用于穿设产品。薄膜20连接于底板1且覆盖贴附孔101。薄膜20用于包裹产品的端部。当壳体10成型过程中,两个第一折叠部2折叠,在第一折叠部2通过插接组件4连接于底板1时,两个插接组件4能够使底板1、两个第一折叠部2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3围设形成容纳腔5。容纳腔5用于容纳产品。在薄膜20包裹产品的端部时,薄膜20处于紧绷状态,薄膜20位于壳体10的容纳腔5中,薄膜20能够对产品的一端起到包裹作用。另外,贴附孔101能够对产品的端部起到卡接作用,从而加强了产品的稳定性。
36.通过上述两个第一折叠部2和对应的底板1两个第一侧之间设置插接组件4,以使得壳体10能够快速成型,进而使得内衬组件100强度高、结构稳定且不易弹开。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粘接方式实现壳体10成型而言,本实施例通过插接组件4即可实现内衬组件100快速成型,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以及不易弹开。上述底板1、两个第一折叠部2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3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另外,薄膜20通过粘接方式覆盖贴附孔101。
37.请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结合图1,在一实施例中,插接组件4包括插孔41和插扣42,插扣42和插孔41插接配合。通过上述方式,壳体10成型结构简单,强度高,不容易散开且方便操作。上述插扣42和插孔41数量相对应。其中,插扣42和插孔41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插扣42和插孔41设计数量可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变化。如本实施例中,插扣42以及插孔41数量均为两个。当然,上述插扣42以及插孔4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其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如本实施例中,插扣42以及插孔41形状均为方形。
38.如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插扣42设置于第一折叠部2远离底板1的一侧上,插孔41设置于底板1第一侧上升,插扣42和插孔41插接配合。
39.如一替代实施例中,插孔41设置于第一折叠部2远离底板1的一侧上,插扣42设置于底板1第一侧上,插孔41与插扣42插接配合。
40.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4,插扣42两侧倾斜设置有导向部421。在插扣42插接插孔41方向上,两个导向部421之间距离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方式,导向部421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插扣42快速插接于对应的插孔41中,提升内衬组件100装配效率。
41.当插扣42设置在第一折叠部2远离底板1的一侧上,插孔41设置底板1第一侧。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插扣42插接于插孔41方向上,插扣42的插扣延伸深度d大于或等于插孔41的插孔延伸深度(图上未示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升插接组件4牢固性,进而提升内衬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不易弹开。当插扣延伸深度d大于插孔延伸深度时,可以将插扣42端部进行弯折,减小插扣42脱出风险。
42.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底板1第二侧向第二折叠部3方向上,插扣42的插扣宽度
w1大于或等于插孔41的插孔宽度w2。通过上述方式,避免插扣42从插孔41中脱出,提升插接组件4牢固性,进而提升内衬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不易弹开。当插扣42的插扣宽度w1等于插孔41的插孔宽度w2时,插扣42两端刚好可以抵接在插孔41内。当插扣42的插扣宽度w1大于插孔41的插孔宽度w2时,插扣42两端刚好部分卷取变形地抵接在插孔41内。当然,在实际过程中,插扣42的插扣宽度w1略大于插孔41的插孔宽度w2即可,避免增大内衬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43.由上可知,插接组件4通过控制插扣延伸深度d与插孔延伸深度关系;或者插接组件4通过插扣宽度w1以及插孔宽度w2关系;或者插接组件4同时控制插扣延伸深度d与插孔延伸深度关系以及插扣宽度w1以及插孔宽度w2关系。通过上述至少三种情况,均可以提升插接组件4牢固性,进而提升内衬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不易弹开。
44.在一实施例中,请回阅图1,一第一折叠部2包括第一子板201,第一子板201连接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第一子板201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之间形成有折痕。在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向第一子板201方向上,第一子板201具有两条折痕,第一子板201通过两条折痕将其分成第一部2011、第二部2012以及第三部2013。第二部2012位于第一部2011以及第三部2013之间。第三步连接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45.另一第一折叠部2包括第二子板202,第二子板202连接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第二子板202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有折痕。在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向第二子板202方向上,第二子板202具有两条折叠。第二子板202通过两条折痕将其分成第四部2024、第五部2025以及第六部2026。第五部2025位于第四部2024以及第六部2026之间。第四部2024连接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上述第一子板201和第二子板202对称设置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46.一第二折叠部3包括第三子板303,第三子板303连接于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一个。第三子板303和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一个之间形成有折痕。此折痕与底板1第二侧平行设置。第三子板303两端对称设置第一折叠板3031和第二折叠板3032。第三子板303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板3031和第二折叠板3032之间形成有折痕。此折痕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另一第二折叠部3包括第四子板304,第四子板304连接于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另一个。第四子板304和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另一个之间形成有折痕。此折痕与底板1第二侧平行设置。第四子板304对称设置第三折叠板3043和第四折叠板3044。第四子板304两端分别与第三折叠板3043和第四折叠板3044之间形成有折痕。此折痕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47.上述通过设置第一折叠板3031、第二折叠板3032、第三折叠板3043以及第四折叠板3044,能够避免两个第二折叠部3被弹开,提升内衬组件100成型后强度且结构更加稳定、不易被弹开。
48.上述内衬组件100折叠过程如下。先将薄膜20贴附于底板1,以覆盖贴附孔101的一面。壳体10成型时,先将第三子板303、第四子板304垂直向上向内翻折,带动第一折叠板3031、第二折叠板3032、第三折叠板3043以及第四折叠板3044向上翻折,再将第一子板201、第二子板202向上向内翻折,带动第二部2012、第五部2025、第三部2013以及第六部2026向上翻折。然后将第三部2013以及第六部2026向下翻折,分别将第一折叠板3031、第三折叠板3043折叠于第一部2011和第三部2013之间,将第二折叠板3032、第四折叠板3044连接于第
四部2024和第六部2026之间。将第三部2013上插扣42插入底板1第一侧处插孔41中,将第六部2026上部插扣42插入底板1第一侧处插孔41中,完成壳体10固定,不易散开,最终形成内衬组件100。上述内衬组件100成型过程中,若干个折痕起到折叠作用,对此不再赘述。
49.在实际过程中,第一折叠板3031粘接于第一部2011和第三部2013之间,第三折叠板3043粘接于第一部2011和第三部2013之间。同理,第二折叠板3032粘接于第四部2024和第六部2026之间,第四折叠板3044粘接于第四部2024和第六部2026之间。通过上述粘接方式能够提升连接效果,进一步保证壳体10折叠成型后强度性且不易被弹开。
50.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技术内衬组件中第一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展开图。结合图1,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背离薄膜20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组件30。第一加强组件30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第一加强框301。相邻第一加强框301固定连接,使得若干个第一加强框301形成上述第一加强组件30。若干个第一加强框30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加强组件30形成四周实心可搁置产品、中心镂空可提供缓冲空间的结构。上述相邻第一加强框301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51.第一加强框301形成有第一加强孔3011,第一加强孔3011贯穿第一加强框301。第一加强孔3011的尺寸以及形状相匹配的贴附孔101的尺寸以及形状相同。第一加强孔3011的设置,产品的端部能够进入第一加强组件30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让薄膜20包裹住产品且能够对产品起到更好地定位作用。由此,通过上述若干个第一加强框301以及若干个第一加强孔3011,步提高了内衬组件100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产品的包装效果。
52.上述第一加强组件30可以粘接于底板1背离薄膜20的一侧面上。另外,相邻第一加强框301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另外,当插孔41的插扣延伸深度d大于插孔41的插孔延伸深度时,插扣42自由端可以弯折于底板1背离薄膜20一侧面上。第一加强组件30设置于底板1背离薄膜20的一侧面,第一加强组件30能够将插扣42自由端弯折部分固定于底板1上,进一步提升插接组件4的牢固性,进而提升内衬组件100强度且不易被弹开。
53.请参阅图8,图8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展开图。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底板1朝向薄膜20的一侧面也可以设置有第二加强组件40。第二加强组件40与第一加强组件30结构相似。如第二加强组件40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第二加强框401。相邻第二加强框401固定连接,使得若干个第二加强框401形成上述第二加强组件40。若干个第二加强框401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加强组件40形成四周实心可搁置产品、中心镂空可提供缓冲空间的结构。
54.第二加强框401形成有第二加强孔4011。第二加强孔4011贯穿第二加强框401设置。第二加强孔4011形状与贴附孔101形状一致。第二加强孔4011的设置,产品通过第二加强组件40后与薄膜20接触,第二加强孔4011能够起到预定位作用,以使得薄膜20进一步包裹住产品的端部。由此,通过上述若干个第二加强框401以及若干个第二加强孔4011,步提高了内衬组件100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产品的包装效果。上述相邻第二加强框401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55.在一实施例中,在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向一第一折叠部2延伸方向上,第一折叠部2依次包括第一号板211、第二号板212以及第三号板213,第二号板212分别与第一号板211和第三号板213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一号板211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连接,第一号板211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一个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一号板211的长度以及第二号
板212的长度相等,第一号板211的长度和第二号板212的长度均与底板1第一侧长度相同。第一号板211长度以及第二号板212长度均大于第三号板213长度。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56.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向另一第一折叠部2延伸方向,第二折叠部3依次包括第四号板214、第五号板215以及第六号板216,第五号板215分别与第四号板214以及第六号板216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四号板214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第四号板214与底板1第一侧之间形成有折痕。其中第四号板214的长度以及第五号板215的长度相等,第四号板214的长度以及第五号板215的长度均与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另一个的长度相同。第四号板214的长度以及第五号板215的长度均大于第六号板216的长度。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57.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一个向一第二折叠部3延伸方向,第二折叠部3依次包括第七号板307、第八号板308以及第九号板309,第八号板308分别与第七号板307以及第九号板309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七号板307与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一个连接,第七号板307与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一个之间形成有折痕,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二侧平行设置。其中,第七号板307的长度与底板1第二侧的长度相同。第八号板308的长度和第九号板309的长度相同。其中,第七号板307的长度均大于第八号板308的长度和第九号板309的长度。
58.上述第七号板307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号折叠板3071以及第二号折叠板3072。第七号板307两端分别与第一号折叠板3071和第二号折叠板3072之间形成有折痕。第九号板309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三号折叠板3093以及第四号折叠板3094。第九号板309两端分别与第三号折叠板3093以及第四号折叠板3094之间形成有折痕。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59.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另一个从另一第二折叠部3延伸方向,第二折叠部3依次包括第十号板310、第十一号板311以及第十二号板312,第十一号板311分别与第十号板310以及第十二号板312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十号板310与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另一个连接,第十号板310与底板1第二侧之间形成有折痕。其中,第十号板310的长度与底板1两个第二侧中的另一个长度相同。第十一号板311的长度和第十二号板312的长度相同。其中,第十号板310的长度均大于第十一号的长度和第十二号板312的长度。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二侧平行设置。
60.上述第十号板310两端对称设置第五号折叠板3105以及第六号折叠板3106。第十号板310两端分别与第五号折叠板3105以及第六号折叠板3106之间形成有折痕。第十二号板312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七号折叠板3127以及第八号折叠板3128。第十二号板312两端分别与第七号折叠板3127以及第八号折叠板3128之间形成有折痕。上述折痕均与底板1第一侧平行设置。
61.通过设置第一号折叠板3071、第二号折叠板3072、第五号折叠板3105以及第六号折叠板3106,同时设置第三号折叠板3093、第四号折叠板3094、第七号折叠板3127和第八号折叠板3128,能够避免两个第二折叠部3弹开,提升内衬组件100成型的稳定性。
62.请参阅图9,图9是本技术内衬组件第三实施例折叠过程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上述内衬组件100具体折叠过程如下。先将薄膜20贴附于底板1,以覆盖贴附孔101的一面。壳体10成型时,先将第二加强组件40连接于底板1设置有薄膜20的一侧面。将第七号板307延
其与底板1之间的折痕垂直向上并向内翻折,将第十号板310延其与底板1之间的折痕垂直向上并向内翻折。随后将第八号板308、第九号板309、第十号板310以及第十一号板311向上向内翻折。再将第三号折叠板3093、第四号折叠板3094、第七号折叠板3127、第八号折叠板3128、第一号折叠板3071、第二号折叠板3072、第五号折叠板3105以及第六号折叠板3106向上翻折,防止弹开。然后依次将第一号板211、第二号板212、第三号板213、第四号板214、第五号板215、第六号板216向内翻折,第三号板213设置有插扣42,底板1第一侧设置有插孔41,第三号板213上插扣42插入底板1上的插孔41中,第六号板216上插扣42插入底板1上另一插孔41中,完成壳体10固定,不易散开,最终形成内衬组件100。上述内衬组件100成型过程中,若干个折痕起到折叠作用,对此不再赘述。
63.使用时,将产品放入两个相同的内衬组件100中间,产品接触两侧的薄膜20,完全悬空在两侧薄膜20之间,无需按压,操作简单。该结构强度高,不易弹开,结构稳定可用于重、中型产品。
64.在实际过程中,第一号折叠板3071分别粘接于第一号板211和第二加强组件40之间,第五号折叠板3105分别粘接于第二号板212和第二加强组件40。同理,第二号折叠板3072分别粘接于第四号板214和第二加强组件40之间,第六号折叠板3106分别粘接于第四号板214和第二加强组件40之间。第三号折叠板3093和第七号折叠板3127分别粘接于第三号板213。同理,第四号折叠板3094和第八号折叠板3128分别粘接于第六号板216。通过上述粘接方式能够提升连接效果,进一步保证壳体10折叠成型的稳定性。上述第二加强组件40设置于底板1靠近容纳腔5的一侧面时,为了避免第二加强组件40干涉插扣42以及插孔41之间插接。
6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框401中的第二加强孔4011的尺寸可以大于贴附孔101的尺寸,以避让插扣42或插扣42,减小对插接组件4安装影响。当然,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第二加强孔4011的尺寸可以与贴附孔101的尺寸相同,此时可以在若干个第二加强框401上设置有对应的避让孔,以避让插扣42或插扣42,减小对插接组件4安装影响。
66.在一实施例中,薄膜20的材质可以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高强度、耐磨、高韧性的优点,在包装产品时,能够更好地拉伸,从而为产品提供更好的紧固效果,且增加了内衬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当然,上述薄膜20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67.在实际过程中,内衬组件100可以设置第一加强组件30,或者设置第二加强组件40,或者同时设置第一加强组件30以及第二加强组件40。当设置第二加强组件40时,内衬组件100中壳体10具体结构需要与第二加强组件40相互适配。
68.另外,贴附孔101、和/或第一加强孔3011、和/或第二加强孔4011形状相同。其中,贴附孔101、第一加强孔3011以及第二加强孔4011的形状可以根据产品截面形状而定。如贴附孔101、第一加强孔3011以及第二加强孔4011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梯形等,其形状不做限定。如本实施例中,贴附孔101、第一加强孔3011和第二加强孔4011的形状为方形。
69.在实际过程中,两个插孔41在底板1两个第一侧中的位置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插孔41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壳体10是否设置有第二加强组件40等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7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内衬组件中薄膜连接于底板且覆盖贴附孔,薄膜用
于包裹产品的端部。两个第一折叠部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两个第一侧,两个第二折叠部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底板两个第二侧。两个第一折叠部和对应的底板两个第一侧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在第一折叠部通过插接组件连接于底板第一侧,底板、两个第一折叠部以及两个第二折叠部依次围设形成容纳腔。通过上述方式,两个第一折叠部和对应的底板两个第一侧之间设置插接组件,以使得壳体能够快速成型,进而使得内衬组件强度高、结构稳定且不易弹开。
71.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本技术包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包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结构200包括两个内衬组件100,两个内衬组件100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内衬组件100的薄膜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产品300的容纳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阐述内衬组件100为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内衬组件100,在此不再赘述。
72.结合图1、图6以及图7,当需要对产品300进行包装时,准备两个内衬组件100。将产品300的一端穿过一个内衬组件100的贴附孔101,由于薄膜20覆盖于贴附孔101,因此薄膜20会对产品300的一端起到包裹的作用。同理,产品300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内衬组件100的贴附孔101即可实现产品300两端的包裹。另外,两个内衬组件100的贴附孔101还可以对产品300的两端起到卡接的作用,从而加强了产品300的稳定性。
73.由此,通过上述方式,包装结构200能够实现薄膜20悬空于两个内衬组件100之间,只需将产品300套入内衬组件100即可,无需挤压,操作简单。同时,通过内衬组件100中第一加强组件30和/或第二加强组件40能够提升缓冲作用,使得包装结构200强度更好。上述实施例能够适配较重、中型产品300等,且不会从薄膜20和内衬组件100之间脱出。另外,内衬组件100在未成型时,处于平铺状态;同时,内衬组件100材料相对安全,进而使得内衬组件100易于存储以及方便运输。
74.请继续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图上未示意)以及包装结构200,包装结构200设置于包装盒本体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包装结构200为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包装结构200,在此不再赘述。当包装产品300时,可通过上述的包装结构200对产品300进行包裹后,再将包装结构200连通产品300整体放入包装盒本体内,从而实现对产品300的完全封装。通过上述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产品300的稳定性。
7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