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农田水利信息化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

2022-07-23 23:25: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田水利信息化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农田水利是一门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的采集、输送、存储、处理和服务的现代化,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的过程。
3.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是通过将水的动能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满足农田水利灌溉时的需求,当该微型发电装置移动到农田附近后进行水力发电时,水流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微型发电装置晃动,影响发电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该微型发电装置发电时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农田水利信息化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农田水利信息化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和发电箱,所述发电箱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的右侧面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所述发电机组的一端延伸进所述水箱的内部容腔,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7.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和凹槽,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凹槽的下表面铰接有侧板,所述凹槽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针形插杆,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侧板的下表面相铰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微型发电装置移动到农田附近时,可以启动液压缸使升降柱带动固定板慢慢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固定板会带动针形插杆向下移动,直到针形插杆与地面相抵或是插入地面中,以便增加微型发电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固定板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铰接的连接杆带动侧板向下倾斜,直到侧板与地面相抵,以便从两侧对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对移动后的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进行固定支撑,防止水流在水箱内部的冲击力造成该发电装置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该微型发电装置发电时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发电箱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手握住推杆并进行推动,可以推动微型发电装置进行移动。
11.可选的,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法兰盘将导水管与进水口连通,以便水流可以从进水口进入到水箱的内部。
13.可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容腔右端连通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水口与浇灌的软管相连通,并打开阀门,可以使水流从出水口流出对农田灌溉。
15.可选的,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时产生的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的内部。
17.可选的,所述凹槽、所述液压缸、所述升降柱和所述固定板的数量都为两个,且所述凹槽、所述液压缸、所述升降柱和所述固定板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两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的两个液压缸、升降柱和固定板可以对该微型发电装置进行稳定支撑。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中,将微型发电装置移动到农田附近时,可以启动液压缸使升降柱带动固定板慢慢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固定板会带动针形插杆向下移动,直到针形插杆与地面相抵或是插入地面中,以便增加微型发电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固定板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铰接的连接杆带动侧板向下倾斜,直到侧板与地面相抵,以便从两侧对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对移动后的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进行固定支撑,防止水流在水箱内部的冲击力造成该发电装置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该微型发电装置发电时的稳定性。
21.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法兰盘将导水管与进水口连通后,水流可以从进水口进入到水箱的内部,并落在扇叶的上表面,由于高度差水流会对扇叶产生冲击力并使其转动,转动的扇叶可以带动转杆进行转动,使得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工作,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的内部,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农田灌溉时的用电需求。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处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上连接结构立体图。
25.图中标记:1-底板、2-水箱、3-发电箱、4-蓄电池、5-发电机组、6-转杆、7-扇叶、8-进水口、9-法兰盘、10-万向轮、11-凹槽、12-液压缸、13-升降柱、14-固定板、15-针形插杆、16-侧板、17-连接杆、18-出水口、19-阀门、2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参照图1,一种农田水利信息化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和发电箱3,发电箱3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20,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10和凹槽11,用手握住推杆20并进行推动,使该装置通过万向轮10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以便移动到农田附近。
29.参照图1和图2,凹槽1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下表面设置有升降柱13,升降柱13远离液压缸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启动液压缸12可以使升降柱13带动固定板14慢慢向下移动;固定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针形插杆15,向下移动的固定板14会带动针形插杆15向下移动,直到针形插杆15与地面相抵或是插入地面中,以便增加微型发电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该发电装置意外滑动;凹槽11、液压缸12、升降柱13和固定板14的数量都为两个,且凹槽11、液压缸12、升降柱13和固定板14对称分布在底板1下表面的两侧,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对移动后的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防止水流在水箱2内部的冲击力造成该发电装置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该微型发电装置发电时的稳定性。
30.参照图1和图2,底板1靠近凹槽11的下表面铰接有侧板16,固定板14的上表面铰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与侧板16的下表面相铰接,固定板14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铰接的连接杆17带动侧板16向下倾斜,直到侧板16与地面相抵,以便从两侧对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对移动后的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防止水流在水箱2内部的冲击力造成该发电装置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该微型发电装置发电时的稳定性。
31.参照图1和图3,水箱2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8,进水口8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9,利用法兰盘9将导水管与进水口8连通后,水流可以从进水口8进入到水箱2的内部;发电箱3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4和发电机组5,发电机组5的右侧面设置有转杆6,转杆6远离发电机组5的一端延伸进水箱2的内部容腔,转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7,由于高度差,落入水箱2内部的水流会对扇叶7产生冲击力并使其转动,转动的扇叶7可以带动转杆6进行转动,使得发电机组5进行发电工作;发电机组5的输出端与蓄电池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发电机组5进行发电时产生的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4的内部;水箱2的内部容腔右端连通有出水口18,出水口18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19,将出水口18与浇灌的软管相连通,并打开阀门19,使水流从出水口18流出对农田灌溉,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农田灌溉时的用电需求。
32.本技术一种农田水利信息化灌溉用微型发电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33.使用该微型发电装置时,先用手握住推杆20并进行推动,使该装置通过万向轮10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当移动到农田附近时,可以启动液压缸12使升降柱13带动固定板14慢
慢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固定板14会带动针形插杆15向下移动,直到针形插杆15与地面相抵或是插入地面中,以便增加微型发电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该发电装置意外滑动;与此同时固定板14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铰接的连接杆17带动侧板16向下倾斜,直到侧板16与地面相抵,以便从两侧对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对移动后的微型发电装置的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防止水流在水箱2内部的冲击力造成该发电装置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该微型发电装置发电时的稳定性。
34.进行农田灌溉时,先利用法兰盘9将导水管与进水口8连通,接着将出水口18与浇灌的软管相连通,此时水流可以从进水口8进入到水箱2的内部,落在扇叶7的上表面,由于高度差水流会对扇叶7产生冲击力并使其转动,转动的扇叶7可以带动转杆6进行转动,使得发电机组5进行发电工作,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4的内部,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农田灌溉时的用电需求。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