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及双缸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0:20: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及双缸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使用的双缸压缩机,一般为了降低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上下气缸采用单吸气结构,即共用一个吸气管,通过在内部管路中设置中间板等分流结构,分别为两个气缸供气,而现在的中间板冷媒吸气孔结构由于分流结构和供气管路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吸气流量小,影响双缸压缩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中间板冷媒吸气孔结构由于分流结构和供气管路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吸气流量小,影响双缸压缩机效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中间板,所述第一气缸的缸壁上沿径向设有第一气缸吸气孔,第一气缸吸气孔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媒和第一气缸内,第一气缸吸气孔的孔壁上设有一通孔,所述中间板上设有一中间板通流孔,所述中间板通流孔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中间板通流孔的另一端通过导流孔连接至第二气缸,所述中间板通流孔朝向通孔的一端设为扩口。
5.优选的,所述中间板通流朝向导流孔的另一端也设为扩口。
6.优选的,所述中间板通流孔朝向通孔的扩口为前扩口、朝向导流孔的扩口为后扩口;通孔的宽度不小于前扩口的最大宽度,导流孔的入口宽度不小于后扩口的最大宽度。
7.优选的,所述导流孔为一倾斜扩口孔,入口与后扩口连接,出口连接至第二气缸,出口宽度大于入口宽度。
8.优选的,所述导流孔的入口和出口方向垂直。
9.优选的,所述通孔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孔壁垂直设置。
10.优选的,所述通孔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孔壁倾斜设置,且顺着气流方向。
11.优选的,所述通孔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中轴线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0
°‑
60
°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双缸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
13.本申请优点在于采用倾斜布置的通孔将第一气缸吸气孔的气流分流到中间板通流孔,同时中间板通流孔的两端设置扩口,更好的收集气流、增大气流流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吸气孔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通孔结构改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申请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7.实施例一
18.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气缸吸气孔1,第一气缸吸气孔1直通第一气缸2,第一气缸吸气孔1的孔壁上设置有一通孔11用于连接垂直于第一气缸吸气孔1中轴线的中间板通流孔3,中间板通流孔3通过导流孔41连接至第二气缸4,导流孔41的入口和出口方向垂直,为了降低气体流通阻力,中间板通流孔3朝向通孔11的一端设置为扩口作为前扩口31,当然中间板通流孔3朝向导流孔41的另一端也可以设置为扩口作为后扩口32,,以便更好的收集气流,增大气流流量;通孔11的宽度应当不小于前扩口31的最大宽度,导流孔41的入口宽度应当不小于后扩口32的最大宽度。
19.作为可能的实现方式,导流孔41为一倾斜扩口孔,入口与后扩口32连接,出口连接至第二气缸4,出口宽度大于入口宽度,扩口孔有利于气流流通,避免在气流转向过程中造成阻塞。
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缸压缩机,具体的是单吸气双缸压缩机,通过任一气缸连通外部冷媒,再通过中间板通流孔将冷媒引入到另一气缸中完成压缩机吸气工作。
21.实施例二
2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案针对通孔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如图2所示,与前扩口31连接的通孔11方向设置为与第一气缸吸气孔1孔壁倾斜,通孔11的方向顺着气流方向,即第一气缸吸气孔1孔壁与气流方向呈一定锐角,以便进一步降低气体流通阻力,通孔11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1中轴线的倾斜角度选择40
°‑
60
°
之间。
23.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倾斜布置的通孔11将吸气管1的气流分流到中间板通流孔3,同时中间板通流孔3的两端均为扩口,实现更好的收集气流、增大气流流量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缸壁上沿径向设有第一气缸吸气孔(1),第一气缸吸气孔(1)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媒和第一气缸(2),第一气缸吸气孔(1)的孔壁上设有一通孔(11),所述中间板上设有一中间板通流孔(3),所述中间板通流孔(3)的一端与所述通孔(11)连通,所述中间板通流孔(3)的另一端通过导流孔(41)连接至第二气缸(4),所述中间板通流孔(3)朝向通孔(11)的一端设为扩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通流孔(3)朝向导流孔(41)的另一端也设为扩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通流孔朝向通孔(11)的扩口为前扩口(31)、朝向导流孔(41)的扩口为后扩口(32);通孔(11)的宽度不小于前扩口(31)的最大宽度,导流孔(41)的入口宽度不小于后扩口(32)的最大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41)为一倾斜扩口孔,入口与后扩口(32)连接,出口连接至第二气缸(4),出口宽度大于入口宽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41)的入口和出口方向垂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1)孔壁垂直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1)孔壁倾斜设置,且顺着气流方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相对于第一气缸吸气孔(1)中轴线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0
°‑
60
°
。9.一种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冷媒吸气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中间板,所述第一气缸的缸壁上沿径向设有第一气缸吸气孔,第一气缸吸气孔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媒和第一气缸内,第一气缸吸气孔的孔壁上设有一通孔,所述中间板上设有一中间板通流孔,所述中间板通流孔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中间板通流孔的另一端通过导流孔连接至第二气缸,所述中间板通流孔朝向通孔的一端设为扩口。本申请优点在于中间板通流孔设置扩口,更好的收集气流、增大气流流量。流、增大气流流量。流、增大气流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晗晶 楼海林 陆元嘉 邵达林 杨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7/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