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2:26: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


背景技术:

2.植物种植需要用到专门的种植培养装置,现有的用于植物的种植装置,多数没有自动补水的装置,从而在施肥补水上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的,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了工作人员的精力,使得劳动强度大大的增加,而且补水的量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补水组件对培养箱内的培养土壤进行补水,保持培养土壤的湿度,且还可通过浇水组件在培养土壤上方进行浇水,补水方式多样。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和补水组件,所述培养箱内用于放置培养土壤,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水泵,所述补水管水平埋设于培养土壤下方,所述补水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输入端且延伸到培养箱外侧并连接至水泵的输出端,所述补水管位于培养箱内的部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口,所述补水管的两端设置于培养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外接供水组件,所述水泵用于将水泵入补水管内。
6.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的外侧包覆设置防护层。
7.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的外侧的出水口连接延长管,所述延长沿补水管径向设置,所述延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滤网罩。
8.进一步的,还包括洒水组件,所述洒水组件包括导轨、滑块、灌溉喷头和连接水管,所述导轨水平设置于培养箱的顶部上方,所述滑块设置于导轨上且可沿导轨滑动,所述灌溉喷头设置于滑块底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置电动三通阀的输入端,电动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连接水管的输入端和补水管的输入端,所述连接水管的输出端穿过滑块上的通孔进入滑块内且与灌溉喷头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两侧均设置有支架,所述培养箱的顶部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外侧由上到下沿同一竖直线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通过螺丝固定于培养箱外侧,所述螺丝穿过通孔安装到培养箱上的螺纹孔内。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土壤下方铺设补水管,通过水泵将供水组件的水泵至补水管内,且补水管外侧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水可以从出水孔里流出,以对培养土壤进行补水,保持培养土壤的湿度,且可根据培养箱的面积大小,在补水管的外侧加装延长管,通过延长管来使出水位置均匀分布于培养土壤内,使出水点更加均匀,防止培养土壤的局部水份过
多造成烂根,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且出水孔或延长管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土壤进入补水管的防护层或滤网罩,防止土壤进入补水管内;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浇水组件在培养土壤上方进行浇水,补水方式多,使用灵活。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5.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补水管采用防护层方式的实施例示意图(俯视视角且省略补水组件和浇水组件);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补水管采用延长管方式的实施例示意图(俯视视角且省略补水组件和浇水组件)。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培养箱;11、培养土壤;21、补水管;211、出水口;212、延长管;213、滤网罩;22、水泵;23、防护层;31、导轨;32、滑块;33、灌溉喷头;34、支架;341、通孔;4、电动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和补水组件,所述培养箱1内用于放置培养土壤11,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21和水泵22,所述补水管21水平埋设于培养土壤11下方,所述补水管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输入端且延伸到培养箱1外侧并连接至水泵22的输出端,所述补水管21位于培养箱1内的部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口211,所述补水管21的两端设置于培养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水泵22的输入端外接供水组件,所述水泵22用于将水泵入补水管21内。
23.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补水管21的外侧包覆设置防护层23;
24.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培养箱1的箱体面积,可在出水口211外侧加装延长管,以使出水口211之间的间距增大,使出水口211的分布位置更加均匀,所述补水管21的外侧的出水口211连接延长管212,所述延长管212沿补水管21径向设置,所述延长管212的另一端设置有滤网罩213;
25.且防护层23和滤网罩213用于防止土壤通过出水口211或延长管212进入补水管21内,防护层23可采用塑料膜制成。
2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洒水组件,所述洒水组件包括导轨31、滑块32、灌溉喷
头33和连接水管,所述导轨31水平设置于培养箱1的顶部上方,所述滑块32设置于导轨31上且可沿导轨31滑动,所述灌溉喷头33设置于滑块32底部,所述水泵22的输出端设置电动三通阀4的输入端,电动三通阀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连接水管的输入端和补水管21的输入端,所述连接水管的输出端穿过滑块32上的通孔进入滑块32内且与灌溉喷头33连接。
2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31两侧均设置有支架34,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34外侧由上到下沿同一竖直线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341,所述支架34通过螺丝固定于培养箱1外侧,所述螺丝穿过通孔341安装到培养箱1上的螺纹孔内,通过调节螺丝插入高度不同的通孔341可调节导轨31在培养土壤上方的高度。
28.在本实施例中,水泵为单向泵,通过水泵可泵入补水管的流量和时间来控制补水的量。
29.需要补水时,电动三通阀导通水泵与补水管,水泵将供水组件的水泵入补水管内,水通过出水口流出,进入培养土壤内,进行补水;
30.需要对植物进行浇水时,电动三通阀导通水泵与灌溉喷头,水泵将供水组件的水泵入灌溉喷头内,通过灌溉喷头向培养土壤上方进行浇水。
31.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和补水组件,所述培养箱(1)内用于放置培养土壤(11),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21)和水泵(22),所述补水管(21)水平埋设于培养土壤(11)下方,所述补水管(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输入端且延伸到培养箱(1)外侧并连接至水泵(22)的输出端,所述补水管(21)位于培养箱(1)内的部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口(211),所述补水管(21)的两端设置于培养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水泵(22)的输入端外接供水组件,所述水泵(22)用于将水泵入补水管(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21)的外侧包覆设置防护层(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21)的外侧的出水口(211)连接延长管(212),所述延长管(212)沿补水管(21)径向设置,所述延长管(212)的另一端设置有滤网罩(2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洒水组件,所述洒水组件包括导轨(31)、滑块(32)、灌溉喷头(33)和连接水管,所述导轨(31)水平设置于培养箱(1)的顶部上方,所述滑块(32)设置于导轨(31)上且可沿导轨(31)滑动,所述灌溉喷头(33)设置于滑块(32)底部,所述水泵(22)的输出端设置电动三通阀(4)的输入端,电动三通阀(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连接水管的输入端和补水管(21)的输入端,所述连接水管的输出端穿过滑块(32)上的通孔进入滑块(32)内且与灌溉喷头(3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1)两侧均设置有支架(34),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34)外侧由上到下沿同一竖直线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341),所述支架(34)通过螺丝固定于培养箱(1)外侧,所述螺丝穿过通孔(341)安装到培养箱(1)上的螺纹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补水型植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和补水组件,所述培养箱内用于放置培养土壤,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水泵,所述补水管水平埋设于培养土壤下方,所述补水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输入端且延伸到培养箱外侧并连接至水泵的输出端,所述补水管位于培养箱内的部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口,所述补水管的两端设置于培养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外接供水组件,所述水泵用于将水泵入补水管内。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补水组件对培养箱内的培养土壤进行补水,保持培养土壤的湿度,且还可通过浇水组件在培养土壤上方进行浇水,补水方式多样。补水方式多样。补水方式多样。


技术研发人员:吴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口不与四时绿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6/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