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车载空调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12:5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车载空调及汽车。


背景技术:

2.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可用于汽车,即构成“车载空调”,用于对汽车的内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调节。
3.车载空调通常包括壳体,并且壳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汽车的后排的乘客进行吹面的后吹面风口以及进行吹脚的后吹脚风口。后吹面风口与后吹脚风口均可以通热流和冷流,以分别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升温和降温。
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壳体上的后吹面风口通常设置在后吹脚风口的上方,热流总是以吹面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升温,而冷流则是以吹脚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对汽车的后排进行降温,前者容易致使乘客的头部升温较快而感到昏沉,后者容易致使乘客的腿部降温较快而感到冰冷,用户的舒适性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车载空调及汽车,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温度调节时用户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后排风道结构包括:
7.壳体,其中空设置,并且设置有后排通道;
8.其中,所述车载空调包括调节机构,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后排通道中,用于加热或者冷却所述后排通道内的气流;和
9.肋板,其设置在所述后排通道内,并将所述后排通道分隔为位置在上的暖风通道以及位置在下的冷风通道;
10.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后排风口,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动至汽车的后排,所述后排风口包括靠近所述暖风通道设置的后吹脚风口以及靠近所述冷风通道设置的后吹面风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12.蒸发器,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冷风通道中,用于冷却气流;和
13.暖风芯体,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暖风通道中,用于加热气流;
14.所述壳体内转动设置有暖风前风门和混合风门,所述暖风前风门和所述混合风门设置在所述后排通道内;
15.其中,所述暖风前风门和所述混合风门转动至水平位置以分别将所述暖风通道和所述冷风通道开启;
16.所述暖风前风门和所述混合风门转动至竖直位置以分别将所述暖风通道和所述冷风通道关闭。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暖风前风门和所述暖风后风门依
次设置在所述暖风通道中,并且位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两侧;
18.其中,所述暖风前风门和所述暖风后风门转动至竖直位置以将所述暖风芯体封闭;
19.所述暖风前风门和所述暖风后风门转动至竖直位置以保持所述暖风通道的开启状态。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暖风芯体靠近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肋板相抵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转动设置有后风门,用于控制所述后吹脚风口和/或所述后吹面风口的启闭,所述后风门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后吹脚风口和所述后吹面风口之间的位置,并且仅设置有一个。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吹脚风口和所述后吹面风口所在的侧壁倾斜设置;
23.其中,所述后风门转动至与该侧壁垂直的位置以将所述后吹脚风口和所述后吹面风口均开启;
24.所述后风门转动至与该侧壁平行的位置以将所述后吹脚风口或者所述后吹面风口关闭。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吹脚风口和所述后吹面风口间隔设置。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肋板水平设置。
2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
2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车载空调。
29.本技术通过肋板将后排通道划分为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并将后吹脚风口靠近暖风通道设置,将后吹面风口靠近冷风通道设置,可以避免乘客的头部升温较快而感到昏沉,以及避免乘客的腿部降温较快而感到冰冷,进而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温度调节时用户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流流经后排风道结构的暖风通道时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流流经后排风道结构的冷风通道时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排风道结构的的后风门关闭时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壳体;11、前排通道;12、后排通道;121、暖风通道;122、冷风通道;13、肋板;14、导向板;2、进气机构;3、分隔板;4、前排风口;5、后排风口;51、后吹脚风口;52、后吹面风口;53、后风门;6、调节机构;61、前蒸发器;62、后蒸发器;63、暖风芯体;71、暖风前风门;72、混合风门;73、暖风后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
想。
37.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8.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后排风道结构包括:
40.壳体1,其中空设置,并且设置有后排通道12;
41.其中,车载空调包括调节机构6,其至少部分设置在后排通道12中,用于加热或者冷却后排通道12内的气流;和
42.肋板13,肋板13设置在后排通道12内,并将后排通道12分隔为位置在上的暖风通道121以及位置在下的冷风通道122;
43.其中,壳体1设置有后排风口5,用于引导气流流动至汽车的后排,后排风口5包括靠近暖风通道121设置的后吹脚风口51以及靠近冷风通道122设置的后吹面风口52。
4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机构2,例如,涡轮鼓风机,其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其进气方式为强制进气。
45.更具体地说,壳体1内设置有分隔板3,以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述的后排通道12以及前排通道11,其中,后排通道12为壳体1的内部空间位于分隔板3下方的部分,前排通道11为壳体1的内部空间位于分隔板3上方的部分。后排风口5设置在壳体1靠近后排通道12的侧壁上,并且设置在壳体1远离进气机构2的一端。壳体1还设置有前排风口4,用于引导气流流动至汽车的前排。
46.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进气机构2将气流送入壳体1的内部后,气流可以沿分隔板3的两侧分别流动,以分别流动至前排通道11和后排通道12内,并进一步地分别流经前排风口4而被送往汽车的前排,以及流经后排风口5而被送往汽车的后排。并且,流动至后排通道12内的气流可以沿肋板13的上方的一侧或者沿肋板13的下方的一侧流动,以分别流动至暖风通道121和冷风通道122内。
47.由于在本技术的后排通道12中,暖风通道121的位置在上而冷风通道122的位置在下,并且后吹脚风口51靠近暖风通道121设置而后吹面风口52靠近冷风通道122设置,因此当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冷时,大部分的冷流流经后吹面风口52,而其余的小部分的冷流流经后吹脚风口51,在此状态下,流经后吹面风口52处的冷流的温度低于流经后吹脚风口51处的冷流的温度约3-5摄氏度;并且由于冷流的自重较重,因此冷流可以以自上而下的下沉的方式对汽车的后排进行降温。而当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热时,大部分热流流经后吹脚风口51,而其余的小部分的气流流经后吹面风口52,在此状态下,流经后吹面风口52处的热流的温度低于流经后吹脚风口51处的热流的温度约3-5摄氏度;并且由于热流的自重较轻,因此热流可以以自下而上的上浮的方式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升温。
48.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肋板13将后排通道12划分为热风通道111和冷风通道112,并将后吹脚风口51靠近暖风通道121设置,将后吹面风口52靠近冷风通道122设置,可以避免乘客的头部升温较快而感到昏沉,以及避免乘客的腿部降温较快而感到冰冷,进而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温度调节时用户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49.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
50.蒸发器,其至少部分设置在冷风通道122中,用于冷却气流;和
51.暖风芯体63,其至少部分设置在暖风通道121中,用于加热气流;
52.壳体1内转动设置有暖风前风门71和混合风门72,暖风前风门71和混合风门72设置在后排通道12内;
53.其中,暖风前风门71和混合风门72转动至水平位置以分别将暖风通道121和冷风通道122开启;
54.暖风前风门71和混合风门72转动至竖直位置以分别将暖风通道121和冷风通道122关闭。
5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蒸发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排通道11内的前蒸发器61以及设置在后排通道12内的后蒸发器62。其中,后蒸发器62垂直设置在分隔板3靠近进气机构2的一端,其内部循环设置有冷源,例如,后蒸发器62与压缩机连通,冷源即为压缩机的制冷剂。
56.更具体地说,暖风芯体63贯穿分隔板3设置,并且分隔板3设置在暖风芯体63的中间位置,以使得暖风芯体63可以同时对前排通道11和后排通道1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暖风芯体63内有热源进行循环,例如,暖风芯体63与汽车的发动机的冷却水箱相连通,热源即为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
57.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暖风前风门71开启,而混合风门72关闭时,气流流向暖风通道121,并经由暖风芯体63加热,若在此之前,气流未被前蒸发器61降温冷却,车载空调则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热;若在此之前,气流被前蒸发器61降温冷却,车载空调则对汽车的后排进行除湿和制热。
58.如图3所示,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暖风前风门71关闭,而混合风门72开启时,气流则流向冷风通道122,若在此之前,气流被前蒸发器61降温冷却,车载空调则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冷;若在此之前,气流未被降温冷却,车载空调则仅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外循环的通风。
59.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1内还转动设置有暖风后风门73,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暖风前风门71和暖风后风门73依次设置在暖风通道121中,并且位于暖风芯体63的两侧;
60.其中,暖风前风门71和暖风后风门73转动至竖直位置以将暖风芯体63封闭;
61.暖风前风门71和暖风后风门73转动至竖直位置以保持暖风通道121的开启状态。
62.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暖风后风门73与暖风前风门71采用相同的结构,其与暖风前风门71、后排通道12内的肋板13相配合,以将暖风芯体63进行封闭,进而在车载空调制冷时减小冷流与暖风芯体63之间的热量交换和热能辐射,以保障车载空调的制冷效果。
63.如图1和图2所示,暖风芯体63靠近肋板13的一端与肋板13相抵接。
64.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暖风芯体63靠近肋板13的一端与肋板13的中部相抵接,以使得暖风芯体63的端部与肋板13之间不易产生间隙,进而避免气流从该间隙通过
而不被暖风芯体63加热,保障了暖风芯体63对流经暖风通道121的气流的加热效果。
65.如图1-3所示,壳体1内转动设置有后风门53,用于控制后吹脚风口51和/或后吹面风口52的启闭,后风门53通过转轴设置在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之间的位置,并且仅设置有一个。
66.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后风门53的转轴转动设置在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之间,而后风门53则沿远离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的方向延伸,后风门53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形。
67.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后风门53转动至半圆形轨迹的中间位置时,将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均开启。
68.如图4所示,当后风门53转动至半圆形轨迹的任意一侧时,将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中的一个关闭。本实施例以关闭后吹面风口52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后排通道12内的气流仅能流经后吹脚风口51。
69.如图1所示,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均需要关闭时,可以通过同时关闭暖风前风门71和混合风门72来实现。
70.本技术仅采用一个后风门53来控制吹脚风口和吹面风口的启闭,减少了后风门53的使用数量,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71.如图1-3所示,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所在的侧壁倾斜设置;
72.其中,后风门53转动至与该侧壁垂直的位置以将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均开启;
73.后风门53转动至与该侧壁平行的位置以将后吹脚风口51或者后吹面风口52关闭。
74.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所在的侧壁倾斜设置,并且后风门53转动至与该侧壁垂直时,可以对气流起到阻碍和导向的作用。
75.如图2所示,具体地说,当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热或者进行除湿和制热时,流向的后吹脚风口51的热流可以在后风门53的阻碍和导向作用下几乎全部流经后吹脚风口51,进而避免其部分向下流动而流经后吹脚风口51。
76.如图3所示,当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冷或者进行外循环的通风时,流向后吹面风口52的冷流则可以在后风门53的阻碍和导向作用下几乎全部流经后吹面风口52,进而避免其部分向上流动而流经后吹脚风口51。
77.综上所述,后风门53采用上述布置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大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处的温差,以加速热流在汽车的后排的上浮或者冷流在汽车的后排的下沉,进而达到使得汽车的后排快速升温或者降温的目的,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78.如图1所示,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间隔设置。
79.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保持间隔,以使得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用于后风门53的转轴进行安装的位置,进而使得后风门53转动至与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所在的侧壁相平行时,可以更好与该侧壁进行贴合,保证了后风门53对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的封闭效果。
80.如图1-3所示,肋板13水平设置。
81.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肋板13水平设置在后排通道12内,以与分隔板3保持平行,其可以对流经暖风通道121和冷风通道122的气流均进行导向,以使得暖风通道121
和冷风通道122内的气流均可以以较短的路径流动至后吹脚风口51和后吹面风口52,进而达到减小气流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的目的。
82.本技术一种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在本技术的后排通道12中,暖风通道121的位置在上而冷风通道122的位置在下,并且后吹脚风口51靠近暖风通道121设置而后吹面风口52靠近冷风通道122设置,因此当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冷时,大部分的冷流流经后吹面风口52,而其余的小部分的冷流流经后吹脚风口51,在此状态下,流经后吹面风口52处的冷流的温度低于流经后吹脚风口51处的冷流的温度约3-5摄氏度;并且由于冷流的自重较重,因此冷流可以以自上而下的下沉的方式对汽车的后排进行降温。而当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制热时,大部分热流流经后吹脚风口51,而其余的小部分的气流流经后吹面风口52,在此状态下,流经后吹面风口52处的热流的温度低于流经后吹脚风口51处的热流的温度约3-5摄氏度;并且由于热流的自重较轻,因此热流可以以自下而上的上浮的方式对汽车的后排进行升温。
83.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肋板13将后排通道12划分为热风通道111和冷风通道112,并将后吹脚风口51靠近暖风通道121设置,将后吹面风口52靠近冷风通道122设置,可以避免乘客的头部升温较快而感到昏沉,以及避免乘客的腿部降温较快而感到冰冷,进而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对汽车的后排进行温度调节时用户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8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包括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车载空调的后排风道结构。
8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车载空调。
86.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