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4:3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2.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
3.夹具在设备中很常见,现有的夹具夹紧工件时工件都是在固定位置上才可以进行夹持作业,工件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时,无法准确的对工件进行夹紧,同时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紧;因此,提出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解决现有的夹具夹紧工件时工件都是在固定位置上才可以进行夹持作业,工件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时,无法准确的对工件进行夹紧,同时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安装座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周侧面螺纹配合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一表面与第一夹板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周侧面螺纹配合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一表面与第二夹板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带动第一滑座平移,从而使第一夹板移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带动第二滑座平移,从而使第二夹板移动,第一夹板配合第二夹板可以对工件进行稳定夹持,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位置的灵活移动,从而可以对出现位置偏差的工件进行夹紧,提升了夹紧的灵活性,由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为错位设置,工件在夹紧时受力点不同,使夹板夹持更稳;通过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提升该机构的使用灵活性。
7.所述第一丝杆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丝杆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
8.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侧壁均开设有伸缩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侧壁均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与伸缩槽滑动配合;气缸带动伸缩杆伸缩,托板从伸缩槽内伸出,可以对工件底部进行支撑,避免在工件夹紧过程中,工件从夹板处掉落。
9.所述安装座前端面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板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板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多组限位块和限位槽,使夹板的平移更加稳定。
10.所述安装座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吸尘箱。
11.所述安装座上下两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与吸尘箱之间连接有风机;风机配合吸尘罩可以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进行吸收清理,提升了清理效率。
12.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侧壁均设置有保护垫,保护垫可以有效地对工件周侧进行保护。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以对工件进行稳定夹持,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位置的灵活移动,可以对出现位置偏差的工件进行夹紧,提升了夹紧的灵活性,同时夹持更稳,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提升该机构的使用灵活性;通过设置气缸、伸缩槽和托板,可以对工件底部进行支撑,避免在工件夹紧过程中,工件从夹板处掉落;通过设置多组限位块和限位槽,使夹板的平移更加稳定;通过设置风机配合吸尘罩,可以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进行吸收清理,提升了清理效率。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的等轴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座;2、第一滑槽;3、第一丝杆;4、第一电机;5、第一滑座;6、第二滑槽;7、第二丝杆;8、第二电机;9、第二滑座;10、第一夹板;1001、第二夹板;11、第一限位槽;12、第一限位块;13、第二限位槽;14、第二限位块;15、吸尘箱;16、吸尘罩;17、风机;18、伸缩槽;19、气缸;20、伸缩杆;21、托板;22、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座1、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1001,安装座1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6,第一滑
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周侧面螺纹配合有第一滑座5,第一滑座5一表面与第一夹板10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槽6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7,第二丝杆7周侧面螺纹配合有第二滑座9,第二滑座9一表面与第二夹板1001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丝杆3旋转,第一丝杆3带动第一滑座5平移,从而使第一夹板10移动,第二电机8带动第二丝杆7旋转,第二丝杆7带动第二滑座9平移,从而使第二夹板1001移动,第一夹板10配合第二夹板1001可以对工件进行稳定夹持,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1001位置的灵活移动,从而可以对出现位置偏差的工件进行夹紧,提升了夹紧的灵活性,由于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7为错位设置,工件在夹紧时受力点不同,使夹板夹持更稳;通过调节第一夹板10与第二夹板1001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提升该机构的使用灵活性。
26.第一丝杆3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第二丝杆7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8。
27.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1001一侧壁均开设有伸缩槽18,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1001一侧壁均安装有气缸19,气缸19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一端安装有托板21,托板21与伸缩槽18滑动配合;气缸19带动伸缩杆20伸缩,托板21从伸缩槽18内伸出,可以对工件底部进行支撑,避免在工件夹紧过程中,工件从夹板处掉落。
28.安装座1前端面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3,第一夹板10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2与第一限位槽11滑动配合,第二夹板1001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4与第二限位槽13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多组限位块和限位槽,使夹板的平移更加稳定。
29.安装座1后端面固定连接有吸尘箱15。
30.安装座1上下两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吸尘罩16,吸尘罩16与吸尘箱15之间连接有风机17;风机17配合吸尘罩16可以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进行吸收清理,提升了清理效率。
31.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1001一侧壁均设置有保护垫22,保护垫22可以有效地对工件周侧进行保护。
32.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跟随工件位置偏移的夹紧机构的使用方法: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丝杆3旋转,第一丝杆3带动第一滑座5平移,从而使第一夹板10移动,第二电机8带动第二丝杆7旋转,第二丝杆7带动第二滑座9平移,从而使第二夹板1001移动,第一夹板10配合第二夹板1001可以对工件进行稳定夹持,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1001位置的灵活移动,可以对出现位置偏差的工件进行夹紧,由于第一丝杆3和第二丝杆7为错位设置,使夹板夹持更稳;通过调节第一夹板10与第二夹板1001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气缸19带动伸缩杆20伸缩,托板21从伸缩槽18内伸出,可以对工件底部进行支撑;风机17配合吸尘罩16可以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进行吸收清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8型号均为svb22;气缸19型号为sc80x75;风机17型号为mf120。
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4.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
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