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新种丘陵茶园的专用防草布

2022-07-27 18:1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草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新种丘陵茶园的专用防草布。


背景技术:

2.杂草防控是农业种植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疯长的杂草会争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地表覆盖防草布是目前用于抑制杂草生长的主要防控手段。防草布又称抑草布,由无纺布、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制成,具有避光透水的特点,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还可以正常透过水分满足农作物生长,同时防草布相比常规地膜,结实耐用,根据防草布厚度及工艺的不同,一般可使用1-3年。
3.然而在丘陵地势上,控草需要同时兼顾梯带和梯壁两处的抑草,但现有防草布铺设时无法完全覆盖丘陵的梯带和梯壁,控草效果差,并且在对作物施肥时,通常需要将防草布掀开,但用于固定防草布的地钉常常安装在防草布的边缘处,只能反复拆卸地钉,掀开防草布施肥,大面积的防草布拆卸地钉,工作量大,使用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种丘陵茶园的专用防草布,可以有效地将丘陵的梯带和梯壁完全覆盖住,提高控草效果,同时在对铺设防草布的作物施肥时,无需反复拆卸地钉,使用便利,工作效率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新种丘陵茶园的专用防草布,包括防草布主体,所述防草布主体上设有种植区、翻折区和固定区;所述种植区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压痕线和第二压痕线,所述第一压痕线设置在所述翻折区与所述种植区之间,所述第二压痕线设置在所述固定区与所述翻折区之间,所述第一压痕线、所述第二压痕线、以及所述固定区的边缘上分别设有若干间隔的地钉孔,所述种植区内设有若干种植孔。
6.进一步地,所述地钉孔的孔径边缘设有第一保护边。
7.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孔的孔径边缘设有第二保护边。
8.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孔单行排列。
9.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孔双行对称排列。
10.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孔双行错位排列。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痕线的深度为所述防草布主体厚度的1/3-2/3。
12.进一步地,所述翻折区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种植孔与所述第一压痕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13.进一步地,所述防草布主体为矩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种丘陵茶园的专用防草布,包括防草布主体,所
述防草布主体上设有种植区、翻折区和固定区;所述种植区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压痕线和第二压痕线,所述第一压痕线设置在所述翻折区与所述种植区之间,所述第二压痕线设置在所述固定区与所述翻折区之间,所述第一压痕线、所述第二压痕线、以及所述固定区的边缘上分别设有若干间隔的地钉孔,所述种植区内设有若干种植孔;
16.本装置在使用时,将所述种植区和所述翻折区铺设在丘陵的梯带上,将所述固定区铺设在丘陵的梯壁上,并且将作物置于所述种植孔内;在所述地钉孔内安装地钉,将所述防草布主体固定在丘陵的梯带和梯壁上;在所述翻折区覆盖的土壤处挖设施肥沟;施肥时,将所述翻折区沿着所述第一压痕线翻开,将肥料置入所述施肥沟内,对作物进行施肥;完成施肥后,将所述翻折区重新覆盖到所述施肥沟上;
17.本实用新型将防草布主体划分为固定区、种植区和翻折区,每个区域对应不同的功能作用,其中固定区用于覆盖丘陵梯壁,种植区和翻折区用于覆盖丘陵梯带,提高了防草布主体对丘陵的覆盖度,从而提高了对丘陵地势的控草效果;同时利用第一压痕线划分种植区与翻折区,使得翻折区可以沿着第一压痕线翻开,翻动便利,施肥方便,利用第二压痕线划分种植区与固定区,加固种植区和固定区在丘陵地势上覆盖的牢固度,并且在第一压痕线、第二压痕线以及固定区的边缘处设置了地钉孔,不仅规范了地钉在防草布主体上的安装位置,而且避免了使用者暴力安装地钉对防草布主体造成撕裂和损伤,延长了防草布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单行种植孔的防草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双行种植孔的防草布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草布主体铺设在丘陵地势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未铺设防草布主体时杂草的生长状态图;
22.图5为铺设本实用新型中的防草布主体时杂草的生长状态图;
23.图6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中防草布主体施肥时的使用状态图。
24.附图标记:1-防草布主体;2-固定区;3-种植区;4-翻折区;5-第一压痕线;6-地钉;7-第二压痕线;8-地钉孔;9-种植孔;10-施肥沟。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6.实施例
27.本实用新型以茶园种植为例,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新种丘陵茶园的专用防草布,包括防草布主体1,防草布主体1上设有种植区3、翻折区4和固定区2;种植区3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第一压痕线5设置在翻折区4与种植区3之间,
第二压痕线7设置在固定区2与翻折区4之间,第一压痕线5、第二压痕线7、以及固定区2的边缘上分别设有若干间隔的地钉孔8,种植区3内设有若干种植孔9。
28.需要说明的是,市售防草布主要适用于覆盖平地和坡度较小的地势,无法兼顾丘陵梯带和梯壁两处覆盖,导致控草效果差,本实用新型中将防草布主体1 划分为种植区3、翻折区4和固定区2,其中,固定区2用于覆盖丘陵的梯壁处,种植区3和翻折区4用于覆盖丘陵的梯带处,利用固定区2、种植区3和翻折区 4提高对丘陵的梯壁和梯带处的覆盖度,提高抑草效果;
29.同时,用于固定市售防草布的地钉6通常安装在防草布主体1的边缘处,对作物施肥时,需要反复拆卸地钉6将防草布主体1掀开,由于种植面积大,铺设的防草布主体1多,造成拆卸地钉6的工作量巨大,而本实用新型中的防草布主体1上可翻动的翻折区4,并且在翻折区4与种植区3之间设置了第一压痕线5,使得翻折区4可以沿着第一压痕线5流畅翻动,在对作物施肥时,只需要翻开翻折区4,将肥料撒入被翻折区4覆盖住的土壤处,即可完成对作物的施肥,施肥后,将翻折区4复位即可,无需对固定防草布主体1的地钉6反复拆卸,提高了施肥效率,省时省力;
30.并且,市售防草布上没有设置地钉6的固定安装位置,导致使用者每次将地钉6拆卸后,再次安装时,地钉6的安装位置各有不同,且防草布本体1存在一定厚度,直接用地钉6刺破防草布本体1需要耗费一定力气,容易将防草布本体1撕裂,对防草布主体1造成多次损伤,降低了防草布的使用寿命,进而杂草从防草布主体1的损坏处生长出来,降低了控草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压痕线5、第二压痕线7以及固定区2的边缘处分别设置了若干间隔的地钉孔 8,不仅规范了地钉6在防草布主体1上的安装位置,而且避免了使用者暴力安装地钉6对防草布主体1造成撕裂和损伤,延长了防草布主体1的使用寿命;而且,在第一压痕线5、以及第一压痕线5上设置的安装地钉6的双重作用下,使防草布主体1上的翻折区4沿着第一压痕线5掀起更加流畅,施肥方便,而且提前设置了地钉孔8,不仅安装时省时省力,地钉孔8也可以提前限制地钉6 的使用数量,合理布局,避免造成地钉6浪费;
31.同时,市售防草布上本身没有设置种植孔9,需要根据作物的种植位置当场重新开孔,而防草布主体1使用的材料较为结实,开孔比较困难,而如果采用切割开孔则易造成防草布主体1开裂,降低控草效果,并且,若为茶园使用防草布时,茶树种植密度一般为800-2000棵每亩,即每10米防草布主体1上需开孔20-50个,工作量巨大并且操作麻烦,因此在防草布主体1上预设种植孔9 可以减轻现场的开孔工作量;
32.本装置在使用时,以茶园种植为例,如图3所示,将种植区3和翻折区4 铺设在丘陵的梯带区域,将固定区2铺设在丘陵的梯壁区域,利用固定区2边缘处及第二压痕线7上的地钉6将固定区2固定在丘陵的梯壁上,利用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上的地钉6将种植区3和翻折区4固定在丘陵的梯带上,实现对丘陵地势的全覆盖,如图4为未铺设防草布主体1时杂草的生长状态图,图5为铺设本实用新型中的防草布主体1时杂草的生长状态图,铺设本实用新型中的防草布主体1可以有效地抑制丘陵地势上生长的杂草,提高控草效果;同时在对茶树施肥时,如图6所示,在地钉6固定和第一压痕线5的双重作用下,防草布主体1可以沿着第一压痕线5上下翻动,将茶树旁被翻折区4覆盖住的土壤暴露出来,在土壤上开设施肥沟10,对作物进行施肥,施肥后,再将翻折区4复位,而无需反复拆装地钉6,提高了施肥效率。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地钉孔8的孔径边缘设有第一保护边。
34.需要说明的是,地钉孔8的孔径边缘设有第一保护边,用于防止地钉孔8 撕裂,导致地钉6无法对防草布主体1进行固定,用于提高地钉6对防草布主体1的安装固定效果。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种植孔9的孔径边缘设有第二保护边。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保护边用于防止种植孔9被撕裂,损坏防草布主体1。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种植孔9为单行排列。
38.需要说明的是,单行排列的种植孔9适用于种植密度不高的大株作物,可将种植孔9设置为单行单株种植型,例如,将防草布主体1的宽度设定为160cm,防草布主体1右侧30cm处设置第一压痕线5,左侧50cm处设置第二压痕线7,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上每150cm处设置地钉孔8,在种植区3的中心线上设置间隔的种植孔9,各种植孔9之间的距离为150cm,种植孔9的孔径在10-20cm之间。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种植孔9双行对称排列。
40.需要说明的是,双行对称排列的种植孔9适用于种植密度较高的作物,例如,将防草布主体1的宽度设定为160cm,防草布主体1右侧30cm处设置第一压痕线5,左侧50cm处设置第二压痕线7,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上每150cm处设置地钉孔8,在种植区3上设置两列对称的种植孔9,两列种植孔9在防草布主体1上的横向开孔行距为35cm,每列种植孔9的纵向距离为 35cm,种植孔9的孔径在10-20cm之间。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种植孔9还可以设置为双行错位排列。
42.需要说明的是,为满足更多的种植需求,还可以将种植孔9设计为双行错位排列形式,构成品字种植模式,例如,将防草布主体1的宽度设定为160cm,防草布主体1右侧30cm处设置第一压痕线5,左侧50cm处设置第二压痕线7,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上每150cm处设置地钉孔8,在种植区3上设置两列种植孔9,两列种植孔9错位排列,两列种植孔9在防草布主体1上的横向行距为35cm,每列种植孔9的纵向距离为35cm,种植孔9的孔径在10-20cm 之间。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草布主体1为矩形。
44.需要说明的是,矩形防草布主体1方便加工,并且考虑丘陵地势绵延弯曲,可以将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设计为有一定弧度的曲线,利于更好地贴合丘陵地势曲线,抑制杂草生长;同理,当丘陵具有直线状梯级时,也可以设置为直线状的第一压痕线5和第二压痕线7。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压痕线5的深度为防草布主体1厚度的1/3-2/3。
4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痕线5在防草布主体1上具有设计深度,便于翻折区4沿着第一压痕线5翻动,优选将第一压痕线5的深度设计为防草布主体1 厚度的1/3-2/3之间,既能满足设定地钉孔8安装地钉6固定防草布主体1的强度需求,还可以便于翻折区4翻动,防止翻动时,防草布主体1发生褶皱,造成损伤。
4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翻折区4的宽度不大于种植孔9与第一压痕线5之间的最小距离。
48.需要说明的是,当掀开翻折区4时,由于翻折区4的宽度不大于种植孔9 与第一压痕线5之间的最小距离,因此,掀开的翻折区4不会压在茶树上,避免对茶树施力造成压伤;例如,将防草布主体1的宽度设定为160cm,第一压痕线5离防草布边缘30cm,第二压痕线7离
防草布边缘50cm,种植孔9在种植区3的中心线上设置,并且种植孔9的孔径在10-20cm之间,种植孔9的边缘距离第一压痕线5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0cm,满足设计要求。
49.工作原理:
50.本装置在使用时,将种植区3和翻折区4覆盖在丘陵的梯带区域,将固定区2覆盖在丘陵的梯壁区域,并且将作物置于种植孔9内,在地钉孔8内安装地钉6,将固定区2和种植区3固定在丘陵地势上,提高对丘陵地势的覆盖度,提高控草效果;在翻折区4覆盖的土壤上挖设施肥沟10,在对作物施肥时,将翻折区4沿着第一压痕线5翻开,将肥料置入施肥沟内,对作物进行施肥,无需对防草布主体1上的地钉6反复安装拆卸,使用施肥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减少了对防草布主体1的损伤,提高了控草效果。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5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