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3:32: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2.通信机房是承载通信网络设备的机房,一般分为核心机房、汇聚机房、接入机房和基站。通信机房制冷设备主要用于解决通信机房散热问题。用于带走电气元件消耗电能发出的热量,为各类机柜内部提供了理想的温湿度环境,同时隔离了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腐蚀性气体,延长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系统运行可靠性。目前通信机房主要制冷方式是采用分散式风冷空调进行制冷,依靠风机吹风来混合空气的方式降低环境温度,保障通信设备进风口的低温。
3.由于通信机房部分通信设备进出风方式不规则,为解决通信机房设备密集、单机柜设备功耗较高带来的散热问题,现有技术中不得不加大传统空调的布置以达到获得良好散热效果的目的。
4.然而传统空调技术采用大空间送回风的方式,具有气流组织单一、不区分局部热点以及特殊气流方向的缺点,即传统的空调散热方式不能建立有效的散热气流,导致现有通信设备机房的散热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散热系统的能耗居高不下。比如现有的通信传输设备多采用单侧进出风的散热方式,存在严重的气流短路、混合现象,导致传输设备散热效果差以及局部高温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7.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包括:
8.背板,所述背板与机柜相连;所述机柜的内部平层布满的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一隔离挡风板,以使所述机柜的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于安装至少一台通信设备;
9.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出风单元,至少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区一一对应相对布置;所述进出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出风口;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块第二隔离挡风板。
10.优选地:所述机柜设置有至少两个导风单元,至少两个导风单元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至少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相对布置。
11.优选地:所述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导风框,两个所述导风框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相对布置。
12.优选地:所述导风框具有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小开口端朝向所述机柜的内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挡风板与所述机柜可拆卸相连。
14.优选地: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三隔离挡风板,所述第三隔离挡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之间,以使相邻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被彼此分隔。
15.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为送风方向以及转动速度均可调的风扇;所述背板与室外冷源相连,所述进风口用于通过所述风扇及所述背板将外部进入机柜内的空气温度调节至18-22℃;所述出风口用于通过所述风扇及所述背板将从所述机柜内向外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调节至23-26℃。
16.优选地:所述背板通过转轴连接器与所述机柜相连,以使所述背板在开启状态下开门角度大于120
°

17.优选地:还包括散热控制机构,所述散热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器以及冷量输送单元;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区分别一一对应的相连,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量输送单元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与其对应的所述安装区的目标温度,以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冷量输送单元的输送状态。
18.优选地:还包括冷量供给单元,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冷量供给单元供给的冷量的温度。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20.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与机柜相连;所述机柜的内部平层布满的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一隔离挡风板,以使所述机柜的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于安装至少一台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出风单元,至少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区一一对应相对布置;所述进出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出风口;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块第二隔离挡风板。本技术提供的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设置隔离挡风板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气流短路、混合现象。为机柜内的通信设备等提供一个有效的散热气流,提高散热效果,解决局部高温的问题。可以解决通信机房不规则散热设备的制冷问题,解决通信机房热点,提升制冷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的侧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的背板的正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连接器与背板连接状态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控制机构的连接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28.图6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机柜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机柜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背板1、机柜2、安装区21、第一隔离挡风板3、通信设备4、进出风单元5、进风口51、出风口52、第二隔离挡风板6、导风框7、转轴连接器8、温度传感器9、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10、控制器11、冷量输送单元12、冷量供给单元13。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
33.参见图1、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34.背板1,所述背板1与机柜2相连;所述机柜2的内部平层布满的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一隔离挡风板3,以使所述机柜2的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安装区21;所述安装区21用于安装至少一台通信设备4;
35.其中,所述背板2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两个进出风单元5,至少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5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区21一一对应相对布置;所述进出风单元5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51以及至少一个出风口52;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51与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52之间设置有一块第二隔离挡风板6。
36.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机柜制冷系统的安装方式,其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在不同侧,这种方式在应用于大型机柜时,需要加大空调等外部冷源的功率,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如图7所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机柜制冷系统的安装方式,其采用同侧出风的方式,但是会出现存在严重的气流短路、混合现象,导致传输设备散热效果差以及局部高温问题的出现。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采用背板制冷方式对机柜内的通信设备进行制冷。制冷用进风口以及出风口采用同侧布置的方式,通过设置的第一隔离挡风板可以使得机柜内部形成若干独立的安装区,从而保证每个安装区内的通信设备可以被单独制冷。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隔离挡风板可以使得进风口与出风口不会发生气流短路、混合现象,可以有效的防止传输设备散热效果差以及局部高温问题的出现。
3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区可以包括多个,每个安装区内可以用于安装多个通信设备,具体的安装区数量以及通信设备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另外,本技术提供的进出风单元同样可以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可以沿着背板的长方向长一定间隔布置。每个进出风单元也可以包括多个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在设置多个进风口以及多个出风口时,可以使得多个进风口成一排排列,多个出风口也成一排排列,这样保证设置一个第二隔离挡风板即可将所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行隔离。防止进风口与出风口发生气流短路等问题。
3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的同侧进出风以及第二隔离挡板可以使得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每个进出风单元均形成两级冷却的效果。如图5所示,背板空调下部为一级冷却区域,风机为向外吹风设计;背板上部为二级冷却区域,风机为向内吹风设计;机房整体设定温度25℃,所以背板二级冷却区域的进风为25℃,二级冷却后送入机柜内的温度为20℃;传输设备的进风温度为20℃,传输设备出风温度升高到35℃;背板一级冷却区域吸入传输设备出来的35℃高温气流,经过一级冷却区域降温到25℃,散入到机房区域。完全避免了由于高密传输设备导致的机房高温问题。其中一级冷却以及二级冷却的上下布置方式,可以根据机柜结构的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40.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提供的制冷装置的冷量供应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机柜2设置有至少两个导风单元,至少两个导风单元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至少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相对布置。通过该导风单元可以将室外提供的冷量准确的供应给安装区的目标位置处,同时保证冷量在安装区内经过固定流动路径流动后由出风口排出,以达到获得良好降温效果的目的。
41.在实际应用中,该导风单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导风框7,两个所述导风框7分别一一对应的与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51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52相对布置。所述导风框7具有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小开口端朝向所述机柜的内部。采用锥形结构的导风框,不同对出风口出的气流形成阻挡,同时还可以使得进入安装区的气流更加汇聚,准确吹向通信设备。
42.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包含多种,由于不同的通信设备的体积以及散热量可能不同,因此,每个安装区域的通信设备数量也可能不同。例如,当通信设备体积较小且发热量不大时,相应的可以扩大安装区的容量,以便可以安装多个通信设备。当通信设备体积不大但是发热量较大时,可以缩小安装区的容量,安装较少数量的通信设备。
43.为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安装区容量进行调节,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第一隔离挡风板与所述机柜可拆卸相连。该第一隔离挡风板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机柜相连,保证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位置将第一隔离挡风板进行安装。可以根据机柜实际应用进行灵活分区,第一隔离挡风板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位置。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可以分1-4个安装区,每个安装区分别对应单机柜内1-4台传输设备。也可以增加到多大10台设备。
44.为了进一步的防止出风口与进风口处的气流出现短路以及混流情况,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一块第三隔离挡风板,所述第三隔离挡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之间,以使相邻两个所述进出风单元被彼此分隔。通过该第三隔离挡风板可以使得各个进出风单元形成多个独立的区域,防止相邻两个进出风单元互相干扰。
45.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内可以设置若干散热管等热交换部件,其中第三隔离挡风板通过设置缺口等方式保证与背板相连后不会破坏换热部件。
46.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果,更好达到对冷热风流动进行引导,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为送风方向以及转动速度均可调的风扇。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与与室外冷源相连,所述进风口用于通过所述风扇及所述背板将外部进入机柜内的空气温度调节至18-22℃;所述出风口用于通过所述风扇及所述背
板将从所述机柜内向外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调节至23-26℃。背板与室外冷源相连,进风口通过风扇和背板降低外部进入机柜内设备的空气温度,出风口通过风扇和背板降低从设备向外部排出的空气温度,形成两次降温,使进入通信设备的空气温度达到20度左右,如传输设备出风温度为35度,进过出风口背板冷却到25度,进风口背板将25度空气吸入冷却到20度后送传输设备。
4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背板1通过转轴连接器8与所述机柜2相连,以使所述背板1在开启状态下开门角度大于120
°
。室内末端采用背板形式,背板采用门轴安装方案,开门角度可以大于120
°
,不会影响对机柜内设备维护,开关门过程中连接背板的连接管不能被拉动。
48.为了保障背板制冷效率,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供散热控制机构,所述散热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9、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10、控制器11以及冷量输送单元12;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区21分别一一对应的相连,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9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10相连,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10与所述控制器11相连;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冷量输送单元12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9用于采集与其对应的所述安装区21的目标温度,以便所述控制器11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冷量输送单元12的输送状态。具体的,还包括冷量供给单元13,所述控制器11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冷量供给单元13供给的冷量的温度。
49.总之,本技术提供的通信机房设备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设置隔离挡风板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气流短路、混合现象。为机柜内的通信设备等提供一个有效的散热气流,提高散热效果,解决局部高温的问题。可以解决通信机房不规则散热设备的制冷问题,解决通信机房热点,提升制冷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