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18:4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1.本技术要求申请日为2021年12月2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6067637、申请日为2021年12月2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6067815,及申请日为2021年11月3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4443838的优先权。本技术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3.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安装和可换式安装,其中固定式安装的电池一般固定在汽车上;而可换式安转的电池一般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电池可以随时取下,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
4.对于可换式安装的电池,在安装后,由于安装不牢固或是车辆行驶道路颠簸等外界因素,电池可能会出现掉落的情况,电池一旦掉落,对于行驶中的车辆而言将是十分危险的,直接威胁到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将电池牢固的锁定在车辆上且同时方便的电池的拆卸是现阶段为保证电动汽车安全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解锁机构需要穿过电池包实现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的解锁,对准精度较差,解锁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电池牢固的锁定在车辆上且同时提高解锁机构与锁止机构的对准精度,而提供一种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7.一种解锁联动装置,其设置在电池包上,用于将所述电池包与车辆上的锁止机构解锁;所述解锁联动装置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弹性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解锁联动装置处于初始状态下的所述输入端被外部设备作用并加载第一方向上的载荷使所述输出端推动所述锁止机构进行解锁。
8.本方案中,解锁联动装置设置在电池包上,解锁机构直接作用于解锁联动装置以带动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的解锁,对准精度高,能够提高解锁效率效率。在第一方向上向输入端加载载荷时,输入端推动输出端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由于输入端和输出端在第一方向上为弹性连接,当输出端接触到锁止机构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弹性力缓冲了输出端与锁止机构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的硬性撞击,从而有利于输出端和锁止机构的使用耐久。
9.优选地,所述解锁联动装置包括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所述第一联动结构与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弹性连接。
10.本方案中,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的弹性连接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缓冲解锁联动装置与锁止机构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
锁止机构的硬性撞击,从而有利于解锁联动装置和锁止机构的使用耐久。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与所述第二联动结构之间通过第一弹性部连接。
12.本方案中,第一弹性部为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提供弹性力,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缓冲解锁联动装置与锁止机构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的硬性撞击。
13.优选地,所述解锁联动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解锁联动装置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电池包上。
14.本方案中,利用安装结构将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实现解锁锁止机构的功能,输入端和输出端安装在安装结构上的同时,还使将第一弹性部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始终保持着相互作用力,当对锁止机构进行解锁时,输出端接触到锁止机构时,第一弹性部被进一步压缩。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与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套设连接。
16.本方案中,第一联动结构与第二联动结构套设连接,方便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在相对运动的时候保证不偏移,有利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精确定位,保证解锁的效果。
17.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结构与所述安装结构之间弹性连接。
18.本方案中,第二联动结构和安装结构之间弹性连接,第一联动结构对第二联动结构施加推动力,第二联动结构与安装结构之间存在弹性力,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对第二联动结构的推动力,进而缓冲第二联动结构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19.优选地,第二联动结构套设所述第一联动结构,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包括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联动结构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联动结构。
20.本方案中,第一弹性部处于受压状态,解锁时推动第一联动结构的输入端,由于第二联动结构的位置固定不动,第一弹性部进一步受压,第一联动结构受到第一弹性部的弹力,从而缓冲第一联动结构的输出端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21.优选地,第一联动结构为导向杆,第二联动结构为导向套。
22.本方案中,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导向套套设于导向杆,导向套的位置固定,第一弹性部套设于导向杆,且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导向杆的输入端和导向套。解锁时推动导向杆的输入端,第一弹性部进一步受压,导向杆受到第一弹性部的弹力,从而缓冲导向杆的输出端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23.优选地,导向杆顶部为平面结构。
24.本方案中,导向杆的顶部设为平面结构,即输出端为平面结构,可以增加输出端与锁止机构的接触面积,施加的荷载为面荷载,有利于锁止机构的受力均匀,缓冲导向杆的输出端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25.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包括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包括所述输出端。
26.本方案中,通过对输入端施加荷载,推动第一联动结构的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联动结构在第一方向的运动,通过第二联动结构的输出端对锁止机构施加荷载,进而进行解锁。
27.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
28.本方案中,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滑动连接,互为导向,避免了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解锁联动装置的稳定性。
29.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联动结构中的一个具有导向孔,另一个具有导向柱,所述导向孔和所述导向柱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
30.本方案中,利用导向孔为导向柱进行导向,导向柱不会脱离导向孔,提高了解锁联动装置的稳定性。
31.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包括输入解锁杆,所述输入解锁杆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初始状态下,所述输入解锁杆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安装结构上。
32.本方案中,输入解锁杆设有输入端,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输入解锁杆和第二联动结构,减缓输入解锁杆和第二联动结构之间的作用力;初始状态下,利用第一弹性部将输入解锁杆限位在安装结构上,防止输入解锁杆脱落。
33.优选地,所述输入解锁杆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第二联动结构滑动连接;
34.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杆段穿设所述连接板,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杆段的端面抵靠在所述连接板上。
35.本方案中,输入端位于第一杆段,沿第一方向推动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进而压缩第二杆段和第二联动结构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初始状态下,第二杆段在第一弹性部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靠在连接板上。
36.优选地,所述输入解锁杆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导向的导向孔,所述第二联动结构插接于所述导向孔中。
37.本方案中,在输入解锁杆上设置导向孔,利用导向孔为第二联动结构进行导向,第二联动结构不会脱离导向孔,实现了输入解锁杆与第二联动结构的滑动连接和导向关系,提高运行时的稳定性。
38.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联动结构的端面和所述第二联动结构。
39.本方案中,第一弹性部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之间的作用力,进而缓冲第二联动结构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40.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导向孔内。
41.本方案中,第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导向孔内,输入解锁杆推动第二联动结构运动时,第一弹性部作用于第二联动结构,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对第二联动结构的推动力,进而缓冲第二联动结构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42.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包括输出解锁杆,所述输出解锁杆用于在所述第一联动结构的推动下运动并解锁所述锁止机构。
43.本方案中,利用输出解锁轴杆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44.优选地,所述输出解锁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联动结构,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和所述输出解锁杆的第一限位部。
45.本方案中,输出解锁杆插接在第一联动结构,两者之间相互导向,运行更稳定;第
一弹性部被限位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一联动结构之间,用于缓冲第一联动结构对输出解锁杆的推动力。
46.优选地,所述输出解锁杆包括第二限位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部抵靠在所述安装结构上。
47.本方案中,输出解锁杆的第二限位部抵靠在所述安装结构上,进一步增加了输出解锁杆的稳定性。
48.优选地,所述解锁联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套设于所述输出解锁杆,并且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输出解锁杆和所述安装结构,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部为压缩状态。
49.本方案中,第二弹性部可以缓冲输出解锁杆和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增大了允许缓冲的长度,进一步保护了输出解锁杆和锁止机构,提高了输出解锁杆和锁止机构耐用性。
50.优选地,所述输出端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上。
51.本方案中,第二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安装结构和第三限位部上,当输出解锁杆受到第一联动结构的推动时,第二弹性部进一步受压,可以对输出解锁杆的运动起缓冲的作用。
52.优选地,所述输出解锁杆包括顺次连接且外径依次增大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一联动结构插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段上,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安装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弹性连接,所述第三轴段用于触发所述锁止机构。
53.本方案中,输出解锁杆分为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方便了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布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且利用输出解锁杆的变截面来抵靠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方便安装,简化结构。
54.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板和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安装架,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联动结构穿设所述安装架顶部。
55.本方案中,连接板可以对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保证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的稳定性。
56.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结构穿过所述安装架顶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联动结构的端部抵靠在所述连接板上。
57.本方案中,安装架对第一联动结构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保证了第一联动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
58.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结构穿设所述连接板并连接所述第二联动结构,所述第二联动结构穿过所述安装架顶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和所述安装架弹性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联动结构抵靠在所述安装架上,和/或,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和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弹性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联动结构抵靠在所述连接板上。
59.本方案中,第二联动结构均穿过安装架,安装架对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第二联动结构和安装架弹性连接并且第二联动结构和第一联动结构弹性连接,缓冲了沿第一方向对第一联动结构施加的荷载。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和所述安装架弹性连接,可以加大反作用力,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对解锁联动装置
的影响。
60.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横向板和竖向板,所述横向板用于和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所述横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竖向板,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联动结构设置在两所述竖向板之间。
61.本方案中,横向板和竖向板对第一联动结构的输入端形成包围结构,方便对输入端施加第一方向的荷载,且横向板与电池包可拆卸连接,方便解锁联动装置的检查和更换。
62.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成对设置的侧向防护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两个所述侧向防护板的顶端,并连接两个所述侧向防护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输出端弹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限位板上。
63.本方案中,安装架从侧向上对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起到了防护作用,限位板对第二联动结构起到了限位和弹性连接的作用。
64.优选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输出端导向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安装在两个所述侧向防护板之间。
65.本方案中,导向板沿第二联动结构的周向布置,对第二联动结构进一步限位,提高了输出端的稳定性。
66.一种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包和如上所述的解锁联动装置;所述解锁联动装置自下而上穿设所述电池包,所述输入端位于所述电池包底部。
67.本方案中,解锁联动装置设置在电池包上,解锁机构直接作用于解锁联动装置以带动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的解锁,对准精度高,能够提高解锁效率效率。在第一方向上向输入端加载载荷时,输入端推动输出端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由于输入端和输出端在相对方向上为弹性连接,当输出端接触到锁止机构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弹性力缓冲了输出端与锁止机构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的硬性撞击,且可以快速地对电池包进行解锁。
68.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电池安装架、锁止机构和如上所述的电池包组件,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安装架上,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和所述电池的锁轴配合锁止,所述解锁联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锁止机构和所述锁轴解锁。
69.本方案中,锁止机构将电池牢固的锁定在车辆上,解锁联动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地解锁锁止机构,对准精度高,且不对锁止机构产生过大的撞击,方便电池包组件的拆卸。
7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71.本实用新型将解锁联动装置设置在电池包上,解锁机构直接作用于解锁联动装置以带动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的解锁,对准精度高,能够提高解锁效率效率。在第一方向上向输入端加载载荷时,输入端推动输出端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由于输入端和输出端在相对方向上为弹性连接,当输出端接触到锁止机构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弹性力缓冲了输出端与锁止机构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的硬性撞击,从而有利于输出端和锁止机构的使用耐久。
附图说明
7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7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图。
7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图。
7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安装后的剖面图。
7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77.图6为图5的一个视角的剖面图。
78.附图标记说明:
79.输入端100
80.输出端200
81.第一联动结构1
82.导向孔11
83.输入解锁杆12
84.第一杆段121
85.第二杆段122
86.第二联动结构2
87.导向柱21
88.输出解锁杆22
89.第一限位部221
90.第二限位部222
91.第三限位部223
92.第一轴段224
93.第二轴段225
94.第三轴段226
95.第一弹性部3
96.安装结构4
97.连接板41
98.横向板411
99.竖向板412
100.安装架42
101.侧向防护板421
102.限位板422
103.导向板423
104.第二弹性部5
105.电池包组件6
106.锁止机构7
107.解锁联动装置8
108.电动车辆9
具体实施方式
109.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下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10.实施例1
11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联动装置8,应用在电动车辆的换电技术中,解锁联动装置8设置在电池包上,用于将电池包与车辆上的锁止机构7解锁;解锁联动装置8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弹性连接的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解锁联动装置8处于初始状态下的输入端100被外部设备作用并加载第一方向上的载荷使输出端200推动锁止机构7进行解锁。
112.电动车辆的换电技术中,车辆上具有有锁止机构7,通过使电池包与锁止机构7连接将其安装到车辆上,解锁时,需要有作用力来推动锁止机构7实现,本实施例的解锁联动装置8即用来推动锁止机构7,对准精度高,能够提高解锁效率效率。解锁过程如下:换电站内的换电设备在第一方向上向输入端100加载载荷,输入端100推动输出端200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7。换电设备对输入端100的作用力消失后,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状态。
113.由于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在第一方向上为弹性连接,当输出端200接触到锁止机构7后,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之间的弹性力缓冲了输出端200与锁止机构7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7的硬性撞击,从而有利于输出端200和锁止机构7的使用耐久。
114.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即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上下设置,其中输入端100位于下方,输出端200位于上方,换电设备从电池包的下方推动输入端100运动。
115.本实施例中,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设置在不同的构件上,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可以位于同一构件上。
116.本实施例中,解锁联动装置8包括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第一联动结构1与第二联动结构2弹性连接,两者之间的弹性力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中的一个具有输出端200。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的弹性连接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缓冲解锁联动装置8与锁止机构7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7的硬性撞击,从而有利于解锁联动装置8和锁止机构7的使用耐久。
117.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与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部3连接。第一弹性部3的弹性力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弹性部3为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提供弹性力,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缓冲解锁联动装置8与锁止机构7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7的硬性撞击。
118.本实施例中,解锁联动装置8还包括安装结构4,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分别安装于安装结构4上,解锁联动装置8通过安装结构4安装于电池包上。利用安装结构4将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连接在一起,并实现解锁锁止机构7的功能,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安装在安装结构4上的同时,还使第一弹性部3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之间始终保持着相互作用力,当对锁止机构7进行解锁时,输出端200接触到锁止机构7时,第一弹性部3被进一步压缩,当换电设备的作用力撤去后,第一弹性部3使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自动复位。
119.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与第二联动结构2套设连接,从而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导向的关系,方便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在相对运动的时候保证不偏摆,有利于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的精确定位,保证解锁的效果。
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联动结构2与安装结构4之间弹性连接,两者之间的弹性力在第一方向上。第二联动结构2和安装结构4之间弹性连接,第一联动结构1对第二联动结构2施加推动力,第二联动结构2与安装结构4之间存在弹性力,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1对第二联动结构2的推动力,进而缓冲第二联动结构2对锁止机构7的碰撞力。本实施例中,解锁联动装置8具有两级弹性预紧,即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部3产生的弹性预紧和第二联动结构2与安装结构4之间的弹性预紧,设置两级弹性预紧增大了输出端200的有效行程,提升预紧效果。
121.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包括输入端100,第二联动结构2包括输出端200。通过对输入端100施加荷载,推动第一联动结构1的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联动结构2在第一方向的运动,通过第二联动结构2的输出端200对锁止机构7施加荷载,进而进行解锁。本实施例中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设置在不同的构件上,诚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作为替换手段,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可以位于同一构件上。
122.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滑动连接,两者互为导向,避免了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解锁联动装置8的稳定性。
123.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具有导向孔11,第二联动结构2具有导向柱21,导向孔11插接在导向柱21上,并和导向柱21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利用导向孔11为导向柱21进行导向,导向柱21不会脱离导向孔11,提高了解锁联动装置8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替换手段,第一联动结构1具有导向柱21,第二联动结构2具有导向孔11,导向柱21和导向孔11的关系同本实施例。
124.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包括输入解锁杆12,输入解锁杆12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联动结构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初始状态下,输入解锁杆12在第一弹性部3的作用下抵靠在安装结构4上。输入解锁杆12设有输入端100,第一弹性部3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输入解锁杆12和第二联动结构2,减缓输入解锁杆12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的作用力;初始状态下,利用第一弹性部3将输入解锁杆12限位在安装结构4上,防止输入解锁杆12晃动和脱落。
125.本实施例中,输入解锁杆1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杆段121和第二杆段122,第二杆段122的外径大于第一杆段121的外径,从而第二杆段122与第一杆段121邻接的位置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限位面;第二杆段122与第二联动结构2滑动连接;安装结构4包括连接板41,第一杆段121穿设连接板41,两者滑动连接;初始状态下,第二杆段122的端面抵靠在连接板41上,限位面与连接板41贴合。输入端100位于第一杆段121上,沿第一方向推动第一杆段121和第二杆段122,进而压缩第二杆段122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的第一弹性部3。初始状态下,第二杆段122在第一弹性部3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靠在连接板41上。
126.本实施例中,输入解锁杆12包括用于为第二联动结构2导向的导向孔11,第二联动结构2插接于导向孔11中。在输入解锁杆12上设置导向孔11,利用导向孔11为第二联动结构2进行导向,第二联动结构2不会脱离导向孔11,实现了输入解锁杆12与第二联动结构2的滑动连接和导向关系,提高运行时的稳定性。
127.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3套设于第二联动结构2并且第一弹性部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联动结构1的端面和第二联动结构2。其中,第一弹性部3采用螺旋弹簧,第一弹性部3
的下端与第二杆段122的端面相抵接,第一弹性部3的上端与第二联动结构2的第二轴段225的端面相抵接,第一弹性部3可以缓冲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的作用力,进而缓冲第二联动结构2对锁止机构7的碰撞力。
128.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替换手段,第一弹性部3可以设于导向孔11内。第一弹性部3处于受压状态,利用第一弹性部3的弹性力使得第一联动结构和第二联动结构2分别抵靠在安装结构4上。
129.本实施例中,第二联动结构2包括输出解锁杆22,输出解锁杆22用于在第一联动结构1的推动下运动并解锁锁止机构7。利用输出解锁杆22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7,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130.本实施例中,输出解锁杆22的一端插接于第一联动结构1,第一弹性部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联动结构1和输出解锁杆22的第一限位部221。输出解锁杆22插接在第一联动结构1,两者之间相互导向,运行更稳定;第一弹性部3被限位在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一联动结构1之间,用于缓冲第一联动结构1对输出解锁杆22的推动力。
131.本实施例中,输出解锁杆22包括第二限位部222,初始状态下,第二限位部222抵靠在安装结构4上,进一步增加了输出解锁杆22的稳定性。
132.本实施例中,解锁联动装置8还包括第二弹性部5,第二弹性部5套设于输出解锁杆22,并且第二弹性部5的两端分别抵靠输出解锁杆22和安装结构4,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部5为压缩状态。第二弹性部5可以缓冲输出解锁杆22和对锁止机构7的碰撞力,增大了允许缓冲的长度。本实施例中,解锁联动装置8具有两级弹性预紧,即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部3产生的弹性预紧和输出解锁杆22与安装结构4之间的弹性预紧,设置两级弹性预紧增大了输出端200的有效行程,提升预紧效果。
133.本实施例中,输出端200还包括第三限位部223,第二弹性部5的上端抵靠在第三限位部223上。第二弹性部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安装结构4和第三限位部223上,当输出解锁杆22受到第一联动结构1的推动时,第二弹性部5进一步受压,可以对输出解锁杆22的运动起缓冲的作用。
134.本实施例中,输出解锁杆22包括顺次连接且外径依次增大的第一轴段224、第二轴段225和第三轴段226,第一轴段224与第一联动结构1插接,第一弹性部3套设在第一轴段224上,第二轴段225与安装结构4在第一方向上弹性连接,第三轴段226用于触发锁止机构7。
135.第一轴段224上形成导向柱21,与第二杆段122形成滑动连接关系。第二轴段225的外径大于第一轴段224的外径,从而第二轴段225的端面处形成上述的第一限位部221。第三轴段226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段225的外径,从而第三轴段226的端面处形成上述的第二限位部222。
136.输出解锁杆22分为第一轴段224、第二轴段225和第三轴段226,方便第一弹性部3和第二弹性部5分别套设于第一轴段224和第二轴段225,且利用输出解锁杆22的变截面来抵靠第一弹性部3和第二弹性部5,方便安装,简化结构。
137.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4包括连接板41和安装在连接板41上的安装架42,第二联动结构2穿设安装架42顶部。连接板41安装在电池包的箱体上,可以对第一联动结构1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进而保证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
可以为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均穿设安装架42顶部。
138.本实施例中,第二联动结构2穿过安装架42顶部,复位状态下,第一联动结构1的端部抵靠在连接板41上。安装架42对第一联动结构1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保证了第一联动结构1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
139.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穿设连接板41并连接第二联动结构2,第二联动结构2穿过安装架42顶部,初始状态下,第二联动结构2和安装架42弹性连接,并使得第二联动结构2抵靠在安装架42上,和/或,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弹性连接,并使得第一联动结构1抵靠在连接板41上。第二联动结构2穿过安装架42,安装架42对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第二联动结构2和安装架42弹性连接并且第二联动结构2和第一联动结构1弹性连接,缓冲了沿第一方向对第一联动结构1施加的荷载。
140.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1包括横向板411和竖向板412,横向板411用于和电池包可拆卸连接,横向板411的两侧分别设有竖向板412,安装架42和第一联动结构1设置在两竖向板412之间。横向板411和竖向板412对第一联动结构1的输入端100形成包围结构,方便对输入端100施加第一方向的荷载,且横向板411与电池包可拆卸连接,方便解锁联动装置8的检查和更换。
141.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2包括成对设置的侧向防护板421和限位板422,限位板422设于两个侧向防护板421的顶端,并连接两个侧向防护板421,限位板422和输出端200弹性连接,复位状态下,第二联动结构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板422上。安装架42从侧向上对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起到了防护作用,限位板422对第二联动结构2起到了限位和弹性连接的作用。
142.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2还包括用于为输出端200导向的导向板423,导向板423安装在两个侧向防护板421之间。导向板423沿第二联动结构2的周向布置,对第二联动结构2进一步限位,提高了输出端200的稳定性。
143.实施例2
1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联动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联动结构1、第二联动结构2及安装结构4的具体结构,以下详细阐述。
145.如图3所示,本实施的解锁联动装置包括第一联动结构1、第二联动结构2、第一弹性部3和安装结构。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在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一弹性部3进行弹性连接。
146.本实施例中,第二联动结构2套设第一联动结构1,第一联动结构1包括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第一弹性部3套设第一联动结构1并且第一弹性部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联动结构1的输入端100和第二联动结构2。第一弹性部3处于受压状态,解锁时推动第一联动结构1的输入端100,由于第二联动结构2的位置固定不动,第一弹性部3进一步受压,第一联动结构1受到第一弹性部3的弹力,从而缓冲第一联动结构1的输出端200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147.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结构1为导向杆,第二联动结构2为导向套。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导向杆的下端包括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与第一弹性部3抵接。导向杆的上端具有与锁止机构7配合的插孔。导向套套设导向杆,导向套的位置固定,第一弹性部3套设于导向杆,且第一弹性部3的两端分别抵靠导向杆的输
入端100和导向套。解锁时推动导向杆的输入端100,第一弹性部3进一步受压,导向杆受到第一弹性部3的弹力,从而缓冲导向杆的输出端200对锁止机构的碰撞力。
148.安装结构4包括套筒和支撑架,支撑架和电池包的箱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套筒固定在支撑架上,用于对第一联动结构1和第二联动结构2形成防护作用。导向套内置于套筒内,导向杆插接在套筒中,支撑架的下端或者电池包的箱体上具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顶孔,套筒的下端连接件限位板,导向杆的下端正对顶孔,且导向杆的下端的径向尺寸大于顶孔的尺寸,以使得导向杆不会从顶孔的上方脱落下去。初始状态下,导向杆的下端在第一弹性部3的作用下与限位板相互抵靠。
149.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该处不在赘述。
150.实施例3
15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联动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导向杆的顶部形状不同。本实施例中,导向杆顶部为平面结构。导向杆的顶部设为平板,平板上形成平面结构,即输出端200为平面结构,平板用于顶动锁止机构7,可以增加输出端200与锁止机构7的接触面积,施加的荷载为面荷载,有利于锁止机构7的受力均匀,降低应力集中,缓冲导向杆的输出端200对锁止机构7的碰撞力,从而减弱了导向杆和锁止机构7接触带来的机械损伤采用平板与锁止机构7配合。
152.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2,不再赘述。
153.实施例4
154.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组件6,包括电池包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解锁联动装置8;解锁联动装置8自下而上穿设电池包,输入端100位于电池包底部。换电设备从电池包的下方在第一方向上向输入端100加载载荷时,输入端100推动输出端200运动来解锁锁止机构7,由于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在相对方向上为弹性连接,当输出端200接触到锁止机构7后,输入端100和输出端200之间的弹性力缓冲了输出端200与锁止机构7之间的碰撞力,避免了对锁止机构7的硬性撞击,且可以快速地对电池包进行解锁。
155.实施例5
156.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9,该电动车辆9为重卡或轻卡等商用车。包括电池安装架、锁止机构7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组件6,电池安装架设于两个车身大梁相背的两侧,锁止机构7设置于电池安装架上,锁止机构7用于和电池包组件6的锁轴配合锁止,以将电池包组件6连接于电动车辆9的车身大梁下方,解锁联动装置8用于使锁止机构7和锁轴解锁。锁止机构7将电池牢固的锁定在车辆上,解锁联动装置8能够方便快速地解锁锁止机构7,且不对锁止机构7产生过大的撞击,方便电池包组件6的拆卸。
157.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技术方案,充分利用车身大梁下方的高度空间,在换电设备对电池包组件进行拆卸时,空载的换电设备可以直接进入电池包组件的下方空间,且不与电动汽车的底部产生干涉;在换电设备对电池包组件进行安装时,承载有电池包组件的换电设备也可以直接进入车身大梁的下方进行换电,且不与电动汽车的底部产生干涉。整个过程中,既不需要举升车身,也不需要设置下沉式空间或挖坑用于供换电设备进出,降低换电站的建站成本、时间和难度,降低对建站场地的要求,提高换电的效率。
15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