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式叶轮式底部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1:3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式叶轮式底部增氧机。


背景技术:

2.在水产养殖领域需要定期向水体中增加氧气含量,促进水产品生长,市面上常用的增氧设备有叶轮式增氧机,其工作原理为:把池塘底部的水抽上来,通过叶轮片把水体打散和空气中的氧气融合,增加水体溶氧量,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增氧,虽然能够增加池塘水体溶氧量,但是池塘水深超过1.5m以上时就很难解决底部溶解氧问题;水车式增氧机,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叶片转动,把池塘的水体转动起来,水体通过流动和空气中氧充分融合形成高溶氧水,解决池塘溶解氧不足问题,同样是解决不了池塘底部问题,很容易导致池塘底部缺氧现象出现。因此亟需一种新式叶轮式底部增氧机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叶轮式底部增氧机,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增加池塘底部含氧量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新式叶轮式底部增氧机,包括溶氧混合器壳体,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底部固接有漂浮组件,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出口端位于所述漂浮组件下方,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出口端伸入到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连接管进口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增氧部和第二增氧部;
5.所述第一增氧部包括固接在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顶部的多孔盘,所述多孔盘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连接管出口端部内壁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多孔盘下方。
6.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小相同。
7.优选的,所述第二增氧部包括分水盘,所述分水盘位于所述出水管出水端下方,所述分水盘边部与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内壁固接,所述分水盘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8.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小不同。
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出口端角度可调。
10.优选的,所述水泵进口端位于水面下方,所述水泵进口端与水面的距离小于20cm。
11.优选的,所述漂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浮船,两所述浮船顶部固接有同一支架,所述支架上方固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方与所述溶氧混合器壳体固接。
12.优选的,所述浮船边部设置有若干凸起。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漂浮组件用于为整体装置提供浮力,水泵可抽取池塘水面上部20cm以内的水体,这部分水体和空气接触最为紧密,为高溶氧水,高溶氧水通过水泵流经连接管进入到溶氧混合器壳体中,高溶氧水通过第一增氧部和第二增氧部进一步增加含氧量,之后通过溶氧混合器壳体底部的出水管注入到池塘底部,高溶氧水经加压后在池底呈扇面向前推进,可持续推进五十米左右,高溶氧水通过立体循环的方式注入塘
底能有效的去塘底有机质,调节平衡水质,使ph值有序波动。立体式循环、打破水体温度分层,当设备过滤整池水一次后,使水体底部溶氧与表层水溶氧接近,连续运行,水体循环数次后水体的溶氧含量可达到基本一致,从而增大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活动空间,丰富的溶解氧,有助于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升免疫力,促进水产生物生长,在缩短水产生物生长周期、提高水产生物生长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溶氧混合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水泵;2、连接管;3、溶氧混合器壳体;4、出水管;5、支架;6、连接座;7、浮船;8、多孔盘;9、第一通孔;10、叶轮;11、分水盘;12、第二通孔;13、固定轴;14、支架;15、挡板;16、通气管;17、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式叶轮式底部增氧机,包括溶氧混合器壳体3,溶氧混合器壳体3底部固接有漂浮组件,溶氧混合器壳体3底部连通有出水管4,出水管4出口端位于漂浮组件下方,溶氧混合器壳体3顶部连通有连接管2,连接管2出口端伸入到溶氧混合器壳体3内部,连接管2进口端连通有水泵1,溶氧混合器壳体3内部设置有第一增氧部和第二增氧部。
25.漂浮组件用于为整体装置提供浮力,水泵1可抽取池塘水面上部20cm以内的水体,这部分水体和空气接触最为紧密,为高溶氧水,高溶氧水通过水泵1流经连接管2进入到溶氧混合器壳体3中,高溶氧水通过第一增氧部和第二增氧部进一步增加含氧量,之后通过溶氧混合器壳体3底部的出水管4注入到池塘底部,高溶氧水经加压后在池底呈扇面向前推进,可持续推进五十米左右,高溶氧水通过立体循环的方式注入塘底能有效的去塘底有机质,调节平衡水质,使ph值有序波动。立体式循环、打破水体温度分层,当设备过滤整池水一
次后,使水体底部溶氧与表层水溶氧接近,连续运行,水体循环数次后水体的溶氧含量可达到基本一致,从而增大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活动空间,丰富的溶解氧,有助于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升免疫力,促进水产生物生长,在缩短水产生物生长周期、提高水产生物生长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26.第一增氧部包括固接在溶氧混合器壳体3顶部的多孔盘8,多孔盘8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9,连接管2出口端部内壁设有叶轮10,叶轮10位于多孔盘8下方,叶轮10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上端固接有支架14,支架14与溶氧混合器壳体3内壁固接,固定轴13上端固接有挡板15,挡板15为圆形结构。高溶氧水经过水泵1加压后通过连接管2进入到溶氧混合器壳体3中,外部空气通过多孔盘8上的第一通孔9与高溶氧水混合,叶轮10通过高溶氧水的冲击快速旋转,将高溶氧水打散成水滴,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水滴与空气进行混合,进一步增加高溶氧水的含氧量。
27.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第一通孔9的孔径大小相同。高速的水流带动水流周边的空气流速变大,周围压强减小,外部空气在不需要外界压力作用能自发通过第一通孔9与水体接触,第一通孔9的孔径大小相同使得空气均匀的进入到溶氧混合器壳体3中,是空气与水体接触的均匀性提高,增加水体含氧量。
28.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增氧部包括分水盘11,分水盘11位于出水管4出水端下方,分水盘11边部与溶氧混合器壳体3内壁固接,分水盘1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12。水流经过分水盘11时,会被第二通孔12再次打散,和空气进行二次混合,形成富营养水,充分使水体和空气的有效混联。
29.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第二通孔12的孔径大小不同。由第一通孔9进入的气体在水体中生成气泡,气泡随水体向下运动,气泡通过孔径大小不同的第二通孔12时,较大的气泡被挤压破碎,形成较小气泡,增加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溶氧量。
30.进一步优化方案,出水管4出口端角度可调。出水管4靠近溶氧混合器壳体3一端为软管结构,可进行弯曲同时具有一定强度,出水管4远离溶氧混合器壳体3一端可通过钢索或线绳与溶氧混合器壳体3进行固定,防止出水管4出口端位置偏移,经过两次增氧的高溶氧水由出水管4排出,出水口可根据池塘的深浅自由调整出水深度注入到塘底并成扇面一样向前推进,可持续推进五十米左右,通过水流的冲击可有效去除池底有机质,起到调节平衡水质的效果。
31.进一步优化方案,水泵1进口端位于水面下方,水泵1进口端与水面的距离小于20cm。位于池塘表层20cm以内的水体与外界空气进行了充分的接触,含氧量最高,为高溶氧水,将这部分水经过两侧增氧后通过立体循环的方式注入塘底,可有效解决池塘底部缺氧的问题。
32.进一步优化方案,漂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浮船7,两浮船7顶部固接有同一支架5,支架5上方固接有连接座6,连接座6上方与溶氧混合器壳体3固接。支架5为h型,将两浮船7进行固定,连接座6用于连接支架5和溶氧混合器壳体3,h型的支架5增强了溶氧混合器壳体3的稳定性。
33.进一步优化方案,浮船7边部设置有若干凸起,凸起可对增氧机工作时冲击池底产生的反作用水流进行缓冲,增强增氧机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3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实施例的增氧机放置在待增氧的池塘中,浮船7为
增氧机提高供浮力,水泵1可抽取池塘水面上部20cm以内的水体,这部分水体和空气接触最为紧密,为高溶氧水,高溶氧水通过水泵1流经连接管2进入到溶氧混合器壳体3中,外部空气通过多孔盘8上的第一通孔9与高溶氧水混合,叶轮10通过高溶氧水的冲击快速旋转,将高溶氧水打散成水滴,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水滴与空气进行混合,增加高溶氧水的含氧量;水流经过分水盘11时,会被第二通孔12再次打散,和空气进行二次混合,形成富营养水,充分使水体和空气的有效混联;经过两次增氧的高溶氧水由出水管4排出,出水口可根据池塘的深浅自由调整出水深度注入到塘底并成扇面一样向前推进,可持续推进五十米左右,通过水流的冲击可有效去除池底有机质,起到调节平衡水质增加池底含氧量的效果。通过立体循环增氧的方式打破水体分层,使池塘的水上下溶氧一致,温度一致,ph值一致,整个池塘的水体是缓缓转动的,有效分解和氧化池塘底部有机质,减少水体动物应激反应,形成活水养殖,扩大了水生动物的活动空间,节省饵料20%、提高成活率20%,节省能源60%,缩短出塘时间20%,降低养殖风险50%以上;本实施例的增氧机兼容市场所有增氧机优点功能,克服其缺点,节能省电、实用、高效,每台0.3kw/h,换水量55t/h,每小时可以增加池塘底部溶解氧1.2kg,增氧机不间断运转2m水深1亩水面的池塘24小时循环一遍,可以彻底解决池塘底部缺氧问题;本实施例的增氧机养的水产品没有土腥味,鱼的腹腔内没有黑膜,对虾肉质q弹。
35.实施例2
36.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溶氧混合器壳体3内部固接有通气管16,通气管16一端位于溶氧混合器壳体3外部,通气管16另一端位于分水盘11下方,通气管16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17,由于溶氧混合器壳体3内水体流速较快,可带动外部空气经由通气管16上端通过第三通孔17进入到水体中,第三通孔17孔径为2-7mm,气体通过第三通孔17后进入水体中,形成微小气泡,带有微小气泡的水体直接被压力输送至池底,在微小气泡下移的过程中,由于池底水压较大,微小气泡体积进一步缩小,气泡中的氧气更好的溶解在水中,进一步增加池底水体的溶氧量。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