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以及垃圾电站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7:0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以及垃圾电站。


背景技术:

2.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主机冷却水循环系统主流工艺均采用带机械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循环水泵设在综合水泵房内地下布置,循环水泵需克服供回水管道、凝汽器的阻力等,会导致耗电量增加,循环水回水热量通过冷却塔蒸发损耗,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以降低循环水泵需要克服的供回水管道、凝汽器带来的阻力,降低耗电量,实现循环水热量回收,以节约能源。
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垃圾电站。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用于垃圾电站,包括凝汽器以及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塔水池的出水口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凝汽器的入水口所在位置,且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塔水池的出水口所在位置与所述凝汽器的入水口所在位置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差,所述凝汽器的出水口通过泵送装置并联有第一供水管路以及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冷却塔的淋水系统连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塔水池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上串联有热泵系统。
7.可选地,所述预设高度差为8m~10m。
8.可选地,所述泵送装置包括:
9.集水池,所述凝汽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水池连通;
10.泵房,所述泵房内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入水口设置于所述集水池内,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二供水管路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循环水泵的入水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计。
12.可选地,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13.可选地,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热泵车间、测流井以及阀门井,所述阀门井、所述测流井以及所述热泵车间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
14.可选地,所述热泵车间采用吸收式热泵。
15.可选地,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16.可选地,所述冷却塔为消雾降噪型机械通风冷却塔。
17.一种垃圾电站,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电站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该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凝汽器以及冷却塔,其中,冷却塔的冷却塔水池的出水口所在
位置高于凝汽器的入水口所在位置,且冷却塔的冷却塔水池的出水口所在位置与凝汽器的入水口所在位置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差,凝汽器的出水口通过泵送装置并联有第一供水管路以及第二供水管路,第一供水管路与冷却塔的淋水系统连接,第二供水管路与冷却塔的冷却塔水池的入水口连通,第二供水管路上串联有热泵系统;在应用时,利用冷却塔与凝汽器的高度差使从冷却塔流向凝汽器的冷却水具有重力势能,利用重力势能克服供回水管道、凝汽器所带来的阻力,降低泵送装置的负荷,通过对冷却塔与凝汽器之间预设高度差的设计,可以使由于冷却塔高度的增加对泵送装置增加的负荷小于供回水管道、凝汽器所带来的阻力所增加的负荷,从而降低泵送装置的耗电量,同时可以通过热泵系统回收冷却水中的热量,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1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电站,该垃圾电站包括上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因此垃圾电站理应具有与上述冷却水循环系统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示中,1为凝汽器;101为凝汽器的入水口;102为凝汽器的出水口;2为冷却塔;201为淋水系统;202为冷却塔水池;3为集水池;4为泵房;5为循环水泵;501为循环水泵的入水口;6、9、14为控制阀;7为流量计;8为第一供水管路;10为第二供水管路;11为阀门井;12为测流井;13为热泵车间。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降低循环水泵需要克服的供回水管道、凝汽器带来的阻力,降低耗电量,实现循环水热量回收,以节约能源。
2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垃圾电站。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垃圾电站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该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凝汽器1以及冷却塔2。
28.其中,冷却塔2的冷却塔水池202的出水口所在位置高于凝汽器1的入水口101所在位置,且冷却塔2的冷却塔水池202的出水口所在位置与凝汽器1的入水口101所在位置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差,冷却塔2与凝汽器1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利用地形来实现,比如应用于山区
垃圾电站时,可以利用山区地形实现高度差,凝汽器1的出水口102通过泵送装置并联有第一供水管路8以及第二供水管路10,第一供水管路8与冷却塔2的淋水系统201连接,第二供水管路10与冷却塔2的冷却塔水池202的入水口连通,第二供水管路10上串联有热泵系统。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在应用时,利用冷却塔2与凝汽器1的高度差使从冷却塔2流向凝汽器1的冷却水具有重力势能,利用重力势能克服供回水管道、凝汽器1所带来的阻力,降低泵送装置的负荷,通过对冷却塔2于凝汽器1之间预设高度差的设计,可以使由于冷却塔2高度的增加对泵送装置增加的负荷小于供回水管道、凝汽器1所带来的阻力所增加的负荷,从而降低泵送装置的耗电量,同时可以通过热泵系统回收冷却水中的热量,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30.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高度差的不能过大,预设高度差过大会导致泵送装置的负荷增加,达不到降低泵送装置负荷的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高度差为8m~10m。
31.作为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泵送装置包括集水池3以及泵房4,其中,凝汽器1的出水口102与集水池3连通;泵房4内设置有循环水泵5,循环水泵5的入水口501设置于集水池3内,循环水泵5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一供水管路8以及第二供水管路10连接。
3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泵房4内,循环水泵5的入水口501处设置有控制阀6,循环水泵5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计7,在应用时,可以通过流量计7与控制阀6相互配合实现对冷却水流量的控制。
33.作为优选地,第一供水管路8上设置有控制阀9,该控制阀9可以实现第一供水管路8的开闭以及流量的调节。
34.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热泵系统包括热泵车间13、测流井12以及阀门井11,阀门井11、测流井12以及热泵车间13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热泵车间13采用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冬季需要供暖时,可开启阀门井11,通过测流井12监测循环水流量,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循环水水温,调节阀门井11以及上述第一供水管路8的控制阀的开度,合理启停循环水泵5和冷却塔2,实现循环水热量的回收,节约用电,提升能源利用率,且热泵吸收后循环水直接进入冷却塔水池202重复利用,大大减少了冷却塔2的蒸发、风吹损失,降低了循环水的补水量;循环水不上冷却塔2进行冷却,避免了寒冷地区冬季冷却塔2运行时淋水填料结冰的危害。
35.作为优选地,上述冷却塔2为消雾降噪型机械通风冷却塔2,该种冷却塔2可消除冷却塔2风机出口雨雾漂滴影响,增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整体视觉美感,去除工业化,节约冷却塔2的耗水量和原水的取水量15%左右。
36.进一步地,冷却塔水池202的出水口设置有控制阀14,以控制冷却塔水池202流向凝汽器1的循环水的流量。
3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电站,该垃圾电站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因此该垃圾电站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3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负荷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