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0:29: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


背景技术:

2.针灸是灸法和针法的总称,针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并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对人体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针灸的操作需要在针灸床上进行,现有的针灸床设置的缓冲不足,使得患者使用感不佳,同时装置大多体积固定难以调节,使得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床板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放置有枕板,所述床板底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延伸至方槽的内部,所述方槽的内部放置有抵板,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抵板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伸缩弹簧,每个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均与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方槽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与枕板相适配的限位框,所述床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且床板底面的中部镶嵌有两个第一活塞筒,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放置有扶手,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拉簧,且两个第一活塞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两个所述拉簧的上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活塞杆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扶手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床板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左侧壁铰接有方框,所述方框的右侧壁镶嵌有两个第二活塞筒,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筒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压簧,且两个第二活塞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两个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端均延伸至外部,所述方框的内部放置有两个踏板,两个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端分别与一个踏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筒的底面均固定连通有软管,两个所述软管远离第二活塞筒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活塞筒的底面均镶嵌有第一单向阀,两个所述软管与第一活塞筒的固定连通处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气端均与外部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单向阀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分别与一个软管的内部相连通,且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筒的底面均安装有出气阀。
10.进一步的,四个底座中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底座相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均开设有收纳槽,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均铰接有限位块。
11.进一步的,所述方框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弧面。
12.进一步的,所述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5.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枕板、螺纹杆、抵板和伸缩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可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抵板带动伸缩弹簧上移,同时在限位框的配合作用下,调节伸缩弹簧的弹力,进而调节装置的缓冲能力,使得使用感更佳。
16.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活塞筒、压簧、第二活塞杆、软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活塞筒和第一活塞杆之间的配合设置,患者可通过不断踩踏踏板,使得第二活塞杆向第二活塞筒的内部移动,使得第一活塞杆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调节扶手的高度,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床板;2、底座;3、方槽;4、枕板;5、螺纹杆;6、抵板;7、伸缩弹簧;8、限位框;9、凹槽;10、第一活塞筒;11、扶手;12、拉簧;13、第一活塞杆;14、通槽;15、方框;16、第二活塞筒;17、压簧;18、第二活塞杆;19、踏板;20、软管;21、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出气阀;24、收纳槽;25、限位块;26、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骨伤科用骨刺针灸床,包括床板1,床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床板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方槽3,方槽3的内部放置有枕板4,床板1底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上端延伸至方槽3的内部,方槽3的内部放置有抵板6,螺纹杆5的上端与抵板6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抵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伸缩弹簧7,每个伸缩弹簧7的上端均与枕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方槽3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与枕板4相适配的限位框8,床板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凹槽9,且床板1底面的中部镶嵌有两个第一活塞筒10,两个凹槽9的内部均放置有扶手11,两个第一活塞筒10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拉簧12,且两个第一活塞筒10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3,两个拉簧12的上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活塞杆13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活塞杆13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扶手1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床板1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4,通
槽14的左侧壁铰接有方框15,方框15的右侧壁镶嵌有两个第二活塞筒16,两个第二活塞筒1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压簧17,且两个第二活塞筒1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18,两个第二活塞杆18的左端均延伸至外部,方框15的内部放置有两个踏板19,两个第二活塞杆18的左端分别与一个踏板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活塞筒16的底面均固定连通有软管20,两个软管20远离第二活塞筒16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活塞筒10的内部相连通,两个第二活塞筒16的底面均镶嵌有第一单向阀21,两个软管20与第一活塞筒10的固定连通处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2。
23.进一步的,第一单向阀21的进气端均与外部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单向阀21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活塞筒16的内部相连通,两个第二单向阀22的进气端分别与一个软管20的内部相连通,且两个第二单向阀22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活塞筒10的内部相连通。确保软管20内部空气的流通方向。
24.进一步的,两个第一活塞筒10的底面均安装有出气阀23。打开出气阀23减小第一活塞筒10内部气压,进而实现扶手11的复位。
25.进一步的,四个底座2中位于左侧的两个底座2相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均开设有收纳槽24,两个收纳槽24的内壁均铰接有限位块25。可通过扳动限位块25,使得限位块25的上表面与方框15的底面相接触,进而实现对方框15的限位。
26.进一步的,方框15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弧面。有利于后续踩踏踏板19。
27.进一步的,枕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26。增大枕板4上表面的摩擦力。
28.工作原理:患者平躺至床板1的上表面,使头部与橡胶层26相接触,枕板4在头部压力作用下向方槽3的内部移动,伸缩弹簧7由自然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对头部起到缓冲作用,可通过旋转螺纹杆5,使得抵板6带动伸缩弹簧7上移,调节伸缩弹簧7的弹力,进而调节装置的缓冲能力,扳动限位块25,使得限位块25的上表面与方框15的底面不接触,且限位块25位于收纳槽24的内部,即可移动方框15,使得方框15与地面垂直,便于患者坐至床板1上表面的中部,此时,患者可通过不断踩踏踏板19,使得第二活塞杆18向第二活塞筒16的内部移动,外部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21、第二活塞筒16、软管20和第二单向阀22留至第一活塞筒10的内部,使得第一活塞杆13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调节扶手11的高度,增大装置的实用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