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1:1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蚊虫是最为重要的医学媒介生物,全世界已知的蚊类超过3000种,我国有21属约400余种蚊虫,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有10多种,可传播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乙脑等疾病。为了全面掌握蚊种的构成、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和防制策略,为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全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展蚊虫危害的生态学监测,采用标准化的蚊虫监测方法。
3.196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sudia等人设计了用蓄电池驱动的小型诱蚊灯(简称cdc诱蚊灯),其原理是用白光灯引诱蚊虫至风扇附近后被马达风扇向下吸入收集器中,该设备主要用于蚊虫及蚊媒病毒监测,这也是目前cdc诱蚊灯的最初形式。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将二氧化碳(co2)引入cdc诱蚊灯,即成为二氧化碳诱蚊灯。我国蚊虫密度监测国家标准(gb/t 23797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于2009年实施(2021年第1次修订),成蚊密度监测方法11种,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该方法已被纳入到《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中。
4.从1966年二氧化碳诱蚊灯研发并使用直至目前全球普遍采用,其主要部件、机械机构均未有实质性改变,但在当前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应用中存在下列问题:
5.1 目前二氧化碳诱蚊灯均使用锂电池、铅酸电池等蓄电池作为电源供给形式,连续工作时间有限,使用一段时间(4 h~10 h)必须带回室内充电或者更换满电的电池;
6.2 从野外安放、标本回收、分类计数都完全依赖人工进行,对人力投入、时间消耗要求较高,同时监测结果滞后,无法实时或者快速获得;
7.3 所有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因此易受到人力、财力、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较难难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目前使用的二氧化碳诱蚊灯严重依赖人工、密度监测结果时效性差、智能化程度滞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该设备将多种传感器进行有机整合,能够实现自动开关、太阳能充电、自动计数、远程实时传输数据等功能,提高蚊虫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及时性程度。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蚊虫诱捕系统、蚊虫信息收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安装于设备顶部,为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所述蚊虫诱捕系统安装于太阳能供电系统下方,所述蚊虫诱捕系统包括集蚊盒,所述集蚊盒上方设置有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配置有引诱剂喷洒系统和诱
蚊灯;所述蚊虫信息收集系统安装于集蚊盒内;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安装于集蚊盒的入口处,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引诱剂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蚊虫收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通过gprs网络与数据分析控制系统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蚊虫信息收集系统为红外线蚊虫计数器。
12.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控制系统包括定时开闭系统,所述定时开闭系统采集来自环境监测系统的环境参数并进行分析后控制述蚊虫收集系统的自动开闭。
13.优选的,所述引诱剂喷洒系统包括气体盛放罐,所述气体盛放罐的出气口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数据分析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14.优选的,所述集蚊盒连接有倒圆锥型集蚊通道,所述红外线蚊虫计数器安装于集蚊通道的末端。
15.环境监测系统采集气象参数并传输到数据分析控制系统,数据分析控制系统根据信息自动启动风扇,同时开启电磁阀释放引诱剂用于引诱蚊虫,当蚊虫靠近风扇制造的气流后被吸入集蚊通道,该通道采用倒圆锥设计,通过集蚊通道末端的红外线蚊虫计数器,实现对诱捕进入装置的蚊虫自动计数,所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中央处理系统,实现数据汇总,然后利用4g移动网络将所有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记录、分析、汇总;数据可通过计算机或智能移动终端登陆服务器进行查看。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将多种传感器进行有机整合,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多蚊种的自动化、远程化、智能化监测,弥补目前蚊虫诱捕器效率低、特异性差、费时费力等不足,全面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18.2、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应用端实现了蚊虫监测系统的网络化、实时化、可视化,从而能够及时对蚊虫密度进行预警,为蚊虫早期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19.图1为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示意图;
20.其中,1-太阳能供电系统,2-光源,3-二氧化碳释放口,4-引诱剂安装槽,5-轴流风扇,6-集成传感器模块,7-红外计数器,8-集蚊通道,9-集蚊盒,10-数据分析控制系统,11-钢瓶减压阀,12-二氧化碳钢瓶,13-固定底座,14-设备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2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2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化成蚊密度监测设备,包括二氧化碳供给系统、电力供给系统、蚊虫计数系统、蚊虫收集系统、数据记录收发系统、定时开闭系统。该设备通过固定底座13将支架14支撑固定,支架的顶部为太阳能板1,太阳能板的下方设置光源2,光源下方设置蚊虫诱捕系统,该诱捕装置上方安装轴流风扇5,风扇下方为集蚊通道8,集蚊通道为锥形漏斗,漏斗下方衔接集蚊盒9,在集蚊通道上设置红外计数器7,实现对蚊虫的数量自动记录,在诱蚊灯上安装温湿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等集成传感器模块6,同时设置gps模块,实
现对气象参数和监测位置的自动采集;集蚊盒下方为数据分析控制系统10,锂电池作为供电系统,由上部的太阳能板提供电源,设备下部为预装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的二氧化碳钢瓶12,由于几乎所有吸血昆虫都是靠宿主释放的二氧化碳来定位宿主,而其它非吸血类害虫均不依靠二氧化碳定位宿主,因此基本可以去除非蚊类飞虫进入;此外,本设备还提供了针对某种蚊虫的特异性引诱剂安装槽4,安装槽内盛放有氨气或乳酸类引诱剂,可以专门吸引花蚊子等某种具体品种的蚊虫,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整套设备设有定时通电、通气的电磁控制装置;所有传感器最终通过集成电路装置,实现数据的汇总,然后利用gprs网络将所有参数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记录、分析、汇总;数据可通过pc或者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授权的用户名、密码登陆相应网址进行查看。
24.通过在诱蚊灯上集成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传感器,实现对气象参数的自动采集;在诱蚊灯的蚊虫诱集通道上,集成激光技术装置,实现对蚊虫的数量自动记录;利用太阳能板实现持续供电,解决了供电时间有限的问题。将所有传感器通过集成电路装置,实现数据的汇总,并利用gprs网络将所有参数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记录、分析、汇总。解决了完全依赖人工进行操作的局限,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且能实时获取监测数据,提高了获取监测结果时效性和客观性。
25.总之,该智能化设备按照国家标准技术参数,将蚊虫高效引诱剂、多种传感器进行有机整合,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多蚊种的自动化、远程化、智能化监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