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21:38: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贮存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


背景技术:

2.储存罐是一种工业工具,用来储存液体,贮罐系列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总则(1998年修订版)第三十一、三十二条要求,并按《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 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及验收,接口采用国际能用标准快装卡盘式,选用进口316l或304,内表面镜面抛光ra≤0.4μm,外表面亚光、镜面或2b原色,管口有液位计接口、呼吸器接口、温度计接口、cip清洗口、视镜、防爆视灯、 sip灭菌口、进出液口及人孔等,而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相对分子量不确定但通常较高,常温下呈固态、中固态、假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物质,具有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破裂时常呈贝壳状,广义上是指用作塑料基材的聚合物或预聚物,一般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按其加工行为不同的特点又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之分。
3.对于树脂贮存多用于树脂贮存罐,正常加工时树脂一般都是液态的,具有流动性,为避免树脂贮存罐在贮存树脂时发生倾倒泄露,因此对于树脂的贮存,需要加强树脂贮存罐稳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对于树脂贮存多用于树脂贮存罐,正常加工时树脂一般都是液态的,具有流动性,为避免树脂贮存罐在贮存树脂时发生倾倒泄露,因此对于树脂的贮存,需要加强树脂贮存罐稳固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包括树脂贮存罐主体、稳定机构、加热冷却机构和进出料机构,所述稳定机构位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底端,所述加热冷却机构位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顶端,所述进出料机构位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外端,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环、支撑三脚架和重力底,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外端,所述支撑三脚架固定安装于固定环的外端,所述重力底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底端。
8.优选的,所述加热冷却机构包括电发热管、透气管、透气口、液位计、压力计和连接块,所述电发热管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内部,所述透气口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顶端,所述透气管固定安装于透气口的顶端,通过电发热管对树脂贮存罐主体内部
的树脂进行加热,避免树脂发生凝固的情况,透气管和透气口可进行散热换气的作用,避免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内部压力过大发生爆罐的情况,连接块用于固定电发热管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液位计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顶端,所述压力计固定安装于液位计的右端,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于电发热管的底端,通过液位计可以观察到树脂贮存罐主体内部的树脂液位,压力计用于测量树脂贮存罐主体内部的压力。
10.优选的,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顶盖、进料口、进料管、出料口和出料管,所述顶盖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顶端,所述进料口固定安装于顶盖的顶端,所述进料管固定安装于进料口的顶端,通过顶盖固定进料管和进料口的位置,进料管和进料口便于输入树脂进入树脂贮存罐主体内,方便对树脂进行贮存。
11.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底端,所述出料管固定安装于出料口的底端,通过出料管和出料口将树脂贮存罐主体内的树脂排出,便于对树脂进一步地加工,节省操作者的时间。
12.优选的,所述支撑三脚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三脚架底端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支撑三脚架带有倾斜角度,通过支撑三脚架可以使树脂贮存罐主体更加的稳固,带有倾斜角度的支撑三脚架在树脂贮存罐主体受到推力或拉力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树脂贮存罐主体不被倾倒。
13.优选的,所述重力底的形状呈半圆形,所述重力底与树脂贮存罐主体底端的形状一致,重力底具有重量,可以有效的保障树脂贮存罐主体的重力在中心位置,保障了树脂贮存罐主体的中心始终在树脂贮存罐主体的底端,在发生倾斜时,可以及时将树脂贮存罐主体拉回原来方向,使树脂贮存罐主体更加稳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安装了稳定机构,其中重力底有较大的重量,可以使树脂贮存罐主体始终保持向下的重力,不易被推到,发生倾斜时,由于重力的原因,可将树脂贮存罐主体带回原方向,三脚架的设计,更加保障了树脂贮存罐主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保障了树脂贮存罐主体发生倾倒的危险。
16.2、该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安装了加热冷却机构,可以对树脂贮存罐主体进行加热,保障了树脂贮存罐主体内的树脂保持液体或半液体的状态,便于对树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树脂贮存罐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树脂贮存罐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树脂贮存罐a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树脂贮存罐b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树脂贮存罐主体;2、稳定机构;201、固定环;202、支撑三脚架;203、重力底;3、加热冷却机构;301、电发热管;302、透气管;303、透气口;304、液位计;305、压力计;306、连接块;4、进出料机构;401、顶盖;402、进料口;403、进料管;404、出料口;40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树脂贮存罐,包括树脂贮存罐主体1、稳定机构2、加热冷却机构3和进出料机构4,稳定机构2位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底端,加热冷却机构3位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顶端,进出料机构4位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外端,稳定机构2包括固定环201、支撑三脚架202和重力底203,固定环201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外端,支撑三脚架202固定安装于固定环201的外端,重力底 203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底端;
24.加热冷却机构3包括电发热管301、透气管302、透气口303、液位计304、压力计305和连接块306,电发热管301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内部,透气口303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顶端,透气管302固定安装于透气口303的顶端,通过电发热管301对树脂贮存罐主体1内部的树脂进行加热,避免树脂发生凝固的情况,透气管302和透气口303可进行散热换气的作用,避免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内部压力过大发生爆罐的情况,连接块306 用于固定电发热管301的位置,液位计304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顶端,压力计305固定安装于液位计304的右端,连接块306固定安装于电发热管301的底端,通过液位计304可以观察到树脂贮存罐主体1内部的树脂液位,防止树脂满溢,压力计305用于测量树脂贮存罐主体1内部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发生爆罐的危险,进出料机构4包括顶盖401、进料口402、进料管403、出料口404和出料管405,顶盖401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 的顶端,进料口402固定安装于顶盖401的顶端,进料管403固定安装于进料口402的顶端,通过顶盖401固定进料管403和进料口402的位置,进料管403和进料口402便于输入树脂进入树脂贮存罐主体1内,方便对树脂进行贮存,出料口404固定安装于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底端,出料管405固定安装于出料口404的底端,通过出料管405和出料口404将树脂贮存罐主体1 内的树脂排出,便于对树脂进一步地加工,节省操作者的时间;
25.支撑三脚架202的数量为三个,支撑三脚架202底端的形状呈三角形,支撑三脚架202带有倾斜角度,通过支撑三脚架202可以使树脂贮存罐主体1 更加的稳固,带有倾斜角度的支撑三脚架202在树脂贮存罐主体1受到推力或拉力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树脂贮存罐主体1不被倾倒,重力底203的形状呈半圆形,重力底203与树脂贮存罐主体1底端的形状一致,重力底203 具有重量,可以有效的保障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重力在中心位置,保障了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中心始终在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底端,在发生倾斜时,可以及时将树脂贮存罐主体1拉回原来方向,使树脂贮存罐主体1更加稳固。
26.工作原理:重力底203具有重量,可以有效的保障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重力在中心位置,保障了树脂贮存罐主体1的中心始终在树脂贮存罐主体1 的底端,在发生倾斜时,可以及时将树脂贮存罐主体1拉回原来方向,使树脂贮存罐主体1更加稳固,带有倾斜角度的支撑三脚架202在树脂贮存罐主体1受到推力或拉力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树脂贮存罐主体1不被倾倒,将树脂通过顶盖401顶端的进料管403和进料口402输送至树脂贮存罐主体1 的内部,通过液位计观察304树脂贮存罐主体1内部的树脂液位,防止树脂满溢,完成输入树
脂后,接通电发热管301,对树脂进行持续加热,通过压力计305观察树脂贮存罐主体1内部的压力,压力过大时通过透气管302进行放压及散热的作用,完成贮存的作用,在需要将树脂排出加工时,只需要通过出料口404和出料管405进行排放即可,操作方便,增加了其稳固性。
2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