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2:41: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以手机或者平板类的电子产品为例,追求立体声效果是主流趋势,其通常需要设置两个扬声器。其中一个扬声器作为外放使用(一般称为speaker或者喇叭),可用作播放来电铃声或者音乐,该扬声器布设在手机底部。另一个扬声器用作通话中的听筒使用(一般称为receiver或者受话器),该扬声器布设在手机顶部。其中,手机的边框侧壁与顶部正面同时开孔,由此这两个扬声器可配合实现立体声效果。
3.然而,对于上述的立体声设计方案,位于手机顶部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除了会经手机顶部正面的开孔(即受话器声孔)传出之外,还可能从手机边框侧壁上的开孔(即外放声孔)传出。这样,当仅使用通话功能时,手机边框侧壁上的开孔会出现通话声音的泄露现象,进而导致用户隐私泄露。为了改善通话模式下的声音泄露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单独的声管道与位于手机顶部的扬声器相配合作为通话专用,但这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也会造成扬声器体积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
6.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模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所述第一出声孔用于与电子设备上的外放声孔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听筒声孔连通,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连通的声管道;
7.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8.控制件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模组外壳集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控制件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
9.可选地,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10.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侧,所述声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声管道为并排相邻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以与所述第一壳体集成为一体化结构。
11.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紧固件或者胶黏剂嵌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配合限定出所述声管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导声斜面,所述导声斜面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单体搭接,所述导声斜面的另一端朝向
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倾斜延伸。
13.可选地,所述控制件设置为挡板,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动件与所述控制件连接,所述控制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
14.可选地,所述控制件为柔性挡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件,所述柔性挡板可卷绕的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控制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展开状态与卷绕状态之间切换,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
15.可选地,所述转动件为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一对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声管道内并与所述控制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声管道外侧并与所述模组外壳固定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控制件包括两个呈内外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盖板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声孔发生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盖板上的通孔能重合或者错开,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
17.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马达或者磁力驱动装置。
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通过设置可运动的控制件,并控制该控制件根据选择封闭或者打开第一出声孔,从而使扬声器模组在通话模式下可以减少漏音的情况,以保护用户隐私,提升了通话私密性;而在外放模式下可以增大出声面积,以增强立体音效果;并且,驱动装置与模组外壳为集成一体的组合结构,装配比较方便,可操作性强。
2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2.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结构分解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之一;
26.图4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之二;
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模组外壳;11、第一壳体;111、容纳槽;112、导声斜面;12、第二壳体;2、扬声器单体;3、声管道;4、控制件;5、驱动装置;6、第一出声孔;7、第二出声孔;8、转轴;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
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31.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2.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33.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5.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描述。
3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1、扬声器单体2、控制件4及驱动装置5,所述模组外壳1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模组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出声孔6和第二出声孔7,所述第一出声孔6用于与电子设备上的外放声孔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7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听筒声孔连通,所述模组外壳1内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声孔6和第二出声孔7连通的声管道3;所述扬声器单体2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模组外壳1集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件4活动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1内,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控制件4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控制件4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
37.其中,所述声管道3例如包括三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作为声音输入口,另外两个端口均作为声音输出口。所述声管道3的声音输入口与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出声端相连通,所述扬声器单体2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所述声管道3进行传播。在所述模组外壳1上开设的所述第一出声孔6是指扬声器模组在实现外放功能时,将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声音传播至外界的出声孔。所述模组外壳1上开设的所述第二出声孔7是指扬声器模组在实现通话功能时,作为受话器使用将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声音传播至外界的出声孔。
38.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声孔6和所述第二出声孔7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上,也即为异面设置。例如,所述第一出声孔6和所述第二出声孔7的设置方向为相互垂直。
39.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调整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1上的第一出声孔6和第二出声孔7的相对位置情况,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从而适应不同电子设备上的外放声孔和听筒声孔的位置。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通过设置可运动的控制件4,并控制该控制件4根据选择封闭或者打开第一出声孔6,从而使扬声器模组在通话模式下可以减少漏音的情况,以保护用户隐私,提升了通话私密性;而在外放模式下可以增大出声面积,以增强立体音效果;并且,驱动装置5与模组外壳1为集成一体的组合结构,装配比较方便,可操作性强。。
41.此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声管道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选择,例如可以设计为直通管道,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所述第一出声孔6和所述第二出声孔7的大小及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但应当注意的是,所述声管道3与所
述扬声器单体2出声端相连通的声音输入口不能设计的过小,以防止所述扬声器单体2出声端传导过来的声音的音质发生不良改变。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所述声管道3内布设的控制件4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例如,当在通话模式下,仅需要实现听筒功能时,所述控制件4封闭所述第一出声孔6,此时,所述扬声器单体2产生的声音通过所述声管道3自所述第二出声孔7传播至外界。例如,当在外放模式下,所述控制件4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此时,所述扬声器单体2产生的声音可通过所述声管道3分别经所述第一出声孔6、所述第二出声孔7传播至外界,该方式可以增大出声面积,增强立体音音质。
43.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模组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
44.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容纳槽111,所述容纳槽111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侧,所述声管道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容纳槽111与所述声管道3为并排相邻设置,所述驱动装置5固定于所述容纳槽111内以与所述第一壳体11集成为一体化结构。
45.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5是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第一壳体11直接集成为一体,以形成一个整体件。该设计方便扬声器模组的装配。
46.此外,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例如可通过超声或涂胶等方式实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及所述驱动装置5连为一体。也即,在模组外壳1的加工中直接将所述驱动装置5装配于所述模组外壳1上生产。
47.其中,所述驱动装置5靠近所述声管道3设置,便于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控制布设在所述声管道3内的控制件4。这样,无需设置较长或者较为复杂的传动连接结构,还可以使扬声器模组的结构更更加紧凑。
48.可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5通过紧固件或者胶黏剂嵌设于所述容纳槽111内。可以稳定地将所述驱动装置5安装于所述模组外壳1,且制作成本低、难度小。
49.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扬声器单体2配合限定出所述声管道3,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导声斜面112,所述导声斜面112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单体2搭接,所述导声斜面1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2的方向倾斜延伸。
50.其中,所述声管道3的内部形状、大小等参数会影响到自所述扬声器单体2传播至外界的声音效果。而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设计了一导声斜面112,这样,自所述扬声器单体2传播至外界的声道就形成了逐渐扩展的结构,有利于声音向外界的传播,进而有利于提高声音外放效果。
51.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控制件4设置为挡板,所述驱动装置5通过转动件与所述控制件4连接,所述控制件4在所述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
52.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件4的一种形式为挡板,该挡板的形状和尺寸应当设计为可以遮挡住所述第一出声孔6。可根据该挡板在所述声管道3内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封闭和打开。
53.如图3所示,当所述控制件4在所述声管道3内处于竖直状态时,其可以用于遮挡住所述第一出声孔6,这样所述扬声器单体2产生的声音就不会通过所述第一出声孔6传播到
外界,与此同时,所述扬声器单体2产生的声音可通过所述第二出声孔7传播到外界。这样,在通话模式时,声音就不会从所述第一出声孔6泄露,只会从所述第二出声孔7传出。该设计很好的解决了通话模式下的声音泄露问题。
54.如图4所示,当所述控制件4在所述声管道3内转动至偏离所述第一出声孔6时,所述第一出声孔6可至少部分被打开,这样,所述扬声器单体2工作中产生的声音可分别经所述第一出声孔6、所述第二出声孔7传播到外界。这样,所述扬声器模组处在外放模式时,可以实现立体声效果。
55.其中,当将所述控制件4转动至偏离所述第一出声孔6时,对于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开合程度是可以进行调整。
56.如图4示出的状态,所述控制件4在所述声管道3内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出声孔6可完全敞开,其形成的出声面积是最大的,播放到外界的声音效果最佳。
57.实际上,所述控制件4并非需要转动至如图4示出的水平状态才能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而是只需转动一定的幅度,就可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开合程度可由所述控制件4的转动幅度来决定。
58.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件4设置为柔性挡板,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转动件,所述柔性挡板可卷绕的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控制件4在所述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在展开状态与卷绕状态之间切换,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
59.也就是说,通过所述驱动装置5可以驱动所述控制件4展开,以封闭所述第一出声孔6,同时也可以驱动所述控制件4卷起,从而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关闭。
60.此外,所述驱动装置5也可以调整所述控制件4卷起的程度,以此来调整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出声面积大小,适应不同的发声需求。
61.例如,当需要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出声面积达到最大时,可以控制所述控制件4完全卷绕到所述转动件上,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6完全打开。
62.又例如,当需要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出声面积较小时,可以控制所述控制件4部分卷绕到所述转动件上,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6部分打开。
63.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件设置为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通过一对支撑座9设置在所述声管道3内并与所述控制件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所述声管道3外侧并与所述模组外壳1固定连接。
64.其中,所述支撑座9例如为轴承座。所述转动件为转轴8时,所述转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支撑座9连接。这样,所述驱动装置5可以通过轴承座驱动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控制件4转动,以实现所述控制件4位置或者状态的变化。
65.其中,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所述声管道3的外侧,而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声管道3内并与所述控制件4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驱动装置5对所述声管道3内的所述控制件4的驱动控制。
66.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件4包括两个呈内外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与所述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盖板在所述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声孔6发生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盖板上的通孔能重合或者错开,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
6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件4设置于所述声管道3的内部,当所述控制件4设置为包括两个盖板时,这两个盖板沿出声方向呈叠设,即上述的内外设置。每一个所述盖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装置5可以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盖板移动,当这两个盖板上的通孔相互错开的时候,这两个盖板配合可以将所述第一出声孔6完全给封闭上。当这两个盖板上的通孔相互重合时,在通孔位置,所述声管道3内气流可以自由流出,以使所述扬声器单体2产生的声音可经所述第一出声孔6传播至外界。
68.其中,可以通过调整所述两个盖板上的通孔重合的程度控制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出声面积的大小。
69.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盖板上通孔完全重合时,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出声面积达到最大。两个盖板上的通孔部分重合时,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面积比较小。
70.此外,所述盖板上设置的通孔数量、形状及大小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通孔的形状例如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71.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控制件4的设计形式并不仅限于形式,只要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出声孔6的打开与关闭即可。
72.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5为电动马达或者磁力驱动装置。
73.当所述控制件4通过电动马达驱动时,可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控制件4的电动马达,根据信号控制电动马达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所述控制件4的相应运动。
74.当所述驱动装置5为电动马达时,所述控制件4可以设置为前述示例的挡板或者柔性挡板等形式。例如,电动马达可驱使转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控制件4转动。
75.当所述控制件4通过磁力驱动时,可设置驱动所述控制件4的磁力源,磁力源通电时产生磁场以及断电时磁场消失,从而实现所述控制件4的相应运动。所述磁力源例如为螺线管或者继电器等。
76.当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为磁力驱动装置时,所述控制件4可以设置前述示例中的两个盖板,所述磁力驱动装置可以驱使至少一个盖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声孔6发生平移或者滑动。
77.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所述控制件4的运动不仅限于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只要能够实现打开和关闭第一出声孔6的功能即可。
7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79.例如,所述电子设备的边框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放声孔,所述电子设备的顶部正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听筒声孔,所述扬声器模组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述模组外壳1上的第一出声孔6与所述外放声孔连通,所述模组外壳2上的第二出声孔7与所述听筒声孔连通。
80.当需要电子设备实现听筒功能时,所述控制件4运动以封闭所述第一出声孔6,此时,所述第一出声孔6被封堵无法传输出声音,由所述第二出声孔7将所述扬声器模组传导过来的声音自所述外放声孔传播至外界,可防止通话中的声音经外放声孔发生泄漏,导致用户隐私被暴露的情况发生。
81.当需要电子设备实现外放功能时,所述控制件4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6,此时,所述第一出声孔6和所述第二出声孔7均为敞开状态,可分别将扬声器模组传导过来的
声音自外放声孔和听筒声孔传播至外界,可产立体声效果。
82.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83.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84.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