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单线越障飞车的制作方法

2022-08-28 04:33: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检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线越障飞车。


背景技术:

2.架空输电线路是一种架设于地面,利用绝缘子和空气绝缘的远距离传递电能的电力线路,其中包括导线和地线。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无人机、直升飞机和人工巡视等,经常发现导、地线有断股,悬挂异物等缺陷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3.特高压直流线路作为我国输电线路主干网络,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电网安全,如何利用有限的检修周期,更加高效地消除线路本体缺陷隐患、确保线路健康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4.现有的出线方式主要为人工骑线出线作业、利用传统飞车出线作业两大类。人工骑线出线作业主要针对近距离消缺,而传统飞车出线作业存在绳索牵引、双分裂导线间隔棒无法自动跨越等难题,尤其是大高差、大跨越、大档距等特殊情况,传统方法无法满足需求,且作业时间过长影响检修进度。在历次年度检修工作中,对接地极导线的检查消缺已成为急需提升的薄弱环节。
5.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20141022140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检修用越障单线飞车,其包括单线飞车本体(1)上端的两滑轮架上均固定有支撑杆(2),两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与两者固定的调节杆(3),调节杆(3)的中部开有长条孔(4),长条孔(4)内穿有竖直设置的螺杆(5),螺杆(5)上拧有位于调节杆(3)上下端面的调节螺母(6),螺杆(5)下端固定有顶压滑轮架(7),顶压滑轮架(7)上设置有顶压滑轮(8)。
6.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4805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主越障飞车,包括座板,滑轮装置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座板的两端设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通过锁紧装置与座板相连,滑轮装置上设有固定梁,用于固定座板两端的滑轮装置。所述的滑轮装置包括滑轮框架,上方顶杆和滑动部分,所述的滑轮框架内设有滑动部分,滑动部分设置在滑轮框架两侧的轴槽内,轴槽上部设有挂钩,滑轮框架的顶端设有上方顶杆,滑轮框架的两侧设有横向顶杆,上方顶杆和横向顶杆用于控制滑动部分,滑轮框架的底端与锁紧装置相连。
7.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7105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越障式电动飞车,包括竖向的左、右两挂架,挂架的上端连接有嵌装轮式电机的滑轮,两挂架的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的下侧连接载人机构。滑轮滑槽两侧的轮体外径不等,小径端端部外壁设置若干沿轴向的齿状条片,使该端形成齿轮型结构。用于双分裂导线时,将两挂架以滑轮的小径端对应于双分裂导线之间挂接于导线上。
8.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开发一种方便快捷并安全可靠的能够不用拆除导地线防震锤或其他悬挂的附属设施即可完成越障的飞车。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线越障飞车,作业前、后只需
将飞车升降装置进行转化即可完成越障,实现稳定越障功能。
10.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线越障飞车,其包括支撑架、槽轮调整组件、飞车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支撑架和飞车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架为倒u形;
12.所述飞车组件包括车座与所述车座连接的脚蹬,所述槽轮调整组件包括四个用于在电缆上滚动移动的槽轮、与四个所述槽轮连接的移动杆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一个横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飞车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接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横杆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移动杆位于固定杆的下方且移动杆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
13.进一步地,所述飞车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铰连有车座连接杆和脚蹬连接杆,所述车座连接杆与所述车座铰连,所述脚蹬连接杆上固接有脚蹬;所述车座的底部铰连有坐垫活动支撑杆,所述坐垫活动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在固定板上。
14.进一步地,所述槽轮上还设置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为四个与所述槽轮相适配的销钉,每个槽轮对应一个销钉,所述槽轮的外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销钉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槽轮的安装孔与销钉适配。
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脚蹬限位杆、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以及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所述脚蹬限位杆设置在脚蹬连接杆与固定板铰连端下方,所述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设置在车座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设置在车座连接杆的另一侧,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位于坐垫活动支撑杆的下方。
16.进一步地,所述槽轮调整组件中,四个槽轮间隔设置在移动杆上,位于中间的两个槽轮固接在移动杆上,位于两端的两个槽轮滑动设置在移动杆上。
17.进一步地,所述位于两端的两个槽轮,每个所述槽轮上端设置有槽轮连接螺栓,所述槽轮连接螺栓的上部滑动设置在移动杆上,所述移动杆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槽轮连接螺栓相适配。所述槽轮前后两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上端设置在槽轮连接螺栓上,所述挡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封闭两个挡片底部开口的螺栓杆。
1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杆上的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旋转手柄,固接在移动杆上的固定块以及用于连接第二锥形齿轮和固定块的传动杆。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旋转手柄与第一锥形齿轮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水平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下部内部设置有螺纹凹槽,所述传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凹槽相适配,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块内,所述固定块固接在移动杆的上表面。
2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为倒u形,所述机架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蝶形螺栓分别贯穿固定杆后螺纹连接在机架两端的内部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单线越障飞车的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3.步骤一:作业人员到达指定位置系挂好安全带,将调整槽轮调整组件至合适位置,
调整飞车组件,将该装置放置在作业单线上。
24.步骤二:作业人员从杆塔上下至本装置上,慢慢移动至障碍处。
25.将四个槽轮依次命名为1号轮、2号轮、3号轮和4号轮,最两侧的槽轮分别为1号轮和4号轮,中间两个槽轮为2号轮和3号轮。
26.首先旋转旋转手柄,下压移动杆,移动杆带动中间的两个槽轮4即2号轮和3号轮下移,这样最两侧的槽轮即1号轮和4号轮失去了轮下导线的支撑,由此,3号轮和4号轮之间出现了空隙,借着这个空隙越过障碍物,这时障碍物到了3号轮和4号轮之间。反向旋转旋转手柄12,同时上移2号轮和3号轮,这时1号轮和4号轮在导线上,2号轮和3号轮上移,这时2号轮和3号轮的下方和导线之间出现空隙,借着这个空隙越过障碍物,这时障碍物到了1号轮和2号轮之间,继续反向旋转手柄12,下压移动杆5,移动杆带动中间的两个槽轮4下移,这样最两侧的槽轮失去了轮下导线的支撑,由此,1号轮和2号轮之间出现了空隙,借着这个空隙越过障碍物,最终障碍物到了本发明装置的最左侧也就是1号轮的左侧,实现了本发明装置整体跨越障碍物的目的。
27.经过本步骤反复操作旋转手柄,直至将飞车越过障碍。
28.步骤三:作业人员乘坐飞车移动至作业位置,开始检修作业。
29.步骤四:返回杆塔时,顺序与此相反。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本发明实现稳定越障功能,现有单线滑车,通过四轮,两两滑车配合,实现稳定越障功能。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图1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飞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图3中f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连接杆、2脚蹬、3车座、4槽轮、5移动杆、6固定杆、7固定板、8车座连接杆、9脚蹬连接杆、10坐垫活动支撑杆、11限位组件、11-1脚蹬限位杆、11-2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11-3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12旋转手柄、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传动杆、16固定块、17机架、18横杆、19支撑架、20挡片、21安装孔、22螺栓杆、23槽轮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
4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44.实施例1
45.参照图1,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单线越障飞车,其包括支撑架19、槽轮调整组件、飞车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支撑架19和飞车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架19为倒u形;所述飞车组件包括车座3与所述车座3连接的脚蹬2,所述槽轮调整组件包括四个用于在电缆上滚动移动的槽轮4、与四个所述槽轮4连接的移动杆5以及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杆5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1和一个横杆18;每个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与飞车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1的另一端均固接在所述横杆18上,所述横杆18与支撑架19连接,所述固定杆6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9的顶端,所述移动杆5位于固定杆6的下方且移动杆5滑动设置在支撑架19上。
46.本实施例使用时,作业人员坐在车座3上,双脚放置在脚蹬2处,槽轮4在电缆上滚动实现移动,从而进行检修作业。
47.实施例2
48.参照图1、3和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飞车组件还包括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分别铰连有车座连接杆8和脚蹬连接杆9,所述车座连接杆8
与所述车座3铰连,所述脚蹬连接杆9上固接有脚蹬2。
49.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蹬2上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止打滑踩空。
50.所述连接杆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7上。使用时,作业人员打开车座连接杆8,进而将车座3展开,并成近似水平状态,同样,转动脚蹬连接杆9进而将脚蹬2打开到工作位置。
51.本实施例中,车座连接杆8和脚蹬连接杆9都是铰连,所以可以方便的打开和收起。
52.实施例3
53.参照图1、3和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座3的底部铰连有坐垫活动支撑杆10,所述坐垫活动支撑杆10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在固定板7上。
54.坐垫活动支撑杆10的上端铰连在车座3的下表面,所述坐垫活动支撑杆10的另一端当使用时,通过卡扣或者钩挂这种常见的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固定板7上。
55.使用时,作业人员坐在车座3上,坐垫活动支撑杆10、车座3和车座连接杆8三者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稳固连接结构。
5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将车座3和脚蹬2都能顺利且方便的落到工作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7上设置有限位组件11。
57.所述限位组件11包括脚蹬限位杆11-1、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11-2以及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11-3;所述脚蹬限位杆11-1、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11-2以及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11-3均为垂直嵌入固定板7内的限位直杆。
58.所述脚蹬限位杆11-1设置在脚蹬连接杆9与固定板7铰连端下方,所述脚蹬限位杆11-1与脚蹬连接杆9垂直,使用时,当脚蹬连接杆9向下旋转时,脚蹬限位杆11-1接触到脚蹬限位杆11-1后就无法继续向下旋转,在脚蹬限位杆11-1的限位作用下,脚蹬限位杆11-1维持当下打开的工作位置,工作完成后,向回转动脚蹬限位杆11-1收起。
59.所述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11-2设置在车座连接杆8的一侧,所述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11-3设置在车座连接杆8的另一侧,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11-3位于坐垫活动支撑杆10的下方。使用时,转动车座连接杆8并展开车座3,最后将坐垫活动支撑杆10固定在固定板7上,第一坐板止转连接杆11-2的作用用于避免车座连接杆8向上转动过大角度,第二坐板止转连接杆11-3位于坐垫活动支撑杆10的下方,对坐垫活动支撑杆10进行限位。当座板止转连接杆打开一定角度时,自动卡死。
60.所述车座3为一块平板供乘坐使用,设计支撑角度与人体自然乘坐状态相符,可折叠与收起。
61.所述坐垫活动支撑杆10用于调整座板支撑角度。
62.所述车座连接杆8打开一定角度时,自动卡死。
63.人体乘坐后,双膝弯曲,脚踩脚蹬,以对整个身体进行限位,脚蹬带有防滑纹路,防止打滑踩空。
64.实施例4
65.参照图1-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槽轮4上还设置有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为四个与所述槽轮4相适配的销钉,每个槽轮4对应一个销钉,所述槽轮4的外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销钉相适配的安装孔21,所述槽轮4的安装孔21与销钉适配;本发明装置飞车停止时插入销钉,槽轮4的滑轮停止转动,滑车越过障碍后,四个槽轮4结构上插入防脱销钉,防止行进过程中,滑车脱轨发生事故。
66.所述槽轮调整组件中,四个槽轮4间隔设置在移动杆5上,位于中间的两个槽轮4固接在移动杆5上,位于两端的两个槽轮4滑动设置在移动杆5上。
67.中间两个槽轮4可随着移动杆5上下移动而移动。
68.所述位于两端的两个槽轮4,每个所述槽轮4上端设置有槽轮连接螺栓23,所述槽轮连接螺栓23的上部滑动设置在移动杆5上,所述移动杆5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槽轮连接螺栓23相适配。
69.所述槽轮4前后两侧设置有挡片20,所述挡片20的上端设置在槽轮连接螺栓23上,所述挡片2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封闭两个挡片20底部开口的螺栓杆22。
70.优选地,所述挡片20底端还与横杆18连接。
71.使用时,电缆从两个挡片20下端的开口放置到槽轮4下端,槽轮4架设在电缆上,为了防止槽轮4在电缆上脱出,将两个挡片20下端通过螺栓杆22封闭。
7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杆6上的机架17,设置在所述机架17上的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和旋转手柄12,固接在移动杆5上的固定块16以及用于连接第二锥形齿轮14和固定块16的传动杆15。
7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啮合,所述旋转手柄12与第一锥形齿轮13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水平设置。
7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下部内部设置有螺纹凹槽,所述传动杆15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凹槽相适配,所述传动杆15的底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6内,所述固定块16固接在移动杆5的上表面。
75.所述机架17与固定杆6之间连接有蝶形螺栓。
76.所述连接杆1有两根,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7上。连接杆1分别设置在固定板7的两端。
77.两个所述连接杆1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横杆18上,所述横杆18分别与机架17的两端连接。
78.所述机架17为倒u形,所述机架17与固定杆6之间连接有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蝶形螺栓分别贯穿固定杆6后螺纹连接在机架17两端的内部。当本发明装置越过障碍后,将两个蝶形螺栓从固定杆6底部穿过固定杆6,然后螺纹旋转进入从机架17两端内部,最后进行锁死,从而将整个驱动装置锁死。使用时,转动旋转手柄1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3旋转,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旋转,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时,由于第二锥形齿轮14是水平固定的,不可上下移动,由此,在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后,其内部的传动杆15转动,由于第二锥形齿轮14和传动杆15之间螺纹连接,由此传动杆15沿着螺纹会随着旋转手柄12正传或者反转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
79.本发明包括两主要部分,一部分是飞车组件部分另一部分是槽轮调整组件,槽轮调整组件主要功能为跨越障碍结构,所述飞车组件主要功能为为作业人员承重。
80.本发明还设置有刹车结构和防脱保险。
81.所述刹车结构分为两种,一种位于飞车前进方向,结构内侧设置两个反向螺纹通杆和锁紧导线的胶垫,通过旋转摇把,在反向螺纹作用下,内侧胶垫同步进行锁紧和松开,以达到固定锁紧导地线状态,实现刹车。另一种设置在四个槽轮上,槽轮边缘设置距离相等
的通孔,通过制动插销进行固定,防止飞车组件移动,实现制动功能。
82.所述防脱保险结构位于四个滑车下方的挡板上,当飞车安装在导线上后,将防脱保险杆插入孔内后再旋转,实现对飞车的防脱保险功能。
83.本发明装置的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84.步骤一:作业人员到达指定位置系挂好安全带,将调整槽轮调整组件至合适位置,调整飞车组件,将该装置放置在作业单线上。
85.步骤二:作业人员从杆塔上下至本装置上,慢慢移动至障碍处。为了描述方便,将四个槽轮(4)由左至右依次命名为1号轮、2号轮、3号轮和4号轮。以本装置右侧遇到障碍物为例进行说明。
86.首先旋转旋转手柄12,下压移动杆5,移动杆带动中间的两个槽轮4(2号轮和3号轮)下移,这样最两侧的槽轮(1号轮和4号轮)失去了轮下导线的支撑,由此,3号轮和4号轮之间出现了空隙,借着这个空隙越过障碍物,这时障碍物到了3号轮和4号轮之间。反向旋转旋转手柄12,同时上移2号轮和3号轮,这时1号轮和4号轮在导线上,2号轮和3号轮上移,这时2号轮和3号轮的下方和导线之间出现空隙,借着这个空隙越过障碍物,这时障碍物到了1号轮和2号轮之间,继续反向旋转手柄12,下压移动杆5,移动杆带动中间的两个槽轮4(2号轮和3号轮)下移,这样最两侧的槽轮(1号轮和4号轮)失去了轮下导线的支撑,由此,1号轮和2号轮之间出现了空隙,借着这个空隙越过障碍物,最终障碍物到了本发明装置的最左侧也就是1号轮的左侧,实现了本发明装置整体跨越障碍物的目的。
87.经过本步骤反复操作旋转手柄12,直至将飞车越过障碍。
88.步骤三:作业人员乘坐飞车移动至作业位置,开始检修作业。
89.步骤四:返回杆塔时,顺序与此相反。
90.本发明实现稳定越障功能,现有单线滑车,通过四轮,两两滑车配合,实现稳定越障功能。
91.本发明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基建、技改、检修等作业领域,及相关的各类工程高空停电检修、带电作业领域。
92.采用本装置开展带电作业的场合,依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要求,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风力不得大于5极、湿度不大于80%时,方可进行带电作业。
93.目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94.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改进,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