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模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10:34: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离心铸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灰铁管离心铸造的管模。


背景技术:

2.dn80-dn200灰铁管的管模在离心铸造过程中,管模转速很快,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管模极易产生弹性范围内的挠性弯曲,管模停转后,依然为水平状态。由于管模的挠性弯曲,使得离心铸造的灰铁管产生弯曲,给后面的生产工序带来麻烦,如外磨、内磨、切头定尺等,均需要灰铁管在拖轮上转动完成,由于灰铁管弯曲,使得转动不平稳,加工质量变差,重复加工次数增加,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所以,在拔管后,需要对灰铁管进行校直,以减轻后续灰铁管精整的负担。
3.公告号cn2359029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型管模。在管模的大部分外表面有序排列长条形相互平行的散热凸起,高度2-30mm之间,可有效增加管模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速度,延长管模寿命。公告号cn20152478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铸管管模。在离心管模模体外壁上有沟纹、凹坑、凹槽、凸点或凸筋,可提高铸钢的凝固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公告号cn201744636u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离心铸管管模,减小了管模壁厚,增加了加强筋。上述三个专利的共同点是,均用于离心铸造带有承口的球铁管,而且所述凹槽或凸筋、加强筋等在管模的外壁周向分布。这种结构对于灰铁管管模而言,在管模高速转动过程中,防止挠性弯曲的作用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灰铁管离心铸造的管模,在相同转速条件下,管模不产生挠性弯曲。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模分为管模滚带和管模筒体,在管模筒体外壁固定有纵向的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该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在管模的周向均布。
6.进一步,所述管模滚带两侧设计有无筋带,该无筋带的宽度为50-150m
7.进一步,所述轴向凸起为弧形、或梯形、或方形,高度不超过10mm。
8.进一步,所述轴向筋板为板状、或梯形、或三角形、或齿状,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高度为30-80mm。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管模筒体外壁上的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增加了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避免了管模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防止了灰铁管弯曲。
附图说明
10.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实施例4截面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实施例5截面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实施例6截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轴向凸起、2-管模滚带、3-管模筒体、4-轴向筋板、5-无筋带、6-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述纵向为管模的旋转轴线方向,也就是轴向。下述周向,是管模的圆周方向。下述径向,即管模的直径方向。下述截面,即管模的径向平面。
18.实施例1。
19.灰铁管与球铁管的管线功能不同,连接方式也不相同。球铁管采用承口和插口连接方式,所以其离心管模也有承口端和插口端。而灰铁管没有爱球铁管的承插口,其离心管模为通长的筒体。
20.附图1为本实施例管模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将管模分为管模滚带2和管模筒体3,管模滚带2是由托轮6支撑管模高速旋转的位置。本实施例管模滚带2为凸出型,即管模滚带2的外径大于管模筒体3的外径,托轮6为凹槽型,利用托轮凹槽与凸出的管模滚带之间的作用,防止管模高速转动时产生轴向位移。
21.在管模筒体3的外壁上,加工有纵向的轴向凸起1,轴向凸起1相互平行,与管模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在管模筒体3截面上圆周均布,如附图1的a-a视图。轴向凸起1为弧形,可采用自动埋弧焊机堆焊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梯形、方形,采用龙门刨床加工而成。从加工成本和管模动平衡角度考虑,宜采用自动埋弧焊机堆焊后,再上龙门刨床机加工的加工方式。
22.轴向凸起1在整个管模筒体3的外壁纵向分布,由于受到管模外壁与托轮凹槽上缘之间距离的限制,轴向凸起1的高度一般不高,不高于10mm,虽然对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贡献不是很大,但对于规格较大的管模而言,由于其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较小,依然可以避免灰铁管弯曲。
23.实施例2。
24.附图2为本实施例管模结构示意图,管模滚带2为凹槽型,即管模滚带2的外径小于管模筒体3的外径。与实施例1相比,管模滚带2的结构可避免对自动埋弧焊机堆焊、刨床机加工的不利影响,但管模滚带2处管模壁厚较小,承受的循环应力较大,易造成管模的使用寿命降低。
25.本实施例在管模筒体3的外壁上设计有轴向筋板4,该轴向筋板4的分布同实施例1,也是相互平行,与管模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在管模筒体3截面上圆周均布,区别在于其高度尺寸,轴向筋板4的高度在30-80mm之间,与管模的壁厚及规格相关。管模规格越小,离心转速越高,轴向筋板4的高度偏上限。管模壁厚尺寸较小,挠性弯曲越大,则轴向筋板4的高度偏上限。
26.轴向筋板4事先加工成统一尺寸,然后在管模筒体3外壁划线、电焊固定,最后焊接完成。焊接时,宜考虑焊接应力,防止轴向筋板4变形,否则严重影响管模的动平衡。
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轴向筋板4的高度大大增加,大大增加了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避免了管模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杜绝了灰铁管弯曲现象。
28.实施例3。
29.实施例2的轴向筋板4起到了预期目的和作用,但给装卸管模带来麻烦。管模滚带2的部位为尺寸精密部位,不得作为吊运时的钢丝绳受力点。即使使用软带吊运,也增加了管模滚带2放置在托轮6上的难度。如果管模筒体3作为吊运受力点,则轴向筋板4可能产生变形,造成管模动平衡不稳定。若在管模两端的内壁作为吊运受力点,必须在吊钩与管模内壁之间增加软垫,防止内壁造成磕碰伤,影响灰铁管的外观质量。
30.附图3为本实施例管模结构示意图,管模滚带2为凸出型,在管模滚带2的两侧,为没有焊接轴向筋板4的无筋带5。该无筋带5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便于吊运,钢丝绳可以在无筋带5处作为受力点吊运管模,方便快捷;另一个作用是,解决了管模外壁与托轮凹槽上缘之间距离的限制,也就是说,轴向筋板4与托轮6不冲突,可以将实施例1中高度较低的轴向凸起1改为高度较高的从而增加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
31.轴向筋板4高度与实施例2中的一致,为30-80mm。无筋带5的宽度为50-150mm,无筋带5的宽度与托轮6的结构及管模驱动机构的布置有关,也与管模的规格有关。管模规格越小,离心转速越高,无筋带5的宽度偏下限。
32.根据结构梁的受力变形原理,在梁的支点处无挠度,只有在梁的中点处挠度最大。所以,本实施例在管模滚带2两侧的无筋带5位置不设计轴向筋板4,对管模的挠性变形几乎没有影响,而且,减小了轴向筋板4的用料和焊接工作量。
33.实施例4。
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的改进或替换,如附图4所示,将实施例3中的轴向筋板4由板状或矩形替换为齿状,与齿轮的啮合齿的形状类似。
35.实施例5。
36.本实施例同样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的改进或替换,如附图5所示,将实施例3中的轴向筋板4由板状或矩形替换为三角形。
37.实施例6。
38.本实施例同样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的改进或替换,如附图6所示,将实施例3中的轴向筋板4由板状或矩形状替换为梯形。
39.上述灰铁管管模在加工完成后,离心浇注使用前,最好做动平衡检测,采用加工或焊补的方式调整其动平衡。
4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从管模的动平衡角度考虑,管模筒体3外壁的轴向凸起1和轴向筋板4是周向均布的,其形状是一致的。本实用新型不排除多种形状的混合使用,比如,在调整动平衡的过程中,轴向筋板4加工成其他形状。
4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点是,为废旧管模的重新利用提供了思路。如dn250规格的灰铁管市场需求量不大,如果储备dn250管模造成资金占用,可以将内壁因热疲劳造成龟裂而报废的dn200管模加工利用,将其内壁尺寸加工到dn250,壁厚减薄后,利用轴向筋板4增加其强度和挠度。这样,既可以满足dn250灰铁管的生产,也减少了资金占用。
42.本实用新型在管模筒体3外壁上加工轴向凸起1或轴向筋板4,增加了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避免了管模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有效防止了灰铁管弯曲。实施例3的管模已经在dn100灰铁管生产中使用,生产的dn100灰铁管直线度良好,不用校直直接进入精整线。目前已经开始对dn150以下的管模进行改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