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及升降对接方法与流程

2022-10-22 02:2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及升降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2.电路板(如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是各种机械设备或电子产品的基本配件之一,在电路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工艺处理,常用的方式是利用流水线的方式对电路板的多个加工工艺逐项加工。
3.现有技术中,由于制造电路板的流水线占用面积大,因此生产厂商会将流水线拆分成多段,然后分别装在厂房的不同楼层中;一旦在其一流水线完成制造的电路板,则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电路板收集在载具上,然后载具转运至不同楼层的流水线中,继续对电路板进行加工作业;而载具转运方式都是采用手推车装载载具,然后通过操作人员推着手推车进入电梯而将载具送至不同楼层的流水线中,继续进行加工作业;由此可见,采用人工转运的方式,耗时耗力;而且,一旦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时,还会发生电路板掉落载具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及升降对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转运电路板而出现耗时耗力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包括有机架,机架装设有用于定位载具位置的定位机构、用于将载具往返输送于转运设备的对接输送机构、用于将载具往返输送于定位机构和对接输送机构的升降输送机构、用于导引载具往返移动于对接输送机构和升降输送机构的导引机构以及用于暂存承载于对接输送机构的载具的暂存机构。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定位机构对载具进行定位,经由升降输送机构将完成定位的载具输送至对接输送机构中,最后通过对接输送机构将载具输出至转运设备中,从而通过转运设备将载具转移至不同楼层的生产线中对电路板进行加工作业;此种方式,不需要操作人员推着载具转移至不同楼层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载具跨楼层的自动化运输,进而提高转运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因操作人员的失误而发生电路板掉落载具的情况,消除转运过程的安全隐患,提升作业安全;
9.同时,通过设置的暂存机构,一旦对接输送机构将载具输出至转运设备的过程中,同时转运设备也将载具输入至对接输送机构时,即可通过暂存机构对其一载具进行暂存并为另一载具避让,从而让对接设备的工作更加可靠灵活,效率更高。
10.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机架的第一固定板、装设于第一固定板的第一执行组件、装设于第一执行组件的第一抵靠件、装设于第一固定板的第二执行组件、装设于第二执行组件的第二抵靠件以及装设于第一固定板并用于识别载具进入的第一感应器;
11.第一执行组件传动第一抵靠件左右移动,以调整载具左右方向位置;
12.第二执行组件传动第二抵靠件上下移动,以调整载具上下方向位置。
13.进一步地,对接输送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机架的第二固定座、可转动装设于第二固定座的多个第一滚筒、装设于第二固定座并用于传动多个第一滚筒旋转的第一电机以及用于识别载具类型的第一接近开关。
14.进一步地,升降输送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机架的第三执行组件、可转动装设于第三执行组件并用于传动载具位移的多个第二滚筒、装设于第三执行组件并用于传动多个第二滚筒旋转的第二电机、装设于第三执行组件并用于识别载具位置的第三接近开关。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装设于机架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下方的导向定位机构,导向定位机构包括有第四执行组件以及装设于第四执行组件的多个第四定位轮;第四执行组件传动多个第四定位轮相对第一滚筒的轴向位移,以定位承载于多个第一滚筒上的载具。
16.进一步地,导引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机架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上方的对接导引组件以及装设于机架并位于升降输送机构上方的升降导引组件;
17.对接导引组件以及升降导引组件均包括有导引板以及装设于导引板的多个导引滚轴。
18.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多个用于止挡载具的底部止挡机构以及多个用于止挡载具的中部止挡机构,多个底部止挡机构装设于机架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的下方,多个中部止挡机构装设于机架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以及升降输送机构所在侧的上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导向定位机构用于调整支架以及托盘的位置,通过设置导引机构用于调整盒以及托盘的位置,可以让支架、盒以及托盘可以在一个升降对接设备中进行使用,不仅可以提升升降对接设备的通用性,也能提升升降对接设备运输载具的可靠性。
20.进一步地,机架一侧面装设有外侧防护门,机架背离外侧防护门的一侧设置有内侧防护门。
21.进一步地,机架装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对接设备工作的控制系统。
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升降对接设备的升降对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23.步骤1:将载具承载于载具车中;
24.步骤2:升降对接设备启动工作,升降输送机构下移靠近定位机构,多个第二滚筒的位置低于载具所在位置的高度;;
25.步骤3:载具车进入定位机构所在位置,第一执行组件传动第一抵靠件抵靠载具,第二执行组件传动第二抵靠件抵靠载具,以对载具进行定位;
26.步骤4:载具完成定位后,升降输送机构上移,使多个第二滚筒与对接输送机构的多个第一滚筒位于同一高度;
27.步骤5:第二电机传动多个第二滚筒旋转,第一电机传动多个第一滚筒旋转,使承载于多个第二滚筒的载具切换至承载于多个第一滚筒上;
28.步骤6:第一电机传动多个第一滚筒旋转将载具输出至转运设备中;
29.或,第一滚筒停止旋转,暂存机构将载具提升并暂存载具,使多个第一滚筒取消对载具的承载。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简要结构图;
33.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机架);
34.图4是图3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图3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升降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图3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对接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图3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导向行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8是图3所示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暂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载具车以及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41.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进一步工作示意图;
42.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的进一步工作示意图。
4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44.10、机架;11、外侧防护门;12、内侧防护门;13、控制面板;
45.20、定位机构;21、第一固定板;211、调节丝杆;22、第一执行组件;221、第一气缸;222、第一活动板;23、第一抵靠件;24、第二执行组件;241、第二气缸;242、第二活动板;25、第二抵靠件;26、第一感应器;
46.30、对接输送机构;31、第二固定座;32、第一滚筒;33、第一电机;34、第一接近开关;
47.40、升降输送机构;41、第三执行组件;411、第三导轨;412、第三滑块;413、第三移
动座;414、第三气缸;42、第二滚筒;43、第二电机;44、第三接近开关;45、第三感应器;46、升降止挡组件;461、升降止挡气缸;462、第四止顶板;4621、第一上止顶部;4622、第一下止顶部;47、调宽导引组件;471、调宽驱动气缸;472、调宽活动板;473、调宽导轮;474、调宽导块;
48.50、导引机构;501、对接导引组件;502、升降导引组件;51、导引板;52、导引滚轴;53、第五气缸;
49.60、暂存机构;61、暂存架;62、提取钩;63、第八气缸;
50.70、导向定位机构;71、第四执行组件;711、第四固定板;712、第四活动板;713、第四气缸;714、第四延伸板;72、第四定位轮;73、底部止挡机构;731、第六气缸;732、第六固定板;733、第六活动板;734、第六止顶板;735、弹性件;74、中部止挡机构;741、第七气缸;742、第七止顶板;
51.80、载具;81、支架;82、盒;83、托盘;84、工字架;841、定位缺口;
52.90、载具车;91、手推台车;92、自动导引运输车;
53.100、电路板;y1、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5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进行说明。所述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包括:机架10、定位机构20、对接输送机构30、升降输送机构40、导引机构50以及暂存机构60。
56.定位机构20、对接输送机构30、升降输送机构40、导引机构50以及暂存机构60均装设于机架10,其中,定位机构20用于对载具进行定位,对接输送机构30用于将载具往返运输至转运设备中,升降输送机构40用于承载载具往返运送至定位机构20以及对接输送机构30中,导引机构50用于导引载具往返移动于对接输送机构30和升降输送机构40的导引机构50中,暂存机构60用于暂存承载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
5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升降梯,对接设备装设于转运设备一侧,经由对接输送机构30可以将输入至转运设备中,或承载于转运设备中的载具输入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作业时,载具车90将载具80输送至定位机构20中,升降输送机构40将已经完成定位的载具80提升并输送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最后对接输送机构30将载具80输出至转运设备或由暂存机构60提取进行暂存;或转运设备将载具输入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然后经由升降输送机构40将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输送至载具车90中。
58.具体地说,机架10的一侧面装设有外侧防护门11,机架10背离外侧防护门11的一侧设置有内侧防护门12;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机构20、对接输送机构30、升降输送机构40、导引机构50以及暂存机构60均装设于机架10内;打开外侧防护门11即可将载具输入至对接设备或从对接设备输出,打开内侧防护门12即可将载具输入至转运设备或载具从转运设备输入至对接输送机构30;如此结构,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无尘室内外的隔断,保证无尘室内的洁净等级。以及,机架10装设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连接有用于控制升降对接设备工作的
控制系统。
5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定位机构20以及对接输送机构30沿机架10的输送方向y1间隔布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架10的外侧防护门11与内侧防护门12在同一直线上间隔设置,此直线方向为载具80输送方向y1;可以理解的是,外侧防护门11、定位机构20、对接输送机构30以及内侧防护门12沿该输送方向y1依次布置;对接输送机构30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定位机构20上方,暂存机构60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上方;如此结构,让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载具跨楼层输送的升降对接设备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占用厂房面积。
60.请一并参阅图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载具80用于存放电路板100,载具80的类型包括但不仅限于支架81、盒82以及托盘83;载具车90用于移动载具80,载具车90的类型包括但不仅限于手推台车91以及自动导引运输车92;载具80经由工字架84承载于载具车90上,工字架84的顶部宽度小于载具80的宽度,工字架84的底部宽度大于工字架84的顶部宽度,工字架84的底部左右方向的两侧凹设有定位缺口841,以供定位机构20插入定位缺口841中,对载具80进行定位。
61.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定位机构20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0的第一固定板21、装设于第一固定板21的第一执行组件22、装设于第一执行组件22的第一抵靠件23、装设于第一固定板21的第二执行组件24、装设于第二执行组件24的第二抵靠件25以及装设于第一固定板21并用于识别载具80进入的第一感应器26;第一执行组件22传动第一抵靠件23左右移动,以调整载具80左右方向位置;第二执行组件24传动第二抵靠件25上下移动,以调整载具80上下方向位置。
6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0为左右间距设置的两个,两个定位机构20构成载具80进入的定位区域,载具80进入定位区域后,由第一感应器26识别载具80,进而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中,经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抵靠件23以及第二抵靠件25对载具80进行定位,然后由升降输送机构40将已经完成定位的载具80转运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最后经由对接输送机构30将载具80输出至转运设备或让暂存机构60将承载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进行暂存作业。
63.具体地说,第一执行组件22包括有装设于第一固定板21的第一气缸221以及装设于第一气缸221的伸缩杆的第一活动板222,第一抵靠件23装设于第一活动板222,第一气缸221传动第一活动板222左右位移,从而传动第一抵靠件23向两个第一执行组件22的左右间隔方向的中心伸出或缩回,以实现调整载具8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第二执行组件24包括有装设于第一固定板21的第二气缸241以及装设于第二气缸241的伸缩杆的第二活动板242,第二抵靠件25装设于第二活动板242,第二气缸241的伸缩杆传动第二活动板242上下位移,以实现第二抵靠件25相对载具80上移并将载具80顶起,对已经完成左右位置调节的载具80进行上下调节,且载具80进行顶起固定,以供后续升降输送机构40将已经完成左右以及上下定位的载具80提升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
64.接上,第一抵靠件23是用于抵靠载具80左右侧面的第一抵靠轮,第二抵靠件25是第一万向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抵靠轮是沿载具80输送方向y1间隔布置在第一活动板222的两个,第一万向轮是沿载具80输送方向y1间隔布置在第二活动板242的两个;载具80经由载具车90将其送入定位区域后,首先由第一抵靠轮作用载具80完成左右方向位置的定位,然后第一万向轮进入工字架84的定位缺口841中,完成载具80前后的定位,最终第一
万向轮将工字架84向上顶起一定的距离,从而调整载具80的上下位置的高度,以供后续升降输送机构40将载具80提升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如此结构,有利于提升定位机构20对载具80的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后续对载具80的运输作业更加可靠。第一固定板21通过多根调节丝杆211装设于机架10,通过转动多根调节丝杆211可以实现调整第一固定板21的不同高度,有利于后续通过更改定位机构20的高度来适配不同载具80所使用,通用性能得以进一步加强。
65.请一并参阅图2、图3以及图6,对接输送机构30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0的第二固定座31、可转动装设于第二固定座31的多个第一滚筒32、装设于第二固定座31并用于传动多个第一滚筒32旋转的第一电机33以及用于识别载具80类型的第一接近开关34;第一接近开关34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接近开关34安装于第二固定座31的前侧以及左右两侧,经由多个第一接近开关34的设置,即可识别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中的载具80是支架81、盒82或托盘83,并将识别载具80类型的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中。
6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滚筒32沿输送方向y1间距安装于第二固定座31,相邻两个第一滚筒32连接有皮带,第一电机33与其中搞一个第一滚筒32连接有皮带,经由一个第一电机33即可传动多个第一滚筒32同时转动。优选地,第一电机33是采用无刷马达驱动,马达调速范围100r/min~2500r/min,调速范围大,有利于实现载具80不同输送速度;而且,第一滚筒32采用的是分离式滚筒,也就是滚筒的轴心与滚筒是可以分离的,有利于让第一滚筒32安装于不同宽度的第二固定座31中所使用;可以理解的是,升降输送机构40中的第二电机43也可以采用如第一电机33的结构。
67.请一并参阅图2、图3以及图5,升降输送机构40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0的第三执行组件41、可转动装设于第三执行组件41并用于传动载具80位移的多个第二滚筒42、装设于第三执行组件41并用于传动多个第二滚筒42旋转的第二电机43、装设于第三执行组件41并用于识别载具80位置的第三接近开关44。
6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执行组件41包括有固定装设于机架10的第三导轨411、可移动装设于第三导轨411的第三滑块412、固定装设于第三滑块412的第三移动座413以及固定装设于机架10并传动第三移动座413沿第三导轨411的延伸方向位移的第三气缸414,第三移动座413呈“凵”字型设置,多个第二滚筒42装设于第三移动座413的左右两侧,左侧的多个第二滚筒42与右侧的多个第二滚筒42一一相对设置;每一侧的多个第二滚筒42沿输送方向y1间距设置,相邻两个第二滚筒42连接有皮带,第二电机43连接于最后一个第二滚筒42,从而经由第二电机43传动多个第二滚筒42旋转;左侧的最后一个第二滚筒42与右侧的最后一个第二滚筒42连接有传动杆,如此结构即可通过一个第二电机43同时传动左右两侧的多个第二滚筒42旋转。第三接近开关44装设于第三移动座413左右两侧,第三接近开关44用于识别进入该升降输送机构40的载具80的类别;第三移动座413的后侧以及左右两侧还安装有用于识别载具80位置的第三感应器45。
69.接上,升降输送机构40还包括有升降止挡组件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止挡组件46包括有升降止挡气缸461以及安装于升降止挡气缸461的伸缩杆的第四止顶板462,第四止顶板462设置有第一上止顶部4621以及第一下止顶部4622;一旦有载具80从对接输送机构30进入升降输送机构40时,升降止挡气缸461传动第四止顶板462向第三移动座413左右方向的中心伸出,即可通过该升降止挡组件46对从对接输送机构30进入升降输送机构40
的载具80进行止挡,以免载具80从升降输送机构40掉落,从而提高作业的可靠性;由于第四止顶板462具有第一上止顶部4621以及第一下止顶部4622,第一上止顶部4621用于止顶盒82,第一下止顶部4622用于止顶支架81以及托盘83;如此结构,可以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载具80进行止挡,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用性高。
70.以及,升降输送机构40还包括有用于调整载具位置的调宽导引组件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调宽导引组件47主要用于调整载具类型是支架81以及托盘83的,调宽导引组件47具有装设于第三移动座413左右两侧的两个;调宽导引组件47包括有固定装设于第三移动座413的调宽驱动气缸471、装设于调宽驱动气缸471的调宽活动板472、装设于调宽活动板472的多个调宽导轮473以及多个调宽导块474;每一调宽导引组件47经过调宽驱动气缸471传动调宽活动板472位移,以使多个调宽导轮473以及多个调宽导块474向升降输送机构40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移,使得调宽导轮473以及调宽导块474作用载具,从而调整承载于升降输送机构40的载具80的位置。
71.请一并参阅图3、图6以及图7,还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下方的导向定位机构70;导向定位机构70包括有第四执行组件71以及装设于第四执行组件71的多个第四定位轮72;第四执行组件71传动多个第四定位轮72相对第一滚筒32的轴向位移,以定位承载于多个第一滚筒32上的载具8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执行组件71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0的第四固定板711、可移动装设于第四固定板711的第四活动板712、固定装设于第四固定板711并用于传动第四活动板712位移的第四气缸713以及装设于第四活动板712的第四延伸板714,第四延伸板714穿过每两第一滚筒32向上延伸,第四定位轮72装设于第四延伸板714的顶部,以使第四定位轮72位于第一滚筒32之上。
72.具体地说,导向定位机构70具有两个,分别设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左侧以及右侧,左侧以及右侧的两个导向定位机构70工作时,经由第四气缸713的伸缩,进而传动两侧的第四定位轮72向对接输送机构30的中心位移,从而作用承载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进行位移,以调整载具80在对接输送机构30上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作业时,通过第四气缸713的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传动多个第四定位轮72相对对接输送机构3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移或相对对接输送机构3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远离,而调整左右两侧的第四定位轮72的位置,进而实现调整支架81以及托盘83在多个第一滚筒32的位置。
73.请一并参阅图3、图6以及图7,导引机构50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上方的对接导引组件501以及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升降输送机构40上方的升降导引组件50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导引组件501以及升降导引组件502均包括有导引板51以及装设于导引板51的多个导引滚轴52。其中,对接导引组件501具有两排导引板51,每一排导引板51具有沿输送方向y1间隔布置的多个,两排导引板51均装设于机架10并对应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两侧的上方;每一导引板51装设有多个导引滚轴52,每一导引滚轴52均为可转动安装,每一导引板51上的多个导引滚轴52均为沿输送方向y1间隔布置的;升降导引组件502具有安装于升降输送机构40上方两侧的两个,升降导引组件502包括有导引板51、可转动装设于导引板51的多个导引滚轴52以及用于传动导引板51向升降输送机构40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移的第五气缸53;第五气缸53伸缩时,传动两个导引板51相对升降输送机构40中心位移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调整承载于升降输送机构40的载具80的左右位置;具体地说,导引机构50用于导引盒82以及托盘83;升降导引组件502具体的使用方式是,第三移动
座413上移,使得多个第二滚筒42与对接输送机构30的多个第一滚筒32保持持平后,在载具80经由第二滚筒42转动使其进入到多个第一滚筒32的过程中,使用升降导引组件502对载具进行导引定位,当载具80进入多个第一滚筒32后,则由对接导引组件501以及导向定位机构70对其进行导引定位。
74.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导向定位机构70用于调整支架81以及托盘83的位置,通过设置导引机构50用于调整盒82以及托盘83的位置,可以让支架81、盒82以及托盘83可以在一个升降对接设备中进行使用,不仅可以提升升降对接设备的通用性,也能提升升降对接设备运输载具80的可靠性。
75.请一并参阅图3、图6以及图7,导向定位机构70还包括有多个用于止挡载具80的底部止挡机构73以及多个用于止挡载具80的中部止挡机构74,多个底部止挡机构73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下方,多个中部止挡机构74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以及升降输送机构40所在侧的上方;具体地说,载具80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后,可以通过底部止挡机构73对载具80进行前后方向的止顶,以免出现载具80前后位移过渡而掉落对接输送机构30,从而提升升降对接设备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经由中部止挡机构74对托盘83的中间位置进行止挡,也是为了防止其出现过渡位移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底部止挡机构73可以用于止挡三种载具80,即可以止挡支架81、盒82以及托盘83,而中部止挡机构74可以止挡托盘83的中间位置。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底部止挡机构73包括有固定装设于机架10的第六气缸731、固定装设于第六气缸731的伸缩杆的第六固定板732、可移动装设于第六固定板732的第六活动板733以及固定装设于第六活动板733的第六止顶板734;作业时,载具80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后,第六气缸731的伸缩杆向上伸出时,随即使第六止顶板734的顶部从两个第一滚筒32上移,即第六止顶板734的顶部露出两个第一滚筒32之上,从而对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进行止挡,以免载具80发生位移过渡,而掉落对接输送机构30。而且,第六活动板733与第六固定板732之间连接有弹性件735,从而为第六活动板733的位移提供弹性作用力,为载具80止顶的过程中提供缓冲力,以避免第六止顶板734与载具80之间出现硬接触,从而保证其止顶作业得以可靠进行。
77.接上,底部止挡机构73具有两组,两组底部止挡机构73沿输送方向y1前后间隔设置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底部,每一组底部止挡机构73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如此结构,可以利用在后的一组底部止挡机构73止顶从升降输送机构40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在前的一组底部止挡机构73止顶从转运设备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
78.接上,中部止挡机构74具有沿输送方向y1前后间隔的三组,每一组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组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升降输送机构40上方的前端,第二组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升降输送机构40与对接输送机构30之间的上方,第三组装设于机架10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上方的后端。每一中部止挡机构74包括有固定装设于机架10的第七气缸741以及装设于第七气缸741的伸缩杆的第七止顶板742,第七气缸741传动第七止顶板742向对接输送机构30、升降输送机构4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移,从而实现止顶承载于对接输送机构30、升降输送机构40的载具80。
79.请一并参阅图2、图3以及图8,暂存机构60包括有固定装设于可活动装设于机架10的暂存架61、固定装设于暂存架61的提取钩62以及固定装设于机架10并用于传动暂存架61
上下位移的第八气缸63;常态下,暂存架61位移至靠近对接输送机构30,使提取钩62的底部位于第一滚筒32之下方,需要提取承载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时,只需要通过第八气缸63的伸缩杆向上伸出,使暂存架61向上位移远离对接输送机构30即可让载具80脱离对接输送机构30,并对载具80进行暂存。
80.请一并参阅图2、图3以及图10至图12,接下来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对接设备的升降对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81.步骤1:将载具80承载于载具车90中;
82.步骤2:升降对接设备启动工作,升降输送机构40下移靠近定位机构20,多个第二滚筒42的位置低于载具80所在位置的高度;
83.步骤3:载具车90进入定位机构20所在位置,第一执行组件22传动第一抵靠件23抵靠载具80,第二执行组件24传动第二抵靠件25抵靠载具80,以对载具80进行定位;
84.步骤4:载具80完成定位后,升降输送机构40上移,使多个第二滚筒42与对接输送机构30的多个第一滚筒32位于同一高度;
85.步骤5:第二电机43传动多个第二滚筒42旋转,第一电机33传动多个第一滚筒32旋转,使承载于多个第二滚筒42的载具80切换至承载于多个第一滚筒32上;
86.步骤6:第一电机33传动多个第一滚筒32旋转将载具80输出至转运设备中;
87.或,第一滚筒32停止旋转,暂存机构60将载具80提升并暂存载具80,使多个第一滚筒32取消对载具80的承载。
88.在步骤2中,常态下,升降输送机构40的多个第二滚筒42所在高度低于载具80进入升降对接设备时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载具80进入升降对接设备后,多个第二滚筒42位于载具80之下方,以便于载具80经由定位机构20完成定位后,将载具80提升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
89.在步骤4中,载具80进入升降输送机构40后,若载具80类型是支架81或托盘83,则经由调宽导引组件47对载具进行调整其左右方向的位置,然后升降输送机构40上移,使得升降输送机构40与对接输送机构30位于同一高度,进而将载具80输送至对接输送机构30中;同时载具80经由升降输送机构40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时,若载具80类型是盒82或托盘83,则经由升降导引组件502以及对接导引组件501对载具进行导引,使得载具始终位于升降输送机构40、对接输送机构30左右方向的中心。
90.在步骤6中,若载具80类型是支架81或托盘83,则载具80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后,经由导向定位机构70对载具80进行导向定位,使其位于对接输送机构3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同时经由底部止挡机构73对进入对接输送机构30的载具80进行止顶,从而限制载具80的具体位置。
9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载具运送至转运设备的大致过程是,载具承载于载具车上,载具车进入升降对接设备中,载具经过定位机构、升降输送机构以及对接输送机构而进入转运设备中;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载具从转运设备转运至载具车的大致过程是,载具从准运设备进入对接输送机构中,经过升降输送机构而转移至载具车上。
9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