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土家医用药筒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3:1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统医药技术,特别是一种土家医用药筒。


背景技术:

2.土家医药筒滚熨疗法是源自古代土家族兵医药筒的民族传统医药技术,具有历史悠久,便捷适用,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等特色。作为古代土家士兵随身携带的战地救护用具,可以一筒多用,一药多能,金创出血可掏出药渣外敷止血生肌,打伤肿痛可外搽药液,内伤和较重的肿胀可用筒中药液内服,行军作战,风餐露宿引起风气肿痛或受寒腹肚痛泻或冻伤,可施以温热滚熨,长途劳累筋骨不适,可用药筒敲打滚揉,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药筒用刚好一握粗细的筀竹制作,坚韧结实,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可以拔出随身携带的药筒拼命击敌。在和平时期,经过改良,广泛用于外伤,风气病,和内科妇科儿科寒性病症的治疗。
3.在临床实践中,向洪彪医师根据现代临床治疗和养生保健的需要,对药物配方和药筒制作工艺和款式进行了优化改良,使之成为聚药物外治和温热疗法及敲拍点按揉滚刮痧拔罐等物理疗法为一体的土家医传统医疗器具和纯天然无治疗创伤的传统医疗保健技术。
4.其基本原理即以削去青皮的竹筒,经加工处理,装进药料和粮食酒,利用竹筒的通透性,让内贮药物渗岀,施布于皮肤,经透皮渗入机体,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再加用药筒施以温熨、敲拍、滚揉、点按等物理疗法,集药物外治、推拿点穴、温热疗法于一体,用于治疗伤科、风湿科、妇科、内科等相应病症。
5.传统的土家兵医药筒比较粗也比较长,一般不刮去致密的青皮,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6.1.取直径5~7cm的筀竹,两端竹节外留10cm处锯段。
7.2.用刀将竹节的突起环削平,瓷锋刮削平滑。
8.3.将一端预留的节外部分,离竹节1~1.5cm处锯进约直径的五分之一,用刀劈去锯空的竹节外部分。再向锯线外推移1~1.5cm,下锯1cm,劈去锯断部分。如此三次,形成三级阶梯;顶端削成圆弧形。将该端竹节隔层钻2~2.5cm的圆孔。
9.4.将开口端第二级竹边各钻一个0.5~1cm的小孔,另一端离竹节2cm处,用10mm钻头从中线钻对穿的孔道。
10.5.用刀和瓷锋把两端刮削圆滑,通风处阴干。
11.6.将阴干的竹筒两端和竹节部用细纹钢锉错磨平整,然后用细籽砂岩醮水打磨光滑。再放通风处阴干。阴干后用干节骨草打磨干滑。
12.7.将细竹管比照竹管圆口端的对穿孔径削好,以紧而不卡为度。孔壁和小竹管身以桐油涂匀,将小竹管慢慢捶入对穿孔中,用刀锉削磨掉小竹管两端超出竹筒部分,细砂岩和干节骨草磨光滑。
13.8.用细麻绳从小竹管中穿出,将竹管倒吊,用桐油刷涂筒身及两端。五日一次,涂三次后,静吊放置一个月,候桐油涂膜变硬,筒身金黄,即可取用。
14.9.用手锯锯取15cm左右牛角尖,制成牛角杯,以杯身为筒塞,牛角尖一端修削打磨平整,以圆钝光滑为度,兼作刮痧棍用。
15.10.将药料装入竹筒中,用塞子塞紧筒口,上下两端孔中系上背带,药筒制作流程就算完成了。
16.传统土家兵医药筒是从土家民间盛装山泉水的凉水筒改凉而来,主要是盛装药物,仅是把筒的塞子改为可用于拔罐的牛角杯。筒身的滚拍按揉,不具有敷布外用药物的作用。熨法均用无法持续提供药液的竹筒底端进行,操作程序繁琐,不利于治疗过程中多种效法的有机配合。传统土家兵医药筒的进料端做成梯边铲形,除方便倾倒药液,没有其他技术用途,刮痧,拔罐是用作药筒塞子的牛角杯来完成。传统土家兵医药筒为了便于携带,在底端钻孔塞入竹管为穿绳通道,除了盛药以外,没有拔罐功能。筒身涂以桐油,起到密闭防渗漏作为。传统土家兵医药筒是以盛装湿性药物为主,兼备敲拍滚熨功用的医疗盛装用器。


技术实现要素:

1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土家医用药筒,具有敷布外用药物作用,利于外治。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家医用药筒,包括去皮外层、竹心部以及位于所述竹心部两端的第一竹节横隔和第二竹节横隔,所述第一竹节横隔上开有进液孔。
19.竹筒外层刮去青皮,可在沸腾的药水中长时间煎煮,尽量破坏竹纤维的致密性,以利于药液渗出,阴干后装药,再入药酒缸中长时间浸泡,让筒身浸透药液,利于外治。竹心部用于盛装中药或药酒。进液孔不仅有进液的作用,敷料布塞于进液孔中,还可以用于热熨揉按,可保持药物持续供给敷布。
20.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外层表面光滑,筒身改砂岩水磨为细砂纸水磨,以增加其光滑度,极大地程度上减少筒身滚熨刮按时对皮肤的摩擦损伤,筒身光滑便于加热后滚熨敲拍刮按。
21.进一步地,所述土家医用药筒还包括封堵所述进液孔的塞子,所述塞子与所述进液孔的大小相匹配。用打磨光滑的湘西伤科名药三百棒等来代替现有土家传统药筒中刮痧的牛角杯,简化了牛角等凉性异物的介入干扰,又便于携带保存和操作。
22.进一步地,所述塞子的长度为8-12公分,所述塞子的材质为活血祛风通络类药材。
23.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为圆形,所述进液孔的直径为1-2公分。
24.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外层包括中部和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竹节横隔的一端。第一端部改梯形口为圆口,便于塞入棉花或纱布,利用持续供应的药液进行熨敷。
25.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外层还包括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竹节横隔的一端。第二端部以天然结构的竹管腔为拔罐,效果和使用寿命更加良好。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为5-7公分。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为5-7公分。
28.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外层的长度为25-30公分。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改良后的土家医用药筒,在原
来仅有贮药和简单滚辗和敲拍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多种治疗功用有机兼容,筒的一端均可用于拔罐刮痧点按,药简的第一端部用于进行热熨揉按,可保持药物持续供给敷布,筒身可加热滚熨敲拍,药筒的另一端可做拔罐和刮痧之用,聚药物外治与物理疗法于一体。有利于治疗中多种疗法的交替配,减少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无意义拖延,节约时间的同时,增强了各种治疗作用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便于操作又增强了治疗作用。相对于传统土家兵医药筒而言,改良后的土家医用药筒是以治疗为主的聚多种治疗用途于一体的传统治疗器具。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图3所示,一种土家医用药筒,包括去皮外层1、竹心部2以及位于竹心部2两端的第一竹节横隔3和第二竹节横隔4,第一竹节横隔3上开有进液孔5,进液孔5为圆形,进液孔5的直径为1-2公分。进液孔5中封堵有塞子6,塞子6与进液孔5的大小相匹配,塞子6的长度为8-12公分。去皮外层1筒身改砂岩水磨为细砂纸水磨,以增加其光滑度,极大地程度上减少筒身滚熨刮按时对皮肤摩擦损伤,筒身光滑便于加热滚熨敲拍。去皮外层1包括中部7、第一端部8和第二端部9,第一端部8位于第一竹节横隔3的一端。第二端部9位于第二竹节横隔4的一端。第一端部8的长度为5-7公分,第二端部9的长度为5-7公分,去皮外层1的长度为25-30公分。第一端部8改梯形口为圆口,便于塞入棉布,利用持续供应的药液进行熨敷。第二端部9以天然结构的竹管腔为拔罐,效果和使用寿命更加良好。
3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家医用药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1.取一握粗细,节长30公分左右的水竹,两端距竹节外5到7公分外锯断,用刀削去竹青皮,刮削平整,以尖刀或钻头从一端竹节中隔层上钻直径1、2公分左右的进液孔。可把做好的竹筒放入锅中,取文武火煮两小时,取岀阴干备用。
36.2.将阴干的药筒用200目砂纸打磨光滑,晒干的节骨草摩擦抛光。比照竹筒孔径削三百棒等茎干为塞子,长度为10公分,再将塞子用细砂纸磨光。
37.3.将碾好的药料装入竹筒中,以半筒为准。加入54度纯粮烧酒到满筒。塞子塞紧进液孔,摇匀,放入装有风气肿痛消药酒的坛中,密封浸泡半月取用。
38.(四)治疗部位选择
39.药筒滚熨疗法的应用较广,可根据病症不同,在头颈、胸背,腰腹,四肢施以相应的治疗方式和手法。
40.(五)药筒临床操作手法
41.根据病情和病位的具体情况,可采用滚、敲、揉、刮、按、熨、搓等手法,由专业医师或经培训的乡村医生实施;患者和自我保健者也可在医师指导下自行操作。
42.1.滚法
43.双手掌心向下握药筒,将药筒横放于患部,力度适中,向前后左右作滚碾运动。初
时宜缓宜轻柔,后渐快渐施力,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次治疗20到30分钟。
44.2.敲拍法
45.术者手握进药端,以适当力度在患处进行敲打拍击,初宜轻柔慢,后渐快渐酌施力。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每次30分钟左右。风气病全身走窜和保健遍敲法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力度以轻柔舒缓为宜。
46.3.按法,按法有横按法和竖按法:
47.横按法,药筒置于患处或穴位等治疗部位,术者以掌心向下施力按压,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或穴位得气为度。
48.竖按法,以进料端塞上圆头桃木塞,或消毒纱布按住治疗点,术者手持药筒上端,向下施力按压患处或治疗点。
49.施用按法,每按压1到3分钟一歇,七到九歇为一次治疗。按压力度适中,避免过份用力造成组织损伤。
50.4.揉法
51.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握筒,药筒贴于患处,适度用力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每次20到30分钟。
52.5.刮法
53.取药筒中药液少适量置入碗中,用棉球醮药液涂于筒身,术者单手或双手握筒,按土家医常规刮汗法,在头面胸胸腹四肢由上而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进行推刮。力度适中,刮至皮肤潮红为度,不可刮破表皮。也可在进料端塞上消毒纱布,术者竖握药筒在治疗部位推刮。
54.6.熨法,熨法有滚熨法和点按熨法:
55.滚熨法,取烧酒100_200ml倒入瓷碗中,点燃。将筒身在火焰上烤热,术者以手试温,以温热不烫,手能耐受为度,在患处施滚法。每滚熨一次,可用筒身敲拍患处7次,依法7到15次滚熨敲拍为一次治疗。
56.点按熨法,药筒拔去软木塞,进料口塞满消毒纱布,外用棉布包裹绑扎。酒精炉上烧青陶瓦一块至热,将将浸透药液的进料端在青瓦上杵热,术者以手试温,以能耐受为度,按熨患处或治疗点1到3分钟,杵按7到9次为一次治疗。
57.7.搓法,搓法有手搓法和脚搓法:
58.手搓法,患者用手掌心相向夹握药筒作前后搓动或将药筒放在铺有干净塑料薄膜的平台,将手以掌心向下置于药筒上,适度用力作前后搓动。
59.脚搓法,药筒平放在铺有干净塑料薄膜的地面,患者正坐治疗椅上,赤脚踏在药筒上做前后滚搓运动,搓按适度用力,以接触处有按压感为度。
60.8.方法综合合运用:
61.术者可根据病症治疗需要,进行治疗技法的综合应用。例如滚熨敲结合应用,按熨与按揉结合等等。
62.(六)注意事项
63.临床操作过程中,力度的应用当轻重适宜,禁止粗暴用力,以免引起意外损伤,头颈胸腹部应用敲拍法宜慎。热熨时,要严格把握温度,以免引起烫伤。药液不可涂搽于溃疡处,防止药液溅入眼中。应用温热滚熨法时,易燃物不可放于酒精炉和燃烧的酒碗边,以免
引发火灾。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