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8 00:30: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露天除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尤其在冬季,由于煤岩层内部温度相对较高,且煤岩层中含水量较多,在采煤过程中,高温水汽遇到外界冷空气气流液化成水雾。由于开采量较大且采场气流流场原因,产生的大量雾气留存于现场且长时间内无法消散,对现场的采装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浓雾影响降低了电铲司机视线从而降低采装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危害了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3.现有的除雾措施,采用吸风机将雾气吸走转移位置,然后等雾气慢慢消散。整体除雾效果差。
4.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除雾装置,包括风筒、空压机、除雾室和进风罩体;所述进风罩体连接在所述风筒的一端,所述除雾室连接在风筒的另一端;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一风管与所述风筒连接,所述第一风管上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风筒内,所述第一喷嘴的开口朝向所述除雾室;所述除雾室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筒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除雾室的外部连通;所述进风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
6.进一步地,所述风筒包括能够折叠的折叠筒和与所述折叠筒连接的连接筒,所述进风罩体与所述折叠筒连接,所述除雾室与所述连接筒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包括与所述折叠筒连通的筒体进口和与所述除雾室连通的筒体出口;所述筒体进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筒体出口的宽度。
8.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室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进入所述除雾室内的气体加热。
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包括多根加热丝,多根所述加热丝在从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11.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罩体呈漏斗状。
12.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二风管与所述进风罩体连接,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进风罩体内,所述第二喷嘴的开口朝向所述风筒。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嘴上设置有凹陷槽,所述进风罩体的罩体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陷槽内。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管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喷嘴。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除雾装置,包括风筒、空压机、除雾室和进风罩体。进风罩体连接在风筒的一端,除雾室连接在风筒的另一端。空压机通过第一风管与风筒连接,第一风管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第一喷嘴位于风筒内,第一喷嘴的开口朝向除雾室。除雾室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风筒连通,出风口与除雾室的外部连通。进风口的宽度小于出风口的宽度。雾气进入到除雾室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方向上,气体流速先增大,温度升高,然后流速降低,温度变低。雾气会凝聚成液滴依附在除雾室的壁面上,从而去除了水气,减少雾气现象。如此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工作人员作业。
附图说明
17.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除雾装置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喷嘴和折叠筒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除尘室和过滤网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24.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25.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除雾装置10,包括风筒1、空压机2、除雾室3和进风罩体4。
26.进风罩体4连接在风筒1的一端,除雾室3连接在风筒1的另一端。
27.空压机2通过第一风管21与风筒1连接,第一风管21上设置有第一喷嘴22,第一喷嘴22位于风筒1内,第一喷嘴22的开口朝向除雾室 3。
28.除雾室3包括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与风筒1连通,出风口32与除雾室3的外部连通。
29.进风口31的宽度小于出风口32的宽度。
30.该除雾装置10能够用于在采煤过程中去除雾气,其包括风筒1、空压机2、除雾室3和进风罩体4。
31.风筒1具有前后贯通的风筒腔体,风筒腔体具有第一腔体口和第二腔体口。其中进风罩体4连接在第一腔体口,除雾室3连接在第二腔体口。
32.在空压机2与风筒1之间连接有第一风管21,第一风管21的一端与空压机2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风筒1的风筒腔体连通。在第一风管 21上连接有第一喷嘴22,第一喷嘴22位于风筒腔体内,并朝向除雾室3。
33.除雾室3设置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与风筒1连通,出风口32与外部连通。其中进风口31的宽度小于出风口32的宽度,也即是说,除雾室3在出风口32朝向进风口31的方向为渐缩状。
34.该除雾装置10使用时,启动空压机2,空压机2通过第一喷嘴22 对风筒1内喷出气流,使风筒1内产生负压。此时,风筒1外部的气体通过进风罩体4进入到风筒腔体,然后进入到除雾室3,即产生从进风罩体4朝向除雾室3方向流动的气流。风筒1外部的带有雾气的气体进入到除雾室3内后,由于进风口31的宽度小于出风口32的宽度,所以雾气经过进风口31时,流速变大,气体内部的温度会升高。然后随着除雾室3的宽度变大,气体的流速会相应变慢,温度也随之降低。此时,由于温度和流速的剧烈变化,雾气会有不饱和湿空气转化为饱和湿空气,继而其中的水分会凝成液滴依附在除雾室3的壁面上,气体中的粉尘也由于流速的变化而沉降。如此,既去除了雾气也改善了气体的质量。雾气的降低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时的视线范围,方便工作,降低了工作危险。
3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风筒1包括能够折叠的折叠筒11和与折叠筒11连接的连接筒12,进风罩体4与折叠筒11连接,除雾室3与连接筒12连接。
36.具体地,风筒1包括折叠筒11和连接筒12,折叠筒11与进风罩体 4连接,连接筒12连接在折叠筒11和除雾室3之间。折叠筒11能够折叠,从而能够伸长和缩短,调整风筒1整体的长度,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7.可选地,折叠筒11由塑料和橡胶制成。
38.可选地,除雾装置10还包括供电器7,供电器7与空压机2电连接,为空压机2供电。
3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筒12包括与折叠筒11 连通的筒体进口121和与除雾室3连通的筒体出口122。筒体进口121 的宽度大于筒体出口122的宽度。
40.具体地,连接筒12包括筒体进口121和筒体出口122,筒体进口121 与折叠筒11连通,筒体出口122与除雾室3的进风口31连通。其中筒体进口121的宽度大于筒体出口122的宽度,也即是说,在筒体进口121 朝向筒体出口122的方向,连接筒12呈渐缩状。如此,风筒1内的气体在流经连接筒12时就逐渐增大流速,提高了气体进入到进风口31时的速度,增大速度变化,提高除雾效果。
4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除雾室3内设置有加热器5,加热器5对进入除雾室3内的气体加热。
42.具体地,除雾室3内设置有加热器5,加热器5能够产生热量。雾气内的一部分水气吸收热量后气化,提高去雾效果。其次,由于工作环境往往气温较低,除雾室3壁面上的液滴容易结冰。而加热器5产生的热量能够保证依附在壁面上的液滴不会结冰。
4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器5包括多根加热丝51,多根加热丝51在从进风口31朝向出风口32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增大加热效果和加热范围。
4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出风口32内设置有过滤网 6。过滤网6上设置有网孔,当气体从出风口32排出时,经过过滤网6。过滤网6对气体进行过滤,去除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使气体得到净化。
4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罩体4呈漏斗状。
46.具体地,进风罩体4具有罩体进口和罩体出口,其中罩体进口与外部连通,罩体出口与风筒1连通。罩体进口的宽度大于罩体出口的宽度,整个进风罩体4呈漏斗状。如此扩大了吸收雾气的范围,使雾气能更快的进入风筒1。
4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压机2通过第二风管23与进风罩体4连接,第二风管23上设置有第二喷嘴24,第二喷嘴24的至少部分位于进风罩体4内,第二喷嘴24的开口朝向风筒1。
48.具体地,除雾装置10还包括第二风管23和第二喷嘴24,其中第二喷嘴24安装在进风罩体4上,并通过第二风管23与空压机2连接。第二喷嘴24的部分位于进风罩体4内,第二喷嘴24的开口朝向风筒1。空压机2产生的气流通过第二喷嘴24喷出,使进风罩体4内形成负压,即增大了气体的流速。如此,雾气能更快地吸入进风罩体4内,提高除雾效率。
49.可选地,第二喷嘴24的位于进风罩体4内的部分贴靠进风罩体4的罩体壁。
5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喷嘴24上设置有凹陷槽241,进风罩体4的罩体壁的至少部分位于凹陷槽241内。
51.具体地,第二喷嘴24整体形状为弯曲状,在第二喷嘴24上具有凹陷槽241,进风罩体4的罩体端壁的部分位于凹陷槽241内。如此,进风罩体4对第二喷嘴24具有限位作用,减少第二喷嘴24的晃动。
5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风管23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喷嘴24。多个第二喷嘴24围绕进风罩体4,间隔设置。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进风罩体4内的负压,使流速更快,从而更快的吸收雾气。
53.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雾装置10,包括风筒1、空压机2、除雾室3和进风罩体4。进风罩体4连接在风筒1的一端,除雾室3连接在风筒1的另一端。空压机2通过第一风管21与风筒1连接,第一风管 21上设置有第一喷嘴22,第一喷嘴22位于风筒1内,第一喷嘴22的开口朝向除雾室3。除雾室3包括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与风筒1连通,出风口32与除雾室3的外部连通。进风口31的宽度小于出风口32的宽度。雾气进入到除雾室3从进风口31到出风口32的方向上,气体流速先增大,温度升高,然后流速降低,温度变低。雾气会凝聚成液滴依附在除雾室3的壁面上,从而去除了水气,减少雾气现象。如此改善了工作环境,方便工作人员作业。
54.可选地,第一喷嘴22和第二喷嘴24为引射器。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