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陪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01:57: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陪护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陪护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独生子女,四个老人,而且年轻人也必须上班挣钱养大小,不能好好的照顾老人,还有的在外地工作不知道老人情况,不能知道老人们需要什么,缺少陪伴,因此开发生产的陪护服务机器人就成为老年人的首选,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陪护服务机器人功能较为单一,大部分陪护机器人是没有运载人类的能力,例如市场上的移位机是不能自主行走的,还需要一个护工进行全程看理,直接抱动老人上去椅子上非常困难,在抱动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且大部分陪护机器人没有监测功能,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监测,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陪护机器人,具备自动行走和自动调节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陪护机器人功能单一,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陪护机器人,包括三明治结构固定板,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撞圈,所述弹性防撞圈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碰撞传感器,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的内腔设置有激光雷达,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推杆电机,所述升降推杆电机顶部的输出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背部框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腿部框架,所述腿部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踏板,所述支撑架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杆电机,所述第一推杆电机输出端的左侧与背部框架活动连接,所述腿部框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电机,所述第二推杆电机输出端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右侧与踏板固定连接,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推杆电机,所述第三推杆电机输出端的顶部与腿部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头部关节,所述头部关节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交互终端。
5.优选的,所述交互终端包括测温模块、交互屏、人脸识别摄像头、夜视补光灯和阵列麦克风,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6.优选的,所述弹性防撞圈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充电头,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顶部左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顶部左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集合型主控箱。
7.优选的,所述背部框架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按摩模块,所述按摩模块的左侧设置有急停开关,所述连接杆右侧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和usb接口。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左侧与背部框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弹性防撞圈右侧
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防跌落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三明治结构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推杆电机,扶手推杆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轮、弹性防撞圈、防碰撞传感器、激光雷达、支撑架、升降推杆电机、背部框架、腿部框架、踏板、第一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和顶杆,解决了现有陪护机器人功能单一,不方便使用的问题,该陪护机器人,具备自动行走和自动调节功能的优点,值得推广。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轮,能够与万向轮配合方便三明治结构固定板和支撑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弹性防撞圈,能够对三明治结构固定板和支撑架进行保护,通过设置防碰撞传感器,能够对障碍物进行监测,通过设置升降推杆电机,能够控制支撑架的使用高度,通过设置第一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和第三推杆电机,能够与背部框架和踏板配合调节使用者平躺或坐起,通过设置头部关节,能够方便交互终端的固定,通过设置按摩模块,能够对使用者的后背进行按摩,通过设置急停开关,能够使驱动轮立刻停止工作,通过设置电池,能够方便设备无线式运行。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三;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四。
17.图中:1、三明治结构固定板;2、驱动轮;3、弹性防撞圈;4、防碰撞传感器;5、激光雷达;6、支撑架;7、升降推杆电机;8、背部框架;9、腿部框架;10、踏板;11、第一推杆电机;12、第二推杆电机;13、顶杆;14、连接杆;15、头部关节;16、交互终端;17、万向轮;18、充电头;19、电池;20、集合型主控箱;21、按摩模块;22、急停开关;23、电源开关;24、usb接口;25、防跌落传感器;26、第三推杆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智能陪护机器人,包括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2,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撞圈3,弹性防撞圈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碰撞传感器4,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的内腔设置有激光雷达5,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6,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推杆电机7,升降推杆电机7顶部的输出端与支撑架6固定连接,支撑架6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背部框架8,支撑架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腿部框架9,腿部框架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踏板10,支撑架6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杆电机11,第一推杆电机11输出端
的左侧与背部框架8活动连接,腿部框架9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电机12,第二推杆电机12输出端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顶杆13,顶杆13的右侧与踏板10固定连接,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推杆电机26,第三推杆电机26输出端的顶部与腿部框架9活动连接,支撑架6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头部关节15,头部关节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交互终端16,交互终端16包括测温模块、交互屏、人脸识别摄像头、夜视补光灯和阵列麦克风,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7,弹性防撞圈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充电头18,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顶部左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池19,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顶部左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集合型主控箱20,背部框架8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按摩模块21,按摩模块21的左侧设置有急停开关22,连接杆14右侧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23和usb接口24,支撑架6的左侧与背部框架8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弹性防撞圈3右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防跌落传感器25,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架6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推杆电机,扶手推杆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驱动轮2,能够与万向轮17配合方便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和支撑架6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弹性防撞圈3,能够对三明治结构固定板1和支撑架6进行保护,通过设置防碰撞传感器4,能够对障碍物进行监测,通过设置升降推杆电机7,能够控制支撑架6的使用高度,通过设置第一推杆电机11、第二推杆电机12和第三推杆电机26,能够与背部框架8和踏板10配合调节使用者平躺或坐起,通过设置头部关节15,能够方便交互终端16的固定,通过设置按摩模块21,能够对使用者的后背进行按摩,通过设置急停开关22,能够使驱动轮2立刻停止工作,通过设置电池19,能够方便设备无线式运行,通过设置驱动轮2、弹性防撞圈3、防碰撞传感器4、激光雷达5、支撑架6、升降推杆电机7、背部框架8、腿部框架9、踏板10、第一推杆电机11、第二推杆电机12和顶杆13,解决了现有陪护机器人功能单一,不方便使用的问题,该陪护机器人,具备自动行走和自动调节功能的优点,值得推广。
20.使用时,当需要将使用者需要从床上转移至机器人上时,开启升降推杆电机7,升降推杆电机7带动支撑架6移动,将支撑架6调节至与床的高度持平,随后复位扶手推杆电机,使把手低于支撑架6,开启第一推杆电机11、第二推杆电机12和第三推杆电机26,通过与背部框架8和踏板10的配合,使背部框架8、腿部框架9和踏板10放平,使用者即可自行挪动至机器人上,或通过护理人员辅助进行,上述操作可通过交互终端16的语音控制,或护理人员手动操作完成,不需要护理人员将使用者抱起进行转移,不会出现二次伤害,转移完毕后可复位第一推杆电机11、第二推杆电机12和第三推杆电机26,使用者坐起并对机器人进行操控,随后通过激光雷达5生成地图,并通过集合型主控箱20中的驱动系统和避障系统进行自主导航,方便使用者移动至房间的任意位置,从而实现使用者生活自理的需求,通过交互终端16可以进行语音控制机器人移动,让手部残疾不便的人群通过语音就能控制机器人,且交互终端16中设置的多种生命传感器,可以对使用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监测,也可以远程监控患者安全、提醒吃药等工作,通过升降推杆电机7与支撑架6的配合,可以调节整个机器人的高度,方便使用者拿取高处的物品,在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启动按摩模块21,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提高舒适性。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