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2022-07-15 23:0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


背景技术:

2.现有充气床垫包括内设气囊的垫体以及调节气囊内气压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内设安装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安装腔中的气压调节组件,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包括放气用电磁阀和充气用气泵。所述气泵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积蓄无法外排会导致气泵温度上升,进而增加气泵内运动部件间磨损,影响气泵使用寿命,为此在控制盒上设置了散热通道,导致气泵运行产生的噪音会通过散热通道向外传递,影响使用者睡眠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通过在散热通道内设置降噪凸起来阻挡噪音向外扩散,进而降低使用者所处环境内噪音,提升睡眠体验。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控制盒,包括内设安装腔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安装腔中的内壳,所述内壳中设有气压调节组件,气压调节组件通过气压调节管对目标空间内气压进行调节,所述内壳和外壳间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设有降噪凸起,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运行产生的噪音被所述降噪凸起阻挡消散,以限制噪音通过散热通道向外扩散。在散热通道内设置降噪凸起,气泵运行产生的噪音在通过散热通道向外传递时会被降噪凸起阻挡反射,有效减少通过散热通道向外扩散的噪音,确保使用者处于安静的睡眠环境,有效提升睡眠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通道的内壁通过向内延伸形成所述降噪凸起。降噪凸起设置在散热通道的壁面上,既能有效阻挡噪音向外传递,还能减小对热风流量的影响。
6.作为优选,所述降噪凸起具有差异化的高度,通过设置差异化的降噪凸起来提升阻挡反射效果,进而提升降噪效果。
7.作为优选,所述降噪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通道的内壁上。通过均匀设置降噪凸起来确保散热通道各区段均具有均衡的降噪效果。
8.作为优选,所述降噪凸起呈尖齿状或圆锥状,既有效提升降噪效果,还减小对气流流速的影响,确保散热效果。
9.作为优选,所述内壳被承托定位在安装腔中部,以使外壳底壁和内壳底壁间形成设置散热通道的空间。散热通道设置在内壳底壁和外壳底壁间,通过将散热通道设置在外壳底部来降低噪音。
10.作为优选,所述内壳底部设有与散热通道进口通连的内置散热口,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与散热通道出口通连的外置散热口,内壳中的热量通过散热通道向外扩散。内置散热口与内壳内腔通连,外置散热口与外界空间通连,散热通道接收来自内置散热口的热风并通过该外置散热口向外输送,以使气泵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11.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通道进口周缘与所述内置散热口周缘间夹设有环状密封垫,以使散热通道与内置散热口密封通连。密封垫能密封衔接散热通道进口和内置散热口,防止热风流入外壳位于内壳以外区域,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12.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定位环,所述密封垫的底壁通过凹陷形成定位槽,安装时,定位环插置在定位槽内,以使散热通道和密封垫间密封连接。定位环插置在定位槽内,有效增加两者接触面积,对密封垫既起到水平限位作用,还起到竖向承托作用,确保密封垫被内置散热口周缘和散热通道进口周缘密封夹持。
13.作为优选,所述内置散热口上方设有风扇,风扇抽取内壳中空气并在流经散热通道后外排,风扇起到驱使空气流动的作用,确保内壳中热量被顺利外排。
14.作为优选,所述外置散热口呈格栅状,既确保散热通道内气流能顺利外排,还防止外界异物进入散热通道。
15.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的底壁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槽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盖合到位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使散热槽的槽壁和盖板的底壁围合形成所述散热通道。盖板盖合在散热槽上,以使盖板和散热槽围合形成散热通道,既方便加工装配,还能确保散热通道跨接在内置散热口和外置散热口间,保证热量被有效外排。
16.一种使用所述控制盒的床垫,包括垫体和控制盒,所述垫体内设有形成所述目标空间的气囊,所述气压调节组件通过气压调节管与所述气囊通连,以使气囊内气压可调。通过气压调节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以使气囊内气压可调,进而确保垫体软硬度可调,提升使用体验。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散热通道内设置降噪凸起,气泵运行产生的噪音在通过散热通道向外传递时会被降噪凸起阻挡反射,有效减少通过散热通道向外扩散的噪音,确保使用者处于安静的睡眠环境,有效提升睡眠体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所述控制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所述控制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所述床垫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2、内壳,3、散热通道,4、降噪凸起,5、内置散热口,6、外置散热口,7、密封垫,8、定位环,9、定位槽,10、风扇,11、盖板,12、垫体,13、气囊,14、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所示的一种控制盒,由内设安装腔的外壳1以及设置在安装腔中的内壳2组成,所述内壳2中设有气压调节组件,气压调节组件通过气压调节管对目标空间内气压进行调节,所述内壳2和外壳1间设有散热通道3,所述散热通道3内设有降噪凸起4,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运行产生的噪音被所述降噪凸起4阻挡消散,以限制噪音通过散热通道3向外扩散。通过在散热通道3内设置降噪凸起4来对噪音进行阻挡反射,通过减少向外传递的噪音来确保使用者处于安静的睡眠环境,有效提升使用者的睡眠体验。
2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散热通道3的内壁通过向内延伸形成所述降噪凸起4。所述内壁包括散热通道3的底壁、顶壁以及侧壁,既确保散热通道3的各个壁面能通过向内延伸形成降噪凸起4来阻挡气泵运行产生的噪音向外传递,还确保散热通道3中部预留供气流流动的通道,有效减小对气流流量的影响,确保散热通道3的散热效果。具体地,内壳2中的噪音会通过散热通道3向外传递,噪音会因与降噪凸起4接触而反射,并在与相邻降噪凸起4间不断接触反射中消耗能量,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25.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升降噪凸起4的降噪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26.方式一,所述降噪凸起4具有差异化的高度,通过设置不规则高度降噪凸起4来增加噪音在散热通道3内的反射次数,进而提升消耗噪音能量的效果;
27.方式二,通过调节降噪凸起4的表面轮廓来提升降噪效果,具体地,将降噪凸起4设置为尖齿状或者圆锥状,使得噪音在于降噪凸起4接触后会向多个方向分散反射,防止噪音因被集中反射而发生较难消散的情况;
28.方式三,所述降噪凸起4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通道3的内壁上,使得散热通道3各区段均具有均衡的降噪效果,进而提升散热通道3的整体降噪效果。
29.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内壳2被承托定位在安装腔中部,以使外壳1底壁和内壳2底壁间形成设置散热通道3的空间。所述安装腔的底壁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槽口处设有盖板11,盖板11盖合到位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使散热槽的槽壁和盖板11的底壁围合形成所述散热通道3。所述外壳1包括可竖向叠置装配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底壁上设置所述散热槽。安装时,首先,将盖板11自上而下盖合在散热槽的槽口处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围合形成散热通道3;之后,将密封垫7安装在散热通道3进口上并通过定位槽9套置在定位环8上;再后,将内壳2安装在至下壳上,以使内置散热口5与散热通道3进口对齐并紧密夹持密封垫7;最后,将上壳盖合在下壳上,以围合形成安装腔。
30.安装到位后,所述内壳2的内腔通过散热通道3与外界空间通连。在气泵运行并产生热量时,通过启动风扇10来抽取内腔中的热量并通过散热通道3向外输送,确保气泵始终位于适宜的环境温度内。
31.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内壳2底部设有与散热通道3进口通连的内置散热口5,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与散热通道3出口通连的外置散热口6,内壳2中的热量通过散热通道3向外扩散。散热通道3设置在外壳1底部,且外置散热口6朝下开设,使得外置散热口6被隐藏在外壳1的底壁上,从散热通道3内传出的噪音需要在与底面抵触反射后扩散,通过再次反射扩散来进一步降低噪音对使用者睡眠的影响。
32.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散热通道3进口周缘与所述内置散热口5周缘间夹设有环状密封垫7,以使散热通道3与内置散热口5密封通连。所述散热通道3的进口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定位环8,所述密封垫7的底壁通过凹陷形成定位槽9,安装时,定位环8插置在定位槽9内,以使散热通道3和密封垫7间密封连接。定位环8由散热槽端部和盖板11端部围合形成,所述定位环8呈环状且可插置在定位槽9内,既能通过增加与密封垫7间接触面积来提升密封效果,还对密封垫7起到定位和承托的作用,确保密封垫7顶面能与内置散热口5周缘密封贴合。
33.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内置散热口5上方设有风扇10,风扇10抽取内壳2中空气并在流经散热通道3后外排,所述风扇10设置在内置散热口5中,既方便拆装维护,还能有效提升对内壳2内腔中空气的抽取效果,提升散热效率。
3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外置散热口6呈格栅状(如图2所示),既方便散热通道3内热风向外排放,还能防止外界异物通过散热通道3进入内壳2内腔,确保气泵运行安全,又能利用格栅起到反射噪音的作用,提升降噪效果。
35.通过使用上述控制盒14组装形成的一种床垫(如图3所示),由垫体12和控制盒14组成,所述垫体12内设有形成所述目标空间的气囊13,所述气压调节组件通过气压调节管与所述气囊13通连,以使气囊13内气压可调。所述控制盒14通过设置带降噪凸起4的散热通道3来降低调节气囊13内气压时的噪音,为使用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提升使用体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