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10-26 04:31: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0000mg/l;
14.2.3、水力停留时间hrt为:
15.进水dmf 500-4000mg/l,hrt 24h;
16.进水dmf 5000-8000mg/l,hrt 48h;
17.进水dmf 10000mg/l,hrt 72h;
18.2.4、处理工艺:
19.当dmf≤6000mg/l,采用好氧生化工艺;好氧反应池已接种了激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及70%聚氨酯填料;
20.当dmf》6000mg/l,采用a/o工艺,厌氧及好氧反应池均已接种激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及70%聚氨酯填料。
21.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1~2.3菌种驯化过程中,进水ph为7-8,dmf在降解过程释放氨氮,ph上升,需调节ph至7-8;最佳dmf进水浓度为500-8000mg/l。
22.进一步,dmf在降解过程释放氨氮,ph上升,需调节ph至7-8;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酸性试剂或者碱性试剂调节ph,所述的酸性试剂为硫酸或盐酸,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
23.进一步,所述的dmf专属固体菌其特征为:利用粪产碱杆菌、假苍白杆菌、短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水微菌等菌株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1:1:1:1:1:1的质量比配比而成。
24.进一步,所述的dmf专属降解菌和聚氨酯填料固载实施方式为:dmf专属降解菌剂按照10%的投加量分2-3批次投加入装有70%的聚氨酯填料反应池中,控制停留时间为24-72h,取样测定cod、dmf指标、氨氮的指标,dmf降解率大于90%后去除效果稳定5-10d,以500-1000mg/ldmf浓度梯度逐步提高进水dmf浓度,每批换水50-60%,直至进水负荷为目标进水dmf浓度。
2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26.1、本发明可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dmf废水,效果好、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27.2、本发明使用的dmf专属降解菌,是按独有的专属降解菌配方配比而成,可处理高浓度dmf废水,dmf小于10000mg/l时,能够进行专业生物降解,dmf降解效率高于99.5%。
28.3、本发明可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dmf废水,可将dmf降解,最终氧化为nh3和co2,dmf得到降解。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cod变化图;
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氨氮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列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2.一种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中废水依次经过dmf专属固体菌种激活及培养

废水处理,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33.加入0.3-1

dmf专属复合菌,葡萄糖1-1.5g/l,自来水,ph7-8,菌种扩培槽中25-35℃曝气(do 2-4mg/l)培养48h激活菌种;所述的dmf专属固体为粪产碱杆菌、假苍白杆菌、短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水微菌等菌株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1:1:1:1:1:1配比(质量比)而成;
34.菌种激活完成后检测菌密度,镜检达到1
×
109cfu/ml即为完成激活培养。
35.将工艺废水调节ph=6~9,调整废水的ph。系统进水dmf浓度小于1500mg/l(或cod小于2000mg/l,cod优先),可补加500mg/l cod当量碳源;
36.dmf专属降解菌和聚氨酯填料固载实施方式为:dmf专属降解菌剂按照10%的投加量分2-3批次投加入装有70%的聚氨酯填料反应池中,控制停留时间为24-72h,取样测定cod、dmf指标、氨氮等指标,dmf降解率大于90%后去除效果稳定5-10d,以500-1000mg/ldmf浓度梯度逐步提高进水dmf浓度,每批换水50-60%,直至进水负荷为目标进水dmf浓度;
37.dmf生物处理工艺可根据废水dmf浓度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化处理工艺:dmf≤6000mg/l,可采用好氧生化工艺;dmf》6000mg/l,可采用a/o工艺,好氧反应池及厌氧反应池均已接种了dmf专属降解菌及70%聚氨酯填料。水力停留时间为:进水dmf 500-4000mg/l,hrt 24h;进水dmf 5000-8000mg/l,hrt 48h;进水dmf 10000mg/l,hrt 72h。
38.以下列举具体的实例叙述所述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应用:
39.实施例1
40.某废水项目dmf浓度2000mg/l,氨氮23-42,凯氏氮319-331mg/l,cod600mg/l。将激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按照10%的投加量投加装有70%的聚氨酯填料的好氧处理反应池中,控制停留时间为24h,取样测定cod、氨氮、凯氏氮、dmf指标。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好氧出水cod小于50mg/l,cod去除率大于97%,出水有机氮小于20mg/l,dmf可完全降解。
41.实施例2
42.某项目概况升级改造前:物化水量408-840m3/d,生化水量720-1200m3/d,,生化配水池cod 3033-4182mg/l,dmf 582mg/l,二级好氧池出水cod 1005mg/l,生化配水池至二级好氧出水cod去除率65-75%,此时好氧出水总氮240-280mg/l,氨氮80-100mg/l,dmf未完全降解。项目改造后:将激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按10%分2次投加至一级好氧池、厌氧池、兼氧池、二级好氧a池,投加30d后,生化配水池cod 3990-4630mg/l,dmf 411-562mg/l,二级好氧池出水cod 253mg/l,生化配水池至二级好氧出水cod去除率94%,此时baf进水总氮26-30mgl,baf出水氨氮小于10mg/l,dmf已完全降解,如图1~2所示。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二甲基甲酰胺菌种的激活及培养:1.1、加入0.3-1

dmf专属复合菌,葡萄糖1-1.5g/l,自来水,ph7-8,菌种扩培槽中25-35℃曝气培养48h激活菌种,do 2-4mg/l;1.2、菌种激活完成后检测菌密度,镜检达到1
×
109cfu/ml即为完成激活培养。步骤二、废水处理:2.1、将调节好ph至7-8的二甲基甲酰胺工艺废水通入dmf生物处理池,控制温度为25~35℃,控制反应时间及溶解氧,dmf生物处理池中加入了10%激活培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菌液,并将dmf专属降解菌固载在聚氨酯填料上;2.2、系统启动时进水dmf浓度小于1500mg/l,或cod小于2000mg/l时,补加500mg/l cod当量碳源;2.3、按dmf浓度500-1000mg/l梯度提负或cod 1000-1500mg/l梯度提负,cod优先,每批换水50-60%,直至进水负荷为目标进水dmf浓度;满负进水dmf浓度最高可达9000-10000mg/l;2.3、水力停留时间hrt为:进水dmf 500-4000mg/l,hrt 24h;进水dmf 5000-8000mg/l,hrt 48h;进水dmf 10000mg/l,hrt 72h;2.4、处理工艺:当dmf≤6000mg/l,采用好氧生化工艺;好氧反应池已接种了激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及70%聚氨酯填料;当dmf>6000mg/l,采用a/o工艺,厌氧及好氧反应池均已接种激活后的dmf专属降解菌及70%聚氨酯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1~2.3菌种驯化过程中,进水ph为7-8,dmf在降解过程释放氨氮,ph上升,需调节ph至7-8;最佳dmf进水浓度为500-800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dmf在降解过程释放氨氮,ph上升,需调节ph至7-8;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酸性试剂或者碱性试剂调节ph,所述的酸性试剂为硫酸或盐酸,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mf专属固体菌其特征为:利用粪产碱杆菌、假苍白杆菌、短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水微菌等菌株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1:1:1:1:1:1的质量比配比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mf专属降解菌和聚氨酯填料固载实施方式为:dmf专属降解菌剂按照10%的投加量分2-3批次投加入装有70%的聚氨酯填料反应池中,控制停留时间为24-72h,取样测定cod、dmf指标、氨氮的指标,dmf降解率大于90%后去除效果稳定5-10d,以500-1000mg/ldmf浓度梯度逐步提高进水dmf浓度,每批换水50-60%,直至进水负荷为目标进水dmf浓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属于生物方法处理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领域。所述的处理方法中废水依次经过DMF专属固体菌种激活及培养


技术研发人员:邵汝英 赵振华 高峰 朱伟 蒋婉娇 谈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蓝必盛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