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驾驶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3:4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2.立足于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纵观无人机的存在问题及技术弱点。现有的无人机停驻平台装置多为结构复杂、成本高、智能控制低。云计算、高端人工智能已经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全面来临,无人机这一领域已被突破,现在已跳脱出过去的单纯军用用途,逐步向民用、警用与家用多方向延伸。从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了解分析,探讨其存在的意义与技术上还未攻破的难关,展望未来发展趋向,提出设想,对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无人机的发展逐步趋于多元化在军需民用方方面面都有所涉猎,未来一个时期,提高现有的技术,更多的培养高端人才,解决并突破技术难关是发展无人机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解决了现有停驻平台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智能控制低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无人驾驶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包括由平台上平面和平台侧平面组成的驻机起降平台主体,驻机起降平台主体前后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模块,升降机构模块包括驱动系统、传动轴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安装的同步传力带以及升降步进传感器;
8.驻机起降平台两侧安装有平台升降滑轨,具有一定的上下导向和加强平台上下升降的平稳性,滑轨滑块固定在平台两侧,平台升降滑轨固定于车本体;驻机起降平台内设置有驱动无人机前后以及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归中模块,归中模块由驱动系统、传动轴、归中同步带以及归中滑轨中设置的第一归中推杆和第二归中推杆组成,归中滑轨中设置有推杆;归中滑轨安装于驻机起降平台的内壁上,与齿轮、同步带和推杆连接,升降步进传感器位于平台升降滑轨的两端,x、y向归中驱动均为单边驱动,另一边通过同步带带动实现从动滑行。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通过齿轮和同步传力带与两端的上、下齿轮升降模块连接,升降模块的一端安装有齿轮盘、同步带和齿轮轴,升降模块上部通过升降齿轮轴安装板和车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传动杆的中间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的齿轮与同步带传动连接。
11.进一步地,驻机起降平台主体的四个侧壁均安装无人机归中机构,无人机归中机构上安装有归中驱动电机、归中同步带、从动滑轨、升降步进传感器和无人机归中推杆,两个归中驱动电机均安装在归中电机安装板上并与侧壁连接。
12.进一步地,归中驱动电机通过归中同步带传动连接两端的从动归中滑轨,从动归中滑轨上安装有无人机归中推杆,从动归中滑轨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步进传感器,升降步进传感器与驱动控制器电性连接。
13.进一步地,升降平台主体通过平台面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车体上,且平台侧平面通过螺丝与平台面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并且归中电机安装板与平台侧平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边异步电机和传动杆连接滑轨、齿轮同步传力带带动无人机归中推杆与另一边的从动归中推杆,使其能够在异步电机的正反向运行中,沿x、y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是无人机降落后的位置复位中间起始位置,大大提升了无人机车载智能充电的效率和车辆运动过程中无人机的稳定。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台两侧和前后布置中置异步电机和传动杆连接滑轨、齿轮同步传力带带动无人机归中推杆与另一边的从动归中推杆,使其能够在异步电机的正反向运行中,沿z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是无人机升降平台上下升降,此机构简洁、轻便稳定大大提升了无人机车载平台在升降和车辆运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18.3、本实用新型,平台本体设计均采用铝合金材质结构,全平台均作为无人机充电的散热片,大大的扩大充电时的散热速率,使在车体密闭内部充电时导热散热安全问题,避免现密闭驻机设置在安装空调散热系统装置。不但节约车载用电同时也保证了充电的安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四十五度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升降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平台上平面;2、平台侧平面;3、同步传力带;4、传动轴;5、升降驱动电机;6、第一齿轮;7、升降步进传感器;8、第二齿轮;9、第一归中推杆;10、第二归中推杆;11、无线充电模块;12、归中电机安装板; 13、归中滑轨;14、归中行程传感器;15、同步传力带安装板;16、平台面连接支架;17、归中驱动电机;18、升降齿轮轴安装板;19、平台升降滑轨; 20、归中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包括平台上平面1,平台上平面1下端的四侧均设置有平台侧平面2,且平台侧平面2之间安装有平台面连接支架16,平台上平面1 一端的中间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11,四个平台侧平面2上均安装有归中滑轨13,且一端为主动,另一端为从动;
27.归中滑轨13的一端与第一归中推杆9或第二归中推杆10连接,归中行程首末两端均安装有归中行程传感器14,用于采集无人机复位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输出给驱动控制器,通过信息传输给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的一端与车端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网络模块相连接,进而便于将采集的行程和装置的状态转换成信号传至中央处理器并实时通过网络模块反馈到后台管理云控平台显示,云控平台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控制进行平台的升降和无人机降落后的归中控制,通过系统控制归中滑轨13的起始行程,其中驱动控制器通过设定阈值控制平台的升降位置;
28.归中驱动电机17安装在归中电机安装板12上,通过传动轴4、第一齿轮 6、第二齿轮8和归中同步带20,安装于同步传力带安装板15上,归中驱动电机17,正反驱动主动与从动两端同时向外、向内运动,带动第一归中推杆 9或第二归中推杆10;
29.无人机降落复位后通过无线充电模块11进行电量补充;
30.该起降平台管理系统装置适用于无人驾驶小型车体内或其他车体内安装应用。
31.其中,升降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同步传力带3、传动轴4和第一齿轮6,传动轴4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6,且与垂直向同步传力带3连接并延伸至第一齿轮6和传动轴4固定于车体的内部,通过升降齿轮轴安装板 18固定连接,升降驱动电机5能够带动传动轴4两端的第一齿轮6和垂直向同步传力带3沿z方向往复运动,同步传力带3的始末行程端均安装有升降步进传感器7,用于采集平台升降位置及无人机复位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输出给驱动控制器,通过信息传输给驱动控制器,通过系统控制平台的升降起始行程,升降的精度。
32.其中,升降平台左右两侧安装平台升降滑轨19,滑块端固定于两侧面,平台升降滑轨19固定在车体内部的骨架上,使升降平台能更好的平稳升降。
33.其中,升降平台通过升降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齿轮8、同步传力带3和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两端安装有第一齿轮6,同步传力带3的末行程端均安装升降步进传感器7,传输信息给控制系统,控制平台升至最高位置;
34.归中驱动电机17安装在归中电机安装板12上,通过轴、齿轮和归中同步带20,带动归中滑轨13,使得第一归中推杆9或第二归中推杆10向外推至最大位置,升降步进传感器7,通过信息传输给驱动控制器,通过系统控制无人机放飞。
35.其中,归中驱动电机17安装在归中电机安装板12通过轴、齿轮和归中同步带20,带动归中滑轨13,使得第一归中推杆9或第二归中推杆10向内推至最小位置,且夹紧无人机,升降步进传感器7,通过信息传输给驱动控制器,通过系统控制无人机升降平台,通过升降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齿轮8、同步传力带3、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两端安装有第一齿轮6,同步传力带3的末行程端均安装升降步进传感器7,传输信息给控制系统,控制平
台降落至最低位置。
36.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升降驱动电机5升降平台,通过升降驱动电机5 驱动电机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齿轮8、同步传力带3和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两端安装有第一齿轮6,带动同步传力带3,辅助稳定平台升降滑轨19上升到升降步进传感器7位置;
37.升降步进传感器7信息传输到系统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发送指令给到归中驱动电机17,归中驱动电机17通过轴、齿轮和归中同步带20,带动归中滑轨13,使得第一归中推杆9或第二归中推杆10向外推至最大位置,升降步进传感器7,通过信息传输给驱动控制器,通过系统控制将无人机放飞;
38.当无人机降落到平台上平面1后,归中驱动电机17通过轴、齿轮和归中同步带20,带动归中滑轨13,使得第一归中推杆9或第二归中推杆10向内推至无人机至中间复位位置,升降步进传感器7,通过信息传输给系统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发送指令给到升降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输出端上安装的第二齿轮8、同步传力带3和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两端安装有第一齿轮6,带动同步传力带3,辅助稳定平台升降滑轨19,平台上平面1降落至升降步进传感器7起始位置;
39.无人机降落至车体内部。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