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相同管径软硬管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3:37: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同管径软硬管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在火力发电厂中,由于国家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烟气分析测量应用非常普遍,烟气分析相关的测量参数也非常多,很多参数为重要监控参数,为环保排放的重要监控指标,这就要求测量这些参数的系统装置工作可靠,稳定性好,便于维护。在出现故障的时候,检修工作高效,最大限度的缩短维修时间,短时间就能消除故障,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cems烟气分析取样管为带有伴热保温功能的硅胶软管(硅胶软管广泛用于烟气测量和气动执行器的压缩空气气源分配,本实用新型所指软管主要指的硅胶软管),它与金属材质的管路相连接(现场软硬管为相同管径),cems烟气分析取样管路在正常情况下会用压缩空气对测点进行反吹防止测点堵塞,由于没有专用的软硬管连接装置(原来的连接接头没有设计用于连接软管的内衬引管,为连接金属管的普通接头。),由于软管材质原因无法在密封卡环与软管外壁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面(密封卡环的挤压下,软管材质会发生形变,无法形成可靠密封面,原有的连接装置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造成连接软管一侧发生泄漏,从而使空气进入测量管路,造成烟气分析参数如:so2、nox测量不准确。
3.同时由于cems烟气分析取样管口一般处于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老化开裂造成泄漏,如果剪断老化开裂部分往往会造成取样管长度不够无法与就地的取样测点连接,因此只能采用堵漏胶进行堵漏的方式进行处理,很不方便且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同管径软硬管连接接头,可以提高现场需相同管径软硬气源管相连接设备的可靠性,减小维护的工作量,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
5.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相同管径软硬管连接接头,其组成包括:软硬管连接公接头、内丝螺母和密封卡环,所述的软硬管连接公接头每一侧都与一个与软硬管连接公接头相匹配的内丝螺母连接,所述的内丝螺母与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连接,所述的密封卡环分别套在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外部;
7.所述的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两端均有m14*1的外螺纹,中间是便于使用扳手拆装的边长为9mm 的六方体外沿,两端内部外侧有喇叭形密封面;
8.所述的喇叭形密封面的喇叭口外沿大圆直径为14mm,内部小圆直径为10mm;
9.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一端具有用于连接软管的直径为5.5mm的内衬引管,其壁厚为1mm,中间有同心圆形通孔贯穿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两端,通孔直径为3.5mm。
10.所述的相同管径软硬管连接接头,所述的内丝螺母内部有m14*1的内螺纹,中间有9mm同心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
11.所述的内丝螺母外沿为边长为10mm的六边形。
12.所述的相同管径软硬管连接接头,所述的密封卡环其中间有直径为8.1mm的通孔,外部为圆锥形,圆锥形大圆直径为11mm,使用时套在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外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老式的软硬管连接装置容易老化、密封不可靠容易产生泄漏的弱点,无法满足烟气分析测量和广泛使用压缩空气作为控制手段气源分配箱的气源的可靠连接要求,提供一种带有用于可靠连接软硬管、密封效果良好的金属连接接头,主要适用于两端均为相同管径的软硬管情况下进行可靠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以外径为8mm软硬管使用情形为例,且主要针对相同管径的软硬管连接,其他尺寸相同管径的软硬管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实用新型尺寸略作修改。)
15.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实用新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软硬管连接公接头,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两端均有m14*1的外螺纹,中间是便于使用扳手拆装的边长为9mm 的六方体外沿,两端内部外侧有喇叭形密封面,喇叭口外沿大圆直径为14mm,内部小圆直径为10mm。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一端具有用于连接软管的直径为5.5mm的内衬引管,其壁厚为1mm。中间有同心圆形通孔贯穿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两端,通孔直径为3.5mm。第二部分为公接头两端配有与公接头紧配合使用的内丝螺母两侧各一共两个,内丝螺母内部有m14*1的内螺纹,中间有9mm同心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内丝螺母外沿为边长为10mm的六边形,为使用扳手拆装而设计。第三部分为铜制密封卡环各一共两个,其中间有直径为8.1mm的通孔,外部为圆锥形,圆锥形大圆直径为11mm,使用时套在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外部,与软硬管连接公接头,内丝螺母,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紧配合使用起到密封的作用。
16.3.本新型结构简单,检修方便、直观,易于操作,可以提高现场需软硬气源管相连接设备的可靠性,减小维护的工作量,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同时你,相同管径软硬管金属连接接头也可以用作两端均为金属管对接使用,做到了多用途使用。
17.4.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老化开裂的软管部分剪掉,用一定长度的金属管(不锈钢管、铜管)将其延长到需要的地方进行连接,而且密封可靠,不易损坏,方便快捷的消除设备缺陷。
18.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软硬管连接公接头结构示意图。
20.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21.附图3是附图1的右视图。
22.附图4是内丝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5是附图4的左视图。
24.附图6是附图4的右视图。
25.附图7是密封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8是附图7的右视图。
27.图中:1—m14*1外螺纹,2—内衬引管,3—六方体外沿,4—软硬管连接公接头通孔,5—喇叭形密封面,6—m14*1内螺纹,7—内丝螺母通孔, 8—六方体外沿,9—锥形外壁。10—铜制密封卡环通孔。
28.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参见,图1—3为软硬管连接公接头,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两端均有m14*1的外螺纹1,中间是便于使用扳手拆装的边长为9mm 的六方体外沿3,两端内部外侧有喇叭形密封面5,喇叭口外沿大圆直径为14mm,内部小圆直径为10mm。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一端具有用于连接软管的直径为5.5mm的内衬引管2,其壁厚为1mm。中间有同心圆形软硬管连接公接头通孔4贯穿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两端,通孔直径为3.5mm。
31.图3—6为公接头两端配有与公接头紧配合使用的内丝螺母两侧各一共两个,内丝螺母内部有m14*1的内螺纹6,中间有9mm同心圆形内丝螺母通孔7用于安装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内丝螺母外沿为边长为10mm的六方体外沿8,为使用扳手拆装而设计。
32.图7—8为铜制密封卡环接头两端各一共两个,其中间有直径为8.1mm的铜制密封卡环通孔10,外部为圆锥形,圆锥形大圆直径为11mm,使用时套在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外部,与软硬管连接公接头,内丝螺母,软管或者金属材质气源管紧配合使用起到密封的作用。
33.实施例2:
34.工作原理:
35.本新型装置配有软硬管连接公接头(见图:1—3)和内丝螺母(见图4——6)及铜制密封卡环(见图7—8)。其部件软硬管连接公接头一端具有内衬引管2,其插入软质材料制成的气源管,连接公接头的内衬引管外壁与气源软管内壁相接触,铜制密封卡环套在气源软管外壁,在内丝螺母的挤压下,铜制密封卡环产生形变牢牢卡在软管外部,铜制密封卡环内壁逐渐缩小,使内衬引管外壁与软管内壁之间形成严密的密封面,从而实现密封作用。
36.同时带有内衬引管一端也可连接金属管,在这种使用情形下,铜制密封卡环套在金属管外壁,金属管套在内衬引管外壁,在内丝螺母的挤压下,铜制密封卡环产生形变牢牢卡在金属管外壁形成一个密封面,铜制密封卡环外壁与内丝螺母喇叭口内壁也形成一个密封面,从而实现密封作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