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30 20:26: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台式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的产品形态主要是两种模式:模式一,独立主机加显示器;模式二,发挥主机功能的功能件设置在显示器的一体机。
3.但是,独立主机加显示器的产品存在线缆接线多以及占用桌面空间大等问题。而一体机虽然可以解决线缆接线多以及占用桌面大的问题,但由于功能件设置在显示器,存在功能件无法快速更换以及升级的问题。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主机功能件的一体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机,用以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主机功能件的台式pc。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机,该一体机作为终端设备使用。该一体机包括主机和显示器,显示器具有显示屏。在实际应用时,主机可插拔地置于显示屏的容纳腔内。该容纳腔的开口可位于显示屏周侧中的任意一侧。一般显示屏的“正面”用于显示画面,与“正面”相对的一侧作为显示屏的背部,因而上述“周侧”是指显示屏的“顶部”、“底部”、“左侧”以及“右侧”。为了实现主机与显示屏之间的信号传输,显示屏的容纳腔内设有第一连接组件,主机设有第二连接组件,当主机完全安装于容纳腔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即主机的插拔方向)。换句话说,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与主机插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同时,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显示屏所在平面,当然,该平行可以为近似平行。
7.本技术提供的一体机在显示屏内设置容纳腔,且将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在显示屏周侧,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实现对主机的插拔操作,可以便于用户更换或者升级主机内的硬件设备。同时,显示器的第一连接组件与主机的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方向与主机的插拔方向垂直,可以避免主机插拔过程中沿插拔方向施加在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力较大、破坏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从而可以提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8.在具体设置显示屏的结构时,示例性的,该显示屏包括用作画面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和用于支撑以及保护作用的后壳。具体来说,后壳设于显示面板的背部、且与显示面板之间配合形成放置空间,而该放置空间内设置有插拔机构,且放置空间的一部分作为容纳腔。该插拔机构用于实现主机相对显示器的插拔操作,可以提升用户在插拔操作时的体验感。
9.在具体设置插拔机构的结构时,该插拔机构包括用于承载主机的底板和用于将主机锁定在容纳腔内部的锁定组件。当主机自容纳腔开口进入容纳腔,底板承载主机,且可随
主机在第一方向上沿插入方向移动,直至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主机安装于容纳腔内;当需要自容纳腔移出主机时,可将锁定组件的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以实现主机的拔出操作。应理解,该锁定组件可增强主机与显示器连接的稳定性,且可在需要拔出主机时实现快捷解锁。当然,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显示屏的顶部、左侧或者右侧时,还可以不设置锁定组件。
10.在具体设置锁定组件的结构时,示例性的,锁定组件包括设于底板的锁扣、与锁扣配合且设于后壳的挂钩。挂钩具有卡合工位和展开工位,当挂钩处于卡合工位时,挂钩卡合锁扣、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当挂钩处于展开工位时,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锁定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挂钩由卡合工位切换至展开工位的驱动组件和用于驱动该驱动组件的按钮部。具体来说,用户可按压按钮部贯穿后壳、且位于后壳背部的部分,以使得驱动组件驱动挂钩由卡合工位切换至展开工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挂钩由卡合工位切换至展开工位过程中,挂钩自卡合锁扣状态展开,锁定组件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用户按压按钮部即可实现一键解锁锁定组件的功能。
11.在具体设置该驱动组件时,示例性的,可设置插拔组件还包括安装于容纳腔、且与后壳相对固定的支架,使得底板与支架沿第一方向排列,满足底板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架移动;而驱动组件可以为抵设于底板与支架之间的弹簧组。当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弹簧组处于蓄能状态,以在挂钩由卡合工位切换至展开工位时提供驱动力。当然,驱动组件还可以便于主机的拔出操作。具体来说,驱动组件还可在锁定组件由锁定状态切换解锁状态后,继续为底板施加沿主机拔出方向的驱动力,以使主机更加顺畅地自容纳腔的开口移出。
12.当然,为了便于底板在相对支架移动过程中,移动状态更加稳定,插拔机构还可包括用于在底板移动过程中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示例性的,该导向组件包括设于底板朝向支架一侧的第一导向件和设于支架朝向底板一侧的第二导向件,该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对应。在底板相对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第一导向件可相对与其对应的第二导向件移动。应理解,底板与支架之间可根据需求设置多对对应的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
13.此外,还可设置插拔机构包括用于限定底板移动距离的限位组件,以更加准确地限定底板相对支架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示例性的,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支架朝向底板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该导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位于靠近支架的一侧且背离支架,第一限位面用于限定底板沿主机插入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第二限位面用于限定底板沿主机的拔出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还包括设于底板朝向支架一侧、且与导槽对应的限位块,每块限位块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嵌入与其对应的导槽。应理解,底板与支架之间可根据需求设置多对对应的导槽与限位块结构。
14.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沿垂直插拔方向的连接操作,本技术提供的一体机中插拔机构还可包括设于放置空间内的倾斜导轨。具体来说,该倾斜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具有夹角,且夹角中朝向容纳腔开口一侧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连接组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底板,且沿倾斜导轨延伸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倾斜导轨。在主机进行插拔操作时,底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组件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底板移动,且第一连接组件沿倾斜导轨延伸方向相对倾斜导轨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连接组件的上述移动过程最终形成第一连接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主机的运动。具体来说,在主机插入容纳腔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沿第二方向相对主机移
动,直至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主机拔出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由连接第二连接组件的状态沿第二方向、向远离主机的方向移动。该插拔机构可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便捷安装与拆离。
15.为了实现显示器与主机之间的信号传输,示例性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配合形成高速高密连接器。值得注意的是,该高速高密连接器可以支持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2.1/dp(displayport,显示接口)2.0/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4等高速信号的传输以及250w@12v的供电。示例性的,当主机安装于容纳腔,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时,主机的操作功能可通过高速高密连接器转移至显示器实现,同时该高速高密连接器可以实现显示器对主机的供电。在具体设置时,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设有高速高密连接器的公端,第二连接组件设有高速高密连接器的母端,以便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快速连接。
16.在具体设置主机的结构时,主机包括机箱,机箱内设有主板,主板上安装有功能器件,且第二连接器与主板之间信号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板上的功能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为了维持功能器件的正常运转,主机内还可设有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可将机箱内热量传递至机箱外部,以降低机箱内部环境温度,从而为功能器件散热。示例性的,散热结构可包括散热器和风扇结构。
17.为了实现主机的散热需求,一方面,在具体设置主机时,可在机箱用于朝向后壳的一侧设置进风口,在机箱用于与底板抵接的一侧设置出风口,以在进风口与出风口间形成机箱内的气体流动通道。当然,为了避免出风口被底板堵塞,可在底板对应位置设置镂空开口或者将底板与出风口位置错开。另一方面,在具体设置显示器时,可在显示屏的后壳设有镂空区域。具体来说,镂空区域可被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沿显示屏的底部至顶部方向排列。由于热空气一般会上升,则该第一区域对应机箱的进风口、作为显示屏的进风口。相应的,第二区域作为显示屏的出风口。
18.在具体设置显示器时,一般显示器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显示屏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架,该支撑架用于连接底座和显示屏。示例性的,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显示屏仰角可调地安装于该支撑架。此外,该支撑结构或者显示屏上可以设置第三连接组件。具体来说,第三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实现显示器的正常功能,且第三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间信号连接,以在第三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间形成连接通路。
19.本技术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还可拔出显示器的容纳腔作为独立主机使用,基于此,主机上还可以设有第四连接组件,具体来说,该第四连接组件包括电源接口,还包括rj45接口、hdmi接口或者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串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在主机作为独立主机使用时,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可能。
20.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主机的第四连接组件仅设有电源接口时,可采用线缆连接主机的电源接口和显示器,以便显示器为主机供电。同时,采用显示器的第一无线模块和主机的第二无线模块,实现主机与显示器间的数据连接。
21.另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主机的第四连接组件仅设有电源接口时,可采用线缆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以为主机供电。同时,采用显示器的第一无线模块和主机的第二无线模块,实现主机与显示器间的数据连接。
22.另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主机的第四连接组件设有各接口时,可采用不同线缆独立连接主机各接口,以满足主机的供电和网络需求。同时,可采用线缆连接主机与显示器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
23.另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主机的第四连接组件设有各接口时,可采用不同线缆独立连接主机各接口,以满足主机的供电和网络需求。同时,可连接显示器的第一无线模块和主机的第二无线模块,以实现主机与显示器间的数据连接。
附图说明
24.图1为现有技术中台式pc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现有技术中台式pc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现有技术中台式pc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结构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的立体结构图;
29.图6为图5中所示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插拔操作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插拔操作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插拔操作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3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结构图;
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插拔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插拔机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插拔机构的部分结构另一示意图;
38.图15为图14中平面n处的截面图;
39.图16为图14中面m处的截面图;
40.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插拔操作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41.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9为图18中一体机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43.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44.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45.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46.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主机插拔操作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47.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记:001-台式pc;01-显示器;02-主机;03-线缆;10-一体机;1-显示器;11-显示屏;111-显示面板;112-后壳;12-支撑结构;121-底座;122-支撑架;13-插拔机构;131-底板;132-锁定组件;1321-锁扣;1322-锁定壳体;1323-按钮部;1324-挂钩;133-支架;134-弹簧组;135-导向套;136-导向柱;137-导槽;138-限位块;139-倾斜导轨;1391-燕尾槽;14-第一连接组件;141-公端;142-定位针;143-燕尾头;15-t形导轨;16-第三连接组件;17-线缆;2-主机;21-第二连接组件;211-母端;212-定位导套;22-第四连接组件;23-开关键;24-机箱;25-主板;251-gpu模组;252-第二无线模块;253-cpu模组;254-内存;26-散热结构;
261-散热器;262-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作为终端设备,通常用于非移动的计算、渲染和文件处理等工作场景。具体来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为台式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
50.图1为现有技术中台式pc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出的结构,台式pc001的显示器01与主机02独立设置。但是,图1中台式pc001中显示器01与主机02所占空间较大,且显示器01与主机02上连接有多根线缆03,会影响美观性。
51.图2为现有技术中台式pc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出的结构,台式pc001将发挥主机02功能的结构件设于显示器01内部。虽然图2中所示出的台式pc001相比图1中所示出的台式pc001解决了线缆03较多以及主机02单独设置空间占用较大的问题,但是由于显示器01与主机02的寿命周期不同步,主机02会先于显示器01老化。而由于主机02设置在显示器01内部,主机02很难快速更换和进行升级。
52.图3为现有技术中台式pc001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出的结构,主机02设置在显示器01的支架04的底座内,且底座上设有连接接口a,该连接接口a使得显示器01与底座内主机02形成一体式计算机的形态。虽然图3中所示出的台式pc001相对于图2中所示出的台式pc001将主机02从显示器01的显示部移动至底座内,但是在升级主机02时,仍然需要将主机02从显示器01底座上拆除,拆卸和安装比较繁琐,依旧存在线缆外露情况,影响台式pc001整体的美观性。
5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机,用以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主机功能件的台式pc。
54.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在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
55.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5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57.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结构图。如图4所示出的结构,该一体机10包括可以进行信号传输的显示器1和主机2。具体来说,显示器1包括显示屏11和支撑结构12,该显示屏11具有容纳腔b,该容纳腔b的开口位于显示屏11的周侧。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从容纳腔b的开口对主机2进行插拔操作,便于用户更换或者升级主机2内的硬件设备,可以解决显示器1与主机2生命周期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产品适应性,降低消费者的成本。同时,
由于主机2设于显示器1的容纳腔b内,可以减少主机2对外的连线,使得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10外观可以简洁化、美观化。
58.请继续参考图4所示出的结构,支撑结构12可以根据用途划分为底座121和支撑架122。支撑架122连接显示屏11与底座121,对显示屏11进行支撑。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出的结构,显示屏11仰角可调的安装于支撑架122,以满足用户不同角度使用需求。示例性的,支撑架122可以支持显示屏11仰角在0-30度范围内调整并锁定。如图4所示出的结构,当容纳腔b的开口设于显示器1的底部端面时,可以在将显示屏11相对支撑架122倾斜到一定角度的时候,从显示屏11的下部拔出或者插入主机2。
5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10的立体结构图。如图5所示出的结构,显示屏11的“正面”安装有如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111,该显示面板111用于显示画面;相应的,与“正面”相对的一侧作为显示屏11的“背面”,该显示屏11的“背面”安装有如图5所示出的后壳112;而显示屏11的“周侧”是指显示屏11的“顶部端面”、“底部端面”、“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面”。应理解,容纳腔b的开口并不限于图4所示出的设于显示屏11的底部端面,该容纳腔b的开口还可根据需求设于显示屏11的“顶部端面”、“底部端面”或者“左侧端面”,在此不再赘述。
60.图6为图5中所示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5中所示出的结构参考图6,显示面板111与后壳112间形成放置空间c,该放置空间c的一部分形成容纳腔b,且放置空间c内设有用于实现主机2插拔功能的插拔机构13。
61.图7为主机2插拔操作的状态示意图。当主机2进行插拔操作时,沿图7中所示出的方向d相对放置空间c移动。具体来说,当主机2进行插入操作时,主机2相对容纳腔b在方向d上向上移动;当主机2进行拔出操作时,主机2相对容纳腔b在方向d上向下移动。值得注意的是,放置空间c内设有第一连接组件14,该第一连接组件14用于与主机2进行连接,以实现显示器1与主机2之间的信号传输。如图7所示出的结构,显示器1的第一连接组件14与主机2的连接方向与主机2的插拔方向d垂直,从而可以避免主机2插拔过程中沿插拔方向d施加在第一连接组件14与主机2之间的力较大、破坏显示器1与主机2的连接结构,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器1与主机2的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62.应理解,显示器1的第一连接组件14与主机2的连接方向还平行于显示器1内显示屏11所在平面。值得注意的是,该平行关系还可以为近似平行,在此不再赘述。
63.示例性的,为保证主机2插拔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14与主机2之间形成可靠和精确的对接操作,可以在放置空间c中设置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连接组件14,保证连接时主机2两侧受力相对平衡。
64.具体来说,当用户需要安装主机2时,可如图8所示出的结构,将主机2从显示屏11的下部端面开口插入容纳腔b(容纳腔b被主机2遮盖,故未标识出),主机2推动底板131在方向d上向容纳腔b内部方向运动,底板131与后壳112上配合安装有锁定组件132,该锁定组件132可增强主机2与显示器1连接的稳定性,且可在需要拔出主机2时实现快捷解锁。具体来说,当主机2嵌入容纳腔b的预设位置,锁定组件132如图9所示处于锁定状态;当用户需要取出主机2时,可将锁定组件132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以使主机2可自开口移出容纳腔。
65.当然,容纳腔b的开口还可位于显示屏11的“顶部端面”、“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
面”时,还可以选择不设置锁定组件132,具体可根据使用需求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66.图10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锁定组件132的结构。请结合图9参考图10所示出的结构,底板131上安装有锁扣1321,后壳112上安装锁定壳体1322,该锁定壳体1322内设有按钮部1323和挂钩1324。该按钮部1323贯穿后壳112、且部分位于后壳112的背部,以便于用户一键解锁锁定组件132。挂钩1324设置在按钮部1323朝向底板131一侧、且与按钮部1323在o处枢接,该挂钩1324可在随按钮部1323沿b方向可移动地同时、相对按钮部1323绕枢接处o旋转。
67.如图10所示出的结构,具体来说,锁扣1321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突出部f,按钮部1323上设有两个挂钩1324,挂钩1324与锁扣1321上的突出部f一一对应。
68.当锁扣1321随底板131沿方向d向靠近锁定壳体1322方向移动时,底板131上的锁扣1321向上运动;在锁扣1321抵住按钮部1323下表面后,锁扣1321推动按钮部1323沿方向d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按钮部1323逐渐深入锁定壳体1322,挂钩1324绕与按钮部1323的枢接处o旋转至如图10中位置、且锁住对应的突出部f。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锁定壳体1322防止挂钩1324绕与按钮部1323的枢接处o旋转,挂钩1324处于卡合工位,锁定组件132处于锁定状态。
69.当用户按压按钮部1323时,挂钩1324随按钮部1323向下移动,且在该过程中推动底板131沿方向d向下移动,两个挂钩1324与按钮部1323的枢接处o露出锁定壳体1322,两个挂钩1324可在驱动组件作用下分别绕枢接处o旋转、张开,挂钩1324由卡合工位切换至展开工位,释放锁扣1321,锁定组件132完成解锁动作,可以实现一键释放。上述驱动组件的结构会在后续结构中进行具体描述。
70.图11为插拔机构1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9参考图11所示出的结构,该插拔机构13还包括设置在后壳112的支架133,该支架133与底板131沿方向d排列。应理解,底板131可相对支架133沿方向d移动。
71.请继续参考图11所示出的结构,底板131与支架133之间设有弹簧组134,该弹簧组134作为驱动组件分别连接底板131和支架133,用于在锁定组件132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为底板131提供沿方向d向下移动的驱动力。具体来说,弹簧组134在挂钩1324由卡合工位切换至展开工位时提供驱动力。应理解,当锁定组件132处于锁定状态时,弹簧组134处于蓄能状态。示例性的,弹簧组134为压缩蓄能状态。
72.当然,弹簧组134还可以便于主机的拔出操作。具体来说,弹簧组134还可在锁定组件132由锁定状态切换解锁状态后,继续为底板131施加驱动力,以使主机2更加顺畅地自容纳腔b的开口移出。
73.值得注意的是,该弹簧组134还可在底板131距离支架133最远时具有一定的蓄能。
74.此外,底板131与支架133之间还设有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可以提升底板131相对支架133移动的稳定性。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该导向组件为设置在底板131上的导向套135以及设置在支架133上的导向柱136,该导向套135与导向柱136对应,且每个导向套135可沿方向d移动地套设在与其对应的导向柱136外侧。应理解,图11中所示出的底板131与支架133之间示例性的设有两套导向套135与导向柱136结构。当然,还可以根据需求更改导向套135与导向柱136的数目,在此不再赘述。
75.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增强弹簧组134的稳定性,可将弹簧组134中的弹簧套设在每
对对应的导向套135与导向柱136外侧;且为了避免导向组件干扰锁定组件132,锁定组件132可设于两套导向套135与导向柱136结构中间。
76.请继续参考图11所示出的结构,还可设置插拔机构13包括用于限定底板131移动距离的限位组件,以更加准确的限定底板131相对支架133的移动距离。示例性的,该限位组件包括:导槽137和限位块138。具体来说,导槽137设于支架133朝向底板131一侧、且沿方向d延伸,且该导槽137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中第一限位面用于限定底板131沿方向d向上的最大移动距离,第二限位面用于限位底板131沿方向d向下最大移动距离;限位块138设于底板131朝向支架133一侧、且与导槽137对应,每块限位块138可沿方向d移动地嵌入与其对应的导槽137。
77.应理解,底板131与支架133之间可根据需求设置多对对应的导槽137与限位块138结构。示例性的,图11中设置有两对一样对应的导槽137和限位块138,且两对导槽137与限位块138相对设置。
78.图12为插拔机构1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出的结构,插拔机构13还可包括倾斜导轨139。具体来说,该倾斜导轨139的延伸方向与方向d具有夹角,且夹角中朝向容纳腔开口一侧的夹角θ为锐角。示例性的,该夹角θ为25度。
79.请继续参考图12中所示出的结构,每个第一连接组件14可沿倾斜导轨139滑动地安装于倾斜导轨139,且该第一连接组件14可沿方向e滑动地安装于底板131。值得注意的是,该方向e垂直于方向d。在主机2进行插拔操作时,主机2带动底板131沿方向d移动,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4沿方向e向相对底板131移动,且第一连接组件14沿倾斜导轨139延伸方向相对倾斜导轨139移动。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4与底板131以及倾斜导轨139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实现插拔力方向的转换,将上下安装的插拔力的一部分转换为垂直于安装方向与主机2对接的压紧力,可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4与主机2的便捷安装。
80.在上述移动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14相对主机2在方向e上的插拔连接运动。具体来说,在主机2插入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14沿方向e向靠近主机2方向移动,直至第一连接组件14连接主机2;在主机2拔出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14由连接状态沿方向e向远离主机2的方向移动。
81.图13示出了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机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机2上形成有第二连接组件21,该第二连接组件21与图12中的第一连接组件14配合形成高速高密连接器,该高速高密连接器可支持高速数据接口和供电。示例性的,该高速高密连接器可支持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2.1/dp(displayport,显示接口)2.0/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4等高速信号的传输以及250w@12v的供电。当主机2安装于容纳腔b,第一连接组件14与第二连接组件21连接时,主机2的操作功能可通过高速高密连接器转移至显示器1实现,同时该高速高密连接器实现显示器1对主机2的供电。当然,为保证主机2插拔过程中,高速高密连接器形成可靠和精确的对接操作,可以设置插拔机构13包括两个位置对称的高速高密连接器,以保证主机2两侧的受力相对平衡。
82.请结合图12中所示出的结构参见图13,图12中第一连接组件14设有高速高密连接器(公端141),图13中第二连接组件21设有高速高密连接器(母端211)。且为了保证第一连接组件14与第二连接组件21连接的准确性,如图13所示,主机2上还设有位于高速高密连接
器(母端211)两侧的定位导套212,相应的,如图12所示出的结构,第一连接组件14还包括设于高速高密连接器(公端141)两侧的定位针142。值得注意的是,定位针142与定位导套212一一对应,且在第一连接组件14与第二连接组件21连接时,定位针142与定位导套212同步插接、以在插拔过程中进行对位。
83.应理解,当主机2两侧对称位置都设置高速高密连接器(母端211),第一连接组件14上设置高速高密连接器(公端141)时,可以从结构上实现防呆效果,避免误操作。
84.为了清晰的示出第一连接组件14与底板131与倾斜导轨139的连接结构,请参考图14,其中,图14中平面n处的截面图如图15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4的延伸臂和底板131的延伸部分连接,具体来说,底板131的延伸部分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与凹槽固定连接的t形导轨15,第一连接组件14的延伸臂设有t滑槽,t形导轨15嵌入t形滑槽、以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4与底板131间的滑动配合。
85.图14中面m处的截面图如图16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4和倾斜导轨139之间采用燕尾结构进行滑动配合,该燕尾结构精度高,且受力强度较大。示例性的,燕尾结构可以采用分体结构,通过螺钉将燕尾头143和第一连接组件14固定,并和倾斜导轨139的燕尾槽1391形成滑动配合。
86.现结合上述各结构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10内主机2相对显示器1装配时,结合图17所示出的结构对各结构件的运动过程进行具体描述。
87.步骤一:将主机2从显示器1下部开口对位插入。在主机2插入的初始状态下,底板131在弹簧组的作用下处于距离支架133的最远端位置,此时两侧的第一连接组件14位于倾斜导轨139的最下端,第一连接组件14的高速高密连接器(公端141)和定位针142处于准备的位置,锁定组件132处于解锁状态;
88.步骤二:将主机2从显示器1下部逐渐插入,此时底板131在主机2的推动下向支架133移动,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4也随着底板131向上运动,第一连接组件14在倾斜导轨139的作用下,沿着底板131延伸方向、向主机2移动位置。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4上的定位针142向主机2上的定位导套(由于角度问题图17中未示出)逐渐靠近,并完成插拔配合形成连接。当高速高密连接器完成对位连接后,此时底板131也移动到了距离支架133最近的位置,触发锁定组件132切换至锁定状态,同时支架上驱动组件内的弹簧组134处于蓄能状态,保持一定预紧力,为插拔机构13的释放存储能量;
89.步骤三:当用户按压锁定组件132位于后壳112上的按钮部(由于角度问题图17中未示出)后,锁定组件132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弹簧组134伸展释放能量,将底板131下推,同时第一连接组件14上的定位针142和主机2上的定位导套分离,解除高速高密连接器的连接关系,主机2和显示器1断开连接。
90.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1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器1上设有第三连接组件16,该第三连接组件16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示例性的,第三连接组件16包括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源)接口、rj45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指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或者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串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usb接口的类型可以为type c或者type a。且该第三连接组件16与第一连接组件14(图18中未示出)之间采用线缆17连接,以在第三连接组件16、第一连接组件14与第二连接组件21(图18中未示出)间形成连接通路。值得注意的是,线缆17隐藏于显示器1内部,可以增强本
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10的美观性。
91.图19为图18中一体机10的背部结构示意图。由图19所示出的结构可知,第三连接组件16设于支撑结构12,当然该第三连接组件16还可根据需求设于显示屏11,在此不再赘述。
9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机10中主机2还可如图20所示出的结构,拔出显示器1的容纳腔作为独立主机使用,且在主机2与显示器1之间设置有外部线缆3连接。
93.为了满足主机2作为独立主机使用时的信号传输需求,如图21所示,主机2上还可以设有第四连接组件22以及开关键23。具体来说,该第四连接组件22包括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源)接口,还包括rj45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指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或者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串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usb接口的类型可以为type c或者type a。此外,第四连接组件22还可以包括耳机接口。
94.如图21所示出的结构,rj45接口、dc接口、耳机接口可以设于主机2的尾部(朝向底板131一侧),而开关键23可以设于主机2的首部,第二连接组件21与usb接口分别设于主机2的相对两侧。当然,还可以根据需求更改各端口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再赘述。
95.在主机2作为独立主机使用时,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可能。
96.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主机2的第四连接组件22仅设有电源接口时,可采用外部线缆3连接主机2的电源接口和显示器1,以便显示器1为主机2供电。同时,在显示器1内设置第一无线模块,在主机2内设置第二无线模块,通过第一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连接实现主机2与显示器1间的数据传输。
97.另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主机2的第四连接组件22仅设有电源接口时,可采用外部线缆3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以为主机供电。同时,通过显示器1的第一无线模块和主机2的第二无线模块连接,实现主机2与显示器1间的数据传输。
98.另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主机2的第四连接组件22设有各接口时,采用不同的外部线缆独立连接主机2各接口,以满足主机2的供电和网络需求。同时,可采用外部线缆3连接主机2与显示器1、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
99.另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主机2的第四连接组件22设有各接口时,采用不同线缆独立连接主机2各接口,以满足主机2的供电和网络需求。同时,可连接显示器1的第一无线模块和主机2的第二无线模块,以实现主机2与显示器1间的数据传输。
10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示例性的,可以为无线网(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等短距通信方式。
101.在具体设置主机2的内部结构时,如图22所示出的结构,可以设置主机2包括机箱24,机箱24内设有主板25,第二连接器21(图22中未示出)与主板25之间信号连接。值得注意的是,主板25上设有多个功能器件,示例性的,设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模组251、第二无线模块252、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模组253以及内存254。
102.由于主板25上各个功能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为了维持功能器件的正常运转,主机2内还设有散热结构26。该散热结构26可将机箱24内热量传递至机箱24外部,以降低机箱24内部环境温度,从而为功能器件散热。示例性的,散热结构26可包括散热器261和
风扇结262。
103.请继续参考图22所示出的结构,散热器261为均热板结构,散热器261将主要功能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风扇262出口处,由风扇262出口输出风、带出机箱24、实现散热。风扇262处的入风方向和出风方向具体如图22中箭头方向所示。
104.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机2插入显示器1后,风扇262的出风方向朝向支架133,具体如图23所示。应理解,显示器1内放置空间c具有一定空间,所以,主机2排出气体可在放置空间内流动。
105.为了更好的满足主机2的散热需求,一方面,在具体设置主机2时,可在机箱24朝向后壳112的一侧设置进风口,在主机2用于与底板131抵接的一侧设置出风口,以在进风口与出风口间形成机箱24内的气体流动通道。当然,为了避免出风口被底板131堵塞,可在底板131对应位置设置镂空开口或者将底板131与出风口位置错开。
106.另一方面,在具体设置显示器1时,可在显示器1的后壳112设有镂空区域。具体来说,如图24所示出的结构,后壳112的镂空区域可被划分为第一区域g1和第二区域g2,该第一区域g1位于靠近显示屏11底部的一侧。由于热空气一般会上升,则该第一区域g对应主机2的进风口、作为显示器1的进风口。相应的,第二区域g2作为显示器1的出风口。
10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