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

2022-08-14 01:1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


背景技术:

2.保护性耕作提倡的秸秆还田,不仅解决了秸秆合理处理的难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生态环境,避免风蚀、水蚀对土壤耕层的破坏,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耕作模式之一。相关研究已表明秸秆覆盖量对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性等具有显著影响,与作物产量、土壤培肥等相关指标并非完全正相关,还与土质、积温等因素相关。
3.基于2bmfj系列原茬地免耕清秸覆秸精播机设计的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同步秸秆比例回收机,可根据区域耕地需求进行秸秆比例还田并同步回收多余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但因免耕播种前需清理前茬作物遗留的残茬,导致秸秆清理装置侧向抛撒的秸秆、根茬中混有大量的土壤等杂质,拉低了回收多余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且原有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同步秸秆比例回收机提出利用免耕播种前清理秸秆赋予秸秆的机械能进行多余秸秆回收,使秸秆沿导流板滑移,但因其导流板结构形状采用圆弧形,秸秆沿其滑移对其机械能消耗过大,致使大量秸秆无法到达输送机构作业区域,致使其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可以充分利用免耕播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和利用免耕播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进行秸秆回收、除杂,从而实现秸秆的高效、绿色比例回收。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秸秆比例回收装置包括导流板与壳体、机架、调控挡板和输送机构,所述导流板的结构曲线参数方程为:
[0006][0007]
其中:b=(1 μ2),d=2μ(1 μ2),式中(x,y)为导流板任意点f坐标,τ为导流板f点切线与水平夹角,μ为秸秆与导流板间摩擦因数。
[0008]
按上述方案,所述机架上侧固装输送机构,机架右侧固定安装导流板。
[0009]
按上述方案,所述机架左上方铰接安装调控挡板,机架两侧对称固定安装壳体。
[0010]
实施本发明的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
1、本发明利用最速降线的分簇性对原有最速降线方程进行逆向设计,减小秸秆沿导流板滑移过程对其机械能的消耗,使秸秆到达回收机构作业区域,回收机构顺势将其抛送至挤压装置,充分利用免耕播种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减小秸秆比例回收的能量消耗。
[0012]
2、本发明导流板结构曲线模型的有益效果为:秸秆沿导流板对其机械能消耗较小,且秸秆中混有的杂质沿导流板滑移过程则对其机械能消耗较大,从而利用秸秆与杂质沿导流板滑移高度差异顺势完成秸秆与杂质的分离。因此,本发明充分利用免耕播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和利用免耕播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进行秸秆回收、除杂,从而实现秸秆的高效、绿色比例回收。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4]
图1是原茬地免耕播种覆秸同步秸秆比例回收机正视图;
[0015]
图2是秸秆比例回收装置正视图;
[0016]
图3是导流板结构曲线参数图;
[0017]
图中:
[0018]
1、挤压装置;2、清秸装置;3、限深地轮;4、秸秆比例回收装置;5、播种单体;6、壳体;7、机架;8、调控挡板;9、导流板;10、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见附图1-3,板9与壳体1、机架7、调控挡板8、输送机构10等共同构成秸秆比例回收装置4。机架7上侧固装输送机构10、右侧固装导流板9、左上位置铰装调控挡板8、两侧对称固装壳体6。
[0021]
该装置在工作时,免耕播种时清秸装置2将秸秆侧向抛撒,多余秸秆通过调控挡板8回收口进入秸秆比例回收装置4,沿着导流板9滑移,借助于导流板9具有的最速降线曲线结构,秸秆在沿其滑移的过程中机械能消耗较小,从而使得秸秆可以到达指定高度后被输送结构10顺势抛送至挤压装置4,节约了输送机构抛送秸秆的功耗,此外因多余秸秆和其中混有的杂质与导流板摩擦因数差异,杂质在沿导流板9滑移过程机械能消耗较大,从而,完成秸秆和其中混有杂质的分离。
[0022]
导流板9的具体特征为: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结构曲线为利用最速降线分簇性逆向设计的考虑作业环境中秸秆与导流板摩擦因素的方程拟合曲线。最速降线导流板的特征主要为其结构曲线,参数方程如式(1)所示:
[0023][0024]
其中:
[0025][0026]
式中(x,y)为导流板任意点f坐标,τ为导流板f点切线与水平夹角,为秸秆与导流板间摩擦因数。可根据作业时秸秆含水率导致的秸秆与导流板摩擦因数变化而使用不同的结构曲线,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曲线。
[0027]
本发明利用最速降线的分簇性对原有最速降线方程进行逆向设计,减小秸秆沿导流板滑移过程对其机械能的消耗,从而实现利用免耕播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比例回收秸秆;此外因最速降线的特征导致秸秆和杂质沿导流板滑移过程对其机械能的消耗差异,使秸秆和其中混有的杂质在回收过程中顺势完成分离,高效、绿色的完成秸秆比例回收和除杂。
[0028]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秸秆比例回收装置包括导流板(9)与壳体(1)、机架(7)、调控挡板(8)和输送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9)的结构曲线参数方程为:其中:b=(1 μ2),d=2μ(1 μ2),式中(x,y)为导流板任意点f坐标,τ为导流板f点切线与水平夹角,μ为秸秆与导流板间摩擦因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上侧固装输送机构(10),机架(7)右侧固定安装导流板(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左上方铰接安装调控挡板(8),机架(7)两侧对称固定安装壳体(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于秸秆比例回收装置的最速降线导流板,秸秆比例回收装置包括导流板(9)与壳体(1)、机架(7)、调控挡板(8)和输送机构(10),所述导流板(9)的结构曲线满足特定的参数方程。本发明利用最速降线的分簇性对原有最速降线方程进行逆向设计,减小秸秆沿导流板滑移过程对其机械能的消耗,从而实现利用免耕播种清理秸秆的机械能比例回收秸秆;此外因最速降线的特征导致秸秆和杂质沿导流板滑移过程对其机械能的消耗差异,使秸秆和其中混有的杂质在回收过程中顺势完成分离,高效、绿色的完成秸秆比例回收和除杂。的完成秸秆比例回收和除杂。的完成秸秆比例回收和除杂。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祥 邹震 牛小强 方腾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8/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