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8-13 17:13: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视疲劳是指在从事近距离注视的工作或学习时,由于过度使用眼睛而产生的眼部疲劳,又称眼疲劳,主要以视物模糊、重影、不耐久视,眼干涩不适、酸胀流泪,头痛眩晕等为临床表现,是一种以眼部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近年来,电脑、智能手机等视频终端的大量普及,视疲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及其引发的焦虑、烦躁、失眠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学习,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现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手段治疗,包括口服维生素、矫正屈光不正、滴用人工泪液等,虽可不同程度改善症状,但长期使用效果欠佳。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视疲劳主要与肝相关,将之称为“肝劳”,并对于其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经验。依据“目为肝窍”的理论与现代临床研究,中医养肝明目治疗效果更为有效、安全、快捷,且治愈后不宜复发。
4.药食同源,是指既可以作为食物直接饮食,又可以作为药物用来治病的一类物品。唐代孙思邈曰“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赞成食疗应该优于药疗,以食物保健为主才是健康的养生之道。食疗药膳中记载“寓医于食,以食为药”,既将药物作为食品,又将食品用以药用。食用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可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这也是中华千年中药文化的精髓所在。药食同源类保健食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于推广和开发,是保健食品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发挥补益肝肾、养阴益气、疏肝理气、明目亮睛的作用,同时重在养肝明目、补脾养胃、益肾填精,达到调理患者机体的目的。本发明在临床上应用于视疲劳患者。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菊花8~10份、枸杞子8~12份、甘草3~7份、决明子8~12份、茯苓8~12份、山药12~16份和山茱萸8~12份。
8.优选地,所述的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菊花9份、枸杞子12份、甘草6份、决明子12份、茯苓12份、山药15份和山茱萸12份。
9.优选地,所述中药制剂为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制剂,便于视疲劳患者长期随身携带和服用。
10.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
骤:
11.s1:备药材:将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山茱萸,分别清洗干净、切断、晾干后,破壁处理备用;
12.s2:水浸提:将步骤s1处理后的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和山茱萸加水提取,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13.s3:将浓缩液制成中药制剂。
14.优选地,步骤s1中各药材的具体重量份如下:
15.菊花8~10份、枸杞子8~12份、甘草3~7份、决明子8~12份、茯苓8~12份、山药12~16份和山茱萸8~12份。
16.优选地,步骤s2的水浸提具体过程如下:
17.将步骤s1处理后的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和山茱萸投入罐中,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2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2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重复药渣加水再提取过程后;合并每次提取所得滤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18.优选地,步骤s2中,药材在初次水提后药渣再加水进行提取时,后一次加水量是前一次加水量体积的70~90%。
19.优选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
20.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21.或将浓缩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得药粉,加入辅料,制成胶囊剂;
22.或将浓缩液中加入矫味剂,制成口服制剂。
23.优选地,所述浓缩液在40℃下相对密度为1.05~1.30。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5.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君药是指方中治疗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协助主药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症或抑制主药毒性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各药的作用。
26.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枸杞子甘润而平,善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甘苦微寒,善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二者皆为明目要药,一补一清,标本兼顾,共为君药,奏养肝明目之功。山药甘补涩敛性平,善养阴益气、补脾养胃、补肾涩精,为平补气阴之要药;山茱萸酸涩微温,善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二者相合,助君药滋肾养肝、涩精明目,共为臣药。茯苓甘补淡渗性平,善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助山药健脾益肾而不留湿;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助菊花清热明目并兼有润肠通便之效;二者相合,既助君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又健脾渗湿,以免君臣药之腻滞,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主补兼泻,共奏养肝明目之功,故善治肝郁阴虚所致的视物昏花、羞明畏光、迎风流泪。
27.2.本发明组合物中每个原料药材的具体功效如下:
28.菊花性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作为药品的菊花(该书中写作“鞠华”),声其“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主治“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菊花中的水溶性多糖能加快淋巴细胞免疫增殖速度,增强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免疫调节,同
时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
29.枸杞子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本草纲目》中对枸杞子的功效记载极为详细,曰:“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筋骨,去疲劳,易颜色,明目安神,令人长寿。”而枸杞子中的主要成枸杞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激活体内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不仅如此,枸杞多糖还能够阻碍脂肪褐素的沉积,抑制肝脏内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同时还能促进肝细胞的新生,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更有古文记载了菊花和枸杞搭配用法:“春天釆苗叶洗焯,用油略炒煮熟,下姜盐羹之,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30.甘草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汤液本草》中记载甘草能够“缓阴血,润肌”,研究显示,甘草能抗炎、抗衰老、调和诸药。
31.决明子临床多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状,动物实验发现,决明子提取物可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晶状体组织内的谷胱甘肽水平,改善小鼠晶状体的过氧化氧化应激状态,从而保护晶状体,起到护目作用。
32.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研究显示,茯苓的主要成分为茯苓多糖,其对肝脏、肾脏都具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免疫功能。
33.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研究证明,山药多糖可通过调节血糖水平,对蛋白质、脂肪等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从而保护肝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免疫力。
34.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归肝、肾经,其在动物实验中已被证实具有保护肝脏和肾脏功能。
35.3.本发明的所有组分都是药食同源组分,几无副作用,视疲劳患者可长期服用。
36.4.本发明药剂制备时,通过将浓缩处理,将药效成分浓缩,帮助身体吸收。
具体实施例
37.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本发明药材的选用理念,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38.实施例1
39.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菊花8份、枸杞子8份、甘草3份、决明子8份、茯苓8份、山药12份、山茱萸8份。
40.实施例2
41.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菊花10份、枸杞子12份、甘草7份、决明子12份、茯苓12份、山药16份、山茱萸12份。
42.实施例3
43.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菊花9份、枸杞子10份、甘草5份、决明子10份、茯苓10份、山药15份、山茱萸10份。
44.实施例4
45.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配制而成:菊花9份、枸杞子12份、甘草6份、决明子12份、茯苓12份、山药15份、山茱萸12份。
46.实施例5
47.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8.s1:备药材:按照重量份计,称量菊花90g、枸杞子120g、甘草60g、决明子120g、茯苓
120g、山药150g、山茱萸120g,处理干净、切0.5~5cm小段、阴凉处晾干,破壁处理8min备用;
49.s2:水浸提:将步骤s1处理后的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和山茱萸投入水提罐中,上述药材加入7倍量的水,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100℃高温,保温提取1.5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50.药材在初次水提后药渣再加水进行提取时,后一次加水量是前一次加水量体积的70~90%。
51.合并四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相对空气的密度)为1.15(40℃)的浓缩液。
52.s3:将浓缩液继续于-0.09mpa、30~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45(40℃)的浸膏,加入糊精(浸膏与糊精的质量比为1:2-2.5),造粒制成颗粒剂,分包成8~10g一包。
53.实施例6
54.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55.s1:备药材:按照重量份计,称量菊花90g、枸杞子120g、甘草60g、决明子120g、茯苓120g、山药150g、山茱萸120g,处理干净、切0.5~5cm小段、阴凉处晾干,破壁处理8min备用;
56.s2:水浸提:将步骤s1处理后的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和山茱萸投入水提罐中,上述药材加入7倍量的水,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100℃高温,保温提取1.5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57.药材在初次水提后药渣再加水进行提取时,后一次加水量是前一次加水量体积的70~90%。
58.合并四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5(40℃)的浓缩液。
59.s3:浓缩液中加入矫味剂安赛蜜(0.01g/kg)、阿斯巴甜(0.01g/kg),制成口服液。
60.实施例7
61.一种养肝明目抗视疲劳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62.s1:备药材:按照重量份计,称量菊花90g、枸杞子120g、甘草60g、决明子120g、茯苓120g、山药150g、山茱萸120g,处理干净、切0.5~5cm小段、阴凉处晾干,破壁处理8min备用;
63.s2:水浸提:将步骤s1处理后的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和山茱萸投入水提罐中,上述药材加入7倍量的水,在密闭条件下,加热至100℃高温,保温提取1.5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再加水,在密闭条件下,再次加热至100℃,保温提取1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64.药材在初次水提后药渣再加水进行提取时,后一次加水量是前一次加水量体积的70~90%。
65.合并四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5(40℃)的浓缩液。
66.s3:将浓缩液继续于-0.09mpa、30~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
1.45(40℃)的稠膏,-4℃下冷冻干燥、粉碎、制得药粉,药粉加入糊精(药粉与糊精的质量比为1:1.1)、干燥,装胶囊。
67.动物实验方法以及效果验证:
68.建立大鼠蓝光照射视疲劳模型,以蓝光照射视疲劳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研究本发明的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对于视疲劳的作用。
69.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大鼠适应性喂养5d后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蓝光照射模型组(简称模型组)、杞菊地黄丸组(每次用量为1g/kg)、抗视疲劳中药制剂组(简称产品组,每次用量为1g/kg),每组8只。实验第1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15000lux的蓝光灯照射大鼠眼球1.5h;从第1天开始每日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的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每天给药2次,连续灌胃14天;第15天腹主动脉取血,取大鼠左侧眼球;取血静置后离心,获取血清,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大鼠左侧眼球组织匀浆,离心后吸取上层清液,测定mda、sod水平。其测定结果见表1、2所示。
70.表1各组大鼠血清mda、sod水平比较(n=8)
71.组别mda(nmol/ml)sod(u/ml)空白组3.75
±
0.3281.86
±
13.21模型组5.15
±
1.74
##
62.06
±
1.68
#
杞菊地黄丸组4.14
±
1.62
*
69.59
±
4.92
*
产品组3.90
±
0.34
**
72.60
±
3.22
*
72.注:与空白组比较,
#
p<0.05,
##
p<0.01;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
p<0.01。
73.正常生理代谢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不会造成组织损伤,但受到化学试剂、缺氧等外界因素影响时,机体sod等抗氧化酶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增加,超过机体清除能力,自由基堆积,进而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研究发现视疲劳患者的视疲劳程度与自由基在体内的堆积程度呈正相关,表现为血清mda含量升高而sod含量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明显升高血清sod含量(p<0.05)。
74.表2各组大鼠眼球mda、sod水平比较(n=8)
75.组别mda(nmol/mg)sod(u/mg)空白组0.20
±
0.0754.20
±
7.56模型组0.36
±
0.11
#
45.36
±
5.61
#
杞菊地黄丸组0.25
±
0.08
*
51.28
±
4.31
*
产品组0.23
±
0.06
*
57.27
±
3.76
**
76.注:与空白组比较,
#
p<0.05;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
p<0.01。
77.本实验视疲劳大鼠眼球组织氧化因子水平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表现为眼球mda含量升高而sod含量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能明显降低眼球匀浆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眼球匀浆sod含量(p<0.01)。抗视疲劳中药组合产品及阳性对照药杞菊地黄丸对视疲劳模型动物氧化因子相关指标状态有所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缓解视疲劳作用。
78.临床应用案例:
79.一、病例收集
80.1.病例来源:病例来源于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病例,总计观察病例8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81.2.纳入标准:
82.①
18~65岁的成年人;
83.②
符合《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2014年)》视疲劳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不耐久视、暂时性视物模糊,眼部干涩、灼烧感、发痒、胀痛、流泪等症状者。
84.3.排除标准:
85.①
患有感染性、外伤性眼部疾患者或进行眼部手术不足3个月者;
86.②
患有角膜、晶体、玻璃体、眼底病变等外眼疾患者;
87.③
患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88.④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89.⑤
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定者;
90.⑥
长期服用其他有关治疗视力的药物,保健品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未能终止者;
91.⑦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服用受试物者,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92.二、试验方法
9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人工泪液治疗。
94.(1)常规护理:
95.①
戒烟;
96.②
环境经常通风,至少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30min;
97.③
避免长时间接触封闭、干燥的环境里,封闭的办公工作环境可放置小型的加湿器;
98.④
长时间使用屏幕者,建议屏幕与眼平行或稍下方,避免因眼睛上扬引起眼球暴露增加,造成水分丢失,眼睛距离屏幕距离应为50~70cm,使用1h后休息15min,并做眨眼动作;
99.⑤
饮食均衡,少吃刺激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100.⑥
适当体育锻炼,鼓励有氧运动,有条件者可室外运动,3~4次/周,每次至少30min。
101.(2)人工泪液治疗:选择0.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滴入双眼,21d为1个疗程。
10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人工泪液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组合颗粒制剂,每次1包,每日2次,连续用药21d。
103.三、疗效判定
104.1.临床疗效
105.(1)显效标准:视疲劳的主观症状明显改善,基本消失;
106.(2)有效标准:临床症状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
107.(3)无效标准: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08.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总例数
×
100%。
109.2.视疲劳主观评分
110.根据视疲劳的10项主观症状诊断标准(不耐久视、暂时性视物模糊,眼部干涩、灼烧感、发痒、胀痛、流泪,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即临床无主观症状计0分;偶尔发生为轻度,计1分;时常发生,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计2分;经常发生为重度,计3分。
111.四、结果与分析
11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113.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5%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114.表3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115.组别显效有效无效χ2p观察组(n=40)211369.3120.01对照组(n=40)82012
ꢀꢀ
116.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疲劳主观评分比较
117.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视疲劳主观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疗程以后,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的视疲劳主观评分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视疲劳主观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118.表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疲劳主观评分比较
119.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观察组(n=40)8.15
±
0.842.60
±
0.35

14.272<0.001对照组(n=40)8.52
±
0.815.40
±
0.46

8.673<0.001t0.9627.600
ꢀꢀ
p0.342<0.001
ꢀꢀ
120.注:与干预前相比,

p<0.05。
121.五、结论与分析
122.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与干预前后视疲劳主观评分比较来看,抗视疲劳中药制剂对视疲劳患者相关指标状态有所改善,起到了较好的缓解视疲劳作用,是一种治疗视疲劳的理想用药。
123.本发明药材的选用理念
124.通过检索自收录起始年至2021年7月27日国学术期刊全文(cnki)数据库中治疗视疲劳的药物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对中药频次、归经及药性药味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获得核心药对、核心中药组合与核心药食两用药材组合。并利用tcmsp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sea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筛选核心药食两用药材组合中7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得到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并将其导入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对共有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核心药食两用药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视疲劳中药处方34首,涉及中药112味,本发明基于视疲劳的本质内因从112味中药中创造性地选择了药食物两用的7种药材,得到核心药食同源药材组合为杞菊地黄丸加减方(菊花、枸杞子、甘草、决明子、茯苓、山药、山茱萸),其中活性成分221个,“药物-疾病”共
有靶点55个,metascape进行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377个、细胞组成75个、分子功能74个,kegg途径共246条,其中hsa类132条,主要涉及癌症的途径,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途径。养肝明目抗视疲劳中药组合涉及滋补肝肾、清肝明目、濡养目窍、清热泻火等方面,可通过影响眼部各组织,缓解眼表炎症对视疲劳产生治疗作用
1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