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止微生物回流的饮料分配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14:46: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防止微生物回流的饮料分配组件
发明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配饮料的分配组件,一种用于分配饮料的系统,一种饮料容器和一种流体导管。


背景技术:

2.在已知的饮料分配组件中,饮料通常被容纳在饮料容器中,例如加压桶,其经由分配管线流体连接到分配器,例如旋塞。分配器可以根据需要操作,以使一定量的饮料从容器通过分配管线流到分配器的分配开口,用于将饮料分配到合适的接收器(例如饮用玻璃杯或杯子)中。通常,饮料容器可拆卸地联接到分配管线和分配器,以便允许更换饮料容器。例如,一旦饮料容器被清空,即没有或没有足够的饮料剩余用于分配,则这种容器可以与分配管线脱开,并且可以由容纳新鲜量的饮料的饮料容器替代,以便允许用分配器进一步分配饮料。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分配组件暴露于存在于分配组件的环境中的微生物。例如,在饮料容器的更换期间,当未联接的分配管线在其联接端对于环境是打开的时,这些微生物具有渗透特别是分配管线的风险。在随后将分配管线联接到容纳新鲜量的饮料的新饮料容器时,这些微生物可以从分配管线迁移到保持在饮料容器中的饮料中,这形成了合适且足够的营养源,以使微生物通过增殖快速扩增。这导致了污染饮料的问题。因此,容纳在饮料容器中的这些饮料的保存期限(即容器中的饮料通常可以被适当地饮用的时期)可能减少和/或否则饮料过早地变质。此外,如果饮料具有低体积百分比的酒精,或完全不含酒精,和/或具有相对高的糖含量,例如一些无酒精的啤酒,则饮料特别易受微生物例如野生酵母发酵的污染,这可能由于发酵而导致饮料中的酒精含量的不希望的增加。
3.已知的分配组件采用饮料容器和容纳在其中的饮料的冷却,使得在容器确实发生污染的情况下,所施加的低温最小化或防止饮料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速率,将污染水平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4.因此,已知的饮料分配组件需要冷却机构,例如冷冻机,其布置成至少将饮料容器冷却到特别是4摄氏度或更低的温度。这些已知组件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空间用于在饮料容器附近设置这种冷却机构,这通常是无法获得的。此外,冷却含有饮料的整个饮料容器也是相当耗时且耗能的,这在容器具有相对大的体积和/或需要定期更换时是特别不利的。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减慢饮料变质的饮料分配组件。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这种饮料分配组件的饮料容器的微生物污染。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饮料分配组件,其防止在饮料容器中形成酒精,而不需要冷却饮料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6.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料分配组件,其包括饮料容器,所述饮料容器具有限定饮料室的容器主体,所述饮料室被布置用于容纳饮料;具有用于分配饮料的分配开口的分配器,特别是具有丝锥手柄(tapping handle)的龙头;以及分配管线,其在所述饮料室与所述分配开口之间延伸以形成使得饮料能够从所述饮料室流到所述分配开
口的流动路径,所述分配管线包括附接到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和附接到所述分配器的单独的第二分配管线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可拆卸的联接机构彼此流体紧密联接,其中所述第一分配管线部分限定用于饮料从所述饮料室流动到所述联接机构的上游流动路径段,并且第二分配管线部分限定用于饮料从联接机构流动到分配器的分配开口的下游流动路径段,其中第一分配管线部分中的上游流动路径段被设置成至少降低微生物从下游流动路径段进入饮料室的迁移率。
7.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增加的距离,即上游流动路径段的长度,用于微生物从联接端行进到保持在饮料室中的饮料,所述联接端是分配管线中微生物渗透的主要“热点”。这样,防止了饮料室中的饮料在联接到经渗透的分配管线时几乎立即被污染。
8.特别地,上游流动路径段被布置成使得容纳在饮料容器中的饮料的储存寿命至少大部分保持不受影响,并且饮料不会在不需要冷却饮料容器的情况下过早地变质。优选地,上游流动路径段布置成完全防止微生物迁移到饮料室中。
9.上游流动路径段可以设置成在使用中包括饮料流通道,该饮料流通道穿过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该分配管线沿水平或向下的流动方向从饮料室延伸到联接机构。分配管线中的这种流动通道在从容器到联接机构的流动方向上水平或向下延伸,当微生物在相反方向(即水平或向上)上迁移通过这种通道时,有效地降低微生物的迁移率,从而在防止微生物重力辅助移动进入饮料室时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增殖而扩增。因此,流动通道用作微生物从流动通道的下游沿流动通道的上游朝向饮料室的方向迁移的屏障装置。微生物特别需要在水平方向或向上方向上逆着重力移动通过流动通道的长度,以便到达容器。在使用中,饮料分配组件提供了饮料室内饮料污染的充分延迟或减少,以允许当在上游流动路径段中含有微生物时,在饮料腐败发生之前以平均消耗速率消耗总饮料量,即防止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饮料过早腐败。通常在饮料分配组件中,饮料容器设置在分配器下方。例如,饮料容器可以设置在酒吧的柜台下方,其中分配器设置在柜台上方。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管线中的流动路径相对于从容器朝向分配器的流动方向向上延伸。相反,通过在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中提供向下延伸的流动通道,在与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的联接的上游,可能已经渗入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的微生物将沉降在分配管线的远离饮料容器的饮料室一段距离的低区域,例如局部最小值。水平或向下延伸的流动通道可以设置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中的上游流动路径段的整个长度上,或者可以是其一部分,其中上游流动路径段的其它部分在另一方向上延伸,例如在从饮料室到联接机构的向上流动方向上延伸。
10.在适于在饮料分配组件中使用的饮料容器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密封地附接到容器主体,从而防止微生物通过容器主体与第一分配管线部分之间的附接界面进入饮料室。例如,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与容器主体或其至少一部分为一体。从而防止了微生物通过容器主体和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直接渗透饮料室,同时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用于在饮料容器与分配器的第二分配管线部分联接时防止微生物迁移到饮料室中。
11.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方便地包括限定流动通道的管,该管在一端附接到容器主体,并且该管的相对端设置有用于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机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或至少所述管可以是与容器主体分开的主体,例如设计成一次性主体。一次性可能意味着第一分配管线部分或管相对便宜和/或易于制造,并且可以在其使用后被处理掉,例如丢弃。这样,第一分配管线部分或管可以完全由适于饮料分配组件的聚合物制成,例如硅酮。
因此,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包括塑料管或由塑料管制成。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任选地是可回收的或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包括用于附接到容器主体的附接机构。例如,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包括联接器主体,该联接器主体布置成在容器主体的流体出口处装配在容器主体上。限定上游流动路径段的塑料管或其它流体导管从联接器主体延伸到联接端,用于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包括用于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机构。例如,联接机构可以包括搭扣配合连接器,用于连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相应搭扣配合机构。例如,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装配有包括可释放的或可逆的卡扣机构的联接端,所述卡扣机构进入在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端处的联接机构的卡扣腔中,以允许第一和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和分离。优选地,饮料分配组件通过将包括附接到容器主体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饮料容器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来提供。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和容器主体可以预组装以形成饮料容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和容器主体可以在其预组装之后进行消毒和/或优选地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预组装。优选地,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和容器主体保持无菌,即与环境隔离,直到其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和分配器以形成饮料分配组件。例如,用于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自由连接端可以在联接之前例如通过密封件封闭。密封件可以是可打开的或至少部分可拆卸的,以便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和第二分配管线部分联接之后允许饮料流过分配管线。例如,密封件可以包括附接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自由连接端处并跨过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自由连接端的箔。箔可以例如在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时被穿孔,或者可以在联接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之前被手动地从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连接端剥离,以打开通过分配管线的流动路径。
12.第二分配管线部分可以例如由连接到包括分配开口的分配器(例如龙头)的普通啤酒管形成。第二分配管线部分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分配器。第二分配管线部分和分配器可以预组装。
13.根据前述内容的一次性流体导管允许饮料容器与现场的现有分配器(例如在酒吧中)的联接和分离(即更换),同时降低可能存在于分配管线或分配器的第二部分中的微生物或者在联接期间可能进入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的微生物迁移到联接的饮料容器的饮料室中的风险。
14.任选地,上游流动路径段包括在从饮料室到联接机构的流动方向上向下延伸的弯曲部。沿着弯曲部,分配管线可以在陡度上变化,以便为微生物产生合适的迁移屏障。
15.任选地,弯曲在上游流动路径段中限定了几乎360度转弯,并且优选地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中被设置为环路。360度转弯为微生物创造了合适的屏障以减少迁移到饮料容器中。特别地,在几乎360度转弯中,分配管线限定了垂直定向的流动路径段和悬垂的流动路径段,这对于微生物迁移穿过特别困难。
16.可选地,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包括沿着上游流动路径段连续设置的多个环路。分配管线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将沉积在较低的区域,例如第一个360度转弯相对于联接机构的最低部分。在某些微生物确实迁移经过所述第一个360度转弯的情况下,连续的360度转弯有效地防止了这些微生物迁移到饮料容器的饮料室中。
17.任选地,环路或环限定流动路径的盘旋部分。在盘旋部分中,环路或环可以具有相同的环直径,即多个环路中的两个或多个环路具有相同的尺寸,或者具有变化的环路直径,即多个环路中的两个或多个环路具有不同的尺寸。在盘旋部分中,环路或环可以设置在同
一平面中,或者可以设置在三维中,即形成螺旋部分或螺旋。可选地,流动路径的盘旋部分限定流动路径的螺旋部分。盘旋部分有效地防止微生物通过其中迁移,同时在饮料容器与联接机构之间需要最小的空间。盘旋部分或螺旋部分的中心轴线,即环路或环围绕其旋转的轴线,可以针对相对于联接机构的第一个360度转弯下游的流动路径的方向在任何方向上延伸。任选地,盘旋部分或螺旋部分的中心轴线在与相对于联接机构的第一个360度转弯下游的流动路径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即成一直线。盘旋部分或螺旋部分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以一定角度,即不成直线地延伸到相对于联接机构的第一个360度转弯下游的流动路径,例如横向于相对于联接机构的第一个360度转弯下游的流动路径。
18.任选地,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包括柔性管或其它柔性液体导管。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柔性允许容易地布置上游流动路径以包括饮料流动通道,该饮料流动通道例如通过弯曲柔性管或其它液体导管而沿水平或向下流动方向从饮料室延伸到联接机构。所述管或其它液体导管可以设置成适于充分降低微生物从下游部分通过其中进入饮料室的迁移率的长度,从而防止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饮料的过早腐败。合适的长度可以取决于将要被消耗并保持在饮料容器中的饮料的总体积。优选地,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长度至少为5cm。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长度优选地足以在管或其它液体导管中提供环路,并且更优选地足以在管或其它液体导管中提供多个环路或盘旋部分。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长度可以是例如至少30cm。为了便于储存、运输和处理,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长度优选不会过长。例如,当管或其它液体导管与容器主体预组装时,长度优选不超过1至2米,尽管如果需要或出于任何原因需要,可以使用更长的长度。管或液体导管的长度可以确定上游流动路径段和/或饮料流动通道的长度。也就是说,设置有弯曲部或环路或多个环路的柔性管或柔性的其它液体导管的长度可以在这种管或液体导管的笔直形式中与限定在其中的上游流动路径段和/或饮料流动通道的长度相同。因此,管或其它液体导管可以例如设置有盘旋部分并且具有约100cm的长度,而在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一端上的容器主体与在管或其它液体导管的相对端上的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的联接端之间的距离仅为几厘米。
19.任选地,上游流动路径段包括酵母捕集器。酵母捕集器在上游流动路径段提供了进一步的屏障,特别是防止酵母迁移到饮料室中。酵母捕集器可以例如除了主饮料流动通道(饮料可以通过该主饮料流动通道从饮料室流动到分配器)之外包括一个或多个空间,例如室或侧通道,主饮料流动通道在微生物朝向饮料室迁移的方向上分支,所述一个或多个空间适于捕获微生物,同时不妨碍流体从饮料室流过主饮料流动通道流到分配器。例如,第一分配管线部分中的上游流动路径段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分叉一次或多次,其中上叉路作为主饮料流动通道的一部分延续,而下叉路适于例如通过具有死端(dead end)来捕获酵母细胞,该酵母细胞在重力作用下将沉积在下叉路中,并因此被阻止进一步通过上叉路朝向饮料室迁移。
20.任选地,酵母捕集器可以包括用于从流体中主动分离酵母的机构,例如离心机构。例如,离心机构可以包括磁性机构,例如磁性元件,所述磁性机构被设置和布置成引起流体在上游流动路径段中的旋转,使得酵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主动地向外推动。可选择地或另外地,酵母捕获空间可以沿着上游流动路径段设置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中,以捕获酵母在上游方向上进一步移动。例如,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可以包括主体,例如具有中心流体腔的管,所述中心流体腔在上游流动路径段中限定饮料流动通道,在使用中加压流体可以在离
心力的影响下流过所述饮料流动通道,第一分配管线的主体包括沿着中心流体腔的长度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酵母捕获室,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酵母捕获室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加压流体的流动方向通过中心流体腔经过所述室,即在一个或多个室中没有加压流体流动,同时通过离心力能够在一个或多个室中捕获酵母。
21.在饮料分配组件的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和设置冷却机构,用于至少冷却流动路径的流动通道,从而防止微生物迁移通过位于流动通道中的一定量的饮料以进入饮料容器。上游流动路径段的额外冷却抑制了偶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述偶然微生物可能已经前进到所述流动路径段中以防止那些微生物通过增殖而膨胀并到达饮料容器。
22.任选地,冷却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液体冷却系统、空气冷却系统和蒸发冷却系统的冷却系统。这种冷却机构可以布置成具体地冷却饮料分配组件的上游流动路径段或饮料流通道。饮料分配组件的其它部分的冷却是可选的。仅冷却上游流动路径段或饮料流通道允许冷却机构相对简单和紧凑,以便仅冷却分配管线的该部分。
23.任选地,冷却机构包括限定内部冷却室的壳体,其中至少分配管线的上游流动路径段设置在内部冷却室中。任选地,冷却液体机构,例如冷却液体流过的环路,可以与分配管线的上游流动路径段一起设置在热交换区域中,以通过热交换来冷却上游流动路径段。例如,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可以设置有多个环路或作为盘旋部分,在冷却机构的内部冷却室内与冷却液体环路进行热交换接触。
24.任选地,冷却机构布置成将分配管线的流动路径段冷却至6℃或更低的温度。在6℃以下,微生物的代谢降低,这降低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速率。在4℃或更低的温度下有效地停止微生物通过流动路径段的迁移。优选地,分配管线的流动路径段被冷却至0℃-3℃,以防止驻留在流动路径段中的饮料冻结。
25.可选地,设置在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与容器主体之间的联接界面不同于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与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之间的联接界面,使得不可能在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不存在的情况下将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直接联接到容器主体。
26.任选地,饮料容器包含具有2%或更少,优选1.2%或更少,更优选0.5%或更少的体积分数的酒精的饮料。防止污染对于具有低酒精含量的饮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些形成了特别适合微生物如酵母的生长环境。此外,酵母菌和/或其它微生物可以转化饮料中存在的糖,这可能不利地影响饮料的味道,并且酵母菌可以特别地通过发酵将糖转化为酒精,这不利地增加了其酒精含量。
27.任选地,饮料基本上不含酒精。
28.任选地,饮料是无酒精麦芽饮料,例如无酒精啤酒,或无酒精发酵水果饮料,例如无酒精苹果酒。
2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料分配系统,其包括根据前述的饮料分配组件,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饮料容器,每个另外的饮料容器包括预组装到容器主体的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布置成联接到所述饮料分配组件的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饮料分配组件的饮料容器与柔性管可互换地联接,作为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到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从而允许更换系统中的饮料容器。该系统在将用过的饮料容器(例如清空的饮料容器)更换为新的饮料容器(例如具有新鲜量饮料的容器)时,更换为第二分配管线部分和分配器,这减少了保持在新的饮料容器中的饮料的微生物污染率,因为预先组装到容器主
体上的柔性管对于微生物从联接端行进到保持在饮料室中的饮料提供了增加的距离。
30.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第一方面的饮料分配组件或根据第二方面的饮料分配系统中的饮料容器,其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限定容纳饮料的饮料室并且包括作为分配管线的第一部分的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一端密封地附接至所述容器主体,使得饮料可以从所述饮料室流入所述柔性管,同时防止微生物通过容器主体与柔性管之间的附接界面进入所述饮料室,并且所述柔性管的相对端被布置用于联接到与分配器联接的分配管线的第二部分。
31.可选地,容器主体和柔性管被预组装,柔性管的相对端在使用之前被可拆卸的密封件封闭。
32.实验数据
33.在实验装置中,透明管道的分配管线以开放流体连通的方式附接到填充有无酒精啤酒饮料的饮料容器。用微生物(特别是通常发现的野生酵母菌株)接种分配管线。具体地,使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diastaticus),因为这种“野生酵母”是众所周知的饮料如啤酒的污染物。在实验中,在接种位置与饮料容器之间提供分配管线,该分配管线具有包括单个360度弯曲或两个360度弯曲的流动路径段。在这两种配置的每一种中,对于未冷却的分配管线(即室温或21℃分配管线),以及已经冷却至约4℃的分配管线,研究酵母通过流动路径段的迁移。
34.在接种位置将酵母接种到分配管线中后,在分配管线的管道中每天目视检查酵母沉降和酵母产生的co2气泡。在接种14天后进行饮料的取样和微生物分析。取样包括从饮料容器中取出100ml啤酒饮料,并分析样品中酵母细胞的量。干净的样品意味着每100ml饮料检测到0个酵母细胞。或者,可以分析饮料中的酒精水平作为发酵饮料的酵母细胞的指示。然而,这种方法被证明不太敏感,因为对于饮料中有限数量的酵母细胞,饮料中酒精水平的变化非常缓慢和/或难以检测。
35.实验结果示于下表中。
36.表1示出了分配管线的第一测试设置的结果,其中流动路径段在分配管线中包括单个360度转弯,即单个环路,其中分配管线保持在约21℃的环境温度下。将具有该第一测试设置的实验重复6次,其结果在表1中指定为样品1至6。
37.38.表1:在约21℃下的单个环路
39.在接种位置接种分配管线之后,酵母被显示为沉降在分配管线的最低点,即在管道的底部,并且在上游方向从接种位置向饮料容器迁移。接种后几天,肉眼可见,在流动路径段中刚好在弯曲的开始点之前收集到最大浓度的酵母细胞。因此,流动路径段中的弯曲作为迁移屏障,其中酵母细胞通过弯曲的迁移率与弯曲前的迁移率相比降低。在所有6个样品(即100%)中,酵母细胞没有被完全阻止迁移通过弯曲流动路径段,这由在环路的最高点可观察到由酵母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气泡所证实,并且在饮料组合物的14天分析时,在环路中以及在容器中发现可检测量的酵母细胞。因此,在约21℃下,接种位置与饮料室之间的流动路径段中的单个环路降低酵母细胞向饮料室的迁移率,但不阻止酵母细胞最终通过流动路径段迁移到饮料容器中。
40.表2示出了与第一测试设置相同的分配管线的第二测试设置的结果,其中流动路径段在分配管线中包括单个360度转弯,即单个环路,其中分配管线改为冷却到约4℃的温度并保持在约4℃的温度。用这种第二测试设置进行的实验重复10次,其结果在表2中被指定为样品1至10。
[0041][0042]
表2:在约4℃下的单个环路
[0043]
如表2所示,通过将流动路径段冷却至4℃,流动路径段中的环路作为防止酵母细胞迁移通过流动路径段的迁移屏障的有效性极大地提高。10个样品中只有2个,即样品5和样品9,显示酵母细胞在接种后能够迁移通过冷却的环路进入饮料容器,这是相对于第一测试设置中的100%渗透结果的大的改进。
[0044]
表3示出了第三测试设置的结果,其中分配管线包括在分配管线中设置有两个环路(即两个360度转弯)的流动路径段,以测试与具有单个环路的第一测试设置相比,酵母细胞是否更难以通过流动路径段迁移到饮料容器中。将分配管线保持在约21℃的温度下。将
实验重复10次,其结果在表3中指定为样品1至10。
[0045][0046]
表3:在约21℃下的两个环路
[0047]
如表3中所示,添加额外的环路稍微增加了屏障的有效性,因为在10个样品中有2个样品中没有可见的co2气泡和细胞培养物,并且在饮料组合物的14天分析之后,这些被证明是干净的样品。尽管如此,10个样品中有8个(大多数)仍然显示酵母细胞能够渗入饮料室中的饮料中。
[0048]
表4示出了与具有两个环路的第三测试设置相同的分配管线的第四测试设置的结果,其中分配管线被替代地冷却并维持在约4℃的温度。使用该第四测试设置的实验被重复10次,其结果在表4中被指定为样品1至10。
[0049][0050]
表4:在约4℃下的两个环路
[0051]
如表4中所示,与表2中所示的单个环路设置相比,具有两个环路的分配管线在4℃的冷却温度下作为防止微生物迁移通过流动路径段进入饮料容器的屏障的有效性增加。在对饮料组合物进行14天分析时,所有10个样品保持清洁。环路的冷却降低了酵母细胞的代谢、生长速率和繁殖速率。因此,迁移通过第一冷却环路的相对较少的酵母细胞可能由于冷的温度而通过增殖而被阻止扩增,使得第二环路为那些较少的酵母细胞迁移到饮料容器中提供了完全有效的屏障。
[0052]
在另一个实验中,使用与上述类似的实验装置通过目视检查测试酵母向饮料容器的迁移率。然而,在该实验中,该装置分别设置为a)没有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即酵母接种在接近饮料容器开口的联接机构中,b)在接种点与饮料容器开口之间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形成直的水平流动路径段,c)在接种点与饮料容器开口之间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限定具有单个环路的流动路径段,以及d)在接种点与饮料容器开口之间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限定具有两个环路的流动路径段。在静态条件下,即没有饮料流体的主动流动或加压流动,以及在温暖的(室温或更高)或冷的(3℃)温度下,测试迁移率至少4次。在无分配管线的装置中,在接种后数小时内,在饮料容器中可目视检测到酵母,包括对于温暖的和冷的温度。对于直的水平流动路径段,设置b),在温暖的温度下,在水平流动路径末端的检查点处最早目视检测到酵母是接种后3天,在所有进行的测试中平均检测为3.5天。这表明,与类似于饮料容器与分配器的分配管线部分的常规直接连接的a)的设置相比,在分配器的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机构与饮料容器之间水平延伸的长度仅为几厘米的简单管片已经提供了酵母进入饮料容器的迁移率的显著降低。对于单个环路,设置c),在温暖的温度下,在紧邻单个环路上游的检查点处目视检测到酵母的平均时间是4.7天。这表明,与设置b)的水平流动路径段相比,流
动路径中的环路提供了酵母进入饮料容器的迁移率的显著进一步降低。对于两个环路,设置d),在温暖的温度下,在紧邻两个环路的上游的检查点处目视检测到酵母的平均时间是6天。这表明与设置c)的单个环路相比,流动路径中的两个环路甚至进一步降低酵母进入饮料容器的迁移率。在冷的温度下,对于两个环路设置,检查点处最早目视检测到酵母是11天,在该设置d)中,对于一些饮料容器,目视检测的平均时间是不确定的,在实验范围内,酵母在视觉上是不可检测的。这表明,与饮料容器与分配器的分配管线部分的常规直接联接相比,在冷的温度下,存在于分配管线中的酵母通过该设置d)的迁移率极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53]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在下文中通过附图和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相应实施方案来进一步阐明。除非清楚和明确地指出,否则附图决不意味着反映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4]
图1示出了饮料分配组件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
[0055]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饮料分配组件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端部与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端联接的联接界面的实施方案的详细透视图;
[0056]
图2b示出了图2a的实施方案的详细横截面视图。
[0057]
附图说明3a至图3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饮料分配组件的其它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0058]
在本技术中,类似或相应的特征由类似或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实施方案的描述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例,并且在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不旨在限制实施方案的描述,而是通过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例来说明实施方案。
[0059]
附图详述
[0060]
图1示出饮料分配组件200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饮料分配组件200包括作为饮料容器的桶201,所述桶201包括作为容器主体的桶主体202,用于容纳例如作为饮料的无酒精啤酒。桶201包括提供桶流体出口206的提取管204,并包括从桶主体202伸出的头部208。
[0061]
联接器210安装到桶主体202的头部208,所述联接器210设置成将桶201联接到啤酒管线220,所述啤酒管线220构成第二分配管线部分,所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设置成联接到分配器230,例如示意性示出的旋塞或龙头。当组装组件200时,联接器210包括装配到桶的头部208的联接器主体231。
[0062]
联接器210包括作为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柔性管211,该管从联接器主体231延伸到桶,并且当联接器210联接到桶201时,该管设置成与桶流体出口206流体连接。联接器210能够将柔性管211联接到啤酒管线,以形成用于饮料从桶201流到分配器230的分配管线。联接器210进一步能够使柔性管211与啤酒管线分离,使得桶可以更换,例如一旦清空,以用于填充有新鲜量饮料的新桶。柔性管211为微生物提供了增加的距离,所述微生物可能渗入联接器201和/或啤酒管线220,例如由于在组件中较早更换桶而渗入联接器201和/或啤酒管线220,从而行进到保持在桶中的饮料中。这样,防止了桶中的饮料在联接到经渗透的分配管线时几乎立即被污染。
[0063]
用于防止桶中的饮料被微生物污染的另外的机构被设置在啤酒管211的远端处的联接器210中,并且同样地设置在用于饮料通过一次性联接器210的流动路径中,该流动路径是作为流动限制模块的鸭嘴阀104的形式,在此示出为处于关闭状态。鸭嘴阀104设置成
在加压饮料从柔性管211流到啤酒管线220时打开,例如,如果分配器230相应地启动,则通过桶主体202中的饮料上的气压打开,从而不会阻碍饮料流到分配器。当分配器230再次停用或关闭时,饮料停止流动,并且鸭嘴阀104两侧的压力基本相等。由于鸭嘴阀104的弹性材料,鸭嘴阀恢复关闭状态,并且在该关闭状态下基本上或完全阻塞微生物从阀的下游行进到阀的上游。因此,即使桶201不再使用更长的时间并且桶201不被冷却,也不会为微生物迁移到桶201中提供路径。
[0064]
图2a和图2b示出了饮料分配组件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其中分别以透视图和横截面图的形式示出了联接到饮料分配组件的第二分配管线部分的联接端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的端部之间的联接界面。与图1的实施方案类似,联接界面包括联接器210,该联接器210被布置成装配到诸如啤酒桶的容器主体上,并且被布置成将容器主体联接到啤酒管线220,所述啤酒管线220构成第二分配管线部分,所述第二分配管线部分被布置成联接到诸如旋塞或龙头的分配器上。联接器210进一步布置成将容器主体联接至用于向容器供应气体以对容器中的饮料加压的气体管线240。联接器210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流体管道211作为第一分配管线部分,所述管道211从联接器主体延伸到饮料容器。流体管道211的一端212设置成用于组装到与饮料容器流体出口(未示出)流体连接的饮料容器。正如所示,流体管道211,例如柔性管,在这种情况下在流体管道211的一端212与相对端213之间设置有盘旋部分,所述相对端213布置成与联接器210联接。例如,如图2b所示,相对端213可以可释放地或可逆地装配到设置在联接器210的联接端处的空腔中。
[0065]
联接器210能够将柔性管211联接到啤酒管线220以形成用于饮料从饮料容器流到分配器的分配管线。联接器210进一步能够使柔性管211与啤酒管线分离,从而可以将其所联接的饮料容器更换为(例如一旦清空)填充有新鲜量饮料的新饮料容器。手动可旋转的杠杆300作为方便和直观的机构联接到联接器210,用于根据流体管道211与联接器210的联接而打开或关闭分配管线,以便饮料从饮料容器流到分配器。杠杆还可以固定流体导管与联接器的连接。
[0066]
盘旋部分有效地降低了微生物迁移到饮料容器的迁移率,从而实际上防止了饮料被污染。因此,将防止可能存在于啤酒管线220或联接器210中的不希望的污染物(特别是微生物)通过流体管道的盘旋部分迁移到饮料容器,从而允许更换饮料容器,例如一旦用过的饮料容器被清空,而没有过早损坏新联接的饮料容器中的新鲜饮料的风险。为此目的,盘旋部分还提供了相对紧凑形式的流体导管,仅需要饮料容器和联接器附近的有限空间。
[0067]
如图3a所示,分配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包括饮料容器201、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和第一分配管线部分211,饮料容器201限定了用于容纳饮料的饮料室,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设置成联接到分配器,例如旋塞或龙头(未示出),第一分配管线部分211在饮料容器201的饮料室与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之间延伸,使得饮料能够从饮料容器流到分配器。第一分配管线部分211是除了其它常规分配组件(其中分配管线部分220直接连接到饮料容器201)之外的。为此,第一分配管线部分211和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通过可拆卸的联接机构215彼此流体紧密连接,该可拆卸的联接机构215可以至少几乎与常规分配组件中的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与饮料容器201之间的联接机构相同或相似。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分配管线部分211是透明流体管,其允许在使用中目视检查流过其中的流体,该管包括在由第一分配管线部分限定的下游流动路径段中的单个环路214。环路214可以在用于饮料分配组件之前,
例如在管的生产过程中,在管中预先形成。或者,流体管可以是柔性管,使得在饮料分配组件中的饮料容器的安装或更换过程中,通过柔性管的简单和合适的弯曲,可以在管中手动地形成环路。环路214有效地降低了存在于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和/或联接机构215中的可能微生物向饮料室中的迁移率。在该实施方案中进一步示出的是,微生物可以被接种在饮料流体中,该饮料流体经由第二分配管线部分220中靠近或在联接机构215中的接种点216流过分配管线,以用作测试装置。应当理解,在实际使用分配组件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不存在这种接种点。第一分配管线的目视检查(由箭头和眼睛符号指示)允许确定微生物在静止状态(即,没有饮料流体的加压流)下迁移通过单个环路214所需的时间。这样获得的可视数据可以通过对饮料容器中的饮料进行取样和分析来获得支持,以检测微生物是否已经污染饮料。
[0068]
如图3b至图3e所示,可用于例如图3a所示的分配组件中的第一分配管线部分211的可选实施方案在下游流动路径段中分别具有两个环路、螺旋形的多环路、盘旋形形状或波形形状,而不是单环路。
[0069]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本文描述了用于本发明的方法和材料。然而,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它合适的方法和材料。材料和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除非这样指出。为了清楚和简明描述的目的,在此将特征描述为相同或单独方面的一部分及其优选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可以包括具有所描述的所有或一些特征的组合的实施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