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卧式多级泵轴承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6:45: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多级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多级泵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自平衡式卧式多级泵的两端各设有一套轴承组件,固定端轴承组件内通常设置有两盘背对背布置的角接触轴承。当泵运行时,由于级间泄露,泵的轴向力并没有完全平衡。残余轴向力需要由角接触轴承承担,同时泵运行时产生的径向力也需要由角接触轴承承担。尤其是自平衡式卧式多级泵的级数增加后,两套轴承组件之间的间距会相应的增大,因而轴承之间的跨度增加,轴承所承受的径向力也会加大。当泵在运行时,轴承负荷较大,当泵连续运行时,轴承温度会偏高。同时泵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较低时,轴承温度会超过允许的使用范围,从而使轴承使用寿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提前失效,影响多级泵运行,造成其他零件损坏,严重影响多级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公开号为cn204082935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卧式多级泵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压盖a、轴、o型密封圈,轴承座顶部设置有测量轴承温度的测温元件a,底部设置有测量润滑油温度的测温元件b;所述的轴承支架内设置有小型风扇;所述的轴承固定套上设置有甩油环;所述的轴承盖外侧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压盖b。该申请不能从源头降低轴承的发热量,而通过风扇对轴承进行降温的效果很差。
4.公开号为cn10276753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热油离心泵,包括泵轴、泵座、泵体泵盖,所述泵体设置有双流道。其通过双流道的设计实现了减小了泵轴的径向力,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卧式多级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多级泵轴承组件,以减小自平衡式多级泵的角接触轴承受到的径向力,降低角接触轴承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卧式多级泵轴承组件,包括轴承体、设置在轴承体内的两盘背靠背安装的角接触轴承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轴承体两侧的两个轴承压盖,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盘角接触轴承和对应的轴承压盖之间设有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与对应的角接触轴承之间有间隙,该间隙为环形的空腔,所述轴承体内设有将该空腔与轴承体外部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外端拧有放气螺塞。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体内设有封闭的水室,所述水室呈环形设置在角接触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外,所述轴承体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水室连通的过水孔,轴承体下部的过水孔与现场的冷却水管连通。
9.进一步的,两盘角接触轴承的外侧套有外轴承套,两盘角接触轴承的轴承外圈均与外轴承套固定连接,所述外轴承套与轴承体为间隙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外轴承套和对应的轴承压盖之间设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一端插
入到外轴承套内,所述圆柱销另一端插入到该轴承压盖内,所述外轴承套和该轴承压盖均与圆柱销过渡配合。
11.进一步的,多级泵的中心为泵轴,靠近多级泵中部的轴承压盖为轴承压盖甲,所述轴承压盖甲的外侧设有套在泵轴上的环形的挡水圈,所述挡水圈与该轴承压盖间隙配合,所述挡水圈与泵轴垂直,所述挡水圈与泵轴密封连接,所述挡水圈与泵轴密封配合。
12.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压盖甲中部为向多级泵中部轴向突出的环形的凸台,该凸台外侧的边缘为沿凸台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挡水圈罩在该凸缘外。
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压盖甲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泵轴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与泵轴密封配合,所述轴套与轴承压盖甲密封配合,所述挡水圈套在轴套的外圆上,所述挡水圈与轴套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在轴承体内增加了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轴承之间设有空腔,空腔通过导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可大大提高轴承组件对径向力的承载能力,降低角接触轴承承受的径向力,减少角接触轴承的发热量,延长角接触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导气孔可保持轴承体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平衡,避免因内外压力差造成轴承体内的润滑液外泄。
16.2.本实用新型设有挡水圈,防止水进入到轴承体内部,进而造成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损坏。
17.3.本实用新型设有水室,可通过水对轴承体、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轴承进行降温,以延长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轴承体;2、轴承压盖甲;3、放气螺塞;4、导气孔;5、空腔;6、外轴承套;7、圆柱销;8、轴承压盖乙;9、锁紧螺母;10、角接触轴承;11、水室;12、圆柱滚子轴承;13、唇形密封圈;14、挡水圈;15、轴套;16、间隔环;17、泵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卧式多级泵轴承组件,包括轴承体1、设置在轴承体1内的两盘背靠背安装的角接触轴承10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轴承体1两侧的两个轴承压盖,所述角接触轴承10为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轴承体1的左端与多级泵的泵体连接,两个轴承压盖分别为靠左的轴承压盖甲2和靠右的轴承压盖乙8。靠左的角接触轴承10和轴承压盖甲2之间设有圆柱滚子轴承12,所述轴承体1内有环形的凸起,该凸起夹在圆柱滚子轴承12的外圈以及靠左的角接触轴承的外圈之间。
26.增加圆柱滚子轴承12后,可大大提高轴承组件对径向力的承载能力,降低角接触轴承10承受的径向力,减少角接触轴承10的发热量,延长角接触轴承10的使用寿命。
27.多级泵的中心为泵轴17,泵轴17的右端拧有用于将对角接触轴承10固定在泵轴17上的锁紧螺母9。圆柱滚子轴承12的内圈以及靠左的角接触轴承10的内圈之间夹有间隔环16,所述间隔环16套在泵轴17上。所述轴承体7、间隔环16、圆柱滚子轴承12和靠左的角接触轴承10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5,所述轴承体1顶部设有将该空腔5与轴承体1外部连通的竖向的导气孔4,所述导气孔4的外端拧有放气螺塞3,所述放气螺塞3上打有与导气孔4连通的孔。
28.通过导气孔4和放气螺塞3可保持轴承体1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平衡,避免因内外压力差造成轴承体1内的润滑液外泄。
29.所述轴承压盖甲2的左侧设有套在泵轴17上的环形的挡水圈14,所述挡水圈14与轴承压盖甲2为间隙配合,所述挡水圈14与泵轴17垂直。
30.所述轴承压盖甲2中部为向左轴向突出的环形的凸台,该凸台左侧的边缘为沿凸台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挡水圈14右部中心为凹坑,所述挡水圈14罩在该凸缘外。
31.所述轴承压盖甲2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轴套15,所述轴套15的内圆与泵轴17之间设有o形圈,所述轴套15和泵轴17依靠o形圈的弹性密封连接,泵轴17转动时,通过密封圈的弹性带动轴套15转动。所述轴套15与轴承压盖甲2之间设有出行密封圈13,所述挡水圈14为橡胶材质,其内部有骨架。所述挡水圈16依靠橡胶的弹性固定在轴套15外圆上对应的环形凹槽内,从而使轴套15转动时带动挡水圈14一同转动。
32.由于轴套15和唇形密封圈13之间为动密封,容易因固体颗粒物而造成轴套15和唇形密封圈13之间的摩擦面磨损而降低密封能力,甚至导致密封失效。设置挡水圈14后,如泵体内有水喷出,被挡水圈14阻挡后沿径向甩出,从而防止水沿轴套15和唇形密封圈13进入到轴承体1内部,进而造成圆柱滚子轴承12和角接触球轴承10损坏。
33.设置凸缘后,对挡水圈14甩出的水进行进一步阻挡,防止水沿凸缘左面和挡水圈14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唇形密封圈13和轴套15之间。
34.实施例2
3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36.两盘角接触轴承10的外侧套有外轴承套6,两盘角接触轴承10的轴承外圈均与外轴承套6过盈连接,所述外轴承套6与轴承体1为过渡配合。
37.所述外轴承套6和轴承压盖乙8之间设有圆柱销7,所述圆柱销7的左端插入到外轴承套6内,所述圆柱销7的右端插入到轴承压盖乙8内,所述外轴承套6和该轴承压盖均与圆柱销7间隙配合。
38.首先将两盘角接触轴承10装入外轴承套6内,然后再将外轴承套6装入到轴承体1内,从而形成模块化组装,以提高作业效率。由于外轴承套6和轴承体1为间隙配合,因而外轴承套6的外圆和轴承体1之间可存在间隙。增加圆柱销7后,当泵轴17转动时,可防止外轴承套6意外随之转动而造成磨损。
39.实施例3
4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41.所述轴承体1内设有封闭的水室11,所述水室11呈环形设置在角接触轴承10和圆
柱滚子轴承12外,所述轴承体1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水室11连通的过水孔,轴承体1下部的过水孔与现场的冷却水管连通。
42.冷却水管的水通过轴承体1下部的过水孔进入到水室11内,对轴承体1进行降温,然后从轴承体1上部的过水孔流出,从而对轴承体1、圆柱滚子轴承12和角接触轴承10进行降温,以延长圆柱滚子轴承12和角接触轴承10的使用寿命。
4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描述内容较为详细和具体,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用新型,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做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对于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或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内,系统内部的局部改进和子系统之间的改动、变换等,仍是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目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