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便病房内换药的装置

2022-07-09 07:11: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病房内换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外科医护工作者,换药是每日的例行公事,然而不同的患者,伤口情况各异,因此对换药器具的需求差异大,这对医务人员造成了难题。单个小且渗出少的伤口,只需制备少量酒精或碘伏棉球,仅需少量纱布或是小块的无菌敷贴便可完成一次换药。然而多个大伴化脓渗出且正在进行引流的伤口,往往需要大量的酒精或碘伏棉球进行消毒,也需要覆盖大量纱布或是大块的无菌敷贴,甚至是棉垫,引流管周围需要覆盖开口纱布才可完成一次换药。
3.医护人员无法准确把握不同患者的伤口恢复状况,在换药过程中容易出现携带器具不足,中途返回准备室补充的情况;或是携带器具过多,产生浪费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往返准备室与病房的次数,浪费时间与精力。目前投入使用的换药车十分笨重,占用空间大,不易于停放,并且在床位间移动时无法进入床位间的过道,容易撞到病床,使病人产生不适感。因此,如何帮助医护人员更加有效率地完成换药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病房内换药的装置,其方便携带换药的药物、器材。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病房内换药的装置,包括腰带,腰带的两端上分别安装有公扣、母扣,公扣、母扣可插接装配;所述腰带上分别安装有腰包、网兜,腰包、网兜分别用于存放药品、医用器械;所述腰包包括包盖、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存放物品,所述包盖一端与腰包固定、另一端与腰包可开合设置;
6.所述腰包或网兜与皮带装配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魔术贴、所述腰带上套装有套扣,所述套扣可与皮带相对滑动,套扣上设置有皮带槽,所述皮带穿过皮带槽;所述套扣上安装有粘接板,粘接板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可与第一魔术贴贴合,构成完整的魔术贴,从而将网兜、腰包粘接固定在粘接板上。
7.优选地,所述腰带上还设置有贯穿的腰带孔,所述公扣、母扣通过腰带孔固定在腰带上。
8.优选地,所述腰带上安装有皮带扣,皮带扣用于悬挂钥匙或医用胶带卷。
9.优选地,所述腰包有三种型号:小号腰包、中号腰包、大号腰包,小号腰包可容纳使用不频繁的器具;中号腰包可容纳一次性换药碗及镊子;大号腰包可容纳不同大小的无菌敷贴、纱布及棉垫;网格腰包可容纳瓶装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
10.优选地,在内腔内安装有分割布,通过分割布将内腔分割为多个隔腔。
11.优选地,在包盖、腰包上分别安装魔术贴的钩面、毛面,从而通过魔术贴实现包盖与腰包的固定;或,
12.在包盖、腰包上分别安装不同的磁扣,通过两颗磁扣的磁力吸紧使得包盖与腰包固定;或,
13.在包盖、腰包上分别设置暗扣的公扣、母扣,通过公扣与母扣扣紧实现包盖与腰包的相对固定。
14.优选地,套扣上还设置有套扣槽,所述套扣槽内卡合、可滑动地安装有锁板,所述锁板一端面与皮带的侧面压紧;所述锁板与弹簧件的第一连接片装配,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弹簧片与第二连接片装配,所述弹簧片具有弹性,且用于对锁板施加对皮带压紧的弹力;
15.所述第二连接片与连接凸缘装配,连接凸缘安装在套扣槽的侧壁上;所述锁板与锁轴的一端装配,锁轴另一端穿过弹性件后与限位帽装配,所述锁轴上设置有锁槽,锁槽内设置有锁面,所述锁面与解锁面贴合,所述解锁面设置在解锁杆的一端上,解锁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复位凸起、压杆的一端装配,压的另一端穿出套扣后与按压块装配;所述复位凸起与复位杆的一端装配,复位杆的另一端套装弹簧后穿过止位块,所述止位块安装在弹性件上。
16.优选地,在粘接板的底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出粘接板后与底支的一端铰接;所述粘接板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台,限位台用于限制底支杆转动的最大角度。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的腰包、网兜可容纳换药所需的器具,方便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调整一次换药所需器具,避免多次往返病房与准备室,节省时间精力,同时避免对器具的浪费。同时通过腰带系紧在医护人员腰上,使得网兜、腰包十分别与携带,十分适用于狭窄场所的换药场合。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腰包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腰包设置有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压杆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26.图8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实施例一
30.参见图1-图3,一种方便病房内换药的装置,包括腰带110,腰带110的两端上分别
安装有公扣121、母扣122,公扣121、母扣122可插接装配,从而使得腰带构成环形以套紧在使用者的腰上。本实施例中,公扣、母扣可以分别采用现有的塑料公母扣。所述腰带110上还设置有贯穿的腰带孔111,所述公扣121、母扣122通过腰带孔111固定在腰带110上。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公扣121、母扣122与腰带的安装位置以调节腰带适应的腰围、及调节松紧。
31.优选地,所述腰带110上安装有皮带扣230,皮带扣230用于悬挂钥匙310、医用胶带卷320等。
32.所述腰带110上分别安装有腰包210、网兜220,所述腰包210有三种型号:小号腰包210-1、中号腰包210-2、大号腰包210-3,所述网兜220、小号腰包210-1、中号腰包210-2、大号腰包210-3分别用于存放不同的器械、药品。本实施例中,小号腰包210-1可容纳使用不频繁的器具,如刀片、绷带等;中号腰包210-2可容纳一次性换药碗及镊子;大号腰包210-3可容纳不同大小的无菌敷贴、纱布及棉垫;网格腰包220可容纳瓶装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
33.所述腰包210包括包盖212、内腔211,所述内腔211用于存放物品,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内腔211内安装分割布,通过分割布将内腔211分割为多个隔腔,从而使得每个隔腔单独存放一种物品,以使得物品更加规整。所述包盖212一端与腰包210固定、另一端与腰包210可开合设置。具体为:包盖212、腰包210上分别安装魔术贴的钩面、毛面,从而通过魔术贴实现包盖212与腰包的固定。也可以在包盖212、腰包210上分别安装不同的磁扣,通过两颗磁扣的磁力吸紧使得包盖与腰包固定。还可以在包盖212、腰包210上分别设置暗扣410的公扣411、母扣412,通过公扣411与母扣412扣紧实现包盖与腰包的相对固定。
34.优选地,所述腰包210分别与第一绑带510的一端、第二绑带520的一端装配,所述第一绑带510的另一端、第二绑带520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撕拉扣420、第二撕拉扣,所述第一撕拉扣420、第二撕拉扣粘贴形成一个完整的撕拉扣。使用时,第一绑带510、第二绑带520分别绕过皮带110,然后将第一撕拉扣420、第二撕拉扣贴紧即可实现腰包210与腰带的装配。当然,本实施例中,网兜220的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与腰带装配。
35.实施例二
36.参见图4-图8,由于实施例一种采用第一绑带510、第二绑带520结合撕拉扣的方式与皮带装配。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存在不小的缺陷:
37.1、腰包在皮带长度方向不易实现固定,这就使得实际使用时,腰包容易滑动,导致操作者无法形成习惯性定位操作,每次都需要用眼观察,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拿错。
38.2、通过第一绑带510、第二绑带520与皮带装配的方式还是有些麻烦的,因为在实际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病患使用的药品、器械有区别,此时不可能完全带齐,因为太多且太重。但是在实际诊疗时,会尽量把病灶类似的病人分在同一个病房,因此一般采用回护士站更换药品、器械的方式。实际使用时,一般是采用多个腰包、网兜,然后分别放置好不同的物品,等待需要更换时直接更换腰包、网兜即可。使用时腰带已经和操作者的腰部系紧,此时就需要取下腰带再更换腰包、网兜,十分麻烦,其效率还不如直接采用托盘。因此本实施例进行了如下改进:
39.所述腰包210或网兜220与皮带装配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魔术贴、所述腰带110上套装有套扣530,所述套扣530可与皮带110相对滑动,套扣530上分别设置有皮带槽531、套扣槽532,所述皮带110穿过皮带槽531,所述套扣槽532内卡合、可滑动地安装有锁板560,所述锁板560一端面与皮带110的侧面压紧,从而使得套扣530相对于皮带固定,这就使得使
用时套扣不会在非需要的前提下与皮带滑动。
40.所述锁板560与弹簧件720的第一连接片721装配,所述第一连接片721通过弹簧片722与第二连接片723装配,所述弹簧片722具有弹性,且用于对锁板560施加对皮带110压紧的弹力。所述第二连接片723与连接凸缘533装配,连接凸缘533安装在套扣槽532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弹簧片722可以进行一定的弯曲形变,从而消减锁板在锁轴轴向上移动带来的位移量。所述锁板560与锁轴640的一端装配,锁轴640另一端穿过弹性件720后与限位帽641装配,所述锁轴640上设置有锁槽642,锁槽642内设置有锁面643,所述锁面643与解锁面632贴合,所述解锁面632设置在解锁杆630的一端上,解锁杆632的另一端分别与复位凸起631、压杆610的一端装配,压杆610的另一端穿出套扣530后与按压块611装配;所述复位凸起631与复位杆650的一端装配,复位杆650的另一端套装弹簧710后穿过止位块724,所述止位块724安装在弹性件720上。所述弹簧710用于对解锁杆630施加阻碍其下移的弹力,从而使得压杆、解锁杆保持初始状态。
41.需要调节套扣在皮带上的位置时,通过按压块611将压杆610下压,压杆610带动解锁杆630下移,解锁杆630通过解锁面与锁面配合,从而驱动锁轴640带动锁板560客服弹簧片722的弹力向弹性件720移动,使得锁杆与皮带分离,然后调节带扣与皮带的位置,直到调节到位后松开按压块,弹簧驱动压杆复位,弹簧片驱动锁板复位即可。当然,可以将第一连接片721与锁板可在锁板端面上滑动且不可在锁轴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装配(如第一连接片721与锁板通过滑轨滑动装配),但是这种设计成本偏高,毕竟本实施例要求锁板的位移量不大,通过弹簧片的形变就能满足。
42.所述套扣530上安装有粘接板540,粘接板540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魔术贴430,所述第二魔术贴430可与第一魔术贴贴合,构成完整的魔术贴,从而将网兜、腰包粘接固定在粘接板540上。
43.优选地,为了防止腰包、网兜由于偏重而导致魔术贴粘接时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撕裂开、造成腰包松动、脱落,本实施例还在粘接板540的底部安装有转轴620,转轴620的两端分别穿出粘接板540后与底支杆550的一端铰接。初始状态时,底支杆550与粘接板540处于平行状态。使用时,转动底支杆550至与底支杆550呈不大于90
°
状态,从而使得底支杆550支撑腰包、网兜的底部,以降低对撕拉扣的作用力。更优选地,所述粘接板540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台541,限位台541用于限制底支杆550转动的最大角度。这种设计使得底支杆550受力时可以通过限位台541限制其最大转动角度,从而确保底支杆541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4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4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