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0:22: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质燃料是由秸秆、稻草、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且生物质颗粒燃料清洁卫生,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利用换热管进热源然后对原料进行传热炭化,存在炭化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炭化更加充分。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包括炭化炉本体;所述炭化炉本体的顶端设有进料斗,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炭化炉本体的内腔设有炭化机构;所述炭化机构包括炭化上封板、炭化下封板以及中空金属管;所述炭化上封板和炭化下封板的外圆周部分别与炭化炉本体的内侧壁固接,且炭化上封板、炭化下封板以及炭化炉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合围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加热腔室;所述第一加热腔室上连接有第一热气源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炭化上封板与炭化下封板上贯穿开设有进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管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炭化上封板呈弧形状且向上凸起。
8.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本体的内腔上部设有脱水干燥机构;所述脱水干燥机构由干燥上封板、干燥下封板、中空金属干燥管组成;所述干燥上封板和干燥下封板上贯穿开设有落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干燥管连接;所述干燥上封板、干燥下封板以及炭化炉本体合围成密闭的第二加热腔室,在第二加热腔室上连接有第二热气源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炭化机构与脱水干燥机构之间设有一呈圆台形状的引料筒。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的炭化机构,物料通过中空金属管进行输送,引入的热源直接对中空金属管进行加热,相比较传统热源通过换热管引入的方式(物料在外侧,热源在内侧),本实用新型中物料在内侧、热源在外侧,因而可以更加集中地对物料进行炭化,炭化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炭化炉本体,2-进料斗,3-出料口,4-炭化机构,5-第一热气源进气管,6-第一出气管,7-脱水干燥机构,8-第二热气源进气管,9-第二出气管,10-引料筒,40-炭化上封板,41-炭化下封板,42-第一加热腔室,70-干燥上封板,71-干燥下封板,72-中空金属干燥管,73-第二加热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6.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包括炭化炉本体1;所述炭化炉本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斗2,底端设有出料口3;
17.所述炭化炉本体1的内腔设有炭化机构4;所述炭化机构4包括炭化上封板40、炭化下封板41以及中空金属管42;所述炭化上封板40和炭化下封板41的外圆周部分别与炭化炉本体1的内侧壁固接,且炭化上封板40、炭化下封板41以及炭化炉本体1的内侧壁之间合围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加热腔室42;所述第一加热腔室42上连接有第一热气源进气管5和第一出气管6;所述炭化上封板40与炭化下封板41上贯穿开设有进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管42连接。
18.第一热气源进气管5可以选择与蒸汽源或者是高温烟气源进行连接,引入蒸汽或者是高温烟气源作为热源对物料进行炭化;
19.进一步的,所述炭化上封板40呈弧形状且向上凸起。采用弧形状的设计,便于将物料更好地分散至中空金属管42中。
20.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本体1的内腔上部设有脱水干燥机构7;所述脱水干燥机构7由干燥上封板70、干燥下封板71、中空金属干燥管72组成;所述干燥上封板70和干燥下封板 71上贯穿开设有落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干燥管72连接;所述干燥上封板70、干燥下封板71以及炭化炉本体1合围成密闭的第二加热腔室73,在第二加热腔室73上连接有第二热气源进气管8和第二出气管9。通过脱水干燥机构7的设置,对物料在炭化前进行脱水干燥预处理,更加有利于炭化的进行。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管6与第二出气管9连接。采用该设计,可以对炭化机构4炭化以后排出的仍然具有一定温度的气体进行再利用,从而有利于节省能源。
22.进一步的,所述炭化机构4与脱水干燥机构7之间设有一呈圆台形状的引料筒10。引料筒10的设置,便于将物料集中引至炭化上封板40的中部。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4.作业时,先将热源引入到第一加热腔室42中;炭化原料通过进料斗2引入至炭化炉本体 1内,经过脱水干燥机构7的脱水干燥预处理以后,物料进入到炭化机构中的中空金属管72 中,物料在中空金属管72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被引入的热源加热从而被炭化,炭化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口3排出。
2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包括炭化炉本体(1);所述炭化炉本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斗(2),底端设有出料口(3);所述炭化炉本体(1)的内腔设有炭化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机构(4)包括炭化上封板(40)、炭化下封板(41)以及中空金属管(42);所述炭化上封板(40)和炭化下封板(41)的外圆周部分别与炭化炉本体(1)的内侧壁固接,且炭化上封板(40)、炭化下封板(41)以及炭化炉本体(1)的内侧壁之间合围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加热腔室;所述第一加热腔室上连接有第一热气源进气管(5)和第一出气管(6);所述炭化上封板(40)与炭化下封板(41)上贯穿开设有进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管(4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上封板(40)呈弧形状且向上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本体(1)的内腔上部设有脱水干燥机构(7);所述脱水干燥机构(7)由干燥上封板(70)、干燥下封板(71)、中空金属干燥管(72)组成;所述干燥上封板(70)和干燥下封板(71)上贯穿开设有落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干燥管(72)连接;所述干燥上封板(70)、干燥下封板(71)以及炭化炉本体(1)合围成密闭的第二加热腔室(73),在第二加热腔室(73)上连接有第二热气源进气管(8)和第二出气管(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6)与第二出气管(9)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机构(4)与脱水干燥机构(7)之间设有一呈圆台形状的引料筒(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炭化处理装置,包括炭化炉本体;所述炭化炉本体的顶端设有进料斗,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炭化炉本体的内腔设有炭化机构;所述炭化机构包括炭化上封板、炭化下封板以及中空金属管;所述炭化上封板和炭化下封板的外圆周部分别与炭化炉本体的内侧壁固接,且炭化上封板、炭化下封板以及炭化炉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合围成一个密闭的第一加热腔室;所述第一加热腔室上连接有第一热气源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炭化上封板与炭化下封板上贯穿开设有进料口,且上下相对的两个进料口之间通过中空金属干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炭化装置,对于物料炭化更加充分。更加充分。更加充分。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豪 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河州铨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2
技术公布日:2022/8/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