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22-10-13 02:26: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化学组成为k3lu
(1-y)
bi
y
si
(2-x)
o7,所述的x取值范围为0.05~0.15,y取值范围为0.01~0.03,且x与y比值为5~1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其特征在于:bi
3
离子占据k3lusi2o7基质不同格位时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75nm激发下,占据基质lu格位的bi
3
离子可发出肉眼不可见的、位于320~400nm的紫外光;当激发波长改变为365nm时,占据基质k2格位的bi
3
离子可发出位于400~500nm的蓝紫光。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减少k3lusi2o7中的si离子含量,使基质晶格中产生呈电中性的复合型缺陷和相应的缺陷能级;在275nm激发下,通过与缺陷能级相关的辐射跃迁可产生位于450~650nm的黄绿光;在365nm光激发下,该与缺陷相关的发光带消失。5.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k2co3、lu2o3、sio2和bi2o3粉末按比例混合后,放入装有磨球的球磨罐中密封,球料比为(5~8):1;进行球磨混料,转速为80~120rpm,运转时间为4~6h;(2)将上述步骤(1)中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坩埚后,以2~5℃/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到550~650℃,保温1~2h;冷却至室温后,将得到的前驱体粉研磨均匀后,置于管式炉中,在95%n2 5%h2还原气氛保护下,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000~1400℃,保温8~15h后,冷却至室温,研磨后得到最终产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k2co3、lu2o3、sio2和bi2o3粉末平均粒度为10~15μm,纯度不低于99.9%。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即将原料在空气中于400℃保温3~6h。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料时所用磨球为玛瑙球或二氧化锆球,所用球磨罐为玛瑙罐或二氧化锆罐。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荧光可调型材料与胶水混合,用于绘制防伪图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275nm光激发下,荧光可调型防伪材料发出与缺陷能级相关的黄绿光和源自bi
3
离子(lu格位)的紫外光,防伪图案呈现黄绿色荧光;将激发波长改为365nm后,bi
3
离子(k2格位)的辐射跃迁可产生蓝紫光,而缺陷能级不发光,防伪图案呈现蓝紫色荧光;并且,在275nm与365nm紫外光共同激发下,可产生由黄绿光和蓝紫光混合而成的粉色荧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防伪的荧光可调型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K2Lu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雯 雷若姗 李珺仪 王佳雯 徐时清 王焕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计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