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2022-07-10 02:51: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产后皮肤瘙痒是一种发生于产后,或从产前持续至产后,没有皮肤原发损伤,仅有瘙痒这种感觉神经机能异常的皮肤病。这种症状多数在第一胎产妇身上出现,易发于妊娠纹、大腿内侧和外阴部,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严重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泌乳,不利于产后恢复。产后皮肤瘙痒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产妇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汗腺功能障碍、皮肤过度清洁或干燥、以及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对产后瘙痒的治疗以口服或外用药物为主,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西医常用激素类或抗组胺类药物止痒,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中医止痒多使用复方,因成分复杂有发生皮肤刺激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且多为外用洗剂,作用时间短、药效成分不易被吸收、气味和颜色不适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的制备方法。
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是由原料重量份的木奶果组合物1~40份、大叶茶多酚1~2份、大叶茶籽油0~5份、圆锥南蛇藤果油0~5份和辅料组成;所述的木奶果组合物由木奶果总多糖和木奶果总多酚组成。
5.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丙烯酸酯/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链共聚物(carbopol ultrez 2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中的1种或2种共1份,加入甘油、1,3-丁二醇、1,2-戊二醇、丙二醇中的1种或2种共3份,搅拌均匀后加入50~94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放置10~15h使其充分溶胀,再继续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b、物料a中加入木奶果组合物1~40份、大叶茶多酚1~2份、大叶茶籽油0~5份、圆锥南蛇藤果油0~5份,搅拌均匀得到物料b;c、物料b中加入三乙醇胺中和ph值至5.0~5.5,经均质得到目标物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
6.傣医的“四塔理论”认为妇女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失血损伤水塔,加之体力消耗损耗风塔,劳逸失度、五蕴失调,水塔不能制约风塔和火塔,血行不畅、风燥血瘀,继而造成四塔功能失衡。血水淤阻不通,郁而上冲至肌肤,表现为皮肤暗红粗糙、容颜晦暗、脱屑瘙痒;如果坐月子时保养不当,复感自然界之热风水毒之邪,内外相合蕴积于肌肤不得宣泄,则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四塔功能失衡,容颜晦暗、皮肤粗糙、周身瘙痒的症状也将愈发严重。因此,傣医治疗产后皮肤瘙痒注重除风止痒、清热解毒,以期增强皮肤免疫,标本兼治,平衡四塔。
7.傣药“锅麻飞”的基源植物为叶下珠科木奶果属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该植物的果实是傣族地区常见的水果。傣医认为木奶果的果实味酸性凉,入风、水、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煎煮熬成膏,能治疗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脚癣、脚气等症。本发明基于傣医四塔理论,分别从木奶果果肉中提取总多糖;从果皮中提取总多酚,按重量比7:3混合得缓解产后皮肤瘙痒的组合物。以该组合物为主要原料制成外用凝胶,可帮助产后皮肤瘙痒患者祛除风塔偏盛,增强水塔以制约火塔,最终恢复肌肤的四塔功能平衡以缓解瘙痒症状,达到标本兼治、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目的。与现有产品相比,该组合物(1)治疗效果好,不需要长期用药。(2)易涂布,作用时间较长,并可以为皮肤提供保湿。(3)成分明确,利于质量控制,且皮肤过敏的风险低。(4)弱酸性,适用于女性私处、大腿内侧等敏感部位的皮肤。(5)来源为水果,气味清新,颜色适宜,有助舒缓患者情绪。(5)拓展了木奶果的用途,增加其综合价值。
8.1、木奶果组合物的制备方法(1)将木奶果果肉和果皮分离。
9.(2)果肉加入2倍重量蒸馏水,捣碎榨汁,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45-1.50,搅拌下缓慢加入食用乙醇至醇含量80%,4℃冷藏12h,5000 r/min离心取沉淀,真空干燥得木奶果总多糖。
10.(3)果皮粉碎后加入3倍重量的食用乙醇,浸泡24h,50℃下150w功率的超声波提取90 min,过滤取滤液,重复超声波提取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冻干得木奶果总多酚。
11.(4)按重量,取木奶果总多糖7份,木奶果总多酚3份,混合得木奶果舒缓老年皮肤瘙痒症功效的组合物。
12.2、木奶果组合物凝胶的制备方法(1)按重量,称取丙烯酸酯/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链共聚物(carbopol ultrez 2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中的1种或2种共1份,加入甘油、1,3-丁二醇、1,2-戊二醇、丙二醇中的1种或2种共3份,搅拌均匀后加入50-94份去离子水,略微搅拌放置12h使其充分溶胀,再继续搅拌均匀。
13.(2)加入木奶果组合物1-40份,大叶茶多酚1-2份,大叶茶籽油0-5份,圆锥南蛇藤果油0-5份,香精适量,清凉剂适量,搅拌均匀。
14.(3)加入三乙醇胺中和ph值至5.0-5.5,20,000 rpm均质40min,即得。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木奶果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7.本发明所述的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是由原料重量份的木奶果组合物1~40份、大叶茶多酚1~2份、大叶茶籽油0~5份、圆锥南蛇藤果油0~5份和辅料组成;所述的木奶果组合物由木奶果总多糖和木奶果总多酚组成。
18.所述的木奶果组合物由重量份的木奶果总多糖6~8份和木奶果总多酚2~4份组成。
19.所述的木奶果组合物由重量份的木奶果总多糖7份和木奶果总多酚3份组成。
20.所述的木奶果总多糖是以木奶果果肉为原料经前处理、提取和后处理步骤制备得到,具体包括:a、前处理:将木奶果果肉中加入木奶果果肉1~3倍的蒸馏水,搅碎榨汁经过滤得到滤液a,滤液a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1.50得到物料b;b、提取:将物料b中加入物料b固液体积1~5倍的乙醇溶液至含醇质量百分比为70~90%,充分混合后置于温度3~5℃环境下提取8~15h得到物料c;c、后处理:将物料c经离心分离得到沉淀d,将沉淀d真空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总多糖。
21.所述的离心分离的转速为4500~5500r/min。
22.所述的木奶果多酚是以木奶果果皮为原料经前处理、提取和后处理步骤制备得到,具体包括:a、前处理:将木奶果果皮经粉碎后得到物料e;b、提取:将物料e中加入物料e重量2~4倍的乙醇溶液,10~30℃下浸泡18~30h得到物料f;将物料f于温度40~50℃下超声波提取80~100min,重复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得到物料g;c、后处理:将物料g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多酚。
23.所述的乙醇溶液的体积百分浓度为30~60%。
24.所述的超声波提取的功率为100~200w。
25.本发明所述的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丙烯酸酯/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链共聚物(carbopol ultrez 2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中的1种或2种共1份,加入甘油、1,3-丁二醇、1,2-戊二醇、丙二醇中的1种或2种共3份,搅拌均匀后加入50~94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放置10~15h使其充分溶胀,再继续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b、物料a中加入木奶果组合物1~40份、大叶茶多酚1~2份、大叶茶籽油0~5份、圆锥南蛇藤果油0~5份,搅拌均匀得到物料b;c、物料b中加入三乙醇胺中和ph值至5.0~5.5,经均质得到目标物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
26.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将木奶果的果肉和果皮进行分离得到木奶果果肉和木奶果果皮;木奶果果肉中加入木奶果果肉重量1倍的蒸馏水,搅碎榨汁经过滤得到滤液,滤液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加入固液体积1倍的乙醇溶液至含醇质量百分比为70%,充分混合后置于温度3~5℃环境下提取30h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将沉淀真空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总多糖。
27.木奶果果皮中加入木奶果果皮重量2倍的体积百分浓度30%乙醇溶液,10~20℃下
浸泡30h;然后于温度40~45℃下超声波提取100min,重复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多酚。
28.实施例2将木奶果的果肉和果皮进行分离得到木奶果果肉和木奶果果皮;木奶果果肉中加入木奶果果肉重量3倍的蒸馏水,搅碎榨汁经过滤得到滤液,滤液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加入固液体积5倍的乙醇溶液至含醇质量百分比为90%,充分混合后置于温度3~5℃环境下提取18h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将沉淀真空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总多糖。
29.木奶果果皮中加入木奶果果皮重量4倍的体积百分浓度60%乙醇溶液,20~30℃下浸泡18h;然后于温度45~50℃下超声波提取80min,重复提取4次,合并提取液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多酚。
30.实施例3将木奶果的果肉和果皮进行分离得到木奶果果肉和木奶果果皮;木奶果果肉中加入木奶果果肉重量2倍的蒸馏水,搅碎榨汁经过滤得到滤液,滤液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8;加入固液体积2倍的乙醇溶液至含醇质量百分比为80%,充分混合后置于温度3~5℃环境下提取23h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将沉淀真空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总多糖。
31.木奶果果皮中加入木奶果果皮重量3倍的体积百分浓度45%乙醇溶液,15~25℃下浸泡23h;然后于温度43~48℃下超声波提取90min,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8,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物木奶果多酚。
32.实施例4称取丙烯酸酯/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链共聚物(carbopol ultrez 2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中的1种或2种共1份,加入甘油、1,3-丁二醇、1,2-戊二醇、丙二醇中的1种或2种共3份,搅拌均匀后加入50~94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放置10~15h使其充分溶胀,再继续搅拌均匀得到物料a;物料a中加入木奶果组合物1~40份、大叶茶多酚1~2份、大叶茶籽油0~5份、圆锥南蛇藤果油0~5份,搅拌均匀得到物料b;物料b中加入三乙醇胺中和ph值至5.0~5.5,经均质得到目标物舒缓产后皮肤瘙痒症的傣药组合物凝胶。
33.实施例5用于动物和临床观察实验的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低、中、高剂量样品的制备: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木奶果组合物凝胶,其中b步骤中加入的木奶果组合物,低剂量组为5份(终浓度50 mg/g),中剂量组为20份(终浓度200 mg/g),高剂量组为40份(终浓度400 mg/g)。
34.实施例6木奶果组合物凝胶对家兔皮肤的致敏性木奶果组合物凝胶基质样品: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其中b步骤中加入的组方均为0份。
35.动物:新西兰种家兔,2~4月龄,雌雄各半,体重2.0
±
0.3 kg,由云南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36.试验方法取新西兰种家兔12只,随机分为3组。每只家兔背部沿脊柱两侧脱毛共4块皮肤(每块大小5cm
×
5cm),去毛时不要损伤皮肤;24h后,将每只家兔前部2块脱毛皮肤消毒后用细砂纸轻轻摩擦至渗血为度,作为破损皮肤;后部2块作为完整皮肤。(1)基质组:4只家兔左侧皮肤涂抹凝胶基质,右侧皮肤涂抹生理盐水;(2)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低剂量组:4只家兔左侧皮肤涂抹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低剂量样品,右侧皮肤涂抹生理盐水;(3)木奶果组合物凝胶高剂量组:4只家兔左侧皮肤涂抹木奶果组合物凝胶高剂量样品,右侧皮肤涂抹生理盐水。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临用前用去离子水稀释成500 mg/l的溶液,每日在相应皮肤上涂抹给药1次,以无刺激纱布贴敷包裹4 h后温水洗去药物,连续7 d,给药体积均为0.5ml;末次给药贴敷4h后温水洗去药物。去除受试物后6、24、48和72 h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
37.实验结果给药期间所有家兔均未见异常全身反应;去除受试物后6、24、48和72 h涂抹部位均未见红斑、水肿等现象,表明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低、高剂量组多次给药对家兔皮肤不产生急性刺激性反应。
38.表1木奶果组合物凝胶对家兔皮肤的致敏性(n=4)注: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为皮肤红斑及红肿无、轻度、中度、重度各记为0、1、2、3分,水肿性红斑记4分。
39.实施例7实验材料阳性对照药物: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由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40.实验动物:spf级km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
±
2g,由云南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41.实验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1mg/g)。(3)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低剂量组(50 mg/g)。(4)木奶果组合物凝胶中剂量组(200 mg/g)。(5)木奶果组合物凝胶高剂量组(400 mg/g)。
42.适应性饲养2天后,分别给与小鼠右耳涂抹实验药物,给药量以右耳整体涂抹为准,连续给药5天,每天2次,末次给药后30 min内在小鼠右耳皮下注射浓度为5 mol/l的5-羟色胺0.02 ml,注射5-羟色胺完成开始计时至小鼠开始出现抓挠耳廓反应为瘙痒潜伏期,并记录瘙痒潜伏期后1 h内小鼠抓挠右耳的次数,按以下公式计算实验药物的瘙痒抑制率:瘙痒抑制率=(空白组次数-实验组次数)/空白组次数
×
100%。
43.实验结果
表2的实验结果显示,木奶果组合物凝胶对5-羟色胺所致的小鼠耳廓瘙痒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木奶果组合物凝胶高、中、低剂量组抓挠次数显著减少(p《0.05),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抓挠次数显著减少(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疗效最好,抓挠次数少于阳性对照组(p《0.01),瘙痒抑制率略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
44.表2木奶果组合物凝胶对5-羟色胺致小鼠瘙痒的影响( ,n=10)注:与空白组比较:
*
p《0.05;
** p《0.01。
45.实施例8木奶果组合物凝胶缓解产后皮肤瘙痒的临床试验观察病例选择:共收集云南省楚雄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产后0-2年瘙痒病例3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中,年龄抽取范围介于21-37岁,平均(28.24
±
2.55)岁;治疗组18例患者中,年龄抽取范围介于22-38岁,平均(29.75
±
3.20)岁。组间一般信息具均衡性和可比性(p>0.05)。
46.排除标准:无严重产后合并症;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内脏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内脏疾病引起的瘙痒;麻醉剂等药物过敏引起的瘙痒;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引起的瘙痒。
47.治疗方法和效果观察:对照组予以患者外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每日2次。治疗组予以患者木奶果组合物凝胶高剂量样品(400 mg/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不间断治疗14天。
48.(1)治疗前后瘙痒面积、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观察: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49.表3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 ,分,n=18)注:瘙痒面积、瘙痒频率、瘙痒持续时间采用四级评分法计算,0、5、10、15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50.(2)疗效观察:治疗组对产后皮肤瘙痒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21,p《0.05),见表4。
51.表4缓解产后瘙痒的临床疗效比较注:痊愈为皮肤瘙痒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为皮肤瘙痒的程度好转75-90%;有效为皮肤瘙痒的程度好转35-75%;无效为皮肤瘙痒的程度无明显改善。
52.(3)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见表5。
53.表5不良反应发生率(4)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尿、大便及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