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摄像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2:51: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摄像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1.本技术要求于2022年03月31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060631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摄像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3.随着拍摄技术的快速发展,包含镜头的摄像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平板计算机等。
4.应用于通常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摄像装置一般来说大多包括在光轴方向上调整焦点的驱动机构以及驱动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移动的手抖校正机构。
5.驱动的功能均通过线圈和磁铁来形成,线圈固定于镜头载体的外周。在对线圈施加电流时,通过电磁力的作用,线圈使镜头载体移动而沿着镜头的光轴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聚焦。
6.此外,在用户用手拿着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时,对于因手抖而引起的摄像装置的抖动,通过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进行驱动,能够校正抖动。
7.但是,作为搭载于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设备,光轴全长较长的中远摄等光学系统中的手抖校正机构由于驱动量的长度、镜头的重量,因而存在难以实现一体机构中的低高度化和小型化的难题。
8.此外,由于沿光轴方向驱动的用于调整焦点的驱动机构和于与光轴正交的平面上驱动的手抖校正机构是一体的,因而还需要用于抑制各自具有的固有振动的机构、镜头的定心调整机构等,因此存在组装需要花费工夫、设计难易度也提高的倾向。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简化部件和缩小占用空间。
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壳体、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光学成像部以及防抖机构,所述光学成像部包括具有光轴的镜头以及驱动所述镜头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
11.所述防抖机构包括第一可动部、第一固定部、第一线圈、第一磁铁、滤光片以及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一可动部通过滚珠滚动支撑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第一线圈、所述滤光片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上,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对间隔设置;
1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镜头移动的第二磁铁;
13.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磁铁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同时受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作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可动部运动。
14.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磁铁均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磁铁与多组所述第二磁铁围绕光轴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第一磁铁沿垂直于光轴方向设置为分体的两个,且分体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磁铁沿光轴方向具有相反的充磁方向,每组所述第二磁铁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充磁,且每组所述第二磁铁与每组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磁铁正对所述第二磁铁的一侧具有相反的磁极分布方向。
15.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可动部可于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移且可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内旋转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防抖机构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轴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轴,所述光轴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相交点,所述第一线圈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线圈围绕所述光轴设置,多组所述第一线圈关于所述相交点呈旋转对称分布且多组所述第一线圈关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为非轴对称分布。
16.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学成像部为自动聚焦式镜头结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可动部、第二固定部、弹性支撑部以及第二线圈,所述镜头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可动部上,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动部以及第二固定部连接,以将所述第二可动部悬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17.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学成像部与所述防抖结构沿所述光轴方向可分离的抵接。
18.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学成像部为潜望式镜头结构或变焦式镜头结构。
19.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可动部的于所述光轴方向的背光侧凸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背离所述第一可动部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槽;
20.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受光侧凹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相对应;
21.所述光敏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一槽内,所述光敏传感器的另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二槽内;
22.所述第一可动部的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受光侧贯穿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与所述第一槽相对应并贯穿至与所述第一槽相连通,所述滤光片固定于所述阶梯槽内,所述滤光片与所述光敏传感器沿所述光轴方向相对间隔设置。
23.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可动部于所述光轴方向的背光侧凹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内固定有磁轭,所述磁轭与所述第一磁铁一一对应。
24.如上所述的一种摄像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可动部于所述光轴方向的背光侧凸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背离所述第一可动部的端面上凹设有第四槽,所述第四槽内设有第一板体;
25.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受光侧凹设有第五槽,所述第五槽与所述第四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五槽内设有第二板体;
26.所述滚珠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滚珠的靠近所述第一可动部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四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滚动连接,所述滚珠的靠近所述第一固
定部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第五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板体滚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可动部可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往复移动。
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摄像装置。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第一磁铁、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磁铁沿光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第一线圈设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使得第一线圈可同时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通,从而固定有第一线圈的第一可动部能够受到更大的驱动力,进而提高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的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30.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31.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32.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33.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34.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可动部的立体图;
35.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可动部的后视图;
36.图8是图7的b-b向剖视图;
37.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隐藏部分壳体状态下的立体图;
38.图10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39.图1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第一线圈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40.图1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潜望式镜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变焦式镜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变焦式镜头结构的镜头收缩的示意图;
43.图1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45.10-摄像装置;
46.20-便携式电子设备;
47.100-壳体,100a-收容腔,101-顶壁,102-底壁,103-周壁,104-通孔;
48.200-镜头;
49.300-防抖机构,301-第一可动部,3011-第一凸起,3012-第一槽,3013-阶梯槽,3014-第三槽,3015-第二凸起,3016-第四槽,3017-第三凸起,302-第一固定部,3021-第二槽,3022-第五槽,303-滤光片,304-光敏传感器,305-磁轭,306-第一线圈,307-第一磁铁,308-第一柔性导电基板,309-热传导件,310-第一位置检测元件,311-第一防震缓冲件,312-第一板体,313-第二板体,314-滚珠,315-第一轴,316-第二轴;
50.400-驱动机构,401-第二可动部,402-第二固定部,403-第二线圈,404-第二磁铁,405-弹性支撑部,4051-上板簧,4052-下板簧,406-第二位置检测元件,407-第二柔性导电基板,408-第二防震缓冲件;
51.500-光轴;
52.600-潜望式镜头结构,601-第一棱镜,602-第二棱镜;
53.700-变焦式镜头结构;
54.d1-第一方向;
55.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7.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10,包括具有收容腔100a的壳体100、置于收容腔100a内的光学成像部以及防抖机构300,光学成像部包括具有光轴500的镜头200以及驱动镜头200移动的驱动机构400,光学成像部以及防抖机构300沿着光轴500方向依次设置,镜头200位于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其中:
58.壳体100包括顶壁101、底壁102以及周壁103,周壁103连接顶壁101以及底壁102,收容腔100a由顶壁101、底壁102以及周壁103合围而成,顶壁101上开设有连通至收容腔100a的通孔104,以供至少部分镜头200凸出。
59.防抖机构300包括第一可动部301、第一固定部302、第一线圈306、第一磁铁307、滤光片303以及光敏传感器304,第一固定部302固定于收容腔100a内,第一可动部301活动设置于收容腔100a内,第一可动部301通过滚珠314滚动支撑于第一固定部302上,第一可动部301可于与光轴500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移动,第一磁铁307固定于第一固定部302上,第一线圈306、滤光片303以及光敏传感器3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可动部上。
60.滤光片303相对于光敏传感器304更靠近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光片303为红外切割滤光片303,它通常保护光敏传感器304并阻挡有害的波长,将不需要的光滤掉,只需要通过可见光。
61.第一线圈306、滤光片303以及光敏传感器304的信号线、电源线等能够通过第一柔性导电基板308向防抖机构300的外侧配置,使得不妨碍防抖机构300的动作。优选的是,收容腔100a内设有用于自由移动的空间,至少使得第一柔性导电基板308的弯曲面在平面上移动时,不会妨碍动作。
62.防抖机构300通过利用第一可动部301在与光轴500正交的平面内移动滤光片303以及光敏传感器304的方式来进行手抖校正,同时将第一线圈306、滤光片303以及光敏传感器3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可动部301上,从而实现了摄像装置10的低高度化、小型化,简化了部件和缩小了占用空间,改善了摄像图像的质量。上述的防抖机构300的工作原理为:对第一线圈306通电,则通过第一磁铁307的磁场与在第一线圈306中流过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第一线圈306中产生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是与第一磁铁307的磁场的方向及在第一线圈306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由于第一磁铁307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线圈306。该反作用力成为第一可动部301的驱动力,具有第一线圈306的第一可动部301在与光轴500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移动,从而进行校正防抖。
63.驱动机构400包括驱动镜头200移动的第二磁铁404。
64.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示,第一磁铁307、第一线圈306以及第二磁铁404沿光轴方向
依次间隔设置,第一磁铁307、第一线圈306以及第二磁铁404沿光轴500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线圈306同时受到第一磁铁307和第二磁铁404的作用以驱动第一可动部301运动。
65.通过将第一磁铁307、第一线圈306以及第二磁铁404沿光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第一线圈306设于第一磁铁307和第二磁铁404之间,使得第一线圈306可同时利用第一磁铁307和第二磁铁404的磁通,从而固定有第一线圈307的第一可动部301能够受到更大的驱动力,进而提高摄像装置的抖动校正的效率。
66.进一步地,第一磁铁307以及第二磁铁404均设有多组,多组第一磁铁307与多组第二磁铁404围绕光轴500一一对应设置,每组第一磁铁307沿垂直于光轴500方向设置为分体的两个,且分体设置的两个第一磁铁307沿光轴500方向具有相反的充磁方向,每组第二磁铁404沿垂直于光轴500的方向充磁,且每组第二磁铁404与每组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307正对第二磁铁404的一侧具有相反的磁极分布方向。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示,第一磁铁307在光轴方向上具有两层,两层第一磁铁307的极性相反,靠近第二磁铁404的一层的s极较n极更靠近镜头200,第二磁铁404的s极较n极更远离镜头200。
68.进一步地,参照图11所示,第一可动部301可于与光轴500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平移且可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限定的平面内旋转运动;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防抖机构300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第一轴315以及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第二轴316,光轴500通过第一轴315和第二轴316的相交点,第一线圈306设有多组,多组第一线圈306围绕光轴设置,多组第一线圈306关于相交点呈旋转对称分布且多组第一线圈306关于第一轴315和第二轴316为非轴对称分布,第一线圈306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第一可动部301的旋转方向,使第一可动部301可以在与光轴500正交的平面内进行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动作。
69.进一步地,参照图6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动部301的主体为板状结构,第一可动部301的主体于光轴500方向的背光侧凸设有第一凸起3011,第一凸起3011优选位于第一可动部301的中部,光敏传感器304固定于第一凸起3011上,可以随着第一可动部301的移动而同步移动,第一凸起3011的背离第一可动部301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槽3012,第一槽3012用于收容光敏传感器304的局部结构,光敏传感器304的一端延伸进第一槽301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压缩光敏传感器304在光轴500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同时可以起到对光敏传感器304的保护作用,第一槽3012的形状以及尺寸均可根据光敏传感器304的形状以及尺寸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70.第一固定部302的于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凹设有第二槽3021,第二槽3021与第一槽3012相对应,第二槽3021用于收容光敏传感器304的局部结构,光敏传感器304的一端延伸进第二槽3021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压缩光敏传感器304在光轴500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同时可以起到对光敏传感器304的保护作用。第二槽3021的形状以及尺寸均可根据光敏传感器304的形状以及尺寸而定,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的是,第二槽3021的内径要大于光敏传感器304延伸进第二槽3021的结构的尺寸,以使得光敏传感器304在第二槽3021内的横向移动不受阻拦,避免第二槽3021的内壁对光敏传感器304的移动造成限位。
71.通过将光敏传感器304收容于第一槽3012和第二槽3021内,从而使得光敏传感器
304于光轴500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一可动部301和第一固定部302之间存在重合区域,将第一可动部301、第一固定部302与光敏传感器304的厚度进行重合,从而减小了光敏传感器304的所占空间,有利于摄像装置10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高效地兼具构件的削减以及光敏传感器304相对于光轴500的垂直度的提高,以及相对于光轴500有害的倾斜的削减效果、进而光敏传感器304的平面的安装偏差的削减、光敏传感器304整体的刚性的提高和针对落下冲击的保护性等。
72.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6至图8所示,第一可动部301的于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贯穿有阶梯槽3013,阶梯槽3013开设于对应于第一凸起3011的位置,阶梯槽3013与第一槽3012相对应并贯穿至与第一槽3012相连通,滤光片303固定于阶梯槽3013内,滤光片303与光敏传感器304沿光轴500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滤光片303更靠近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滤光片303于光轴500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一可动部301之间存在重合区域,将第一可动部301与滤光片303的厚度进行重合,从而减小了滤光片303的所占空间,有利于摄像装置10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高效地兼具构件的削减以及滤光片303相对于光轴500的垂直度的提高,以及相对于光轴500有害的倾斜的削减效果、进而滤光片303的平面的安装偏差的削减、滤光片303整体的刚性的提高和针对落下冲击的保护性等。
73.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示,第一可动部301设于第一固定部302的于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第一线圈306固定于第一可动部301的面向第一固定部302的一侧,第一线圈306配置在光敏传感器304的周围;第一磁铁307固定于第一固定部302的面向第一可动部301的一侧,第一磁铁307与第一线圈306一一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7以及第一线圈306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磁铁307以及多个第一线圈306一一对应,优选的是,第一线圈306设有四个,四个第一线圈306以光敏传感器304为中心等间隔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第一线圈306的数目以及分布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74.进一步地,参照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可动部301于光轴500方向的背光侧凹设有第三槽3014,第三槽3014内固定有磁轭305,磁轭305与第一磁铁307一一对应。磁轭305设置于第三槽3014内,使得磁轭305的表面低于第一可动部301的表面,同样有利于摄像装置10的小型化。
75.将磁轭305安装于第一可动部301,形成为相对于被第一磁铁307的中心被拉近的构造,具有始终通过磁轭305和第一磁铁307将防抖机构300向光轴500的中心拉近的磁性弹簧效果,磁轭305与第一磁铁307相互作用,具备高效地进行松动消除的效果,能够降低第一可动部301相对于光轴500的倾斜,起到运动复位以及压紧滚珠314的作用。
76.进一步地,参照图5至图8所示,第一可动部301于光轴500方向的背光侧凸设有第二凸起3015,第二凸起3015的背离第一可动部301的端面上凹设有第四槽3016,第四槽3016内设有第一板体312,第一板体312固定于第四槽3016的底面。
77.第一固定部302的于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凹设有第五槽3022,第五槽3022与第四槽3016一一对应,第五槽3022内设有第二板体313,第二板体313固定于第五槽3022的底面。
78.滚珠314设于第一板体312与第二板体313之间,第一板体312、第二板体313以及滚珠314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板体312、多个第二板体313以及多个滚珠314一一对应,从而提供平衡均布的支撑力,避免第一可动部301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滚珠314的靠近第一可动部301的一端延伸进第四槽3016内,并与第一板体312滚动连接,滚珠314的靠近第一固定
部302的一端延伸进第五槽3022内,并与第二板体313滚动连接,以使得第一可动部301可于与光轴500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往复移动。
79.通过将滚珠314收容进第四槽3016以及第五槽3022,可以对滚珠314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可动部301的移动幅度过大,同时使得滚珠314于光轴500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一可动部301和第一固定部302之间存在重合区域,将第一可动部301、第一固定部302与滚珠314的厚度进行重合,从而减小了滚珠314的所占空间,有利于摄像装置10的小型化以及提高针对落下冲击的保护作用。
80.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示,第一可动部301于光轴500方向的受光侧凸设有第三凸起3017,第三凸起3017上包覆有第一防震缓冲件3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凸起3017设有多个,多个第三凸起3017环形间隔设置于第一可动部301上,以提高均衡分散的缓冲以及支撑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第三凸起3017的数量以及分布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定。第一防震缓冲件311优选为减震凝胶,通过产生针对防抖机构300的突发的通电控制脉动动作的减震效果,能够具有更准确的防抖功能。
81.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部与防抖结构300沿光轴500方向可分离的抵接,其中光学成像部的驱动机构400驱动的运动与防抖结构300驱动引导的运动互相不会产生干涉与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防抖结构300可以与各种不同结构,不同驱动方式的的光学成像部实现自由组合。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柔性导电基板308上搭载有可检测第一磁铁307的磁通的第一位置检测元件310,优选的是,第一位置检测元件310至少设有两个,通过检测第一磁铁307的磁通,能够对第一可动部301进行正确的位置检测和防抖的控制。
83.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达成在小型化不断发展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实现更高效的防抖机构300的目的,摄像图像的质量变好。
84.参照图1、图5以及图9所示,光学成像部为自动聚焦式镜头结构,驱动机构400包括第二可动部401、第二固定部402、弹性支撑部405以及第二线圈403,第二可动部401可沿光轴500方向往复移动,镜头200以及第二线圈403均与第二可动部401连接。
85.第二可动部401的中部贯穿有圆筒状的通槽,镜头200通过黏结、螺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通槽的内圆周面上,第二线圈403为在对焦时通电的空心线圈,沿着光轴500方向观测,第二线圈403为多边形,例如四边形结构,第二线圈403圈套于第二可动部401的外壁面上,同时沿着光轴500方向观测,第二固定部402为方形的框体结构,第二可动部401延伸进第二固定部402的框体之内,第二磁铁404设于第二固定部402的内壁面上,第二磁铁404配置在第二线圈403的周围。
86.弹性支撑部40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动部401以及第二固定部402连接,以将第二可动部401悬置于收容腔100a内,通过各自的弹性,能够在不作用电磁力的状态下将镜头200保持于悬置状态。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支撑部405包括上板簧4051以及下板簧4052,上板簧4051位于第二可动部401的靠近光轴500方向上受光侧的一侧,上板簧405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动部401以及第二固定部402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可动部401以及第二固定部402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起,上板簧4051上设有与定位凸起匹配的定位通槽,同样的,下板簧4052位于第二可动部401的远离光轴500方向上受光侧的一侧,下板簧4052与上板簧4051相对设置,
下板簧40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可动部401以及第二固定部402的下端面连接,第二可动部401以及第二固定部402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凸起,下板簧4052上设有与定位凸起匹配的定位通槽。
88.上述的驱动机构400的工作原理为:对第二线圈403进行通电,通过第二磁铁404的磁场与在第二线圈403中流过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第二线圈403中产生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是与第二磁铁404的磁场的方向及在第二线圈403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由于第二磁铁404被固定,因此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二线圈403。该反作用力成为第二可动部401的驱动力,具有第二线圈403的第二可动部401在光轴500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对焦。
89.进一步地,参照图1以及图5所示,驱动机构400内还设有第二柔性导电基板407,第二柔性导电基板407内搭载有可检测第二磁铁404的磁通的第二位置检测元件406,通过检测第二磁铁404的磁通,能够对镜头200进行正确的位置检测和聚焦控制。第二线圈403、第二位置检测元件406的信号线、电源线能够通过第二柔性导电基板407向驱动机构400外侧配置,优选的是,第二柔性导电基板407与第一柔性导电基板308一体化,在第一柔性导电基板308上搭载控制用的驱动集成电路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驱动镜头200运动的通电、对第二位置检测元件406的信号进行反馈的伺服控制等。
90.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示,第二可动部401内设有第二防震缓冲件408,第二防震缓冲件408优选为减震凝胶,通过产生针对驱动镜头200运动的突发的通电控制脉动动作的减震效果,能够具有更准确的驱动镜头200运动功能。
91.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个技术问题就是随着摄像元件组件变大,发热量增大,在对摄像元件组件进行防抖的防抖机构300中,其排热成为问题,有可能发生对动作施加限制的情况、发生摄像元件组件自身的热所引起的元件的破坏,为解决摄像元件组件排热的技术问题,壳体100的至少局部位置为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材质,此局部位置优选为与光敏传感器304相邻,例如局部位置位于底壁102上,或者底壁102整体为金属材质,收容腔100a内设有热传导件309,热传导件309与光敏传感器304以及壳体100均保持接触,以将光敏传感器304的热量传导至壳体100。
92.由此也不需要采用新的散热结构或采用更多部件如利用用于空气循环的风扇进行散热,所以本实施例具有降低对光敏传感器304的损伤、散热效果好、利于小型薄型化的优点。
93.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传导件309为散热凝胶,不仅能够将从光敏传感器304发出的热高效地传递到壳体100,散热凝胶同样通过产生针对防抖机构300的突发的通电控制脉动动作的减震效果,能够具有更准确的防抖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热传导件309具有更多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94.前述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部为自动聚焦式镜头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所示,上述的防抖机构300也可以应用于潜望式镜头结构600的光学成像部,潜望式镜头结构600还包括位于镜头200物侧的第一棱镜601和/或位于镜头200像侧的第二棱镜602,第一棱镜601和第二棱镜602用于改变光路的方向。通过设置可以改变光路的第一棱镜601和/或第二棱镜602,有利于减小摄像装置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实现摄像装置的小型化与便携化。
95.参照图13和14所示,上述的防抖机构300也可以应用于变焦式镜头结构700的光学
成像部,镜头200包括至少两个沿光轴方向间隔设置的镜片,变焦式镜头结构700能改变两个镜片沿光轴500方向的间距,具体地,包含多个镜片的镜头200可以进行伸缩运动。通过设置变焦式镜头结构700,不仅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拍摄效果,还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
96.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图1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20,例如智能电话或平板设备等,均包括前述的摄像装置10。
97.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