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14:4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2.中控屏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便于使用者查看及操作,中控屏通常需要能够翻转。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实现中控屏的翻转。而现有的翻转机构虽然能够实现中控屏的翻转,但缺点也较为明显,例如:如图1所示,现有的翻转机构致使中控屏的翻转路径与怀挡手部操作空间干涉,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
3.因而,亟待设计一种新的驱动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能够改善中控屏的翻转路径与怀挡手部操作空间干涉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驱动组件、传动组件、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板状体安装面的两个连接座,所述支撑座用于与外界承载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推杆以及所述第二推杆均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座与各推杆一一对应,各推杆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对应的所述连接座转动;
7.当所述驱动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推杆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以及所述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板状体以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板状体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当所述驱动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推杆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以及所述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板状体以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板状体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
8.本发明提供的板状体驱动机构用于板状体的驱动,其中,支撑座用于与外界承载部连接,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座上并能够相对支撑座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且远离传动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座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对应的连接座转动。同时,当驱动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推杆能够在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板状体以第二推杆与板状体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当驱动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推杆能够在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板状体以第一推杆与板状体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板状体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组件相对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的往复移动使板状体在翻转过程中避让第一方向上的干涉物,从而避免板状体翻转过程中与障碍物干涉的问题。
9.当上述板状体为车载中控屏时,驱动组件相对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能够使车载中控屏向远离怀档手部操作空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车载中控屏在翻转过程中避让怀档手部操作空间。
10.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套于所述驱动组件动力输出端的传动盘,所述传动盘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传动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对应的第一驱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推杆对应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部对应的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对应的第四驱动部;
11.当所述驱动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推杆转动,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所述第四驱动部空行程移动;当所述驱动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推杆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部相对所述第三驱动部空行程移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三驱动部二者中,一个包括第一凸出柱,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出柱对应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凸出柱插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和所述第四驱动部二者中,一个包括第二凸出柱,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二凸出柱对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凸出柱插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槽中;
13.以沿顺时针方向各弧形槽位于上游的一端为第一端,位于下游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板状体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出柱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后端抵接,所述第二凸出柱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前端抵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所述第一凸出柱,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所述第二凸出柱,所述第四驱动部包括所述第二弧形槽。
15.可选地,各推杆均包括空套于所述驱动组件动力输出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传动盘的面上;
16.所述连接部外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另一推杆共同作用,限制所述第一推杆相对所述第二推杆的极限位置。
17.可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推杆或第二推杆配合的滑道;沿所述滑道的外端指向内端的方向,所述滑道与所述板状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8.可选地,所述滑道包括主滑道和位于所述主滑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所述主滑道连通的两个副滑道,所述主滑道和两个所述副滑道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外端封闭;
19.各推杆均包括插设于所述主滑道中的杆体和插设于各副滑道中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均与对应的所述杆体固接。
20.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安装部,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21.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框,所述安装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中。
22.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支撑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以使所述驱动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23.可选地,所述传动盘的周面上设有齿圈,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传动。
24.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电机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输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电机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输出轴逆时针方向转动。
25.可选地,所述板状体为车载中控屏。
附图说明
26.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载中控板翻转时的路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所示的板状体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29.图4为图2所示的板状体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30.图5为本实施例中车载中控板翻转时的路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以及第四驱动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2.图7为图2的a处放大图;
33.图8为图4的b处放大图;
34.图9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安装部与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安装部与支撑座的俯视图;
37.图12为图11的c-c剖视图。
38.图标:1-支撑座;11-支撑框;111-齿条;112-导向凸起;2-驱动组件;21-动力部;22-安装部;221-导向槽;3-第一推杆;31-第三驱动部;4-第二推杆;41-第四驱动部;5-连接座;51-本体;52-滑道;521-主滑道;522-副滑道;61-传动盘;611-第一驱动部;612-第二驱动部;62-齿轮;71-连接部;72-限位部;81-杆体;82-转轴;100-板状体;200-怀档手部操作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用于板状体100的驱动,如图2-图4所示,该板状体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1、驱动组件2、传动组件、第一推杆3、第二推杆4和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板状体100安装面的两个连接座5,支撑座1用于与外界承载部连接,驱动组件2设置于支撑座1上并能够相对支撑座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2的动力输出连接,并与第一推杆3以及第二推杆4均传动连接;连接座5与各推杆一一对应;各推杆远离传动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座5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对应的连接座5转动;
41.当驱动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推杆3能够在驱动组件2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板状体100以第二推杆4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当驱动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推杆4能够在驱动组件2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板状体100以第一推杆3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
42.本实施例提供的板状体驱动机构用于板状体100的驱动,其中,支撑座1用于与外界承载部连接,驱动组件2设置于支撑座1上并能够相对支撑座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推杆3和第二推杆4均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且远离传动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座5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对应的连接座5转动。同时,当驱动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推
杆3能够在驱动组件2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板状体100以第二推杆4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当驱动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推杆4能够在驱动组件2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板状体100以第一推杆3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板状体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组件2相对支撑座1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使板状体100在翻转过程中避让第一方向上的干涉物,从而避免板状体100翻转过程中与障碍物干涉的问题。
43.如图5所示,当上述板状体100为车载中控屏时,驱动组件2相对支撑座1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能够使车载中控屏向远离怀档手部操作空间20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车载中控屏在翻转过程中避让怀档手部操作空间200。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板状体驱动机构能够实现车载中控屏的x轴方向滑移和绕z轴方向的翻转。
44.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板状体100包括、但不限于车载中控屏,其中,当板状体100为车载中控屏,上文提到的外界承载部可以为车架。
45.具体设置上述传动组件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固套于驱动组件2动力输出端的传动盘61,传动盘61能够在驱动组件2的带动下转动;传动盘61上可以设有与第一推杆3对应的第一驱动部611,以及与第二推杆4对应的第二驱动部612,第一推杆3上可以设有与第一驱动部611对应的第三驱动部31,第二推杆4上可以设有与第二驱动部612对应的第四驱动部41。
46.当驱动组件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驱动部611能够通过第三驱动部31驱动第一推杆3转动,第二驱动部612相对第四驱动部41空行程移动,以使板状体100在第一推杆3的推动下,以第二推杆4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当驱动组件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驱动部612能够通过第四驱动部41驱动第二推杆4转动,第一驱动部611相对第三驱动部31空行程移动,以使板状体100在第二推杆4的推动下,以第一推杆3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
47.其中,第二驱动部612相对第四驱动部41空行程移动是指,第二驱动部612相对第四驱动部41移动,但不能推动第四驱动部41移动;同理,第一驱动部611相对第三驱动部31空行程移动是指,第一驱动部611相对第三驱动部31移动,但不能推动第三驱动部31移动。
48.进一步地,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部611和第三驱动部31二者中,一个包括第一凸出柱,一个包括与第一凸出柱对应的第一弧形槽,第一凸出柱插设于第一弧形槽中;第二驱动部612和第四驱动部41二者中,一个包括第二凸出柱,一个包括与第二凸出柱对应的第二弧形槽,第二凸出柱插设于第二弧形槽中;
49.以沿顺时针方向各弧形槽位于上游的一端为第一端,位于下游的一端为第二端,如图6所示,板状体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凸出柱与第一弧形槽的后端抵接,第二凸出柱与第二弧形槽的前端抵接。
50.示例性地,第一驱动部611包括第一凸出柱,第二驱动部612包括第二凸出柱,第三驱动部31包括第一弧形槽,第四驱动部41包括第二弧形槽。
51.进一步地,驱动组件2可以包括电机,当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时,电机的输出轴为驱动组件2的动力输出端,电机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输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凸出柱能够推动第一推杆3绕电机输出轴转动,第二凸出柱相对第二弧形槽空行程移动,从而使板状体100在第一推杆3的推动下,以第二推杆4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电机处于第
二工作状态时,输出轴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凸出柱能够推动第二推杆4绕电机输出轴转动,第一凸出柱相对第一弧形槽空行程移动,从而使板状体100在第二推杆4的推动下,以第一推杆3与板状体100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
52.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和图4,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各推杆(即第一推杆3和第二推杆4)均包括空套于驱动组件2动力输出端的连接部71,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连接部71朝向传动盘61的面上。
53.具体地,第一推杆3和第二推杆4可以均位于传动盘61背离驱动组件2的一侧。
54.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71外周设有限位部72,限位部72与另一推杆共同作用,限制第一推杆3相对第二推杆4的极限位置,从而能够限定板状体100翻转的最大角度。
55.具体设置上述连接座5时,连接座5可以包括本体51,本体51上设有用于与对应的第一推杆3或第二推杆4配合的滑道52;以连接座5背离另一个连接座5的一端为该连接座5的外端,靠近另一连接座5的一端为该连接座5的内端;请参照图3,沿滑道52的外端指向内端的方向,滑道52与板状体1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56.如图7所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滑道52包括主滑道521和位于主滑道52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主滑道521连通的两个副滑道522,主滑道521和两个副滑道522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外端封闭。示例性地,两个副滑道522均外端封闭。
57.如图8所示,各推杆均包括插设于主滑道521中的杆体81和插设于各副滑道522中的转轴82,两个转轴82均与对应的杆体81固接。
58.可选地,如图9所示,主滑道521的外端以及各副滑道522的外端均设有弯折部,以使相应的推杆作为支点时,在滑道52中的位置可靠性更强。
59.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驱动组件2包括动力部21和安装部22,动力部安装于安装部22上,可以包括电机;如图10-图12所示,支撑座1包括支撑框11,安装部22滑动设置于支撑框11中。
60.示例性地,支撑框11可以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边与同该边相邻的两边可拆卸连接。
61.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框11与第一方向平行的两边上均设有导向凸起112,驱动组件2的安装部22包括与上述两个导向凸起112配合的导向槽221,各导向槽221分别与对应的导向凸起112滑动连接。
62.具体设置上述传动组件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2传动连接的齿轮62(图中仅作示意,未示出齿轮的齿),支撑框11上设有与齿轮62配合的齿条111,齿条111沿第一方向延伸,齿轮62与齿条111啮合传动,以使驱动组件2以及板状体等能够相对支撑座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示例性地,齿轮可以转动设置于驱动组件的安装部上。
63.示例性地,传动盘61的周面上设有齿圈(图中未示出),齿轮62与齿圈啮合传动。
64.当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时,能够通过单电机实现板状体直线和翻转两个维度的运动,有利于降低成本。
65.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状体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66.电机顺时针转动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驱动组件、传动组件、推杆以及
车载中控板相对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怀档手部操作空间200;同时,传动盘61通过第一凸出柱推动第一推杆3绕电机轴转动,第一推杆3另一端沿连接座中的滑道滑动,推动车载中控板以第二推杆4与车载中控板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第二凸出柱相对第二弧形槽空行程移动,第二推杆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位于滑道的弯折部形成支点);车载中控板需要向另一方向翻转时,板状体驱动机构复位后,电机逆时针转动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驱动组件、传动组件、推杆以及车载中控板相对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远离怀档手部操作空间200;同时,传动盘61通过第二凸出柱推动第二推杆4绕电机轴转动,第二推杆4另一端沿连接座中的滑道滑动,推动车载中控板以第一推杆3与车载中控板的连接点为支点翻转(第一凸出柱相对第一弧形槽空行程移动,第一推杆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位于滑道的弯折部形成支点)。
6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