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闩锁和锁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8:2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闩锁,还涉及一种包含该闩锁的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2.闩锁是一种常见的锁定件或紧固件,其能够相对于一个物件锁定和释放另一个物件。
3.通常,闩锁包括能旋转或移动的活动部件来实现其锁定和释放过程。因此,闩锁必须占据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保证其功能能够被正常实施。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需要闩锁占据的空间更小。特别地,在一些使用环境中,需要闩锁在某个方向上占据的空间尽可能小。因此,需要所谓的超薄型闩锁来满足这种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处于生产成本和便于使用的考虑,期待闩锁具有尽可能少的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4.对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闩锁,其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闩锁,用于将第一物件能释放地锁定到第二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包括:壳体,用于固定到所述第一物件;锁定件,安置在所述壳体中,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纵向轴线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并且包括锁定部,当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其锁定部从所述壳体中伸出,当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其锁定部旋转缩进到所述壳体中;操作件,至少部分地安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操作件能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其中,所述操作件与所述锁定件联接,使得所述操作件的移动能转换为所述锁定件的枢转运动,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当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纵向向前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到所述解锁位置。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彼此扣合形成并非封闭的容置空间,用以安置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操作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固定到所述第一物件,所述第二壳体面向外侧或所述第二物件,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锁定件能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露出。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还包括:锁定件本体,呈轴线沿纵向延伸的大致柱状;枢转轴,设置在所述锁定件本体的纵向两端,且沿所述锁定件本体的纵向两端分别沿纵向伸出,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枢转轴能枢转地架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其中所述锁定部设置为从所述锁定件本体的外周向外径向延伸;以及第一凹槽,在所述锁定件本体的外周上沿径向内凹形成,且包括位于前方的第一凸轮面、位于所述第一凸轮面后方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面和第一周向面之间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向面相对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开放侧。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还包括第二凹槽,其在所述锁定件本体的外周上沿
径向内凹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向后方,且包括位于前方的第二凸轮面、位于所述第二凸轮面后方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周向面、连接在所述第二凸轮面和第二周向面之间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面、以及与所述第二轴向面相对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开放侧。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沿着其枢转方向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分布有两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所述第一周向面靠近所述第一开放侧的一端延伸有圆弧形的过渡面。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大致呈左右对称的u形,包括两个纵向部、连接在所述两个纵向部的前端之间的横向部、从所述纵向部的后端沿横向向内延伸的抵靠部;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一凸轮面并止挡于所述第一开放侧;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一轴向面并止挡于所述第一周向面,当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纵向向前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靠部从所述第一轴向面沿着所述第一凸轮面滑动,以迫使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到所述解锁位置。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还能移动到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纵向后方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抵靠部抵靠所述第二轴向面并止挡于所述第二周向面,当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四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纵向向前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抵靠部从所述第二轴向面沿着所述第二凸轮面滑动,以迫使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到所述解锁位置。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还包括从所述纵向部沿厚度方向从所述壳体中伸出的突起部,当所述第一物件被接合到所述第二物件时,所述突起部能推抵所述第二物件而使得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壳体从所述第四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其中所述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纵向和所述横向。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被容置在所述操作件的两个纵向部的内侧,使得所述操作件不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锁定件重叠。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的横向部形成为拉环,供使用者进行拉动操作;所述壳体设有壳体环,所述壳体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纵向前端,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横向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环围绕的空间内,当所述操作件位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横向部最靠近所述壳体环的内侧,当所述操作件位于其第二位置时,所述横向部次靠近所述壳体环的内侧,当所述操作件位于其第四位置时,所述横向部最远离所述壳体环的内侧,当所述操作件位于其第三位置时,所述横向部次远离所述壳体环的内侧。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的两个纵向部分别朝向内侧横向延伸形成横向弯折部,所述抵靠部形成在所述横向弯折部的末端,在所述横向弯折部上分别设有纵向延伸的柱,所述闩锁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用以将所述操作件偏压向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操作件的所述柱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壳体的内侧和所述横向弯折部。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锁定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其设置为将所述锁定件偏压向所述锁定位置。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套设在所述锁定件的任一枢转轴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到所述锁定件,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壳体。
1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锁定结构,包括:第一物件,能沿纵向被插入到第二物件中;根据本技术的闩锁,固定在所述第一物件的面向所述第二物件的侧面上,在所述第二物件上设置有供所述锁定部伸入的对应的锁定孔。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闩锁插设于所述第一物件与所述第二物件之间的空隙中,所述闩锁的厚度不超过所述锁定件的最大直径尺寸,所述空隙的尺寸设计为大于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闩锁的整体厚度,且小于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闩锁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20.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
21.图1a至图1f分别是根据本技术的闩锁的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图1g至图1j分别是该闩锁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22.图2是闩锁的分解立体图;
23.图3a和图3b是闩锁的第一壳体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24.图4a和图4b是闩锁的第二壳体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25.图5a和图5b是闩锁的锁定件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26.图6a和图6b是闩锁的操作件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27.图7a是处于第四位置的闩锁的主视图,图7b至图7c是对应于图7a的闩锁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7d是对应于图7a的闩锁的移除了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以便示出闩锁的内部;
28.图8a是处于第三位置的闩锁的主视图,图8b至图8c是对应于图8a的闩锁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8d是对应于图8a的闩锁的移除了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以便示出闩锁的内部;
29.图9a是处于第二位置的闩锁的主视图,图9b至图9c是对应于图9a的闩锁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9d是对应于图9a的闩锁的移除了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以便示出闩锁的内部;
30.图10a是处于第一位置的闩锁的主视图,图10b至图10c是对应于图10a的闩锁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10d是对应于图10a的闩锁的移除了第二壳体的立体图,以便示出闩锁的内部;
31.图11a至图11d是闩锁应用于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的立体图,其中闩锁分别处于第四位置、第三位置、第二位置、第一位置。
32.附图标记列表:
33.100 闩锁
34.110 壳体
35.111 第一壳体
36.112 枢转轴槽
37.113 第一开口
38.114 壳体环
39.115 第二壳体
40.116 第二开口
41.117 突起部定位槽
42.120 锁定件
43.121 枢转轴
44.122 锁定部
45.123 第一凹槽
46.123a 第一凸轮面
47.123b 第一轴向面
48.123c 第一周向面
49.123d 第一开放侧
50.123e 过渡面
51.124 第二凹槽
52.124a 第二凸轮面
53.124b 第二轴向面
54.124c 第二周向面
55.124d 第二开放侧
56.124e 开槽
57.129 锁定件本体
58.130 操作件
59.131 纵向部
60.132 横向部
61.133 抵靠部
62.134 柱
63.135 突起部
64.136 横向弯折部
65.150 第一弹性件
66.160 第二弹性件
67.200 第一物件
68.300 第二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69.虽然本文参考特定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应被局限于所示细节。确切地说,在权利要求的等价方案的范围内且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做出多种修改。
70.本文中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向描述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这些方向,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71.现在参照图1a至图2整体描述根据本技术的闩锁100。
72.如图所示,闩锁100包括壳体110、锁定件120、操作件130、第一弹性件150、第二弹性件160。其中,壳体110用于容置闩锁100的其它部件,且将闩锁100固定到诸如服务器或硬盘的第一物件200。在本技术中,壳体110由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5扣合形成。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10也可以是一个整体部件。锁定件120能枢转地安置在壳体110中,用于将闩锁100锁定到诸如机柜的第二物件300。操作件130能线性移动地安置在壳体110
中,供使用者进行操作。操作件130与锁定件120联接,使得操作件130的移动能转换为锁定件120的枢转运动。第一弹性件150用于将操作件130偏压向锁定位置,第二弹性件160用于将锁定件120偏压向锁定位置。
73.在下文中,为便于描述,将锁定件120的枢转轴121的延伸方向称为纵向,将闩锁100所在平面中的与纵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纵向,将与纵向和横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将操作件130对应于锁定位置的方向称为后方,对应于解锁位置的方向称为前方。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横向、厚度方向大致彼此两两垂直。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使用环境,特别是根据第一物件200、第二物件300的形状,纵向、横向、厚度方向可以设置为彼此具有一定角度。
74.现在参照图3a至图3b描述第一壳体111的具体结构。
75.第一壳体111是壳体110的面向第一物件200的部分,且呈大致扁平的矩形。第一壳体111包括:枢转轴槽112、第一开口113、壳体环114。其中,枢转轴槽112开设在第一壳体111的横向中心处且沿着纵向延伸。枢轴轴槽112从第一壳体111的内表面向外凹陷形成,用于容置锁定件120的枢转轴121。壳体环114形成在第一壳体111的前端处,呈大致半圆形,该半圆的直径沿着横向延伸。第一开口113形成在第一壳体111的横向中心处也沿着纵向延伸。第一开口113形成为穿透第一壳体111的通孔,用于容置锁定件120的至少一部分,以减少闩锁100的整体厚度。
76.现在参照图4a至图4b描述第二壳体115的具体结构。
77.第二壳体115是壳体110的面向外侧(未锁定到第二物件300时)或第二物件300(锁定到第二物件300时)的部分,也呈大致扁平的矩形。在第二壳体115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16,锁定件120也能部分地容置在第二开口116中,以减少闩锁100的整体厚度。第二壳体115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突起部定位槽117。突起部定位槽117从第二壳体115在纵向上从大致中心位置处朝向前方延伸,且在前方开放。突起部定位槽117用于容置操作件130的突起部135并限定突起部135的纵向移动范围。
78.现在参照图5a至图5b描述根据本技术的锁定件120的具体结构。
79.如图所示,锁定件120包括:枢转轴121、锁定部122、第一凹槽123、第二凹槽124、锁定件本体129。
80.锁定件本体129呈轴线沿纵向延伸的大致柱状。枢转轴121设置在锁定件本体129的纵向两端,且沿锁定件本体129的纵向两端分别沿纵向伸出。锁定件120通过枢转轴121能枢转地架设在第一壳体111上。更具体地,锁定件120的纵向两端的枢转轴121分别架设在第一壳体111的两个枢转轴槽112中。
81.锁定部122从锁定件本体129的外周向外径向延伸。当锁定件120位于锁定位置时,其锁定部122从壳体110中伸出。更具体地,锁定部112通过第二壳体115的开口116伸出到闩锁100的外部,从而能插入到第二物件的相应孔洞中,以便将第一物件锁定到第二物件。当锁定件120位于解锁位置时,其锁定部122旋转缩进到壳体110中。
82.第一凹槽123在锁定件本体129的外周上沿径向内凹形成。第一凹槽123包括位于前方的第一凸轮面123a、位于第一凸轮面123a后方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面123c、连接在第一凸轮面123a和第一周向面123c之间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面123b、以及与第一轴向面123b相对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开放侧123d。
83.第一凸轮面123a沿着锁定件本体129的外周螺旋延伸。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轮面123a与锁定件本体的轴线大致呈45度的角度,且围绕锁定件本体129周向延伸约90度的范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凸轮面123a与锁定件本体的轴线之间的角度可以在约25度到约75度的范围内变化,且周向延伸范围可以在约30度到约150度的范围内变化,只要能通过第一凸轮面123a与操作件130的抵靠部133(图6a至6b)之间的接触将操作件130的纵向移动转换为锁定件120的枢转即可。
84.从第一凹槽123的第一周向面123c靠近第一开放侧的一端延伸有圆弧形的过渡面123e,以便抵靠部133能够顺利滑动到第二凹槽124中。
85.第二凹槽124在锁定件本体129的外周上沿径向内凹形成且位于第一凹槽123的纵向后方。第二凹槽124包括位于前方的第二凸轮面124a、位于第二凸轮面124a后方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周向面124c、连接在第二凸轮面124a和第二周向面124c之间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面124b、以及与第二轴向面124b相对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开放侧124d。
86.第二凹槽124的形状与第一凹槽123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周向面123c连接到开槽123e。开槽123e从第二周向面123c沿纵向延伸到锁定件120的端部,使得操作件130的抵靠部133可以通过开槽123e进入到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中。
87.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锁定件120沿着其枢转方向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分布有两组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即,将一组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围绕锁定件120的枢转中心旋转180度后,其与另一组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重合。图5a、图5b分别示出锁定件120的两组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两组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有利于操作件130与锁定件120之间的稳定联动。然而应理解,仅设有一组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也是可行的。
88.现在参照图6a至图6b描述操作件130的具体结构。
89.如图所示,操作件130大致呈左右对称的u形,且包括:纵向部131、横向部132、抵靠部133、柱134、突起部135、横向弯折部136。横向部132连接在两个纵向部131的前端之间。
90.两个纵向部131分别朝向内侧横向延伸形成横向弯折部136,抵靠部133形成在横向弯折部136的末端,在横向弯折部136上分别设有纵向延伸的柱134。柱134从抵靠部133的前表面向前延伸,以供第一弹性件150套设在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件130的横向部132形成为拉环,供使用者进行拉动操作。
91.抵靠部133从纵向部131的后端沿横向向内延伸。更具体地,两个抵靠部133分别从两个纵向部131彼此相向地延伸,但并不彼此相接,而是在两个抵靠部133的内端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该空隙的尺寸大致对应于锁定件120在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的凹陷部出处的直径。这样,抵靠部133在闩锁100的组装过程中沿纵向从锁定件120的开槽124e进入到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中。一旦组装完成,抵靠部133被限定为在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中滑动,而不能脱出这两个凹槽。
92.突起部135从纵向部131沿厚度方向从壳体110中伸出。当第一物件200被接合到第二物件300时,突起部135能推抵第二物件300而使得操作件130相对于壳体110移动。
93.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30的横向部132、纵向部131、横向弯折部136、抵靠部133共同形成类似于拱门的空心框形。锁定件120被容置在该框形中,更具体地被容置在操作件130的两个纵向部131的内侧,使得操作件130不在厚度方向上与锁定件120重叠(大致处于
同一水平位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闩锁100的整体厚度。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定件120和操作件130也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处于不同水平位置。
94.现在参照图7a至图10d并同时参照图11a至11d描述闩锁100的操作。
95.为便于描述,根据操作件130相对于壳体110的位置,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将操作件130所处的位置分别称为第四位置(图7a至图7d、图11a)、第三位置(图8a至图8d、图11b)、第二位置(图9a至图9d、图11c)、第一位置(图10a至图10d、图11d)。
96.首先参照图7a至图7d和图11a描述第四位置。
97.如图所示,当操作件130位于第四位置时,突起部135抵靠在突起部定位槽117的后端。抵靠部133抵靠在第二凹槽124中,更具体地抵靠于第二轴向面124b并止挡于第二周向面124c。锁定件120被第二弹性件160偏压到锁定位置。锁定部122旋转到指向厚度方向,因而从壳体110伸出。
98.在第四位置时,闩锁100进入到第二物件300中的部分最少。使用者可以将第一物件200(以及闩锁100)向第二物件300中推动。在该推动过程中,闩锁100的壳体110向第二物件300内部移动,而突起部135抵靠在第二物件300上,因而被阻止向内移动。这样,等效于突起部135(以及操作件130)相对于壳体110向外移动。因此,抵靠部133从第二轴向面124b沿着第二凸轮面124a滑动,以迫使锁定件120抵抗第二弹性件160的偏压而从锁定位置枢转到解锁位置。此时,锁定部122旋转到指向横向,因而缩回到壳体110中。在第四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锁定部122还未到达抵靠第二物件300的位置,所以此时锁定部122不会妨碍将闩锁100的移动。
99.随着闩锁100向第二物件300的内部移动,闩锁100过渡到图8a至图8d和图11b所示的第三位置。
100.在第三位置时,使用者将第一物件200(以及闩锁100)继续推向第二物件300的内部。闩锁100的壳体110继续向第二物件300的内部移动,而突起部135继续被阻止向内移动。这样,等效于突起部135(以及操作件130)继续相对于壳体110向外移动。同时,由于锁定部122被第二物件300的内表面阻挡而不能弹出,因此也不会妨碍闩锁100的移动。
101.随着闩锁100向第二物件300的内部移动,闩锁100过渡到图9a至图9d和图11c所示的第二位置。
102.当闩锁100位于第二位置时,操作件130的抵靠部133抵靠在第一凹槽123中,具体抵靠在第一轴向面123b并止挡于第一周向面123c。此时,锁定件120对应于第二物件300上的孔口,因而被第二弹性件160偏压到锁定位置。即,锁定部122旋转到指向厚度方向,从壳体110伸出而卡合到第二物件300的孔口中。因此,锁定部122会妨碍闩锁100的移动。
10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操作件130设置为当第一物件200完全插入到第二物件300中时,突起部133抵靠在第二物件300上使得操作件130定位于第二位置。也即,第二物件300最多将操作件130推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将操作件13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操作可以通过使用者将操作件130拉向壳体环114来实现,也即,在此过程中,壳体110相对于第二物件300不移动,通过拉动操作件130来使继续相对于壳体110继续向外移动。
104.随着操作件130继续向外移动,闩锁100过渡到图10a至图10d和图11d所示的第一位置。
105.当操作件130从第二位置纵向向前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抵靠部133从第一轴向面
123b沿着第一凸轮面123a滑动,以迫使锁定件120从锁定位置枢转到解锁位置。此时,锁定部122旋转到指向横向,因而缩回到壳体110中;锁定部122不再妨碍闩锁100相对于第二物件300的移动;抵靠部133抵靠第一凸轮面123a并止挡于第一开放侧123d;而且,横向部132抵靠在壳体环114的内侧,阻止操作件130继续向前移动。
106.此时,使用者可以抓住横向部132和壳体环114,保持操作件130处于第一位置(锁定件120因而保持在解锁位置),将闩锁100(以及第一物件200)从第二物件300中抽出。
107.当使用者将闩锁100从第二物件300中抽出后,其可以释放操作件130时,则操作件130在第一弹性件150的偏压向向后移动,通过第一凹槽123和第二凹槽124一直移动到第四位置。
108.如果使用者没有将闩锁100从第二物件300中抽出,则在释放操作件130后,操作件130会回到并停止在第三位置。这是因为操作件130的突起部135被卡止在第二物件300上。
10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闩锁100。而且,通过壳体110、操作件130、锁定件120的特殊设计,在实现闩锁100必要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少了各部件在厚度方向上的重叠,从而实现了超薄设计。
110.虽然本文已示出并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许多变型、改变和替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因此,随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