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2:3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投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全自动是指机械装置和产品生产、加工操作的全面自动化,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普及,工业产品制造、零部件加工、人类社会生活产品等产业已全部进入到了由计算机可编程控制的全方位自动化生产时代,另外,在军工方面、航天设备、科研、农业、电力等行业也全部实施了由计算机辅助生产的全面自动化,也可以说,全自动一词的解释,也是在工农业生产中不靠人工而由机器装置自动操作的一种过程,而全自动的装置种类有很多,比如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无尘投料装置由输送装置、主机和取放机械手三部分组成,其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投放位置准确,并使上下平面取向统一,从而使产品变形小而均匀、成品率高、生产率高、成品质量高,经济成本低。
3.但是目前使用的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大多数对除尘接口的固定效果不佳,在使用时,无法对放在除尘接口上的连接机构起到一个固定卡紧的效果,导致因机器振动造成连接机构松动掉落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用来解决目前使用的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大多数对除尘接口的固定效果不佳,在使用时,无法对放在除尘接口上的连接机构起到一个固定卡紧的效果,导致因机器振动造成连接机构松动掉落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包括外壳、观察窗、挡板、除尘接口、出料管筒、运输带和防护杆,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丝,所述观察窗设置于挡板的一侧,所述观察窗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挡板设置于外壳的一侧,所述挡板与外壳相邻的一端设置有合页,所述除尘接口设置于外壳的底部,所述除尘接口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的一端设置有夹紧片,所述夹紧片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栓;
7.所述出料管筒设置于外壳的底部,所述出料管筒的内部设置有振动筛网,所述振动筛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运输带设置于外壳一端,所述运输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防护杆设置于运输带的顶部,所述防护杆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条通过安装螺丝与外壳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安装螺丝进行安装,使得密封条便于拆卸和更换。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窗通过安装螺栓与挡板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安装螺栓进行安装,使得观察窗便于安装和拆卸。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通过合页与外壳转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夹紧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筒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安装挂钩,且所述卡块通过其一端开设的卡槽与安装挂钩卡接,且所述振动筛网通过卡块安装于出料管筒的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卡接的方式,使得振动筛网便于安装拆卸,从而使得振动筛网便于检修、维护和更换。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垫通过固定螺丝与运输带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杆通过固定片与运输带固定连接,且固定片通过螺丝钉安装与运输带的顶部,且所述防护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护杆均匀设置于运输带顶部的两端。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9.1.该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通过除尘接口、卡箍、夹紧片与紧固螺栓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除尘接口处进行固定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因机器振动造成连接在除尘接口上的连接管道产生松动甚至掉落的问题,在使用时,将连接机构通过卡箍固定在除尘接口上,调整的合适位置后,再通过紧固螺栓对两个夹紧片进行紧固,从而达到紧固卡箍的目的,提高了对除尘接口的紧固效果;
20.2.该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通过运输带、防滑垫与防护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放置在运输带上的物件起到一个防掉落的功能,有效的改善了该装置工作运输时,因机器振动造成运输带上的物件容易从运输带两侧掉落的问题,同时再将防滑垫通过固定螺丝安装在运输带表面,从而提高了物件与运输带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物件的防滑效果,以有效的增强了在运输过程中物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防掉落的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振动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外壳;2、密封条;3、安装螺丝;4、观察窗;5、安装螺栓;6、挡板;7、合页;8、除尘接口;9、卡箍;10、紧固螺栓;11、限位孔;12、出料管筒;13、振动筛网;14、卡块;15、卡槽;16、运输带;17、防滑垫;18、固定螺丝;19、防护杆;20、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参照图1、图2与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装置,包括外壳1、观察窗4、挡板6、除尘接口8、出料管筒12、运输带16和防护杆19,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密封条
2,密封条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丝3,观察窗4设置于挡板6的一侧,观察窗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螺栓5,挡板6设置于外壳1的一侧,挡板6与外壳1相邻的一端设置有合页7,除尘接口8设置于外壳1的底部,除尘接口8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卡箍9,卡箍9的一端设置有夹紧片,夹紧片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11,限位孔11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栓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除尘接口8、卡箍9、夹紧片与紧固螺栓10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除尘接口8处进行固定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因机器振动造成连接在除尘接口8上的连接管道产生松动甚至掉落的问题,在使用时,将连接机构通过卡箍9固定在除尘接口8上,调整的合适位置后,再通过紧固螺栓10对两个夹紧片进行紧固,从而达到紧固卡箍9的目的,提高了对除尘接口8的紧固效果;
29.参照图4、图5与图1,出料管筒12设置于外壳1的底部,出料管筒12的内部设置有振动筛网13,振动筛网13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块14,卡块1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5,运输带16设置于外壳1一端,运输带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7,防滑垫1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丝18,防护杆19设置于运输带16的顶部,防护杆19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运输带16、防滑垫17与防护杆19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放置在运输带16上的物件起到一个防掉落的功能,有效的改善了该装置工作运输时,因机器振动造成运输带16上的物件容易从运输带16两侧掉落的问题,同时再将防滑垫17通过固定螺丝18安装在运输带16表面,从而提高了物件与运输带1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物件的防滑效果,以有效的增强了在运输过程中物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防掉落的目的。
30.密封条2通过安装螺丝3与外壳1固定连接。
31.观察窗4通过安装螺栓5与挡板6固定连接。
32.挡板6通过合页7与外壳1转动连接。
33.两个夹紧片通过紧固螺栓10固定连接。
34.出料管筒12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15相适配的安装挂钩,且卡块14通过其一端开设的卡槽15与安装挂钩卡接,且振动筛网13通过卡块14安装于出料管筒12的内部。
35.防滑垫17通过固定螺丝18与运输带16固定连接。
36.防护杆19通过固定片20与运输带16固定连接,且固定片20通过螺丝钉安装与运输带16的顶部,且防护杆1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护杆19均匀设置于运输带16顶部的两端。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密封条2安装到外壳1内壁,使密封条2通过安装螺丝3与外壳1安装固定,其次将观察窗4安装到挡板6一侧,使观察窗4通过安装螺栓5与挡板6安装固定,然后将挡板6安装到外壳1的一侧,使挡板6通过合页7与外壳1安装固定,再将振动筛网13安装到出料管筒12的内壁,使振动筛网13通过卡块14、卡槽15与安装挂钩的配合使用,在出料管筒12内安装固定,再将防滑垫17通过固定螺丝18与运输带16安装固定,最后将若干个防护杆19安装到运输带16顶部的两侧,使防护杆19通过固定片20与运输带16安装固定,该装置通过除尘接口8、卡箍9、夹紧片与紧固螺栓10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除尘接口8处进行固定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因机器振动造成连接在除尘接口8上的连接管道产生松动甚至掉落的问题,在使用时,将连接机构通过卡箍9固定在除尘接口8上,调整的合适位置后,再通过紧固螺栓10对两个夹紧片进行紧固,从而达到紧固卡箍9的目的,提高了对除尘接口8的紧固效果,通过运输带16、防滑垫17与防护杆19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放置在运
输带16上的物件起到一个防掉落的功能,有效的改善了该装置工作运输时,因机器振动造成运输带16上的物件容易从运输带16两侧掉落的问题,同时再将防滑垫17通过固定螺丝18安装在运输带16表面,从而提高了物件与运输带1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物件的防滑效果,以有效的增强了在运输过程中物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防掉落的目的。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