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7-19 21:2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先使用工装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然后在通过机床进行机械加工,但在加工结束后,经过加工后的工件会因为工装夹持过紧而无法从工装中取出加工完成的工件,尤其是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工件而言,在取出时能够施力的部位较小而难以将其从工装中取出,例如如图1所示的齿轮轴1',在加工时将齿轮轴1'的轴体11'插入工装中,只将需要加工的齿轮部12'外露,在取出时,该齿轮轴1'的受力部位只有齿轮部12',但由于其体积较小,施力不便,如果强行取出则容易造成齿轮部12'的损坏,为此,需要对现有的工装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齿轮轴在取出时被损坏的工装。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包括用于支承齿轮轴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包括能供齿轮轴的轴体插入的插孔,以及绕所述插孔设置并用于支承齿轮轴的齿轮部的支承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承座上并用于将齿轮轴从所述支承座中顶出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支承座所在轴线向所述支承部滑移并将外力作用在齿轮轴的齿轮部上。
5.为了在加工过程中不妨碍机床的加工作业,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对能相互分离以从所述支承座上取下的顶出件,以及能将成对的所述顶出件组合成一体以套设在所述支承座上的抱箍。设置可以从支承座上取下的顶出件,可以避免顶出件在加工过程中与机床发生干涉。
6.由于支承座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从加工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所述支承座包括设置有所述插孔和所述支承部的柱体,对应地,各个所述顶出件为半圆环,成对的所述顶出件在所述抱箍的作用下套设在所述柱体上。
7.为了更加方便地对顶出机构施加外力,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柱体上并位于所述顶出件之下的螺母,对应地,所述柱体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母相配合的螺纹部,所述螺母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螺纹部向所述支承部方向转动,从而抵紧所述顶出件以将外力传递给所述顶出件。
8.为了更好地将齿轮轴固定在支承座上,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的插孔内并用于连接螺栓的连接件,所述螺栓自上而下穿过齿轮轴以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从而将齿轮轴固定在所述支承座上。
9.为了方便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呈倒置的“t”,包括有能插置在所述支承座的插孔内的竖向部以及与该竖向部连接的横向部,所述竖向部具有供所述螺栓至
少局部插入的插口。
10.为了方便支承座与机床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承座包括与所述支承部首尾相对设置并用于连接外部机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较所述支承部于所述支承座的轴线向外更膨大,对应地,所述连接部内具有供所述连接件插入的内台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能沿支承座所在轴线向支承部滑移的顶出机构,可以将外力更好地作用在齿轮轴的齿轮部上,从而避免齿轮轴在取出时被损坏。
附图说明
12.图1为齿轮轴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轴安装在该工装上的示意图;
15.图4为图3的截面图;
16.图5为图3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如图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包括支承座2和顶出机构3;其中,支承座2用于支承齿轮轴1,并包括能供齿轮轴1的轴体11插入的插孔21,以及绕插孔21设置并用于支承齿轮轴1的齿轮部12的支承部22;而顶出机构3套设在支承座2上并用于将齿轮轴1从支承座2中顶出的,顶出机构3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支承座2所在轴线向支承部22滑移并将外力作用在齿轮轴1的齿轮部12上。
19.为了在加工过程中不妨碍机床的加工作业,本实施例的顶出机构3包括一对能相互分离以从支承座2上取下的顶出件31,以及能将成对的顶出件31组合成一体以套设在支承座2上的抱箍32。设置可以从支承座上取下的顶出件,可以避免顶出件在加工过程中与机床发生干涉。
20.由于支承座2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从加工简单的角度考虑,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结构:本实施例的支承座2包括设置有插孔21和支承部22的柱体23,对应地,各个顶出件31为半圆环,成对的顶出件31在抱箍32的作用下套设在柱体23上,支承座2还包括与支承部22首尾相对设置并用于连接外部机床的连接部24,连接部24相较支承部22于所述支承座2的轴线向外更膨大,连接部24内具有供连接件6插入的内台阶,另外,顶出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柱体23上并位于顶出件31之下的螺母4,对应地,柱体23下部设置有与螺母4相配合的螺纹部231,螺母4能在外力作用下沿螺纹部231向支承部22方向转动,从而抵紧顶出件31以将外力传递给顶出件31。
21.为了更好地将齿轮轴1固定在支承座2上,本实施例还采用了以下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支承座2的插孔21内并用于连接螺栓5的连接件6,对应地,支承座2的连接部24内具有供连接件6插入的内台阶,螺栓5自上而下穿过齿轮轴1以与连接件6相连接,从而将齿轮轴1固定在支承座2上,连接件6的截面呈倒置的“t”,包括有能插置在支承座2的插孔21内的竖向部61以及与该竖向部61连接的横向部62,竖向部61具有供螺栓5至少局
部插入的插口63。
22.综上述,该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的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对齿轮轴1进行加工时,加工作业人员将进行以下操作,
23.a、加工作业人员将螺母4转入螺纹部231,并将齿轮轴1的轴体11插入支承座2的插孔21中,并通过螺栓5及连接件6将齿轮轴1固定在支承座2上;
24.b、随后加工作业人员将固定有齿轮轴1的支承座2通过连接部24连接在外部加工机床上;
25.c、通过外部加工机床对固定在支承座2上的齿轮轴1的齿轮部12进行加工;
26.d、完成加工后,加工作业人员将成对的顶出件31组合成一体套设在柱体23上,并将抱箍32将顶出件31抱紧;
27.e、加工作业人员拧松螺栓5,并从齿轮轴1中拔出螺栓5;
28.f、加工作业人员通过专用工具转动螺母4,螺母4沿螺纹部231向顶出件31移动,并将外力通过顶出件31传递给齿轮轴1的齿轮部12;
29.g、齿轮轴1被顶出件31从支承座2中顶出,加工作业人员取下加工完成的齿轮轴1,继续下一轮加工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包括用于支承齿轮轴(1)的支承座(2),所述支承座(2)包括能供齿轮轴(1)的轴体(11)插入的插孔(21),以及绕所述插孔(21)设置并用于支承齿轮轴(1)的齿轮部(12)的支承部(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承座(2)上并用于将齿轮轴(1)从所述支承座(2)中顶出的顶出机构(3),所述顶出机构(3)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支承座(2)所在轴线向所述支承部(22)滑移并将外力作用在齿轮轴(1)的齿轮部(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一对能相互分离以从所述支承座(2)上取下的顶出件(31),以及能将成对的所述顶出件(31)组合成一体以套设在所述支承座(2)上的抱箍(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包括设置有所述插孔(21)和所述支承部(22)的柱体(23),对应地,各个所述顶出件(31)为半圆环,成对的所述顶出件(31)在所述抱箍(32)的作用下套设在所述柱体(2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柱体(23)上并位于所述顶出件(31)之下的螺母(4),对应地,所述柱体(23)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母(4)相配合的螺纹部(231),所述螺母(4)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螺纹部(231)向所述支承部(22)方向转动,从而抵紧所述顶出件(31)以将外力传递给所述顶出件(3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2)的插孔(21)内并用于连接螺栓(5)的连接件(6),所述螺栓(5)自上而下穿过齿轮轴(1)以与所述连接件(6)相连接,从而将齿轮轴(1)固定在所述支承座(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截面呈倒置的“t”,包括有能插置在所述支承座(2)的插孔(21)内的竖向部(61)以及与该竖向部(61)连接的横向部(62),所述竖向部(61)具有供所述螺栓(5)至少局部插入的插口(6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包括与所述支承部(22)首尾相对设置并用于连接外部机床的连接部(24),所述连接部(24)相较所述支承部(22)于所述支承座(2)的轴线向外更膨大,对应地,所述连接部(24)内具有供所述连接件(6)插入的内台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齿轮轴取出的工装,包括用于支承齿轮轴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包括能供齿轮轴的轴体插入的插孔,以及绕所述插孔设置并用于支承齿轮轴的齿轮部的支承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承座上并用于将齿轮轴从所述支承座中顶出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能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支承座所在轴线向所述支承部滑移并将外力作用在齿轮轴的齿轮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能沿支承座所在轴线向支承部滑移的顶出机构,可以将外力更好地作用在齿轮轴的齿轮部上,从而避免齿轮轴在取出时被损坏。坏。坏。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洲 贾少林 金海增 陈学江 李丰年 侯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