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1:1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的大面积地表硬化的实施,城市到处充斥着水泥地面、柏油路面等不透水建筑物。随着不透水铺装面积的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的紧缩再加上土壤岩层被压实,致使城市地面的渗透水功能几近丧失。
3.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工程建设加速发展,由此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其中废弃混凝土占41%。废弃混凝土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很多:侵占土地、严重影响土壤质量,污染水体与空气,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等。
4.因此,只有以科学城市建设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铺筑可“呼吸”生态混凝土路面,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才可能解决日益严峻的城市治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能够解决现有透水路面蓄水性差及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等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包括:
8.素混凝土层(1),其设置在素土夯实层上;
9.储水层(2),其由卵石层(21)和再生粗骨料层(22)两部分组成,在素混凝土层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铺设卵石层(21)和再生粗骨料层(22);
10.透水层(3),其设置在所述储水层的上方;
11.过滤面层(4),其铺设在所述透水层上表面,所述过滤面层为是由厚度2-3cm炉渣层和厚度2-3cm陶粒层由上至下铺装而成,该路面铺装型式对固体悬浮物(ss)污染含量高、重金属污染较低的道路是适合的;
12.固定金属网架(7),其设置在所述路面结构外侧并将各层包裹;
13.蓄水箱(6),其设置在所述路面结构的一侧,且其与所述路面结构高度相同。
14.优选地,所述储水层(2)沿路面宽度方向的纵截面呈“v”型结构;所述储水层面层(下底面沿路面宽度方向的纵截面)为波浪形结构。
15.优选地,所述储水层(2)的“v”型结构中,接近储水箱一侧的坡度为1%-2%,远离储水箱一侧的坡度为1%-2%,接近储水箱一侧的高度小于远离储水箱一侧的高度。
16.优选地,所述固定金属网架(7)包括水平网架和竖直网架,所述竖直网架分布于路面结构两侧,设置于素混凝土层(1)下侧与过滤面层(4)之间;所述水平网架设置于素混凝土层(1)下表面与过滤面层(4)下表面;所述水平网架与竖直网架焊接连接。
17.优选地,所述蓄水箱(6)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阀门(5),阀门间隔3-10m布置。
18.优选地,所述素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卵石层(21)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再生粗骨料层(22)的厚度为15-25cm,所述透水层(3)的厚度为4-10cm,所述过滤层(4)的厚度为4-6cm,所述竖直网架(7)的高度为35-60cm。
19.优选地,所述透水层(3)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20.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水层设计为“v”型,使其能够在雨量较小时存储一部分雨水,当水量较多时,由于“v”型储水层两侧具有高度差,根据水力坡度,水流将从右侧流出进入蓄水箱;同时将储水层层面设计为波浪形结构尽可能多储存水,在非雨高温气候可使储水层中的水蒸腾至路表,形成水的微循环和“可呼吸”功能路面,减少路面浮尘,降低路表温度,避免“城市热岛”效应。
22.2.地下将路面结构层以及蓄水箱两部分连通,经过滤的雨水集中储存在透水路面单元的蓄水箱内,能够满足大降雨量的排水需求。同时在蓄水箱右侧设置排水阀门,便于将雨水统一排出供用水点使用,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
2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水层采用卵石及再生骨料的多孔骨架结构形成空隙通道,可使路表积水通过各层结构中的空隙通道流入蓄水箱。储水层可以由混凝土类建筑、工业固废物(建筑垃圾、煤矸石、钢渣、尾铁矿石等)制得,既能保证透水路基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蓄水性和较高的强度,同时又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24.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面内部设置固定金属网架(固定金属网架设置于素混凝土层与过滤面层之间)不仅能够提升素混凝土层、储水层及透水层三者的连接强度,还能依靠金属网架侧面约束,将公路面传导来的竖向荷载转换为部分水平推力,以提高公路面层的承压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现有的公路路面结构的面层结构较为单一、其承载力主要取决于用料好坏而不具备从结构上提升强度构造的问题。
25.5.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中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中包含再生粗骨料,利用再生骨料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成本,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混凝土铺装材料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8.图中:1、素混凝土层;2、储水层;21、卵石层;22、再生骨料层;3、透水层;4、过滤面层;5、阀门;6、蓄水箱;7、固定金属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素混凝土层1,其设置在素土夯实层上;储水层2,其由两部分组成,在素混凝土层1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铺设卵石层21和再生粗骨料层22;透水层3,其设置在所述储水层2的上方;过滤面层4,其铺设在所述透水层3上表面,过滤面层为是由厚度2-3cm炉渣层和厚度2-3cm陶粒层由上至下铺装而成;固定金属网架7,其设置在所述路面结构外侧并将各层包裹;蓄水箱6,其设置在路面结构层一侧。
3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储水层2面层呈“v”型分布;所述储水层2层面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储水层2靠近蓄水箱一测的坡度为1%-2%,远离蓄水箱一侧的坡度为1%-2%,该“v”型结构储水层2的两侧具有高度差,使水量较大时,储水层中的水流入蓄水箱中。
32.所述固定金属网架7包括水平网架和竖直网架,所述竖直网架分布于路面结构两侧,设置于素混凝土层1下侧与过滤面层4之间;所述水平网架设置于素混凝土层1下表面与过滤面层4下表面;所述水平网架与竖直网架焊接连接。
33.所述蓄水箱6位于路面结构层一侧,所述蓄水箱6上设置有多个阀门5,阀门5间隔3-10m布置。
34.所述素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卵石储水层21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再生粗骨料储水层22的厚度为15-25cm,所述透水层3的厚度为4-10cm,所述过滤面层4的厚度为2-6cm,所述竖直网架7的高度为35-60cm。
35.所述透水层3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制成,可参考文献1(杨晴,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综述[j],人民珠江,2017,38(11):81-86)和文献2(陈守开,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及透水性能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5):141-145)。
[003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