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5:4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涡流纺纱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和加拈成纱的方法,先把纤维条经刺辊开松呈单根纤维状态,然后靠气流的作用使纤维通过切向通道进入涡流管内,形成纤维流,在涡流管的适当位置沿圆周切向开若干进气孔,涡流管的尾端经总风管和过滤网接抽风机,使涡流管内始终保持负压,外界空气沿切向进气孔高速进入涡流管内,由于气流与涡流管的中心轴线有一动量矩,遂在管内形成涡流公告号为cn2113947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带纺纱管结构的涡流纺纱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后侧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立板,且工作台的一侧上表面靠近立板的前方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一侧面均贯穿滑动安装有滑轴,两个所述滑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且两个滑轴的另一端之间套接滑动安装有棉条筒。该带纺纱管结构的涡流纺纱机,通过丝杆的外表面对称套接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的前表面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当对不同粗度的棉条进行导向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来调整两个导向轮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对不同粗度的棉条进行导向工作。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涡流纺纱机直接安装于支架上,当需要将涡流纺纱机移动至其他生产区域时,不方便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移动,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涡流纺纱机本体底部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置有可使支撑柱在地面顺利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承载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承载架进行支撑以使移动机构与地面分离的支撑固定机构,所述支撑固定机构可支撑于地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当需要调整涡流纺纱机本体的位置时,可通过移动机构将承载架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将涡流纺纱机本体进行转移,当将涡流纺纱机本体移动至所需的位置之后,通过操作支撑固定机构,使支撑固定机构支撑于地面,从而使移动机构与地面分离,进而防止承载架在涡流纺纱机本体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
7.可选的,所述支撑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承载架的转盘,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固定穿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下端位于驱动盘下方且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基座,所述连杆上端滑移穿设于转盘与承载架,所述转盘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于驱动盘,所述承载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以使联动组件带动驱动盘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转盘。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承载架移动至所需的位置之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盘旋转,转盘通过联动组件,使驱动盘能够向下移动,进而驱动盘带动基座向下移动,使基座支撑于地面,同时万向轮离地,进而使承载架稳定不移动。
9.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嵌设转动于转盘侧壁的若干第一滚球,若干所述第一滚球沿转盘周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滚球侧壁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驱动盘侧壁沿其周向嵌设转动有若干第二滚球,所述联动杆背离第一滚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滚球,所述承载架位于驱动盘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连接于驱动盘。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旋转会带动第一滚球移动,第一滚球带动联动杆移动,使联动杆带动第二滚球移动,由于在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下,使第二滚球能够带动驱动盘向下移动,从而驱动盘驱动基座抵接于地面。
1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架位于驱动盘一侧的竖杆,所述驱动盘侧壁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滑移套设于竖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旋转带动联动杆移动,由于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滚球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滚球连接,从而在转盘转动时,联动杆会带动驱动盘移动,由于滑环滑移套设于竖杆,且使驱动盘能够上下移动,进而可带动基座离地或接触地面。
1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架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有啮合于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从而第二齿轮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联动杆的一端产生移动,进而联动杆的另一端会带动驱动盘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可调节基座的位置,当将承载架通过移动机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之后,可将基座抵接于地面,使移动机构离地,从而使承载架的位置固定,使涡流纺纱机的位置固定,从而能够稳定加工,当需要移动承载架时,再将基座离地,使移动机构接触地面,从而便于移动承载架。
15.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下端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有万向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万向轮,当需要移动涡流纺织机时,可以方便对承载架进行移动。
17.可选的,所述安装架沿纵向滑移穿设有呈竖直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下端与万向轮固定,所述缓冲块呈中空且上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缓冲块开口滑移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于支撑柱下端,所述连接杆下端滑移穿设于缓冲块,所述连接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于支撑柱下端端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于缓冲块上端端面,所述缓冲块内腔底部固定有压簧,所述压簧上端抵接于连接杆下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移动承载架过程中,万向轮遇到不平的地面时,缓冲块与连接杆滑移连接,且缓冲块与安装架滑移连接,通过弹簧与压簧的弹力,当万向轮对缓冲块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时,弹簧与压簧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少在移动过程中,涡流纺织机内部零件的震动,延长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螺纹穿设于支撑柱下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万向轮损坏或需要更换弹簧时,可通过转动连接杆,使连接杆与支撑柱分离,从而方便进行维护与更换。
21.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缓冲块内壁沿纵向开设有供限位块滑移的限位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上下移动时,限位块可在限位槽内滑移,从而对缓冲块进行限位,使缓冲块能够更加稳定的上下移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当需要调整涡流纺纱机本体的位置时,可通过移动机构将承载架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将涡流纺纱机本体进行转移,当将涡流纺纱机本体移动至所需的位置之后,通过操作支撑固定机构,使支撑固定机构支撑于地面,从而使万向轮与地面分离,进而防止承载架在涡流纺纱机本体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
24.2.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啮合于第二齿轮,从而第二齿轮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联动杆的一端产生移动,进而联动杆的另一端会带动驱动盘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可调节基座的位置,当将承载架通过移动机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之后,可将基座抵接于地面,使移动机构离地,从而使承载架的位置固定,使涡流纺纱机的位置固定,从而能够稳定加工,当需要移动承载架时,再将基座离地,使移动机构接触地面,从而便于移动承载架。
25.3.当在移动承载架过程中,万向轮遇到不平的地面时,缓冲块与连接杆滑移连接,且缓冲块与安装架滑移连接,通过弹簧的弹力,当万向轮对缓冲块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时,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少在移动过程中,涡流纺纱机内部零件的震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架;11、支撑柱;12、移动机构;2、支撑固定机构;121、安装架;122、缓冲块;123、万向轮;124、连接杆;125、限位块;126、限位槽;127、弹簧;128、压簧;21、转盘;22、驱动盘;23、连杆;24、基座;25、联动组件;26、驱动组件;251、第一滚球;252、联动杆;253、第二滚球;27、限位组件;271、竖杆;272、滑环;261、驱动电机;262、第一齿轮;263、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参照图1,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涡流纺纱机本体底部的承载架1,承载架1呈矩形状且呈水平设置,承载架1位于四个边角处均焊接有呈竖直的支撑柱11,支撑柱11焊接于承载架1下表面。支撑柱11下端设置有可使支撑柱11在地面上顺利移动的移动机构12。承载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承载架1支撑起来以使移动机构12离地的支撑固定机构2,支撑固定机构2可支撑于地面。
34.参照图2,移动机构12包括焊接于支撑柱11下端的安装架121,安装架121呈l形设置,且安装架121竖直段上端焊接于支撑柱11,安装架121的水平段沿纵向滑移穿设有呈竖直的缓冲块122,缓冲块122下端位于安装架121水平段的下方且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3,缓冲块122呈中空且上端呈开口设置,且缓冲块122开口端沿纵向滑移穿设有呈竖直的连接杆124,连接杆124上端螺纹穿设于支撑柱11下端端面,连接杆124下端滑移穿设于缓冲块122内腔,缓冲块122内腔底部固定有压簧128,压簧128上端抵接于连接杆124下端。连接杆124侧壁焊接有限位块125,缓冲块122内壁沿纵向开设有供限位块125上下滑移的限位槽126。连接杆124套设有弹簧127,弹簧127的下端抵接于缓冲块122上端端面,弹簧127的上端抵接于支撑柱11下端端面。当万向轮123接触于地面时,弹簧127与压簧128呈压缩状,此时弹簧127与压簧128的长度大于各自的最短长度。
35.参照图3,支撑固定机构2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承载架1下表面的转盘21,转盘21下方设置有驱动盘22,驱动盘22与转盘21均呈圆盘状,驱动盘22沿其轴线方向焊接穿设有呈竖直的连杆23,连杆23上端滑移穿设于转盘21轴心与承载架1下表面。连杆23下端位于驱动盘22下方且焊接有用于支撑地面的基座24,基座24呈水平设置。转盘21设置有联动组件25,联动组件25连接于驱动盘22,承载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21转动以使联动组件25带动驱动盘22实现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26,驱动组件26连接于转盘21。
36.参照图3与图4,联动组件25包括嵌设转动于转盘21下表面的三个第一滚球251,且三个第一滚球251沿转盘21周向等距排列设置。第一滚球251伸出转盘21表面的侧壁沿其径向焊接有联动杆252。驱动盘22上表面嵌设转动有三个第二滚球253,且三个第二滚球253沿驱动盘22周向等距排列分布。联动杆252下端焊接于第二滚球253伸出驱动盘22的侧壁,当转盘21的第一滚球251与驱动盘22的第二滚球253一一对齐时,联动杆252呈竖直状态,此时驱动盘22带动基座24接触于地面,且万向轮123离地。承载架1位于驱动盘2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27,限位组件27连接于驱动盘22。
37.参照图2与图3,其次转盘21在初始状态时,联动杆252呈倾斜,且联动杆252侧壁与连杆23侧壁存在间隙,同时基座24离地,且基座24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从而驱动组件26驱动转盘21旋转时,转盘21带动联动杆252移动,进而通过联动杆252使驱动盘22在限位组件27的限位作用下能够向下移动,使联动杆252由倾斜状态移动至呈竖直状态,进而使驱动盘22带动连杆23与基座24向下移动,并使基座24能够支撑于地面,将万向轮123与地面分离,从而使承载架1稳定承载。
38.参照图4,限位组件27包括分别焊接于承载架1位于驱动盘22两侧的竖杆271,驱动盘22的两侧焊接有滑环272,滑环272沿纵向滑移套设于竖杆271,竖杆271下端与万向轮123最低点齐平,从而驱动组件26驱动转盘21旋转时,转盘21带动联动杆252移动,使联动杆252带动驱动盘22向下移动,同时驱动盘22带动滑环272沿着竖杆271向下滑移,使驱动盘22能够更加顺利的带动连杆23与基座24同步向下移动,并且使基座24支撑于地面。
39.参照图5,驱动组件26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承载架1的驱动电机261,驱动电机261输出轴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262,转盘21同轴焊接有啮合于第一齿轮262的第二齿轮263,从而驱动电机261驱动第一齿轮262转动,由于第二齿轮263啮合于第一齿轮262,进而使转盘21旋转。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涡流纺纱机定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
万向轮123,可以方便对涡流纺纱机进行移动,同时当万向轮123移动至不平地面时,由于设置弹簧127,万向轮123对缓冲块12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缓冲块122滑移套设于连接杆124,使弹簧127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减少承载架1与涡流纺纱机的振动;当需要将涡流纺纱机移动至其他位置时,可先同步开启两个驱动电机261,驱动电机261驱动第一齿轮262转动,第二齿轮263啮合于第一齿轮262,从而第二齿轮263带动转盘21旋转,转盘21带动联动杆252移动,使联动杆252带动驱动盘22向下移动,进而驱动盘22带动基座24向下移动并支撑于地面,使万向轮123离地,从而承载架1位置固定,涡流纺纱机能够稳定生产。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