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06:56: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


背景技术:

2.汽车作为日常的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不少便利,汽车中的线束较多,在安装时,如果线束的直径与线孔的直径基本相同,线束与线孔内壁贴合,便于防水,但是线束外壁易破碎,如果线束的直径小于线孔的直径,便于安装,但是易从线束与线孔壁之间漏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起到密封作用的防水栓。
3.专利号为cn202121928768.7,专利名称为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包括防水栓本体,防水栓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防水栓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过线孔,防水栓本体的顶部设有护套,防水栓本体的底部设有插接部,插接部呈顶部大底部小的圆台状;护套的中部设有第二过线孔,插接部的中部设有第三过线孔,第一过线孔的孔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过线孔的孔径,第三过线孔的孔径与第二过线孔的孔径相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及第三过线孔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护套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柱,防水栓本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插接柱配合的第一插接孔,插接部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插接柱,防水栓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插接柱配合的第二插接孔。”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当出现故障时,不便于将防水栓从线束上拆卸下来,增加检修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解决上述当出现故障时,不便于将防水栓从线束上拆卸下来,增加检修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包括防水栓本体,防水栓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防水栓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过线孔,防水栓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可拆卸安装有安装部,安装部外设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安装部包括两个拼接的安装单元,安装单元的中部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二过线孔单元,其中一个安装单元的内侧设有插接柱,另一个安装单元的内侧设有与插接柱对应的插接孔,插接柱设置在对应的插接孔内,两第二过线孔单元组成第二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线孔的孔径。
7.防水栓本体的顶部及其底部均固定有对称的滑条,安装单元上设有与滑条配合的滑槽,安装单元的端面与防水栓本体的端面贴合。
8.安装单元上固定有滑轨,滑槽设置在滑轨上,滑轨的端面与安装单元的端面平齐。
9.密封套包括沿安装部缠绕的密封带,密封带的一端记为固定端,密封带的另一端记为可拆卸端,固定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单元的侧面,可拆卸端与固定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10.固定端的外侧固定有子魔术贴,可拆卸端的内侧设有与子魔术贴配合的母魔术
贴。
11.插接柱呈锥状,插接孔的形状与插接柱相适应。
12.安装部呈圆台状,安装部靠近防水栓本体的一端的外径大于其另一端的外径。
13.本实用新型便于将防水栓从线束上拆卸下来,便于维修,缩短检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安装部包括两个拼接的安装单元,当需要检修时,将密封套取下,将两个安装单元拆卸开,便于将线束从防水栓本体上拆卸下来检修,安装部外设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起密封固定作用,避免两安装单元脱开,防水栓本体用于安装线束,防水栓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起密封安装孔的作用,具有防水作用,防水栓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可拆卸安装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设有第二过线孔,线束与第二过线孔内壁贴合,提高密封效果,也便于安装及拆卸,第二过线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线孔的孔径,便于将线束快速安装到位,当出现故障时,也便于将线束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3为安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3所示,一种加强型汽车防水栓,包括防水栓本体4,防水栓本体4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5,起密封安装孔的作用,具有防水作用,防水栓本体4的中部设有第一过线孔11,第一过线孔11的孔径大于线束的直径,便于安装,第一过线孔11的孔径适当大一些,便于线束及线束上的端子通过,便于安装及拆卸,防水栓本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可拆卸安装有安装部6,安装部6用于与线束贴合,提高密封效果,安装部6外设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1,安装部6包括两个拼接的安装单元12,便于将线束从安装部6上拆卸下来,安装单元12的中部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第二过线孔单元8,其中一个安装单元12的内侧设有插接柱7,另一个安装单元12的内侧设有与插接柱7对应的插接孔,插接柱7设置在对应的插接孔内,便于两安装单元12快速安装到位,两第二过线孔单元8组成第二过线孔,线束与第二过线孔内壁贴合,提高密封效果,第二过线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线孔11的孔径,便于安装及拆卸。
18.防水栓本体4的顶部及其底部均固定有对称的滑条10,安装单元12上设有与滑条10配合的滑槽,安装单元12的端面与防水栓本体4的端面贴合,在将安装单元12安装在防水栓本体4的顶部或者底部时,滑条10沿滑槽滑动,便于安装,也能够对安装单元12进行限位。
19.安装单元12上固定有滑轨9,滑槽设置在滑轨9上,滑轨9的端面与安装单元12的端面平齐,滑轨9和滑条10均优先采用硬度大一些的材料制成,便于安装。
20.密封套1包括沿安装部6缠绕的密封带,即密封套1由密封带沿安装部6周向缠绕而成,密封带的一端记为固定端,密封带的另一端记为可拆卸端2,固定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单元12的侧面,可拆卸端2与固定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安装及拆卸。
21.固定端的外侧固定有子魔术贴,可拆卸端2的内侧设有与子魔术贴配合的母魔术贴,当需要将密封套1拆卸下来时,将可拆卸端2的母魔术贴与固定端的子魔术贴分开,便于
将解除密封套1对两安装单元12的限制。
22.密封套1也可以采用一体的橡胶套,密封效果好,但是拆卸较费力。
23.插接柱7呈锥状,插接孔的形状与插接柱7相适应,便于插接柱7插入到插接孔内。
24.安装部6呈圆台状,安装部6靠近防水栓本体4的一端的外径大于其另一端的外径,便于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6底部的外径略小于防水栓本体4顶部的外径,当安装部6上安装密封套1后,与防水栓本体4顶部的外径近似相同。
25.本实用新型便于将防水栓从线束上拆卸下来,便于维修,缩短检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安装时,将线束安装在防水栓本体4内,然后分别在防水栓本体4的顶部和底部安装对应的安装部6,安装单元12的滑槽沿对应滑条10滑动,便于将安装单元12快速安装到位,先将其中一个安装单元12安装到位,将线束卡接在第二过线孔单元8内,再将另一个安装单元12安装到位,将固定带沿安装部6缠绕,将母魔术贴粘贴在子魔术贴上,密封套1对两安装单元12进行密封固定,两安装单元12的拼接处3被密封套1遮盖住,当需要拆卸下来检修时,将对应的两个安装单元12分开,将安装部6依次拆卸下来,再将防水栓本体4拆卸下来,便于检修。
26.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