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吊架曳轮底部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5:06: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吊架曳轮底部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是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及固定式升降设备的总称,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的电梯,就用途而言,主要由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医用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船舶电梯、建筑施工电梯等类型组成。乘客电梯就是运送乘客的专用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装饰,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梯,且随着高层建筑物(构筑物)的普及,乘客电梯的市场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3.电梯的轿厢架的制造安装均应符合该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轿厢架(吊架) 有两组相对独立的矩形托梁及曳轮、挡绳架组成,其中曳轮由滚动轴承、轮体、主轴等组成,是起到拖曳钢丝绳旋转运动功能,tj系列乘客电梯与tp系列乘客电梯的区别在于曳轮的安装形式,tj系列所使用的曳轮与两侧矩形托梁成90度垂直,即曳轮轴心线与矩形托梁平面平行,tp系列所使用的曳轮与矩形托梁平行,即曳轮轴心线与矩形托梁垂直。矩形托梁左右定向安装在曳轮下端两侧,起到对曳轮的支承及轴向定位功能;挡绳架由相对独立的两组组成,起到遮挡钢丝绳,防止旋转运动中钢丝绳逃逸的功能。上梁的结构较为简洁,各零部件安装紧凑,能满足电梯轿厢垂直往复运动的需要,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4.(1)电梯高速运动震动大:电梯轿厢使用频繁,经常处于垂直往复运动状态,此时电梯轿厢的全部载荷都由轿厢架(吊架)承载,上梁作为吊架顶部唯一的承载构件,几乎承受了相当一部分载荷,尤其是该载荷通过拖曳钢丝绳逆向传递到曳轮上,在承受因重力因素引发的冲击载荷作用下,高速运动中的曳轮稳定性易受波动,同时引发整个上梁结构的震动、晃动、抖动、跳动等不稳定现象,即影响乘客电梯的舒适度,又对上梁及其组件尤其是主轴与矩形托梁装配部位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5.(2)曳轮组件承受垂直载荷大,抗震性能差:整套曳轮装置通过两侧矩形托梁的夹持功能,将曳轮装置下部与矩形托梁紧密连接,因此矩形托梁所承受的载荷均会传递到曳轮,而曳轮与两侧矩形托梁采用的是刚性连接,无减震避震措施,故曳轮始终承受着因电梯轿厢垂直往复高速运行所带来的冲击载荷,即增加曳轮因疲劳强度所造成的损伤,又容易造成曳轮外圆周表面钢丝绳的逃逸脱落,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吊架曳轮底部的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吊架曳轮底部的减震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设有两个,且两个立柱之间上部贯穿有螺杆,且螺杆的
两端均通过螺杆紧固件紧固;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侧u型支承和下侧u型支承,且上侧u型支承和下侧u型支承的两侧均通过支承紧固件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上侧u型支承和下侧u 型支承的顶部分别设有上避震垫和下避震垫,所述上避震垫的顶部设有支承板,所述下避震垫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下避震垫以及下侧u型支承之间通过压板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8.优选的,所述螺杆紧固件包括螺母和垫圈;所述支承紧固件和压板紧固件均包括螺栓、垫圈和螺母。
9.优选的,所述立柱为带圆孔的矩形体,矩形体平面上分别垂直加工5处圆形通孔,其中1处圆孔位于矩形体平面上部,孔径与螺杆外径相当,且圆孔圆心位于矩形体长度方向中心线上,另4处圆孔按照2行2列等径、等距加工在矩形体平面下部,孔径、孔距与上侧u型支承、下侧u型支承的侧边圆孔相一致,且孔径与螺栓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支承板设有1件,是一两端凸出的台阶状矩形体;矩形体两端端面居中等距加工矩形凸起,且该矩形凸起宽度与上梁结构组件的左右梁体中部矩形槽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上避震垫和下避震垫材质均为聚氨酯复合材料;且上避震垫和下避震垫均为矩形体结构,上避震垫的尺寸小于下避震垫齿轮,下避震垫宽度与压板宽度相等,下避震垫长度是u形支承两端圆孔孔距减去5-8mm 为宜;所述上避震垫宽度与支承板宽度相等,上避震垫长度与立柱宽度相等。
12.优选的,所述螺杆设有一件,是一两端加工螺纹的圆柱体,螺纹长度是螺杆全长的1/6-1/5;所述螺杆外径与立柱矩形体平面上部圆孔孔径相匹配。
13.优选的,所述上侧u型支承和下侧u型支承的截面均呈u形结构,所述上侧u型支承宽度与下侧u型支承相等,所述上侧u型支承长度小于下侧u 型支承;所述上侧u型支承两侧侧边居中垂直加工2处圆形通孔,孔径与孔距与立柱矩形体下部圆孔相一致;所述下侧u型支承两侧侧边居中垂直加工2 处圆形通孔,下侧u型支承孔径与孔距与立柱矩形体下部圆孔相一致;所述下侧u型支承平面两端分别垂直加工1处圆形通孔,孔径、孔距与压板平面上2处圆孔相一致,且孔径与螺栓相匹配;上侧u型支承和下侧u型支承两侧侧边两端均加工45度倒角。
14.优选的,所述压板设有1件,是一平面加工6处圆孔的矩形体;矩形体宽度、长度与下侧u型支承相等,在矩形体平面近两端处等距、等径垂直加工2处圆孔通孔,且孔径、孔距与下侧u型支承平面上2处圆孔相一致,孔径与螺栓相匹配;矩形体平面居中部位按照2行2列等径、等距垂直加工4 处圆形通孔,孔径与上梁结构组件过梁平面4处圆孔相一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实用高效,从源头上减少了因曳轮组件承受垂直载荷大,抗震性能差、高速运行、冲击载荷等引发的震动、跳动、晃动、抖动等不稳定现象。
17.2.本实用新型中立柱与u形支承组合,稳定性好,u形支承安装在曳轮下方的上梁结构组件内部空间,消除了曳轮与上梁连接部位的垂直间隙,消除运行中的纵向自由度,防逃逸功能良好。
18.3.本实用新型中支承板与上侧u形支承夹持上避震垫,压板与下侧u形支承夹持下避震垫,通过双重避震组件,实现垂直方向高速运行时曳轮及上梁结构组件的避震、减震功
能。
19.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更换上、下避震垫可以恢复因避震组件磨损而导致的稳定性失效问题,安装及使用维护便捷,保障了乘客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乘用舒适性和安全性。
20.5.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避震能够减少曳轮及上梁结构组件异常磨损,保障了主要结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梯日常检修维护费用支出,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作用。
21.6.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对业内乘客电梯轿厢吊架类似结构组件的改进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立柱;2、螺杆;3、螺杆紧固件;4、上侧u型支承;5、下侧 u型支承;6、支承紧固件;7、上避震垫;8、下避震垫;9、支承板;10、螺钉;11、压板;12、压板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吊架曳轮底部的减震装置,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设有两个,且两个立柱1之间上部贯穿有螺杆2,且螺杆2的两端均通过螺杆紧固件3紧固,立柱1紧贴曳轮下方的上梁结构外侧,由螺杆2定位及紧固;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侧u型支承4和下侧u型支承5,且上侧u型支承4和
下侧u型支承5的两侧均通过支承紧固件6与立柱1固定连接;两件u形支承安装在曳轮下方的上梁结构组件内部空间,采用螺栓将两侧侧边与立柱1定位与固定,通过上部支承板与上侧u形支承4、压板11与下侧u形支承5,分别成组对上避震垫7、下避震垫8起到垂直方向的夹持作用,实现垂直方向高速运行时曳轮及上梁结构组件的避震、减震功能;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装使用维护便捷、安全可靠、实用高效,立柱1与u形支承的组合,稳定性好,消除了曳轮与上梁连接部位的垂直间隙,从源头上减少了因曳轮组件承受垂直载荷大,抗震性能差、高速运行、冲击载荷等引发的震动、跳动、晃动、抖动等不稳定现象;所述上侧u型支承4和下侧u型支承5的顶部分别设有上避震垫7和下避震垫8,所述上避震垫7的顶部设有支承板9,所述下避震垫 8的顶部通过螺钉10固定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下避震垫8以及下侧u型支承5之间通过压板紧固件12固定在一起。
35.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紧固件3包括螺母和垫圈;所述支承紧固件6和压板紧固件12均包括螺栓、垫圈和螺母。
36.进一步的,所述立柱1为带圆孔的矩形体,矩形体平面上分别垂直加工5 处圆形通孔,其中1处圆孔位于矩形体平面上部,孔径与螺杆2外径相当,且圆孔圆心位于矩形体长度方向中心线上,另4处圆孔按照2行2列等径、等距加工在矩形体平面下部,孔径、孔距与上侧u型支承4、下侧u型支承5 的侧边圆孔相一致,且孔径与螺栓相匹配。
37.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板9设有1件,是一两端凸出的台阶状矩形体;矩形体两端端面居中等距加工矩形凸起,且该矩形凸起宽度与上梁结构组件的左右梁体中部矩形槽相匹配。
38.进一步的,所述上避震垫7和下避震垫8材质均为聚氨酯复合材料;且上避震垫7和下避震垫8均为矩形体结构,上避震垫7的尺寸小于下避震垫8 齿轮,下避震垫8宽度与压板11宽度相等,下避震垫8长度是u形支承两端圆孔孔距减去5-8mm为宜;所述上避震垫7宽度与支承板9宽度相等,上避震垫7长度与立柱1宽度相等。
39.进一步的,所述螺杆2设有一件,是一两端加工螺纹的圆柱体,螺纹长度是螺杆2全长的1/6-1/5;所述螺杆2外径与立柱1矩形体平面上部圆孔孔径相匹配。
40.进一步的,所述上侧u型支承4和下侧u型支承5的截面均呈u形结构,所述上侧u型支承4宽度与下侧u型支承5相等,所述上侧u型支承4长度小于下侧u型支承5;所述上侧u型支承4两侧侧边居中垂直加工2处圆形通孔,孔径与孔距与立柱1矩形体下部圆孔相一致;所述下侧u型支承5两侧侧边居中垂直加工2处圆形通孔,下侧u型支承5孔径与孔距与立柱1矩形体下部圆孔相一致;所述下侧u型支承5平面两端分别垂直加工1处圆形通孔,孔径、孔距与压板11平面上2处圆孔相一致,且孔径与螺栓相匹配;上侧u型支承4和下侧u型支承5两侧侧边两端均加工45度倒角。
41.进一步的,所述压板11设有1件,是一平面加工6处圆孔的矩形体;矩形体宽度、长度与下侧u型支承5相等,在矩形体平面近两端处等距、等径垂直加工2处圆孔通孔,且孔径、孔距与下侧u型支承5平面上2处圆孔相一致,孔径与螺栓相匹配;矩形体平面居中部位按照2行2列等径、等距垂直加工4处圆形通孔,孔径与上梁结构组件过梁平面4处圆孔相一致。
42.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支承板9定向装配在曳轮组件下方的上梁 (左右梁)的矩形凹槽内,随后将两件立柱1与上侧u形支承4、下侧u型支承5、压板11等定向装配在上梁结构组件的内部空间内,此后采用螺栓分别将立柱1、上侧u形支承4、下侧u型支承5与上梁
连接固定,同时将螺杆2定向安装在上梁与立柱1连接部位,通过螺杆紧固件3固定;之后,将上避震垫7插入支承板9与上侧u形支承4之间的垂直空间内,将下避震垫插入压板与下侧u形支承的垂直空间内,将2枚螺栓分别安装在压板11与下侧u型支承5两端的圆孔中,每枚螺栓采用3枚螺母分别旋拧固定;最后安装4枚螺钉10将压板11与上梁连接固定即可;按照技术要求将曳轮及上梁结构组件拼装就位,检验安装精度,再次紧固涉及本实用新型设计中的紧固件。
43.这样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部件拼装,可入库存放,待客户需要时再行投入tj系列乘客用电梯轿厢架(吊架)的现场安装使用,用于对电梯轿厢的垂直往复运行。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