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

2022-08-11 05:54: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选种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多种生化反应、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参与者,在养分循环、分解有机质及降解污染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可以表征土壤肥力和土壤健康状况。根际是植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生长环境的一个重要衔接平台,是根系与土壤交界的微域。分析和比较不同作物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结构等微生态特性,有利于从微生态学角度提供作物低肥高效栽培理论依据。
3.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中国小麦连年增产,但增产的同时伴随着氮肥的过量施用及肥效下降,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例如,大量施用化肥导致了土壤酸化、温室效应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相关学者已就小麦“肥药双减”问题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杨晓卡等从栽培措施、轮作体系上探讨出氮素表观损失量最低的高产高效模式。赵犇等构建了基于临界氮浓度的小麦地上部氮亏缺模型进行精准施肥。张娟娟等通过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氮素营养诊断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氮吸收利用效率、根系活力及耐低氮胁迫能力不同。但有关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的研究较少。近年来,粮食-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与植物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关系逐渐被科研工作者关注。董航宇从根际微生态角度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与粳稻高效利用氮的关系。杨珍等基于作物根际微域探究植物病害发生机理,挖掘具有潜力的微生物资源;相反,通过根际微域中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也能体现出不同作物或者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目前关于小麦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的研究多集中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耕作方式方面,关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差异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筛选出的根系活力高、根际土壤酶活性高、根际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高和多样性指数高的供试小麦品种即为氮高效小麦品种,为从根际微域环境差异角度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若干个供试小麦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供氮水平的施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n0(0kg n/hm2)、正常施氮肥处理n1;
6.步骤2,测定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进行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
7.步骤3,分析步骤2中的测定数据,筛选出根系活力高、根际土壤酶活性高、根际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高和多样性指数高的供试小麦品种,即为氮高效小麦品种。
8.进一步地,步骤1中正常施氮肥处理n1中氮肥施用量为165kgn/hm2,氮肥基追比为5∶5,追肥于返青期开沟施入。
9.进一步地,步骤1中大田试验中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6*9=54m2,行距20cm,重复3次,播种量为150kg/hm,10月中旬播种;磷肥和钾肥在播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磷酸二氢钙687.5kg/hm2,钾肥为硫酸钾施用量144.74kg/hm2。
10.进一步地,步骤2中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分别于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冲根,取根尖处5cm根系,采用改良ttc还原法测定根系活力。
11.进一步地,步骤2中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中土壤酶包括:β-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多酚氧化酶;选取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根际土,土壤bg酶和lap酶活性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分析法测定,土壤pox酶活性采用微孔板比色法测定。
12.进一步地,步骤2中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方法为: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标准操作规程,对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根际土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以及its区域,对于每个dna样品,在abi geneamp 9700pcr系统上使用transstart fastpfu dna聚合酶对三个重复进行独立的pcr扩增,使用axyprep pcr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并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
13.进一步地,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根系活力的测定数据方法为:分析不同供试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均随着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对比在n0和n1处理下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数值。
14.进一步地,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数据方法为:选取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根际土壤酶活性数值,对比不同供试小麦品种之间的根际土壤酶活性数值。
15.进一步地,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方法为:1)测序结果首先使用qiime对原始数据进行拼接,过滤,并去除嵌合体;挑出序列长度大于200bp,barcode和引物序列无错误碱基,平均质量得分q≥25的高质量序列;采用usearch软件在97%的阈值下划分分类操作单元,根据silva数据库,比对otu代表序列并进行分类,利用mothur软件计算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chao1、ace丰富度指数,用于评价细菌α-多样性;2)根据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以及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析供试小麦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综合分析不同氮效率品种小麦根系活力差异及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得出氮高效小麦品种能够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改善细菌群落组成。本发明筛选出的根系活力高、根际土壤酶活性高、根际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高和多样性指数高的供试小麦品种,可以与已知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相互印证,为从根际微域环境差异角度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本发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系活力的差异(2018-2020两年的平均数据);
19.附图2为本发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
20.附图3为本发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属的相对丰度。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一种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若干个供试小麦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供氮水平的施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n0(0kg n/hm2)、正常施氮肥处理n1;
24.步骤2,测定n0和n1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进行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
25.步骤3,分析步骤2中的测定数据,筛选出根系活力高、根际土壤酶活性高、根际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高和多样性指数高的供试小麦品种,即为氮高效小麦品种。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正常施氮肥处理n1中氮肥施用量为165kgn/hm2,氮肥基追比为5∶5,追肥于返青期开沟施入。氮肥为尿素(含n46%)。
28.实施例3
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大田试验中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6*9=54m2,行距20cm,重复3次,播种量为150kg/hm,10月中旬播种。磷肥和钾肥在播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磷肥为磷酸二氢钙(含p2o
5 12%)687.5kg/hm2,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57%)144.74kg/hm2,其他栽培措施同一般高产田管理。
30.实施例4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分别于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冲根,取根尖处5cm根系,采用改良ttc还原法测定根系活力。
32.实施例5
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方法为:根际土于小麦孕穗期,每个试验小区内随机选取3个点,将植株连根挖出,采用抖土法收集根际土,根际土距离根系周围0~5mm,于4℃条件下保存并尽快带回试验室,过2mm筛后,除去根系残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自然风干过0.25mm筛,用于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一部分鲜样保存在

80℃冰箱,用于测定土壤细菌群落和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酶包括:β-葡萄糖苷酶(b-glocusidase,简称bg)、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opeptidase,简称lap)和多酚氧化酶(简称pox)。
34.土壤bg酶和lap酶活性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分析法,测定原理是bg酶分解底物生成对-硝基苯酚,后者在400nm有最大吸收峰;lap酶分解底物生成对硝基苯胺,后者在405nm有最大吸收峰。
35.土壤pox酶活性采用微孔板比色法,测定原理是pox酶可催化底物生成有色产物,
其显色物质在4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bg、lap和pox酶三种酶的底物见表1。
36.表1土壤酶名称、缩写、编号和底物
[0037][0038]
根据测定原理,使用酶标仪(labsystems multiskan ms,芬兰)在特定波长下读取吸光值,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来计算各种土壤酶活性。所得结果统一单位为nmol/h/g,即每小时每克鲜土分解相应底物产生特定产物的物质的量。
[0039]
实施例6
[004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方法为: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illumina inc.,san diego,ca,usa)标准操作规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以及its区域,对于每个dna样品,在abi geneamp 9700pcr系统(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usa)上使用transstart fastpfu dna聚合酶对三个重复进行独立的pcr扩增,使用axyprep pcr纯化试剂盒(axygen biosciences,union city,ca,usa)进行纯化,并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
[0041]
实施例7
[004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根系活力的测定数据方法为:分析不同供试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均随着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对比在n0和n1处理下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数值。
[0043]
选取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作为供试小麦品种,测得两个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如图1所示,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的根系活力均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孕穗期的根系活力最强。
[0044]
根系是植物的重要作用器官,具有固定和支撑植物的功能,影响植物对养分、水分和矿物质等的吸收,同时又是多离种离子、有机酸、氨基酸等合成的重要场所。小麦属于须根系作物,根系活力的大小一定程度反映了根系新陈代谢活动的强弱。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根系活力与作物的品种、土壤类型、肥水措施及自身基因遗传性状等密切相关;它反映了作物根系吸收、合成、呼吸和氧化能力等,客观体现了根系新陈代谢能力的强弱。熊淑萍等研究认为,氮高效基因型小麦具有较高的根系活力及根系代谢能力。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0045]
n0和n1处理下,许科168根系活力均高于郑品麦8号,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16.76-70.14%和14.44-37.04%;其中n0处理下,拔节期-成熟期许科168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郑品麦8号,n1处理下,除了拔节期和孕穗期,其它生育期两品种间的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与n0处理相比,n1处理下许科168的根系活力平均增加了16.75-44.56%,郑品麦8号平均增加了0.97-42.63%。可知不论在低氮no或高氮n1下,氮高效小麦品种许科168的根系活力均高于氮低效小麦品种郑品麦8号,低氮处理下差异明显,达到5%的显著水平。
[0046]
实施例8
[004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数据方法为:挑选出孕穗期n0和n1处理下,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郑品麦8号相比,两种施肥处理下,许科168的bg、lap和pox酶活性均增加;n0处理下增加幅度分别为59.38%、34.43%和30.50%,而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n1处理下增加幅度不明显,分别为9.31%、18.88%和9.05%。
[0048]
表2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差异(2018-2020两年的平均数据)
[0049][0050]
土壤酶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其酶活性是表征土壤养分循环及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关键指标。不仅是土壤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参与者,还是土壤中进行一切生化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表明,bg、lap和pox参与碳循环和氮循环末端的催化反应,能够极好的反映土壤养分的代谢水平。根际土壤酶活性的高低与土壤养分的矿化量及有机质的分解程度密切相关,酶活性的提高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微生物通过同化利用这些施入的氮素来促进自身的生长,导致产生的酶数量和种类均显著增加所致。正常施氮肥n1和不施氮肥n0条件下,氮高效品种许科168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土壤酶活性,即低氮胁迫下,氮高效品种许科168根际土壤中bg、pox和lap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较高的土壤酶活性代表土壤的物质和能量转化都很强盛,从而促进了植株的良好生长。这说明氮高效小麦品种许科168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0051]
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小麦品种许科168的根际β-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比氮低效小麦品种郑品麦8号高出59.38%、34.43%和30.50%。可知,不论在低氮no或高氮n1下,氮高效小麦品种许科168的根际土壤中bg、pox和lap酶活性均高于氮低效小麦品种郑品麦8号。
[0052]
实施例9
[005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分析步骤2中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方法为:1)测序结果首先使用qiime(quantitative insights into microbial ecology)(v1.2.1)对原始数据进行拼接,过滤,并去除嵌合体。挑出序列长度大于200bp,barcode和引物序列无错误碱基,平均质量得分q≥25的高质量序列。采用usearch软件在97%的阈值下划分分类操作单元(简称otu)。根据silva数据库,比对otu代表序列并进行分类。利用mothur软件计算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chao1、ace丰富度指数,用于评价细菌α-多样性;2)根据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以及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析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0054]
从表3不同氮处理下土壤细菌α-多样性特征可以看出,氮高效小麦品种许科168的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氮低效小麦品种郑品麦8号,增加幅度分别为7.22%、7.35%和12.95%,其中shannon指数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可知在n0处理下,许
科168的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郑品麦8号,许科168多样性指数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郑品麦8号。在n1处理下,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
[0055]
表3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特征
[0056][0057]
如图2所示,通过对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进行分类,2个处理共含有28个门,相对丰度大于1%的门有11个,其中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奇古菌门为优势门,相对丰度为84.36%-88.20%。
[0058]
与n0处理相比,n1处理下的小麦品种许科168的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了38.68%和28.16%,拟杆菌门、绿湾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分别显著增加了17.68%、66.50%和59.68%;而郑品麦8号的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和疣微菌门则显著增加了62.36%、40.79%和50.18%,绿湾菌门显著降低了32.84%。
[0059]
同一处理下,两品种优势门丰度也有差别,n0处理下,许科168的酸酐菌门比郑品麦8号增加了66.21%,奇古菌门降低了11.74%,n1处理下许科168的酸酐菌门比郑品麦8号降低了37.23%,奇古菌门则增加了13.30%,其它差别不明显。
[0060]
进一步对比分析,2个处理共含有857个属,其中gp6属、亚硝基球藻和未分类细菌属为优势属,如图3所示。
[0061]
与郑麦品8号相比,在n1处理下,许科168根际土壤亚硝基球藻属显著增加了21.79%,未分类细菌属显著降低了27.63%,gp6属降低了9.49%;n0处理下,许科168根际土壤的亚硝基球藻显著增加了38.06%,未分类细菌属增加了12.92%,gp6属显著降低了21.33%。
[0062]
土壤微生物是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在土壤有机质矿化分解及腐殖酸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的丰富度被视为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植物种类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度有一定相关性。农泽梅等研究认为不同品种间根系微生物主要菌群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0063]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n0处理下,许科168根际土壤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郑品麦8号,而n1处理下相反。这可能是因为酸杆菌门属于贫营养型菌,生长速率缓慢、富集在养分含量较低环境中,而n0处理下氮高效品种许科168的根系与根际土壤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根际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学者认为,酸杆菌门和奇古菌门在旱地作物土壤中是正相关关系,而本研究结果显示,n0处理下许科168根际土壤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郑品麦8号,这可能与选择的生育时期及土壤环境有关,因为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吸收土壤有效氮程度不同,影响了土壤氮库的平衡,不同程度的改变了土壤性质,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
[0064]
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种氮处理下,许科168和郑品麦8号的优势属gp6属、亚硝基球藻属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不同氮肥处理间主要菌群种落基本相似,其主要差异表现在菌群丰度上,在低氮处理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际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高氮处理下,差异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酶活性等的差异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
[0065]
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个不同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与郑品麦8号相比,许科168显著提高了细菌群落α-多样性。同一处理,两品种的优势门丰度有一定差别,n0处理下,许科168的酸酐菌门比郑品麦8号增加了66.21%,奇古菌门降低了11.74%,n1处理下许科168的酸酐菌门比郑品麦8号降低了37.23%,奇古菌门则增加了13.30%,其它差别不明显;gp6属、亚硝基球藻和未分类细菌属为优势属,与氮低效品种郑麦品8号相比,n1处理下,许科168根际土壤亚硝基球藻属显著增加了21.79%;n0处理下,显著增加了38.06%。因此,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了氮高效小麦品种能够提高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改善细菌群落组成。
[006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