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8-17 07:45: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油藏经过多年的开发后,剩余油分散,油藏产量出现递减。为了确保油藏效益开发,因此有必要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新井挖掘油藏潜力。设计新井井位是否具有可实施性,以及对新井产量的准确预测十分重要。
3.目前比较可靠的设计新井预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但由于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的时间周期较长,成本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场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井数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不需要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情况下确定已开发油藏的设计新井产量,为新井现场实施提供科学决策,大幅度缩短新井实施周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井的日产油量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所述日产油量图版是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得到的;
7.确定新井的综合含水;以及确定所述新井的生产压差;
8.根据所述综合含水和所述生产压差,基于所述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所述新井的日产油量。
9.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综合含水和所述生产压差,基于所述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所述新井的日产油量,包括:
10.在所述日产油量图版中,读取出与所述综合含水和所述生产压差对应的单位厚度日产油量;
11.根据所述单位厚度日产油量,计算出所述新井的日产油量。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确定新井的综合含水,包括:
13.获取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14.确定所述新井对应的控制井区的采出程度;
15.在所述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中,基于所述采出程度读出所述新井的设计井区的综合含水。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确定所述新井对应的控制区域的采出程度,包括:
17.计算所述新井对应的控制井区的地质储量;
18.计算归属于所述控制井区的累产油量;
19.根据所述地质储量和所述累产油量,计算出所述控制井区的采出程度。
20.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确定所述新井的生产压差,包括:
21.获取所述新井的井区油藏静压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
22.根据所述井区油藏静压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确定所述新井的生产压差。
23.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包括:
24.根据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
25.根据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计算得到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
26.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根据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包括:
27.根据所述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综合含水;
28.根据所述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无因次采液指数;
29.计算所述油藏含水为零时的米采液指数;
30.根据所述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所述油藏含水为零时的米采液指数,计算不同综合含水对应的米采液指数;
31.给定不同压差下,基于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对应的米采液指数,获取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井的日产油量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所述日产油量图版是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得到的;
34.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新井的综合含水;
3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新井的生产压差;
36.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合含水和所述生产压差,基于所述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所述新井的日产油量。
3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3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3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41.通过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预先制作出日产油量图版,在预测阶段中根据新井的综合含水和生产压差,基于预先绘制的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新井的日产油量,能够在没有油藏数值模拟成果的情况下,快速准确预测设计新井产量,为现场设计新井井位能否实施提供科学决策。
附图说明
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3.图1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44.图2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45.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已开发某油藏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曲线示意图;
46.图4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含水、不同压差下日产油量预测图版的曲线示意图;
47.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新井产量的预测装置的框图;
48.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50.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新井的日产油量预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51.步骤102: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日产油量图版是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得到的;
52.步骤104:确定新井的综合含水;
53.步骤106:确定新井的生产压差;
54.步骤108:根据综合含水和生产压差,基于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新井的日产油量。
55.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预先制作出日产油量图版,在预测阶段中根据新井的综合含水和生产压差,基于预先绘制的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新井的日产油量,能够在没有油藏数值模拟成果的情况下,快速准确预测设计新井产量,为现场设计新井井位能否实施提供科学决策。
56.图2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新井的日产油量预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57.步骤201: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
58.1)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综合含水;
59.利用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中的油相相对渗透率(k
ro
)和水相相对渗透率(k
rw
),依据公式1求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综合含水(fw),求取结果见表1。
[0060][0061]
在公式1中:
[0062]
fw—为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综合含水,单位为%;
[0063]
μw—水粘度,单位为mpa.s;
[0064]
μo—油粘度,单位为mpa.s;
[0065]kro
—油相相对渗透率;
[0066]krw
—水相相对渗透率;
[0067]
其中μw、μo由样品实测得到,k
ro
、k
rw
为油水相渗试验数据中获得。
[0068]
表一已开发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
[0069]swkrokrw
μwμofwr
ljdl
0.4299100.17483.080.000.001.000.45370.71730.00060.17483.080.484.170.720.47740.50680.0020.17483.082.218.330.520.50120.35230.0050.17483.087.5112.510.380.52490.24040.01060.17483.0820.1516.660.300.54870.16040.01990.17483.0841.5220.840.270.57240.10410.03340.17483.0864.7425.000.300.59620.06490.05140.17483.0881.9229.170.360.61990.03830.07390.17483.0891.7033.330.460.64370.02070.10050.17483.0896.5337.500.600.66740.010.13060.17483.0898.6841.660.760.69120.00420.16350.17483.0899.5545.830.940.71490.0020.19840.17483.0899.8249.991.140.73870.00190.23450.17483.0899.8654.171.340.76240.00210.27130.17483.0899.8658.321.550.786200.30320.17483.08100.0062.501.74
[0070]
2)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无因次采液指数;
[0071]
利用已开发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中油相相对渗透率(kro)和水相相对渗透率(krw),依据公式2求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无因次采液指数(jdl),求取结果见表1。
[0072]
其中,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0073][0074]
在公式2中:
[0075]jdl
-不同含水下无因次采液指数;
[0076]kro
—油相相对渗透率;
[0077]krw
—水相相对渗透率;
[0078]
μw—水粘度,mpa.s;
[0079]
μo—油粘度,mpa.s;
[0080]
3)计算油藏含水为零时的米采液指数;
[0081]
计算已开采油藏在开发初期含水为零时油井单井的日产液量(wq
l
)、射孔厚度
(h)、生产压差(wδp),依据公式3求取各个油井单井的米采液指数(wj
l
)。
[0082][0083]
4)根据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油藏含水为零时的米采液指数,计算不同综合含水对应的米采液指数;
[0084][0085]
式中:
[0086]
wj
l
-油井含水为零时米采液指数,t/(d
·
mpa.m);
[0087]
wq
l
-投产初期含水为零时油井日产液量,t/d;
[0088]
h-油井射孔厚度,m;
[0089]
wδp-投产初期油井含水为零时生产压差,mpa;
[0090]
wj
l1
、wj
l2
...wj
ln
-含水为零时油井w1、w2..wn的米采液指数,n代表投产初期含水为零油井数;
[0091]
(j
l
)fw=0-油藏油井含水为零时米采液指数,t/(d
·
mpa.m)。
[0092]
5)给定不同压差下,基于不同综合含水对应的米采液指数,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
[0093][0094]
式中:
[0095]jl
-不同含水下米采液指数,t/(d
·
mpa.m);
[0096]jdl
-不同含水下无因次采液指数;
[0097]
(j
l
)fw=0-含水为零时米采液指数,t/(d
·
mpa.m)。
[0098]
表二不同含水下单位厚度有因次采液指数计算表
[0099]
fw(j
l
)fw=0j
dljl
00.1221.000.1220.490.1220.720.0882.160.1220.520.0637.480.1220.380.04620.220.1220.300.03741.490.1220.270.03364.720.1220.300.03681.920.1220.360.04491.70.1220.460.05696.520.1220.600.07398.680.1220.760.09299.550.1220.940.11599.830.1221.140.13999.860.1221.340.164
99.870.1221.550.1901000.1221.740.212
[0100]
步骤202:根据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计算得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
[0101]ql
=j
l
×
δp.............(公式6)
[0102]
式中:
[0103]ql
-油井不同含水下单位厚度日产液量,t/m;
[0104]jl
-不同含水下米采液指数,t/(d
·
mpa.m);
[0105]
δp-油井生产压差,mpa。
[0106]
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0107]
表3不同综合含水、生产压差下单位厚度日产液量
[0108][0109]
备注:ln为不同综合含水下单位厚度油层n个生产压差下对应日产液量。
[0110]
然后,求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日产油量。由公式7求取不同综合含水下(fw)和不同生产压差(δp)下单位厚度日产油量qo。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0111]qo
=q
l
×
(1-0.01
×fw
)..............(公式7)
[0112]
式中:
[0113]qo
-不同生产压差和含水下油井单位厚度日产油量,t/m;
[0114]ql
-油井单位厚度日产液量,t/m;
[0115]fw
-油井含水,%。
[0116]
表4不同含水下单位厚度日产油量
[0117]fw
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00.120.240.370.490.610.730.850.981.101.221.341.461.591.711.830.490.090.170.260.350.440.520.610.700.790.870.961.051.141.221.312.160.060.120.190.250.310.370.430.490.560.620.680.740.800.870.937.480.040.090.130.170.210.260.300.340.390.430.470.520.560.600.6420.220.030.060.090.120.150.180.210.230.260.290.320.350.380.410.4441.49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30.250.270.2964.720.010.030.040.050.060.080.090.100.110.130.140.150.170.180.1981.920.010.020.020.030.040.050.060.060.070.080.090.100.100.110.12
[0118]
备注:pn为不同含水下单位厚度油层n个生产压差下对应日产油量。
[0119]
依据不同含水fw和与之对应的不同压差δp下单位厚度日产油量qo。制作不同生产压差和含水下单位厚度日产油量图版,如图4所示。
[0120]
步骤203:获取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0121]
由相渗试验数据中油相相对渗透率(kro)、水相相对渗透率(krw)、含水饱和度(sw)束缚水含水饱和度(swi)和试验测定的水(μw)、油粘度(μo),由公式1和公式8求取不同含水饱和度(sw)对应的含水(fw)和采出程度(rl),如表1所示,制作油藏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0122][0123]
式中:
[0124]rl
-不同含水饱和度下采出程度,%;
[0125]
sw-含水饱和度,小数;
[0126]swi
-束缚水含水饱和度,小数;
[0127]
其中sw、s
wi
由油水相渗试验获得。
[0128]
步骤204:确定新井对应的控制井区的采出程度;
[0129]
控制井区定义:以设计新井为中心,周围距离设计井一个井距内的油水井连线所圈定的范围。
[0130]
1)计算新井对应的控制井区的地质储量(n);
[0131]
测量控制井区内含油面积(a),统计控制井区油层厚度(h)、单储系数(qoi),依据公式9求取控制井区地质储量(n)。
[0132]
n=q
oi
×a×
h.............(公式9)
[0133]
式中:
[0134]
n-原油地质储量,104t;
[0135]qoi
-累积产量量,104t;
[0136]
a-含油面积,104km2;
[0137]
h-油层厚度,m。
[0138]
2)计算归属于控制井区的累产油量;
[0139]

计算距离设计井一个井距内每口老油井的累积采油量。
[0140]

对每口老油井产量进行劈分,得出每口老油井归属于新井控制井区的累积采油量。老油井即为已开采油井。
[0141]
a.当老油井周边有注水井时,根据注水井的分布情况,累产油归属于控制井区的劈分系数为0.2-0.4;
[0142]
b.当油井周边无注水井时,则归属于控制井区的劈分系数为0.5;
[0143]

对每口老油井归属于新井控制区域的累产油量进行汇总,得到新井控制区域的累产油量n
p

[0144]
3)根据地质储量和累产油量,计算出控制井区的采出程度;
[0145]
由公式10求取新井控制井区采出程度(r);
[0146][0147]
式中:
[0148]
r-采出程度,%;
[0149]
n-原油地质储量,104t;
[0150]np
-累积产量量,104t;
[0151]
由油藏含水(fw)-采出程度(r%)关系曲线(图3),读出新井设计井区的综合含水(fw)。
[0152]
步骤205:在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中,基于采出程度读出新井的设计井区的综合含水;
[0153]
步骤206:获取新井的井区油藏静压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
[0154]
由设计新井区域的已开采油藏的老油井测压资料确定井区油藏静压p

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wbhp。
[0155]
步骤207:根据井区油藏静压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确定新井的生产压差;
[0156]
求取设计新井设计生产压差:δp=p
静-wbhp。
[0157]
步骤208:在日产油量图版中,读取出与综合含水和生产压差对应的单位厚度日产油量;
[0158]
由不同生产压差和含水下单位厚度日产油量图版(图4),读出设计新井对应含水(fw)和生产压差(δp)下单位厚度日产油量(qo)。在图4中,横坐标代表综合含水,纵坐标代表生产压差。
[0159]
步骤209:根据单位厚度日产油量,计算出新井的日产油量。
[0160]
根据公式11,计算得出新井的日产油量。
[0161]qt
=qo×
h..............(公式11)
[0162]
式中:
[0163]qt
-油井日产油量,t;
[0164]qo
-油井单位厚度日产油量,t/m;
[0165]
h-油井射孔厚度,m。
[0166]
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井产量的预测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
[0167]
获取模块320,用于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所述日产油量图版是根据已开采油藏的油水相渗试验数据得到的;
[0168]
第一确定模块340,用于确定新井的综合含水;
[0169]
第二确定模块360,用于确定所述新井的生产压差;
[0170]
预测模块380,用于根据所述综合含水和所述生产压差,基于所述日产油量图版确定出所述新井的日产油量。
[0171]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预测模块380,用于在所述日产油量图版中,读取出与所述综合含水和所述生产压差对应的单位厚度日产油量;根据所述单位厚度日产油量,计算出所述新井的日产油量。
[0172]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40,用于获取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确定所述新井对应的控制井区的采出程度;在所述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中,基于所述采出程度读出所述新井的设计井区的综合含水。
[0173]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40,用于计算所述新井对应的控制井区的地质储量;计算归属于所述控制井区的累产油量;根据所述地质储量和所述累产油量,计算出所述控制井区的采出程度。
[0174]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60,用于获取所述新井的井区油藏静压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根据所述井区油藏静压和油井井底流动压力,确定所述新井的生产压差。
[0175]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获取模块320,用于根据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根据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计算得到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油量图版。
[0176]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获取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综合含水;根据所述油水相渗试验数据,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所述油藏含水为零时的米采液指数;根据所述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所述油藏含水为零时的米采液指数,计算不同综合含水对应的米采液指数;给定不同压差下,基于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对应的米采液指数,获取所述不同综合含水和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单位厚度的日产液量。
[0177]
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4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设备4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计算机设备4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计算机设备、膝上型计算机设备、台式计算机设备等其他名称。
[0178]
通常,计算机设备400包括有: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0179]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0180]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4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401所执行以实现本技术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0181]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4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4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4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404、触摸显示屏405、摄像头406、音频电路407、定位组件408和电源409中的至少一种。
[0182]
外围设备接口4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0183]
射频电路4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4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4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4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4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计算机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万维网、城域网、内联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4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技术对此不加以限定。
[0184]
显示屏4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4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4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4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4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一个,设置计算机设备4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计算机设备4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计算机设备4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4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4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0185]
摄像头组件4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4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计算机设备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计算机设备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4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0186]
音频电路4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4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计算机设备4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401或射频电路4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4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0187]
定位组件408用于定位计算机设备4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4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或俄罗斯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0188]
电源409用于为计算机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4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4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0189]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4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411、陀螺仪传感器412、压力传感器413、指纹传感器414、光学传感器415以及接近传感器88。
[0190]
加速度传感器411可以检测以计算机设备4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4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4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4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4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0191]
陀螺仪传感器412可以检测计算机设备4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4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411协同采集用户对计算机设备400的3d动作。处理器4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4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0192]
压力传感器413可以设置在计算机设备400的侧边框和/或触摸显示屏4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413设置在计算机设备4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计算机设备4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401根据压力传感器4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413设置在触摸显示屏4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401根据用户对触摸显示屏4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0193]
指纹传感器4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401根据指纹传感器4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4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4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414可以被设置计算机设备4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计算机设备4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
感器4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0194]
光学传感器4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406的拍摄参数。
[0195]
接近传感器4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计算机设备4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416用于采集用户与计算机设备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416检测到用户与计算机设备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401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416检测到用户与计算机设备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401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019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4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0197]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0198]
可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新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0199]
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20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201]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