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防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0:56: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防尘机构。


背景技术:

2.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教学研各类机构均会设置实验室,而实验室内进行实验,需要具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包括通风、供电、排风等,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就对排风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否则容易产生毒气,对实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4.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021833490.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智能顶部集中供应装置,包括壳体和顶板;所述壳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壳体的底端两侧对称连通设置有多组通风孔。该方案中公开的通风孔仅仅只是设置在壳体上,因此对于实验室的通风具有一定作用,而对排风则用处不大,如果需要借助该通风孔实现排风效果,则需要额外接入软管,通过该通风孔与软管连接,借助软管来延长通风作用,实现有针对性的排风作用。但是这种设置下,容易造成灰尘堆积和不美观的问题,同时也不便于收纳。
5.为此,如何解决排风问题,同时避免灰尘堆积和美观问题是需要解决的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防尘机构,能够提供排放作用的同时还具备防尘效果,同时还能够让设备更加美观。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防尘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通风孔,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和设置在主体上的防尘盖,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排风管,该排风管对应主体的位置与通风孔相互配合,以通过通风孔排风;所述防尘盖可翻转的连接在主体上,以配合主体形成或解除对排风管的遮盖,所述防尘盖与主体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排风管的空间,当防尘盖与壳体盖合时,防尘盖与壳体配合遮盖排风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灯管或灯带,该灯管或灯带设置在主体上,且位于主体与防尘盖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盖朝向灯管或灯带的一侧面为反光面,用于反射灯管或灯带的灯光。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面为哑光表面,用于形成漫反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防尘盖转动的电动驱动部件、用于检测防尘盖转动到位的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与电动驱动部件联动,用于控制电动驱动部件停止动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朝下且裸露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照明的灯管或灯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防尘盖活动,使其遮盖住排风管,进而起到防尘作用。
15.2.其中排风管与通风孔进行配合,能够实现排风作用,并且具有延长效果,能够利用排风管对准需要排风的位置,将有害气体排出,让实验过程更加安全。
16.3.遮盖排风管之后还能够起到美观效果,减少部件外露。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遮盖状态下三维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1、壳体;2、通风孔;3、主体;4、防尘盖;41、反光面;5、排风管;6、灯带;7、驱动部件;8、检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23.参照图1-4所示,
24.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防尘机构,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通风孔2,壳体1包括主体3和和设置在主体3上的防尘盖4,主体3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排风管5,该排风管5对应主体3的位置与通风孔2相互配合,以通过通风孔2排风;防尘盖4可活动的连接在主体3上,以配合主体3形成或解除对排风管5的遮盖。
25.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3上可以设置凹槽,用于收纳排风管5,排风管5可以收纳到凹槽中,然后通过让防尘盖4活动,使其遮盖住排风管5,进而起到防尘作用。其中排风管5与通风孔2进行配合,能够实现排风作用,并且具有延长效果,能够利用排风管5对准需要排风的位置,将有害气体排出,让实验过程更加安全。
26.具体的来说,防尘盖4的活动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27.a.防尘盖4的活动方式是滑动的,通过在主体3上沿着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实现凹槽的遮盖和打开,打开之后排风管5能够拿出,然后对准需要排风的位置进行工作。
28.b.防尘盖4的活动方式为翻转的形式,一侧铰接在主体3上,并且沿着主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能够通过翻转的形式对排风管5进行遮盖和打开。在防尘盖4向外翻转之后打开,取出排风管5对准需要排风的位置进行工作。
29.具体的来说,a方式中,防尘盖4可以通过键槽配合滑动连接在主体3上。键和槽的位置可以分别设置在防尘盖4和主体3上,防尘盖4上设置键和主体3上设置键均可以形成滑动配合。优选的可以将键设置在防尘盖4上,能够减少对防尘盖4的厚度要求,进而控制成本。
30.其中b方式中,主体3上还设置有灯管或灯带6,该灯管或灯带6设置在主体3上,且位于主体3与防尘盖4之间。灯管和灯带6设置在主体3和防尘盖4之间的位置,能够借助防尘
盖4实现对灯光和灯带6的防尘作用。
31.优选的,防尘盖4朝向灯管或灯带6的一侧面为反光面41,用于反射灯管或灯带6的灯光。通过防尘盖4的反光面41来对灯光和灯带6进行反光,使其能够反射到实验台上,能够具有更好的照明效果,并且能够解决灯带6安装的位置照明会受到影响的问题,能够适应各种灯带6的安装方式。
32.进一步配合下,反光面41为哑光表面,用于形成漫反射。通过漫反射的形式将灯光进行反射,能够让光线照射更加柔和,同时也能够扩大照射范围。
33.当然,可选的,与上述方案配合设置下,能够让主体3上朝下且裸露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照明的灯管或灯带6。通过该灯带6能够提供较亮的照明效果,根据实验人员实际所需进行选择,当需要较高照明效果时,可以选择打开漫反射效果的灯带6和高照明效果的灯带6,两者配合提供局部高照明效果,整体大照射范围。
34.上述的防尘盖4可以采用手动翻转的方式。但是也可以改进成拉绳翻转的方式,通过拉绳吊在防尘盖4上,拉动拉绳,让防尘盖4向上翻转进而打开防尘盖4。当然也可以改进成电动控制,具体如下,主体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防尘盖4转动的电动驱动部件7、用于检测防尘盖4转动到位的检测部件8,该检测部件8与电动驱动部件7联动,用于控制电动驱动部件7停止动作。
35.通过电动驱动部件7对防尘盖4进行驱动,使其翻转,同时配合检测部件8进行反馈,当检测部件8检测到防尘盖4翻转到位之后控制电动驱动部件7停止驱动。具体的检测部件8可以采用红外检测、激光测距、触发开关等。电动驱动部件7则可以采用电机,通过在主体3上设置多个电机同步对防尘盖4进行驱动即可。具体的驱动方式可以是对防尘盖4的铰接轴进行驱动,利用齿轮啮合的方式传动。而检测部件8的检测到位可以是盖合到位也可以是打开到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需的检测方式将检测部件8设置在对应的地方即可,具体设置位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进行选择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36.而具体的,本方案的检测部件8可以如下,检测部件8采用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的压片连接一拉绳,该拉绳的一端与压片连接,另一端与防尘盖4连接,当防尘盖4翻转到位时,拉绳下拉压片并触发微动开关。
37.由于防尘盖4板的形状需要适配主体3,并且需要与主体3形成能够容纳排风管5的空间,因此防尘盖4的形状一般成弧形,这种形状配合常规的检测部件8较难实现检测,例如防尘盖4向上翻转时难以配合检测,此时通过将拉绳连接在防尘盖4上,此时防尘盖4向上翻转就会拉动拉绳,随着拉绳的拉动,最终会将拉动压片,使得压片触发微动开关的按钮,进而达到到位反馈,此时控制电动驱动部件7停止驱动动作;同理,在防尘盖4向下翻转时也能够实现到位反馈。
38.当然,检测部件8也可以采用霍尔开关,通过磁感应的形式对防尘盖4的翻转程度进行检测,例如磁铁贴在防尘盖4上,霍尔开关安装在主体3上,在打开防尘盖4到位时,磁铁会靠近防尘盖4,进而让霍尔开关得到到位反馈,此时制电动驱动部件7停止驱动动作;同理,在防尘盖4向下翻转时也能够实现到位反馈。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